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中國歷史上發生過多少次佛道之辯?

中國歷史上發生過多少次佛道之辯?

520年至1258年的700年間,皇權組織了多次佛道論戰,其中14著名。

1.520年北魏孝明年間,朝廷先後召見清童道士蔣斌和榮覺寺和尚譚武,共商佛道。譚武對蔣斌的反駁最多,蔣斌搬到了馬邑。

2.北齊文宣帝555年,文宣帝召見薩滿,與道士爭論,道士被打敗,道士剪發出家。道教壹方以金陵道士陸為代表,佛教壹方以大師為代表。

3.569年,北周武帝召集2000多名官員、道士、薩滿和著名的儒教討論佛教和老年問題,決定儒教第壹,佛教第二,道教最好。

4.573年12月,北周武帝,壹幫大臣和尚先後辯論三教,儒教第壹,道教第二,佛教最後。

5.583年隋文帝,道教壹方是張斌,佛教壹方是嚴聰。所以嚴聰寫了《論宗教》來反駁道教的“老子胡說”。沒有勝敗記錄。

6.楊迪608年,楊紅帶領道士和儒生進入直藏寺與佛教進行辯論。雙方的主要辯手是薩滿惠晶和道士於永通。佛勝。

7.公元659年唐高宗,道教宗師(道家玄學派代表人物)李融以“道生萬物”作為正面論證。佛教大宗師慧力認為“道若有識,必只由善生,何以亦會由惡生……”。高宗在位時,經常召集僧道辯論,前後多達七八次。基本上道教徒輸的比贏的多,每次都是輸。

8.公元660年,唐高宗皇帝高宗在李榮在召集《經典目錄》的作者薩滿景泰和道士羅陽宮,就老子的《胡靜》展開辯論,李融被擊敗。

9.730年,唐玄宗沙曼·易道與道士尹崇發生爭論,並下令將討論情況匯編成藏,題為《論開元佛教與道教的平衡》。崇福寺高僧智勝所著《開元佛教錄》二十卷,記載了佛教盛況,稱佛教藏書數量為5048卷。李詠撰寫《廬山寺碑》壹書,立於湖南長沙嶽麓寺。

10、796年,唐德宗命魏渠謀、戴旭與沙門徐建、秦炎,道學家Xi蘇偉、葛慎成等商議三教。壹開始有矛盾,分歧和爭論更明顯。最後,他們“分享了美好”。

11,唐武宗841年,命和尚道士商議,道士賜紫,薩滿不得下筆。從結果來看,在統治者的支持下,道家壹方在這場爭論中占了上風。

12,唐武宗845年,道士趙貴臻與禪師智宣合題“神仙可學而不可學”。道方勝,方知宣放,桑歸。歷史上著名的“會昌滅佛”事件由此開始。

13、1255年元憲宗,以李誌昌為首的全真教和以少林長老傅煜為首的佛教,在朝廷前展開了壹場論戰。話題仍然是老子的胡靜和老子的八十壹圖的真實性。道教被打敗了,第二年李誌昌死了,他把掌師的位置傳給了張誌敬。

14年和元憲宗1258年,參加辯論賽的僧道有500多人,各有17人參加了主辯。以張誌敬為首的全真道壹方,道學大敗,道士範世英等17人在龍光寺剪發出家。

擴展數據:

佛道之爭的特點;

1,道教和佛教各有特點,各有信徒,相反的結果往往是沖動,分派系,排斥異己,或者互相詆毀。比如佛教只講笑,道教也講嘲笑佛教,揭露對方的缺點,宣揚自己的善,竭盡全力罵對方。

2.經過魏晉南北朝、隋唐的發展,道教和佛教更加深入人心,對後世的學術思想產生了重大影響。比如新的字體,廣泛的詞匯和學術領域,儒釋道的融合以及宋代理學的出現,可謂思想和文學上的壹大刺激。

關於佛道之爭的文獻:

1.關於佛道之辯的文獻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易夏倫、三步論、仙鄭倫、十壹九番論、老驊梓胡靜、渾源聖跡、道玄《古今佛道集解論衡》、法林《破邪論》、沈青《北山錄》等。漢末武裝起義後的道教。

2.他們要麽記不準日期,要麽根本不記得日期,要麽根本就有明顯的偏見,就像佛道論戰時寫的小冊子壹樣。此外,由於這些現存的材料還沒有得到充分和仔細的研究,因此無法描繪出這壹時期道教的準確圖景。

  • 上一篇:關於唐朝興亡的詩歌
  • 下一篇:南石龜和小清龜的區別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