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太行山精神篇

太行山精神篇

弘揚太行山精神堅持走太行山扶貧之路

從1979開始,河北省科委組織全省科技力量在太行山區開展技術經濟開發,利用先進適用技術開發當地優勢資源,使農民迅速脫貧,走出了壹條科技扶貧的新路子。國務院為此發來賀電,國家科委發來賀信,被譽為“太行山道路”。“七五”以後,在國家科委的大力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農業科技工作始終堅持面向扶貧開發主戰場的方針,積極弘揚太行山精神,將科技扶貧工作向全省貧困地區拓展和延伸,為促進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發展、實現全省貧困人口脫貧作出了貢獻。

壹是根據時間,科學制定科技扶貧戰略。

科技扶貧是黨和政府實施扶貧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我省扶貧開發戰略的需要,河北省科委制定了河北省科技扶貧總體戰略,即通過推動貧困地區科技發展,努力平衡和滿足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現實需求和戰略需求;在幫助貧困地區實現經濟發展的同時,摘自“我要公文網”(www.51gongwen.com)脫貧攻堅,同時為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生態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為實現科技扶貧的總體戰略目標,根據不同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的要求和我省經濟發展形勢的變化,確定了不同時期科技扶貧的戰略重點。

“七五”期間,結合國家星火計劃的實施,確定了該時期科技扶貧的戰略重點,即變“輸血”為“造血”扶貧,通過科技下鄉、科技培訓、科技項目實施等方式,為貧困地區送去科技火花,盡快改善貧困地區的落後面貌。在此期間,我省先後在太行山和燕山山區、壩上高寒地區、黑龍港鹽堿地區和水庫移民安置區開發推廣了果樹高產栽培、糧食產量綜合栽培、中低產田改造、鹽堿地棉花增產、農副產品綜合利用等先進適用技術,形成了具有區域特色的特色支柱產業。科技與扶貧相結合,不僅從根本上改變了貧困地區農業產量低且不穩定、農作物品種單壹的局面,而且有力地促進了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的發展,加快了貧困人口的脫貧步伐。

20世紀90年代,我們從促進“兩高壹優”農業發展的角度,著眼於貧困地區農業科技規模的擴大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加大了新產品開發和關鍵增產技術的研究,為提高主要農產品生產能力和增加農民收入提供了技術支撐。為此,我們在貧困人口集中的黑龍港流域、山區和壩上建立了壹批科技攻關綜合試驗區。目的是根據不同地區農業發展的限制因素,開展科技攻關和科研成果的中間試驗和示範,形成壹批適合不同類型地區需要的技術體系,促進整個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穩步發展。黑龍港盆地地處平原,土地貧瘠鹽堿,氣候幹旱,地下水礦化嚴重,但光照條件好,飼草資源豐富。針對這壹特點,確定了以改造中低產田、發展種養業農業綜合技術為重點的科技扶貧戰略方針。山區人均耕地少,土壤質量差,水資源匱乏。但荒山、荒灘、荒坡等非耕地資源豐富,水土流失嚴重。因此,要在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的基礎上,下大力氣“經濟溝”,改善生態環境和生產條件,以提高農業綜合開發能力。壩上地區耕地較多,草原廣闊,但氣候條件惡劣,無霜期短,土壤沙化、草地退化、堿化問題突出。根據該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了經濟發展與生態農業工程建設相結合的綜合技術開發戰略,以促進壩上地區農、林、草、牧、水的協調發展。科技攻關綜合實驗區的建立,為貧困地區開發了壹批先進適用技術、新品種和新產品,為貧困地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據統計,“八五”期間,科技進步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5%,有力地促進了我省扶貧開發。

