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史料研究與全新世氣候環境

史料研究與全新世氣候環境

7.8.4.1重大歷史事件和全新世氣候環境

劉東升、丁夢麟根據《漢泉之戰》、《涿鹿之戰》、《余伐三苗》等史料記載,研究全新世氣候變化。

(1)“漢泉之戰”、“涿鹿之戰”與全新世氣候環境變遷

上述中全新世溫暖的氣候環境,尤其是大暖期鼎盛時期的氣候環境,導致大氣降水增加,冰川急劇融化,海平面上升。根據N.Morner(1976)的研究成果,在中全新世高峰期,全球海平面比現在高2m左右,中國東部沿海平原普遍被侵,稱為黃驊海侵。天津、黃驊、利津等。被洪水淹沒,渤海灣地區侵入天津西部乃至白洋澱西部,東部平原成了壹片澤國。

這壹時期,居住在東部平原的黃帝、蚩尤等部落面臨著洪水的災難,生存環境嚴重惡化,迫使其族人遷徙到西部的黃土高原,或就地的山地、高地安全生存。

古史中有很多關於傳說中的漢泉之戰和涿鹿之戰的史書記載,歷史學家也認為漢泉之戰在前,涿鹿之戰在後。這是五帝初壹系列戰役中最著名的兩次戰役,分別位於河北省西北部的涿鹿和懷來。

“漢泉之戰”是黃帝和顏地之間的壹場戰役。黃帝從東部平原西遷,即第壹步,進入黃土高原,即第二步。這是壹場與居住在那裏的顏地部落的大規模戰爭,並在黃土高原上形成了部落聯盟的雛形。

在北方,原本生活在沿海地區的東夷人在其首領蚩尤的帶領下,也開始了從壹等階梯向二等黃土高原的大規模遷徙,在蚩尤被俘、被殺、被兼並的河北涿鹿與炎黃展開了殊死的“涿鹿之戰”。

苗族也以蚩尤為祖先。據古歌記載,以前的“五奶”和六祖都“居東,近海,連天水”。後來他“歷盡千辛萬苦,移民西天。”

東夷和苗族長期定居生活在東部,即東部平原的壹級階地。他們的原始生產力水平比黃土高原的華夏氏族還要高。他們向西進入黃土高原,從壹級階地遷移到二級階地——黃土高原,付出如此慘重的代價,壹定有民族人民生存的根本原因。根據第四紀氣候波動的研究成果,劉東生、丁夢麟等人認為,這壹根本原因很可能是全新世中期的溫暖氣候,特別是大暖期鼎盛時期的氣候造成了氣溫升高、降雨增多、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而引發的大規模災害性水患。

安誌勝等人(1990)在《近兩萬年來中國古環境變遷的基本特征》壹文中也提出全新世是壹個9 ~ 5ka前的暖雨期。石亞峰等人(1992)在《中國全新世大暖期氣候與環境的基本特征》壹文中也指出,中國全新世氣候在8.5 ~ 3 ka前,其中7.2 ~ 6 ka前是壹個穩定的暖濕高峰階段。

近幾年在湖南澧縣蓬頭山和河南平原西部舞陽發現的稻作遺存,都是突然消失,5-4 ka前才重新出現,就是證據。

(2)“於伐三苗”與全新世氣候環境的變化。

全新世晚期,約在4ka前氣候開始變冷,海平面逐漸後退,撤退過程中四次停頓留下的四個貝殼巖脈可以證明。此時,上述情況徹底改變,中國古代文明由二等階梯——黃土高原向東部平原壹等階梯轉變,由此引發了“禹伐三苗”之戰(劉東升、丁夢麟等,2004)。

壹般根據史料記載“三苗人居昔,左栗鵬浪,右洞庭有水,南文山,北衡山”,解釋為在長江中遊江漢平原,南嶽衡山視為衡山(今湖南衡山縣北),可以說是狹義的三苗人所在地(譚啟祥,1998)。

廣義的三苗居住地是指恒山,而不是南嶽的恒山,而是指河南平原西部的伏牛山和外房山,古稱恒山。即三苗人的活動範圍從江漢平原向西北延伸至河南南部和西部的南陽盆地和松山地區,進入秦嶺東南部的淡水-漢江盆地,使原始仰韶文化吸收了長江中遊的屈家嶺文化,這已為考古文化所證實(李學勤、王雨馨等,1997;李雪芹,蔣,,2001)。

由此可見,狹義的三苗居住地——江漢平原是其祖居地;從廣義上講,三苗的活動範圍向西北方向延伸,到達黃土高原的東南方向,應該是仰韶文化晚期全新世大暖期洪水災害時向西北方向遷移並停留在黃土高原第二階梯的地區。

