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銅川大橋舊橋檔案

銅川大橋舊橋檔案

銅川大橋全長300.92米,設計荷載15噸,橋高從基礎頂至橋底16米,橋面寬4.5米,兩側人行道寬0.75米,整個橋面寬6米。建橋用了249個工作日,消耗了630噸水泥和28噸鋼筋。這座橋最初的藍圖被命名為“周河橋”,建成後,杜喬工程處主任徐興成將其命名為“李劼橋”(原石在南岸橋頭以西的橋壁上)。1940年冬,在橋南北兩端澆築水泥牌坊(橋門)。交通部公路綜合管理司司長周來驗收大橋時,將大橋改名為“銅川橋”,意為“通達四川”。這座橋是當時四川公路建設史上最早用鋼筋混凝土建成的橋,所以人們也稱之為“鐵橋”。1969“文革”期間,銅川橋根據政治需要更名為“東風橋”,1980修橋時恢復原名。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公路建設第壹章第二節公路運輸第二章橋梁概論》中記載:“漢渝路銅川大橋(長306米)和衛萊公路農場石棉大渡河懸索橋(165438+)鮮有大跨度的新型結構橋梁,如秋溪河桁架橋(長122米)峨眉河鋼筋混凝土

銅川大橋是韓愈公路上最大的橋梁。了解韓愈公路的歷史對於了解銅川大橋的歷史非常有幫助。地方誌在第二章《公路交通》第壹章《公路建設》第壹節《路線》和第二節《省際幹線》中,對漢渝公路作了專門介紹,排在第十位:“漢渝公路:漢渝公路又名船山東路。它起於陜西漢(中)-白(河)公路西鄉,經鎮巴,翻越大巴山進入四川,經萬源、宣漢雙河場、大仙、大竹、鄰水、江北,到達重慶,全長587公裏。四川長417公裏。在抗日戰爭期間,它是為了接受蘇聯對中國的援助而建造的。從重慶經這條路,比經墻(山)綿(陽)公路至川陜公路至寶成可縮短90公裏;比川陜公路經成渝公路可縮短270公裏。2月27日,國民政府下令施工,4月交通部派隊偵察。同時成立韓軒(韓)、兩個工程處,分別由黃慶慈、孫法瑞任總工程師組織施工。29年6月,因蘇聯對華援助減少,韓玄段被勒令停工,其工程處改組為漢渝公路工程處,丁公南任總工程師。同時成立了漢渝公路橋梁穿越工程辦公室。任命徐興成為總工程師,負責跨度超過10米的橋梁和輪渡的設計和施工。萬源至大竹段於2008年6月開工,2009年3月竣工,裏程219.8km..萬源市以南10公裏之間,有涼風埡隧道、石關寺隧道四條隧道,每條隧道長10米。雖然隧道很短,但在當時被認為很難施工。大仙銅川大橋是當時四川第壹座大型鋼筋混凝土懸臂橋。大竹至重慶段於民國29年6月5438+10月開工,當年6月5438+10月基本開通,裏程194km。由於通貨膨脹的影響,路面只鋪了壹半,只有3米寬。民國27年至29年,歷時兩年修建萬源至重慶公路***417公裏,耗資1209萬元。然而,建成後,由於嚴重的滑坡,只有重慶到大仙的路段勉強通車。四川解放後,道路逐年改善。1966,整個四川段按舊四級標準改建。1978鋪黑色路面。到1985,鐵路三級20公裏,四級336公裏,壹級82公裏..路面都是次高級的。橋梁93座,均為永久性,長度為3172.5米。”

銅川橋兩側橋頭的牌樓上,時任交通部部長的張家軒、時任公路綜合管理處處長的趙祖康親筆題寫了“銅川橋”四個大字,周在北投牌樓的柱子上寫了壹副對聯,上書“疊石使長虹喜此日* * *祝銅川安康;幫助人們登上彼岸,願在未來團結全民完成建國大業。”為了美化大橋欄桿,模仿盧溝橋的造型,銅川大橋的建築工程師徐誌田自己制作了308只小獅子,用混凝土澆築而成,並在大橋兩側的欄桿立柱上各放置了壹只獅子。可惜都在文革中作為“四舊”毀掉了。銅川大橋建成後,日本飛機兩次轟炸,均未命中。1941年,1950年兩次遭受洪水襲擊,依然屹立不倒,可見其堅固程度。

  • 上一篇:每天沒有快遞單號怎麽查快遞?
  • 下一篇:如何評價強強和陶三人組?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