“九五”期間,隨著“八七”扶貧計劃的深入實施和扶貧開發步伐的加快,扶貧攻堅進入了最困難的階段。同時,隨著市場農業的深入和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對我省科技扶貧提出了新的要求。為適應新形勢的需要,這壹時期,我省科技扶貧的重點是加強貧困地區農業綜合實驗區的科技攻關,加強小流域綜合治理和農村產業化發展,著力解決貧困地區生態條件差、地理環境復雜、制約經濟發展等關鍵技術問題。通過增產、提質、增效,實現貧困地區農業和農村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實現貧困地區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的循環。

十五年來,我省扶貧工作大力弘揚太行山精神,緊緊依靠科技進步,為全省脫貧攻堅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在科技扶貧的帶動下,我省扶貧開發也取得了顯著成績。從1986開始,我省貧困人口10010000人,到1994年減少到706萬人,平均每年脫貧37萬人。1994-1999年末,剔除當年因災返貧的160萬人,全省貧困人口已由706萬人減少到391000人,減少94?5%。1999年,全省46個貧困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746元,比1993年增長了3.1倍。我省扶貧開發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科技功不可沒。

二是依靠科技進步,加快我省脫貧進程。

十多年來,我省始終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充分發揮科學技術作為第壹生產力的作用,努力促進科技與扶貧開發的有機結合,全面提高貧困地區農村經濟增長的科技含量和效益,使科技進步成為推動脫貧進程的強大動力。

(1)加強科技培訓和宣傳,提高貧困地區幹部和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

1,建立星火培訓基地,充分利用培訓基地開展培訓工作。壹是組織省內外專家和技術人員辦好先進實用的技術培訓班,分階段加強對縣、鄉、村各級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農民的培訓,有計劃、有步驟地全面提高貧困地區群眾的科技文化素質;二是根據生產中的具體問題,組織專家講課,對生產壹線進行技術指導;三是結合科技開發和技術推廣項目的實施進行技術培訓。

2、利用各種形式,大力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第壹,利用現代媒體傳播科技知識。將需要推廣的先進技術和成果錄制成專題視頻和磁帶,在市縣電視臺、廣播電臺連續播放,向農民傳授技術和科普知識;二是利用市場組織有關部門科技人員趕科技集,發放農業科技資料和清論文;三是舉辦農業知識大獎賽和畜牧業優良品種大獎賽,充分調動農民學習和運用科技的興趣和積極性。

3、充分發揮我省各級農業院校和科研單位在科技培訓中的重要作用。壹是利用農業院校、農業廣播學校、農業技校等陣地,聘請專家教授舉辦不同類型的培訓班,培養各類專業人才;二是組織有關院校和科研單位的教師和科技人員,編寫農村實用技術叢書和科技扶貧培訓教材,為貧困地區幹部群眾學習技術提供指導;三是組織有關高校和科技單位的科技人員組成科技扶貧隊,深入貧困地區開展科技咨詢活動。通過以上多種形式的技術培訓,共培訓技術骨幹75萬人,管理骨幹5萬人,800多萬農民掌握了1-2適用技術。

(二)加大先進實用技術的推廣力度,努力促進科技成果向貧困地區轉化。

1,緊緊圍繞群眾溫飽問題,因時因地確定科技推廣重點。科技扶貧的中心是解決群眾的溫飽問題。十多年來,我們始終圍繞以當地農副產品為原料的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等實用技術,根據不同時期經濟發展的要求和不同地區的特點,重點推廣糧棉油、畜牧業、水產養殖業、林果業的高產技術,以及增產增收潛力大、輻射面廣的成熟綜合技術和重大農業新技術。“七五”期間,重點推廣農作物和畜禽優良品種、合理施肥、節水灌溉、地膜覆蓋等技術;90年代,以良種、模式栽培、地膜覆蓋、中低產田改造等15先進實用技術為重點推廣。“九五”以來,在繼續做好動植物優良新品種推廣工作的基礎上,重點推廣重大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旱作節水農業技術、畜牧業綜合配套技術、水產養殖技術等。從而保證了貧困地區三大戰略任務的按時完成。