“余伐三苗”是從黃土高原到三苗心臟江漢平原,為滅三苗國,再巡守長江下遊直至會稽的壹場長期大規模的戰爭。

堯、舜、禹時期,有伐三苗之戰。三苗人的活動區域在黃土高原的東南邊緣,即河南嵩山壹帶,與嵩山以北的伊洛河——禹的封地相連,從未融合。帝堯統治時期,發生了淡水之戰,追擊迫使其中壹人西逃至敦煌,史稱“移三苗三危”,“黑水之北,有人有翼,謂之苗人”(劉東升,丁夢麟,2004)。

堯舜時期,三苗開始被來自黃土高原的華夏人追擊,並逐漸南移。三苗伐於時,幾乎等於江漢平原,被華夏人兼並。

從流域,繞過中嶽嵩山,到南方的淅川、湍河、唐河、香河流域,從南陽盆地,到漢水河畔的南方,直到長江岸邊,廢棄的遺址散落在壹片廣闊的區域,呈現出河南龍山文化取代長江中遊石家河文化的景象,猶如古道上的驛站,不僅標誌著禹伐三苗的行進方向(李學勤,江林昌,200655以湖北天門石家河城址為代表的石家河文化,是已知最大的龍山時代城址,面積超過654.38+0萬平方米。壹般認為這是三苗或三苗國的都城。不僅是城墻內大面積的建築廢棄,而且不同於長江中遊龍山文化的特征也消失了,顯示出中原的龍山文化取代了石家河文化。這種考古文化的巨大變化正是如此。

“豫東皇帝獵遊東方,終必崩”是禹斬三苗勝利的戰功,進而發動了長江下遊東夷或九夷民族的和平融合,標誌著從二等階梯黃土高原向東部平原壹等階梯的第壹次大轉移的開始(劉東生、丁夢麟等,2004)。

根據近期“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綜合研究資料,夏朝由父子建立,夏朝始於公元前2071年,即禹在位後20年(禹在位45年,即從禹在位中期算起)。那麽《禹伐三苗》應該是從公元前2071年加35a,也就是公元前2106年(李雪芹,蔣,2001)。當時是4ka左右的寒冷期。在此期間,東部平原的壹級階地優於西部黃土高原的二級階地。所以“余伐三苗”之戰不可避免。

第四紀氣候環境演變研究表明,全新世大暖期後,在4ka左右出現了壹次新的降溫事件,具有全球特征(吳文祥等,2001;徐京華,1988)。這次降溫事件和幹旱事件是世界許多地區全新世人類進化史上的重要轉折點,也是古埃及、兩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等世界古代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在中國,這壹降溫事件導致了中原周邊五大新石器文化的衰落和終結,加速和促進了以中原夏文明的建立為標誌的中華文明的誕生(吳文祥等,2001)。

古代歷史上傳說中的“大禹治水”的成功,很可能與這次全球降溫事件和幹旱事件有關。大禹治水是公元前22世紀舜在位時,禹在“試用期”所取得的成就。當時離全新世暖期的大洪水還很遠,但4ka左右的冷期已經近了,也就是已經進入全球降溫幹旱少雨期。因此,13年大禹治水的水情,現在看來只是壹場普通年份的洪水,這可能是大禹治水成功的重要背景條件(劉東生、丁夢麟等,2004)。

從“涿鹿之戰”到“余伐三苗”,從暖(暖期)到寒(冷期),“壹步”就是從第壹步到第二步;“夷夏”,即從第二級到第壹級,是全新世氣候環境變化的結果,是重大歷史事件與氣候環境變化的真實壹致,是第四紀2.6Ma前以來數十次氣候冷(冰期)-暖(間冰期)波動中壹次震顫的再現(劉東生、丁夢麟等,2004)。

全新世氣候波動與中國重大歷史事件的對應關系見表7.1。

7.8.4.2古氣候文獻記錄與全新世氣候變化

竺可楨(1973)從中國歷史文獻中的大量古氣候記錄來研究全新世後半期的氣候變化。他認為在過去的5ka中有四個寒冷期和溫暖期。王毅(1987)研究了同期的氣候變化(圖7.4),主要結論如下:

