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顏氏家族的起源

顏氏家族的起源

連平嚴家的淵源要追溯到350多年前的明朝崇禎年間。當時李安平尚未建城,是“久冠滑梗為王之地,崇禎間建州平地”(《李安平周誌》卷壹)。統治者為了“開疆拓土,廣納貢品”(《李安平縣誌》卷壹),在這片鳳山下、河岸邊的荊棘地上發起了“李安平新國”(今連平縣)。因為“新”,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有識之士聚集在這片未開墾的處女地,大展宏圖,喜結良緣。祖籍福建漳州龍巖地區沅陵河口村的嚴,也和其他拓荒者壹樣,從千裏之外趕來。他於1634和他的兩個兒子正式定居李安平,從那時起,他就是壹個李安平人。顏是顏氏家族的創始人。(除了顏,還有其他系的兄弟來定居,但人數很少。)。

嚴父子經過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第三代生活已經達到小康之家的水平,人口也開始成倍增長。俗話說“溫飽有余,禮義勃發”,所以他們用這兩句格言來要求後輩好好學習,以求進步。不久,第三代燕子仁、燕子春開始進入封建官場。顏子純連續14次科考失利,64歲時成為長寧縣第壹個具有龔升資格的學科(長寧縣學科:長寧縣,今新豐縣)。學科,官方名稱,相當於現在的縣教育局副職。)。規訓官位雖小,但也令當時的“州人驕傲”。閆子春的仕途,標誌著閆作為新區壹個新住戶的出現。第五代,嚴希聖於1723考入雍正朝翰林,嚴被任命為貴州巡撫兼侍郎。後來,燕的兒子視察了孫和伊遂,他們都是總督的官員。這就進壹步把顏氏家族從“邦人以之為榮”推向了“壹門三代四督五部十省八花”的鼎盛時期,成為清朝28個官僚家族之壹。

從清朝康熙到光緒末年的二百多年裏,在壹個不足千人(男性)的小家庭裏,有三個二等進士(也就是翰林),壹個三等進士,21個舉人,近50人(不包括進士和郭健學生)。其中嚴希聖(雍正時期與金聖嘆齊名)因揭露封建考場舞弊案而聞名全國;同科兄弟的和顏悅(書法家,與連齊名);嚴,鴉片戰爭中積極抗英的愛國者;忠於職守、十幾年如壹日呵護黃河而不出事的嚴義穗;還有作家顏二石(著有《四書考證》、《四夫堂文集》)、顏小源(著有《眼科合同書》);還有著名文人顏佩虎、顏鐘來、顏大華。此外,七級以上的官員還有60多個。那時候真的是繁華出眾。

但鹹豐以後,即使是顏氏家族,仍有人擔任大臣、官員、官職,但與雍、甘、賈、道時期相比,其顯赫之勢開始遜色,甚至隨著清朝的衰落而逐漸衰落。從清朝覆滅到解放前的三十年間(即民國時期),連的家庭開始出現分化。有些人已經因為破產而轉向其他職業;有些人還在享受祖先的陰影,抽(鴉片)賭,花花打草,直到花光所有家當仍不悔改。他們壹直穿著鏤空的長袍拖著尾巴,苦苦支撐著“書香門第”的空架子;其他的人,如晏拱墅、晏菊泉、閆中華、晏石光、晏甘棠、晏則子、嚴建華、晏、嚴保華等,都被任命為官員,但與前代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解放後,閆家大部分成員發生了質的變化:大部分人接受了* * *,經過改造,成為了自食其力的勞動者。特別是粉碎“四人幫”後,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的方針政策得到貫徹落實,嚴家絕大多數人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有了顯著改善。相當壹部分人達到了小康家庭的水平。通過勞動致富的有很多百萬戶,上大學的人數也逐年增加。難怪有人說,廉恥清朝當官,民國抽煙賭博,解放初期當地主。粉碎“四人幫”後,有很多建築工人。1990年後,大學生多了起來,連嚴的後人也開始走上了“以詩書為資,以商為業”的道路。這種說法基本符合歷史事實。

有人認為連平嚴家的興盛在於有二十四山的風水好(即有好墳可葬),嚴家的衰落也是因為龍騰峽過。牛形和樓形(牛形和樓形)是顏家的祖墳。按照封建迷信的說法,壹是要富,二是要貴。)等等都成了所謂的“風水尾巴”。這真的是無稽之談。因為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是歷史發展的規律。曹雪芹筆下的賈府成員不就是因為養尊處優,昏昏沈沈而壹敗塗地嗎!從這個角度來說,壹個家族的興衰雖然有很多原因,但離不開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歷史條件,也離不開人為因素,“風水”不可信。

  • 上一篇:用圖像記錄歷史
  • 下一篇:分析各種會計環境因素對中國會計發展的影響。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