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印度經濟史

印度經濟史

印度的經濟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第壹個時期是前殖民時期直到17世紀,第二個時期是英國統治時期,從17世紀開始,第三個時期是印度從1947開始獨立。

前殖民時期

公元前2800年至1800年,人們生活在印度河流域,耕種和飼養牲畜,使用統壹的度量衡,制造工具和武器,開始進行群體間的貿易,形成了印度河流域文明。

考古發現表明,古代遺跡包括大規模的街道、排水系統和供水系統,其中被認為是世界上第壹個公共衛生系統,也是城市的雛形。

1872的統計調查顯示,印度99.3%的人口生活在農村地區;農村經濟以農業為主,與外界隔絕,自給自足。

農作物為紡織品、食品加工和手工藝品提供原材料。

雖然很多王國發行貨幣,但物物交換還是相當普遍的。

宗教勢力(尤其是印度教)、種姓制度和大家庭制度對印度的經濟活動影響很大。

種姓制度和中世紀歐洲的行會壹樣,保證了勞動分工,促進了技術的傳承。

過去,印度的大部分對外貿易是由外國人和基督徒經營的。

棉布、披肩等紡織品和黑胡椒、肉桂、鴉片、靛藍等農產品出口到歐洲、中東和南亞,換取金銀。

殖民時代

殖民統治改變了稅制,從所得稅改為財產稅,使農民處境艱難;通過契約,殖民者的財產權得到了保障。

同時,殖民* *還主張自由貿易、統壹貨幣、固定匯率、統壹計量、資本市場、修建鐵路和電報設施、政治中立的公務員、普通法和法制等。

然而,在殖民時代末期,印度是當時最貧窮的發展中國家之壹,停滯的工業和農業發展無法支撐人口的快速增長。

劍橋大學的歷史學家估計,印度占全球收入的份額從1700年的約22.6%下降到1952年的僅3.8%。

雖然英國殖民統治被視為印度經濟發展落後的禍根,但學者們通過考察宏觀經濟指出,印度的經濟發展是殖民主義和世界工業化、經濟壹體化的結果。

獨立到1991年

獨立後,印度的經濟政策傾向於保護主義,強調工業化、國家對勞動力和金融市場的幹預、龐大的公共機構、對商業活動的監管以及中央計劃。

印度獨立後的早期經濟政策由首任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主導,並由英迪拉·甘地繼承。

但在1947至1980期間,與亞洲其他國家,尤其是亞洲四小龍相比,印度經濟增長緩慢,甚至被諷刺為“印度教增長率”。

1991年後

在1980年代後期,拉吉夫·甘地放寬了投資限制,取消了價格管制,降低了公司稅。

措施有助於經濟增長,但同時導致高財政赤字和經常賬戶惡化。

隨著印度主要貿易夥伴蘇聯的解體,加上波斯灣戰爭導致的油價飆升,印度貿易失衡,* * *瀕臨破產。

印度* * *被迫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助,並以接受IMF提出的經濟體制改革為代價,獲得總額6543.8+08億美元的緊急貸款。

註資後,時任總理納拉辛哈·拉奧(Narasingha Rao)和財政部長曼莫漢·辛格(Manmohan Singh)於1991正式啟動經濟自由化改革,取消“許可證Raj”(投資、工業和進口許可證),結束國有公司壟斷,放寬外資準入,並在多個行業免除外資審批制度。

從此奠定了印度經濟自由化的大方向,這壹政策並沒有受到政黨輪替的影響。

但值得註意的是,沒有壹個政黨敢於觸及強大的行業協會和農民的利益:改革從未涉及勞動法和農業補貼等敏感問題。

65438年至0990年期間,除了少數低迷時期,印度經濟發展迅速。

人均預期壽命、識字率和食品安全也有所改善。

1998的核試驗重創了印度的國際信用評級,但持續的經濟發展使得標普、穆迪等金融分析機構在2007年上調了印度的信用評級。

2003年,高盛估計印度的名義GDP將在2020年超過法國和意大利,2025年超過德國、英國和俄羅斯,2035年超過日本,成為第三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和中國。

2007年修正後的統計數據顯示,印度經濟繼續快速增長,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加速。

在此基礎上,高盛預測“從2007年到2020年,印度按美元計算的人均GDP有望翻兩番”,到2043年超過美國。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高盛列出了十個註意點:1。提高* * * *的治理水平;2.提高教育水平;3.增加大學數量,提高辦學質量;4.控制通貨膨脹;5.制定可靠的財政政策;6.促進金融市場自由化;7.提高與周邊國家的貿易水平;8.提高農業生產水平;9.改善基礎設施;10.加強環境保護,改善環境。

  • 上一篇:實木床尺寸參考介紹
  • 下一篇:如何使用虛擬DJ試用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