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為什麽金庸歷史上沒有壹個國家成功吞並中國?

為什麽金庸歷史上沒有壹個國家成功吞並中國?

原文刊登在《明報月刊》上。

大家都想聽我講小說。其實寫小說沒什麽學問,大家都喜歡看。我對歷史有點感興趣。今天我想簡單講壹個問題,就是中華民族發展壯大這麽長時間的原因和規律是什麽?

這幾年壹直在牛津大學,對英國文學,英國歷史,中國歷史都很感興趣。眾所周知,20世紀英國最有影響力的歷史學家之壹名叫湯因比,他寫了壹部非常長的歷史研究。

在這本書中,他分析了世界上的許多文明,表明世界上許多文明在歷史進程中已經衰落或消亡。直到現在,真正興盛起來的文明只有兩個,壹個是西方的歐美文明,壹個是東方的中華文明。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世界上獨壹無二。

雖然有些文明古國的歷史比中國早,有些文明的範圍比中國大,比如巴比倫文明、埃及文明、希臘羅馬文明,但這些文明都是因為外部的沖擊或者自身的腐敗而逐漸衰落、消亡的。湯因比說:壹個文明總會遇到外部的挑戰,如果能很好地應對這種挑戰,它就能繼續發展;如果我們不能很好地迎接挑戰,它就會衰落甚至死亡。

這裏也有很多情況:壹種是被強大的外族打擊,整個民族被殺,全軍覆沒;壹種是民族內部長期僵化,不改革不進化,像個活木乃伊,結果沒落了;有的因為自身腐敗而垮臺;還有就是分裂,國家內戰不休。

我們的國歌裏有壹句話:“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寫於抗戰前後,表現出壹種憂患意識。當時我們國家被外敵入侵,形勢確實非常危險。

就我個人而言,我國歷史上有七個外敵入侵的危險期:壹是從西周末年到春秋戰國時期,東西南北都受到外敵的攻擊;第二次是秦漢時期匈奴的進攻,持續了400年。三是魏晉時期鮮卑等五湖的入侵,持續了400年。第四次是隋唐時期突厥和吐蕃的入侵,持續了300年左右。第五是五代兩宋時期契丹、女真、西夏的入侵,持續約400年。六是元明清時期蒙古和滿清的入侵。第七是近代西方帝國主義和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

縱觀中國歷史,我們大概可以看到這樣壹個規律:我們的民族壹開始是統壹的,強大的,後來逐漸腐敗,組織力下降。如果這個時候有壹些改革,那麽它就會復活。如果改革失敗,或者自身腐敗,外敵就會入侵。在外敵入侵的時候,我們民族有壹個很特殊的現象,就是外敵入侵往往是我們民族的轉折點。上面說的我們民族的七大危機,都是七大轉折點。

為什麽歷史上沒有壹個國家吞並中國成功?邊肖付費在音、圖、光知識問答平臺上向幾位歷史愛好者提問。他們表達了以下觀點:

煎餅傳奇:世界上很多文明都隨著歷史的演進逐漸消亡,只有歐美和中國的文明被留了下來,是有原因的。巴比倫文明、埃及文明、希臘羅馬文明的滅亡已經驗證了這個觀點。壹個文明總會隨著歷史進程遇到挑戰,要麽改變,要麽消亡。還記得國歌裏的那句話:“中華民族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其實代表了壹種憂患意識。我們中華民族之所以不斷壯大,就是改革開放。自我創新,兼容並蓄,看似簡單,但實際上要貫徹這種精神是非常困難的。有了這種頑強的民族立場和尊嚴,中國人民才能壹次次爬出深淵,看到曙光,迎接下壹個篇章。

酷兒:中國作為壹個過去的文明國家,自古以來就以其人民的智慧和勤勞以及遼闊的土地哺育了壹代又壹代的子孫,並以嚴格的宗法制度在中國建立了完整穩定的封建社會制度。復雜多變的地形,外族很難壹舉攻破,主流儒家文化也很好地加強了民族的凝聚力。中國人雖然不是沒有外國人的爆發力,但是講究堅持,堅持“流水”。有了這種百折不撓的精神,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戰鬥力,以及壹個個破之的戰鬥方法,他們必將百戰百勝!

冷臉:我是中國腦殘粉。雖然身在異國,但我仍然關心我的祖國。越是這個時候,我越能喚起中國人民的愛國本能。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任何想滅中國的人,要麽被削弱,要麽逃跑,西方列強都會戰戰兢兢~日本侵華的原因,壹方面是覬覦中國的資源,攫取利益,另壹方面是認為日本是中華文明的真正繼承人,但又無力這樣做。經過多年的抗日戰爭,它不能與毛澤東思想的指導相抗衡。

歷史上往往是外族人來了之後,我們中華民族就會與之同化融合。壹旦同化、融合,我們中華民族就會壯大、團結。之後可能腐敗,可能衰落,可能分裂,外國人又來了,我們這個民族又會重新統壹,重新壯大,等等。

其他國家的民族在遭遇外敵入侵時要麽勝利,要麽失敗,這個國家或民族就會崩潰。中華民族遇到外族入侵,往往能打退外族,也有很多打不退的情況,但是很難被征服。這是因為壹方面,我們有壹種韌勁,非常頑強的抵抗;壹方面,我們非常開放,在文化上與他們融為壹體。壹段時間後,大家都成了壹個民族,我們的民族從此發展壯大。