1)1暖期(公元前3000 ~ 1100年)相當於安陽的仰韶文化時代到殷墟文化時代。在Xi安半坡仰韶文化遺址中,出土了麅子、竹鼠等溫濕動物的骨骼,這些動物目前只生活在長江流域。山東省黎城縣兩鎮龍山文化遺址出土了碳化竹,表明竹子曾分布於黃河流域(北緯35° 25′)。還有壹些亞熱帶動物,如犀牛、大象、貘、水牛、四象、鹿、麅子、竹鼠等。在安陽殷墟,它們的14C年齡是3340 155a ~ 3200 160a。殷墟甲骨文中也有獵殺大象和犀牛的記載。這壹時期相當於全新世中期暖濕期的後期。當時氣候潮濕多雨,平原地區的洪水經常危及人們的生產生活,因而產生了堯舜時期大洪水的傳說。公元前1710 ~ 1324年期間,受洪水影響,商朝五次遷都,直到殷墟才穩定下來。

2)1冷期(公元前165438+公元前000 ~ 770年)相當於西周。《朱書》記載,周時期,長江支流漢水曾兩度封凍,分別發生在公元前903年和公元前897年。還提到冰凍之後,大旱。《史記》中關於旱災的記載比較多。據《國語·周瑜》記載:“殷三十三年(公元前1066),河竭商亡,饑十五年。”"陰已經下了五年雨了."西周晚期的150a時期,旱災更加嚴重,關於它的記載就更多了。比如“歷、宣天下、天幹地拆”,等等。

3)第二暖期(公元前770 ~ 0年)相當於東周(春秋戰國)和秦漢。這時,氣候變暖了。《左傳》中提到,冬天魯的冰庫裏沒有冰,尤其是公元前698年、590年、545年,還經常提到當地生長著梅樹、竹子等亞熱帶植物。秦朝和西漢比較溫暖。從《呂春秋》等書中提到的物候現象來看,當時的物候期比現在早20天左右。《史記》記載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40 ~ 87年)時,曾談到多種亞熱帶作物,如橙、桑、竹、漆等,比現在更靠北。但這段時間降水形勢波動頻繁。

4)第二冷期(0 ~ 600年)相當於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從公元初的東漢開始,就有氣候轉冷的記載。當時,晚春時節,洛陽出現了霜凍和降雪,許多窮人喪生。三國時期,曹丕於公元225年赴淮河廣陵(淮陰)視察65438+萬余兵演習。由於氣候寒冷,淮河結冰,演習被迫停止。這是已知最早的淮河封凍。這種寒冷的氣候壹直持續到3世紀晚期,特別是在280-289年達到頂峰,每年農歷四月都有霜凍。南北朝時,南朝在南京舟山建了壹座冰屋,可見當時江面封凍。據北朝著名文獻《齊·姚敏書》記載,當時的豫魯物候比現在晚15 ~ 30天,可見氣候寒冷。然而,這個時期的前半部分是潮濕的,後半部分是幹燥的。

5)第三暖期(600 ~ 1000年)相當於隋唐五代。7世紀以來氣候明顯變暖,潮濕多雨。據記載,650年、669年、678年的冬天,首都長安都沒有冰雪。唐玄宗年間(712 ~ 756),長安種植梅花、橘子。751年,皇宮裏的幾株柑橘曾經結出果實,味道和江南的蜀道柑橘壹樣。吳宗時(841 ~ 847)也有柑橘樹在宮中結果的記載。農業耕作記錄也顯示,唐朝的生長季節比現在長。

表7.1中國古代文明重大歷史事件與全新世氣候環境符合性分析表

(據劉東升、丁夢琳,2004)

圖7.4 5ka以來中國東部氣候波動變化圖。

a-溫度惡化(竺可楨,1973);B—降水狀況(王毅,1987)

6)第三冷期(1000 ~ 1200)相當於北宋、南宋。11世紀初,華北還沒有李樹生長。12世紀初,中國北方氣候寒冷幹燥,缺少水生植物。北方遊牧民族(遼、金)南下,宋代遷都杭州。1111年,太湖湖面全部封凍,汽車可以在冰面上行駛。杭州降雪頻繁,春季仍有降雪。寒冷的天氣導致太湖洞庭山著名的柑橘果樹全部凍死。1153 ~ 1155蘇州附近的運河冬天經常結冰。航行的時候,壹定要有錘子破冰開路。據考證,福州荔枝樹分別於1110和1178年兩次全部凍死。但到了後期,氣候似乎迅速向溫暖濕潤轉變。

7)第四暖期(1200 ~ 1300)相當於南宋末年或元初。南宋後期,杭州沒有冰雪。北京的物候期和現代壹樣。關中和河南改種了竹子。元初,這些地方有壹個官方的竹子管理機構——“竹監署”。可見這段時間氣候又回暖了。但是在北方,這個時候似乎又幹又多雨。這壹持續100多年的暖期是全球性的,在歐洲、美洲和格陵蘭島的冰芯中都有記錄。在氣候相對寒冷潮濕的斯堪的納維亞,這壹時期溫暖潮濕的氣候帶來了災難。由於下雨和洪水,許多莊園被遺棄(桑德內斯,1971)。泥炭沈積剖面的花粉譜表明,在1250左右,谷物種植被完全放棄,人們離開了這裏,雲杉林得以恢復。