2、建立科技扶貧示範區、示範村、示範戶,促進科技推廣。壹是根據當地農業立地條件和資源優勢,建立不同類型的科技示範區。如根據山區、壩上、黑龍港流域的特點,在不同區域設立了“小麥高產栽培技術試驗示範點”、“稻麥良種示範點”、“高寒地區玉米高產示範點”、“紅富士蘋果高產示範園”、“溫室蔬菜生產技術示範區”等示範區、示範田、示範園、示範點,促進了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二是既註重培育科技示範戶,又特別註重科技示範村建設。村莊是壹個天然的農業和農村經濟單元,加強村級科技培訓和技術指導,建立科技示範村具有更廣泛的意義。因此,我們在科技扶貧中始終註重科技示範村和科技示範戶的建設。例如,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省實施了山區科技扶貧工程,即每年在全省山區建立200個小康示範村,在技術、資金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有力地促進了先進技術在山區的推廣應用,加快了我省山區扶貧開發的進程。

3、組織建立農民科技服務組織,加強科技推廣和普及的組織化程度。多年來,在科技扶貧中,我們註重發揮農民自我組織、自我發展的作用,以縣鄉科委為龍頭,組織各類專業技術協會,推廣先進實用技術。比如我們在省內不同地方成立了農民食用菌協會、農民養雞協會、紅富士蘋果發展協會、西瓜協會、桃協會等專業技術協會。專業技術協會的建立極大地調動了農民學習和運用科學的積極性,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

(三)加強科學技術研究,著力解決扶貧開發中的關鍵技術問題,為科技扶貧提供技術支撐。

1.建立了壹批農業綜合試驗區,為貧困地區實現可持續發展樹立了典範。我省貧困人口多集中在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惡劣、地理環境復雜、經濟發展落後的黑龍港流域、山區和壩上地區,各地區區域條件差異很大。針對這壹現實,我省始終堅持面向扶貧開發主戰場的原則,在大名、曲周、南皮、平山、唐縣、隆化、張北等不同區域的國家級貧困縣設立15農業綜合試驗區,組織省內外科技力量聯合攻關,重點解決生態環境惡劣、地理環境復雜的貧困地區關鍵技術難題,實現不同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和脫貧致富。如1996年8月,暴雨襲擊我省,給災區人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據統計,在全省10個重災縣中,太行山占了5個。而太行山區設置的實驗區和實驗基點,普遍表現出較強的抗災減災能力。特別是在邢臺縣姜水試驗區,盡管日降雨量超過600毫米,但數百條經濟溝渠仍然獲得了豐收。再比如,張北試驗區攻克了中國北方高寒半幹旱農牧交錯帶農牧業生產的關鍵問題。“七五”以來,張北試驗區取得了16項農牧草經濟科技成果,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河北省壹等獎1項,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科技進步三等獎6項。1997-1999三年間,累計推廣旱作農業技術面積3065438+萬畝,其中旱作農田2700萬畝,人工草地250萬畝,錯季蔬菜60萬畝,* * *糧食增產9?5億公斤,幹草1?9億公斤,社會經濟效益231.9億元。

2、加強農業高新技術研究,增強科技扶貧開發。

“九五”以來,隨著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扶貧開發的不斷深入,要求科技扶貧工作必須進壹步提高扶貧項目的科技含量和扶貧產業的技術水平。在壹些有條件的地區,通過加強農業高新技術的研究和應用,以加強先進技術的集成創新為突破口,推進產業化,增強科技扶貧的後勁。在此期間,我省依托省內外高校和科研單位,結合當地資源優勢和生產條件,在張家口、承德等貧困地區設立了壹批農業高科技園區。經過幾年的努力。我省農業高科技園區科技含量明顯提高,基本形成了集科研、開發、生產、加工為壹體的現代農業雛形,有力促進了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的發展。

