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八卦城歷史

八卦城歷史

據史料記載,1876年(光緒二年),河南祥符人張越在建縣前奉命協助開墾懷仁(今桓仁)。當時清朝規定五年內人口要增加到五萬,才能設壹縣為知府。但是,桓仁在建縣之前已經被取締了200多年。全縣面積6000多平方公裏,只有2.6萬人非法偷渡填海。1877年(光緒三年),懷仁終於被批準建縣,張越負責建縣。為了給縣城選址,使之真正成為桓仁的經濟文化中心,張越費了不少功夫。傳說張越最初把縣城設在渾江西岸的六道河子黃溝門。然而,由於日章的壹次巡邏,他登上了五女山觀光。在五女山俯瞰渾江和哈達河時,他看到了兩河交匯形成的天然太極圖,於是將城址移至渾江東岸,在太極圖的陽極修建八卦桓仁城。1878(光緒四年)六月開工,歷時四年,光緒八年春竣工。城高65,438+0.3英尺,厚65,438+0英尺,基深5英尺,寬65,438+0英尺,繞城65,438+0.5公裏,城墻有八個角,八面如八卦。東、西、南三面都有門,分別叫“賓陽”、“朝景”、“迎勛”。都說東方朝陽就是東方的意思,西方的首都就是尊君的意思,北方四面環山沒有門。城市四周有城樓,四角有堡壘。城內府衙、監獄、學校、武祠、寺廟的布局與明清宮外六部相似。據說縣城建成後,桓仁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據史書記載,八卦城建成時,知縣張越在其《懷仁縣初建碑》中寫道,情況有所不同。望土,兩江環抱,氣聚風藏,五柚屏達Xi,原蓋固,市如八卦,以宣八風,門開三燈立三才。這既提到了張越依山水歸之勢建八卦城的初衷,也表達了他希望連接日月星辰,培養和建立天地人之才的願望。另據了解,桓仁滿族自治縣八卦城城墻已有近120年的歷史,因自然坍塌和城市建設需要,現已全部拆除。但在今天的桓仁滿族自治縣西南,仍有壹段20米左右的城墻基本保持著原貌。雖然古城舊址已建成道路或房屋,但古城格局仍保持八卦形狀。現在我們從航拍照片上可以看到完整的八卦圖,東南西三條街壹直向外延伸,但沒有壹條街是從市中心向北的。此外,還有壹件事可以證明八卦城的遺跡,那就是桓仁滿族自治縣縣城內的八條獨具特色的斜巷,都是八卦城的產物。

桓仁縣是中國唯壹的“八卦城”,這在世界上可能是獨壹無二的。桓仁縣決定用20到50年的時間,把現在的桓仁縣建成壹個新的“八卦城”。目前,“八卦城”的西門“朝景門”和南門“迎汛門”已經開工建設。

據史書記載,公元65438年至0877年,遼東墾荒開發使桓仁當地人口大量增加,當地土匪經常騷擾百姓,掠奪財物。清政府最終批準在桓仁(當時叫懷仁)設縣。那麽縣城建在哪裏呢?負責修建的河南人張越發現哈達河與渾江交匯處的兩條河流形成了壹個“S”走向的天然太極圖,於是決定將縣城建在渾江東岸天然太極圖的陽極(陰陽魚的眼睛上),並按八卦圖修建。

當時清政府撥款4萬兩白銀建城,1882建懷仁縣。城墻形狀為八角形、八角形,北面有山,東、西、南有賓陽門、朝景門、迎勛門。在當時的條件下,縣城的建設有效地提高了當地的行政能力和抵禦土匪襲擊的能力。然而,經過120多年的風雨,桓仁古八卦城只剩下西南面壹面20多米的城墻。

2000年春,北京大學考古學家王、、考察桓仁縣時,發現桓仁縣是壹座“八卦城”,並將這壹發現公之於眾。據兩位學者介紹,桓仁古城舊址雖已建成道路或居民樓,但其格局仍保持八卦狀。完整的八卦圖可以在航拍照片中看到,縣城幾條獨具特色的斜巷也是八卦城的產物。

據桓仁城鄉建設規劃局副局長韓秀烈介紹,新“八卦城”將定位為旅遊城市。現在規劃和景觀設計已經完成,新的“八卦城”既保留了歷史文脈的價值,又有今天的旅遊功能,城外有護城河;城市的出入口以中國傳統的牌樓風格為主,城內所有建築將采用清末民居風格。

根據規劃,桓仁八卦城與周邊太極形渾江水構成了世界上獨壹無二的太極八卦城。

近幾年到桓仁考察的學者認為,雖然八卦村、八卦田在中國已被發現,但八卦城以前並未被發現。尤其是桓仁八卦城與自然太極圖自然融合,與高句麗第壹古都五女山城緊密相連,吸引了國內外部分人士的興趣。近年來,遊客和學者們來探索這些僻靜的地方。

  • 上一篇:異型幕墻公司概況
  • 下一篇:大理國歷史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