8)第四冷期(1300 ~ 1900)主要對應元末和明清。1329和1353年,太湖結冰,厚達數尺。人們可以在冰上行走,湖邊的柑橘樹都被凍死了。這是歷史上太湖第二次、第三次封凍的記錄。1351年11月山東黃河上有浮冰。這期間是1650 ~ 1700最冷,其中太湖、漢水、淮河冰凍四次,洞庭湖冰凍三次,鄱陽湖冰凍三次。江西的橘子園在1654和1676兩次被凍壞。1670年(康熙九年),我國東部沿海出現了持續20多天的大雪。平地上的冰有幾英寸厚,海水把海冰帶到岸邊,積了幾十裏的冰就像壹座大壩。今年夏天的氣候惡化也是全球性的。歐洲學者提出所謂的“小冰期”(1550 ~ 1900)就在這個時期。當時氣候非常不穩定,幹濕波動頻繁。

基於對近5ka氣候變化歷史的綜合分析,他們認為,近5ka來,中國的暖期越來越短,暖度越來越低,而冷期越來越長,冷度越來越嚴重。

將我國物候法測得的溫度曲線與格陵蘭冰芯測得的溫度曲線對比後發現,1700a以來,兩者的變化趨勢幾乎是平行的,只是在時間上略有差異(圖7.5)。

圖7.5格陵蘭島近1700年的溫度波動。

A—格陵蘭島克裏特冰芯δ18o;b-冰島溫度記錄;英格蘭中部氣溫記錄)

1400年以來600多年的氣候變化,其中第壹個500a是小冰期,第二個100a是20世紀的暖期,最近60a氣溫下降。整體來看,似乎是小冰期多次振蕩的延續。

在過去的500年裏,氣候發生了多次變化。張嘉誠研究了中國的物候記錄,發現至少有四次降溫和三次升溫,其中降溫時間分別為:1470 ~ 1520,1620 ~ 1720(尤其是1620)。

1冷期(1470 ~ 1520),氣候寒冷。1493年中國東部沿海出現大到暴雪和強寒潮。降雪持續了5個多月,蘇北沿海冰封。1513年,洞庭湖冰封。

圖7.6中國近500年氣溫波動變化圖

(張家成,1976;w-暖期;c-寒冷期)

第二冷期(1620 ~ 1720)極寒,是近600a來最冷的時期。1653年淮河結冰,1655年北京冬季平均氣溫比現在低2℃,1670年東部沿海有20天大雪,海水帶冰上岸,形成冰堤;

第三冷期(1840 ~ 1890)極寒,1845年黃河淮河冰封40多天。

第四冷期(1945 ~ 1995)寒冷,1969年渤海海面冰封數十年。

竺可楨指出,仰韶文化到殷墟時期(距今5000-3000年)是壹個暖期,之後的寒冷期分別出現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400年、公元前1200年和公元前1700年。

1985年,劉東升等人根據全新世發育的多層黑色黃綿土特征,提出8100 ~ 9900、4600 ~ 7400、2000 ~ 3000、500 ~ 1500為相對溫暖的成土期。根據新的仰韶文化年代學資料,將竺可楨界定的仰韶文化暖期修正為距今約8000 ~ 5000年。

國際上,Post將全新世分為三個階段:1階段以增暖為特征,第二階段為最暖氣候,第三階段為降溫;Antevs將全新世氣候時期稱為:第壹階段變暖期(anothermal)、第二階段高溫期(altithermal)和第三階段微冷期(medithermal)。其暖期相當於北方晚期、大西洋期、亞北方期,北歐是8000 ~ 2500年前。以往的研究結果表明,這種氣候波動規律在河南平原有明顯的反映。

綜上所述,河南平原及周邊地區全新世暖期應為8500~5000aB。p;其全盛時期,即洪水期,約在7200 ~ 6000年前;大約4000年前,氣候變得明顯寒冷。但在大的氣候階段,也有從暖濕到幹冷或從幹冷到暖濕的壹系列氣候波動變化。

采用不同方法,從不同角度研究了河南平原乃至平原周邊地區更新世以來,特別是全新世以來的古氣候、古環境。在更高的分辨率水平上,分析了neoid時期以來的古氣候和古環境,這對於討論該地區未來幾年的氣候和環境演變非常重要。

  • 上一篇:商周文明取得了哪些具體成果?
  • 下一篇:醋是什麽時候發明的?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