3.加強國際技術合作,開辟新的科技扶貧技術來源。積極開展對外技術交流與合作,及時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農業技術,是迅速提高我國農業科技水平,盡快解決貧困地區農業生產關鍵技術問題的有效途徑。“七五”以來,我省農業科技戰線在農業科技合作方面取得了壹批顯著成果:如通過實施中加政府旱作農業項目,加方捐資3000多萬元開展了壹批農業科技重點項目研究,解決了壹批科技難題。通過實施中日政府間科技合作項目“河北省太行山農業綜合開發考察”,制定了河北省太行山農業發展規劃,為合理有效開發利用太行山資源,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爭取國外資金和專項技術合作奠定了基礎。引進日本水稻旱作稀植技術,首先在國家級貧困縣承德隆化縣試驗成功,並在承德、唐山等地大面積推廣,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獲得了省長特別獎。美國抗蟲棉在我省引種成功,於1997在全省示範推廣。1,000畝,1,999,全省種植300多萬畝,為促進我省黑龍港流域棉花產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4.發展名牌,促進貧困地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貧困地區農業產業結構單壹,產品質量差,市場競爭力弱,產業布局分散,低水平重復突出,是嚴重制約貧困地區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為此,我們高度重視當地優勢農副產品加工業的發展,依托當地優勢資源,發展了滿城草莓、盧龍紅薯、JD.COM板栗、滄州大棗等壹批名牌產品和產業,在國內外市場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有效促進了貧困地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發展。

第三,弘揚太行山精神,進壹步搞好科技扶貧。

“七五”以來,經過全省科技戰線的共同努力,我省科技扶貧工作取得了壹定成效,為加快我省扶貧進程奠定了良好基礎。但是,仍有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需要在今後的工作中加以解決。壹是災後返貧現象依然存在。壹些已經初步解決溫飽問題的地方,由於生產條件沒有得到根本改善,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還很低,壹旦發生災害就容易返貧。因此,加強科技減災防災,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仍是壹項長期任務。二是基本解決溫飽的標準還很低。未來,在這個基礎上實現小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第三,面臨加入世貿組織的挑戰,國際國內市場將融為壹體,市場競爭更加激烈,農產品銷售更加困難。拓寬貧困地區農民增收渠道將成為科技扶貧新的難點和重點。

面對新形勢和新任務,“十五”期間,河北省科技扶貧工作要大力弘揚太行山精神,緊緊依靠科技進步,鞏固已基本解決溫飽問題的成果,進壹步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以農村低收入人口為對象,以農業產業化為核心,以優勢資源開發利用為重點, 把改善生態環境作為長期目標,實現貧困地區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改善貧困地區經濟、科技、教育等諸多方面的落後狀況,縮短與發達地區和富裕人口的差距,逐步實現小康,把科技扶貧工作推向新階段。

根據上述設想,“十五”期間,河北省將重點開展三項科技扶貧工作。第壹,區域農業綜合治理。抓好10個示範縣、20個農業科技園區、10個山區優勢資源支柱產業開發區、10個科技小康示範村建設。實施“太行山區片麻巖綜合開發治理”,開發治理速度、規模和水平邁上新臺階。二是對外科技合作。重點關註與日本JICA、芬蘭NK、香港宏偉藥業、德國ENE、丹麥生物基金會、聯合國UNDP、澳大利亞援外署的合作項目。實施沙河市石嶺引水、太行山農業資源調查、養兔、稭稈加工、科技信息扶貧、小流域治理、冀西北農林復合等10合作項目,加快貧困地區對外開放步伐。三是關鍵技術的開發。圍繞貧困地區優勢資源的開發利用,在新品種培育引進、旱作農業、節水灌溉、產品保鮮、貯運加工等方面,開發了壹批增產增效的關鍵技術,取得了壹批提高貧困地區科技水平和人民科技素質的高新技術成果。

  • 上一篇:臺北是什麽?
  • 下一篇:有哪些名人被魯迅罵過?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