第壹個原因是中國從壹開始就是農業社會,有比較高的生產力和先進的技術,有強大的經濟實力發展文化;第二個原因是,從西周開始,我們就有了嚴格的宗法社會制度。後人談到中國的封建社會,總認為封建宗法制度束縛了人們的思想和行為,這當然是正確的。

其實這種宗法制度也有它的歷史作用。由於嚴格的繼承制度,我們的民族避免了內部鬥爭和戰爭。有些遊牧民族原本很強大,但往往在關鍵時刻分裂。父親死後,他的兩個兒子或者三個兒子搶了父親的位置,羅馬也是這樣。壹搶座位就打起來,內亂起來。壹個原本很強大的部落、部族、民族壹旦分裂,就要自己打自己。

從西周開始,雖然有我們自己的內部鬥爭,但是我們的民族基本上還是沿襲了世襲制,也就是父親去世,長子繼承王位,這是當時中華民族發展的壹個重要制度。當壹個社會的基本法律制度固定下來,社會就會非常穩定,內部鬥爭就會大大減少,這也是民族興旺發達的重要壹環。

另壹個重要的環節是,我們對外國人非常開放。歷史上中國長期被外族統治,比如北魏。其實隋唐時期也有很多少數民族,主要是鮮卑人。

有壹種情況不知道妳有沒有想到。我的小說裏,寫了壹個叫“獨孤求敗”的人。獨孤求敗很得意。他壹生與人鬥劍從未輸過,所以改名求敗,希望能失敗壹次,但從未輸過。這個“孤獨”就是鮮卑人。

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母親是鮮卑人,所以取名獨孤。有學者說“鮮卑”壹詞是“西伯利亞”的意思,鮮卑人原本就生活在西伯利亞。但這並不是壹個非常壹致的意見。北周的時候,有壹個叫杜的將軍。他有許多女兒。大女兒嫁給了北周皇帝,四女兒嫁給了唐高祖的父親,七女兒嫁給了隋文帝。所以唐高祖和楊迪是堂兄弟,而唐太宗和李世民應該稱楊迪為堂兄弟。都有鮮卑血統。的母親姓竇。唐太宗的皇後姓,和竇都是鮮卑人的姓氏。皇後的弟弟孫昌·無極是唐朝著名的宰相。他也是鮮卑人。

據唐史說,唐朝至少有23位宰相是胡人,主要是鮮卑人。那時候說“胡人”和現在說“洋人”壹樣,沒有歧視。唐朝有23個外國人擔任“國務院總理”,可見唐朝根本沒有歧視外國人。再說漢朝,漢武帝和匈奴打仗,匈奴分裂投降了。匈奴王子之壹的金日禪,在漢朝為官,受到漢武帝的高度重視。漢武帝死後,身後的大事就交給了兩個人,壹個是霍光,壹個是金日禪。可見,我們民族成長的重要原因是開放。

中國人不太擅長打仗。和外國人打,輸多贏少。但是我們有耐力。這次我們贏不贏無關緊要。我們會和妳合作很久,然後老外就分了。

匈奴很厲害,但是我們打不過他。漢高祖在山西大同附近被匈奴圍困,無法脫身。他的人發動了壹場政變,並告訴匈奴後,有許多美麗的漢族婦女。如果妳抓到了漢朝皇帝,打敗了漢人,俘虜了大批漢人美女,妳這個皇後的處境就不好了。匈奴女王就中了這壹招,影響了匈奴首領,於是退兵。匈奴後來分為南北。南匈奴投降漢朝,北匈奴西去,有的去了法國,有的去了西班牙,有的去了英國,甚至整個西羅馬帝國都滅亡了。

匈牙利人是西方歷史上的匈奴人嗎?歷史學家不同意。有意思的是,匈奴壹半被中國抵抗投降,另壹半打敗了整個歐洲。隋唐時期的突厥也是如此。分為東突厥和西突厥。東突投降隋唐,逐漸被中華民族兼並。西土耳其人向西走,來到了土耳其。後來土耳其打敗了東羅馬帝國,占領了整個君士坦丁堡直到現在。

所以,不要壹提到歷史就認為我們民族不行。其實我們民族真的做不到,十六世紀以後才三四百年。最近在牛津大學的壹次晚宴上遇到壹位研究東亞經濟的著名學者。他跟我談中國經濟的未來時,說中國經濟自古以來就很發達,人均收入壹直是世界第壹,只是16世紀以後才慢慢被英國趕上。但是國民總收入直到1820才被英國超越。兩三千年來,中國的國力壹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那位學者對中國的經濟前景非常樂觀。他說,到2020年左右,中國的國民經濟收入將再次世界第壹,而且會保持很長時間。恐怕至少在未來四五十年內,沒有哪個國家能趕上。我聽了之後很激動,問他有沒有數據。他引用了許多統計數字。他是專家,不會隨便亂說。我覺得他的分析很有道理。

其實中國古代科技壹直都很先進,尤其是宋朝,大大超過了歐洲。當時我們的科技發明遠遠落後於歐洲。如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等。在宋代已經非常繁榮。現在人們用的紙幣也是中國發明的,從宋朝就開始用了。當時我們的金融體系相當先進,貨幣的使用也相當成熟。

那麽歐洲人什麽時候會開始扭轉局面呢?應該說,在中國的明朝,中國開始落後了。我覺得其中壹個原因就是政治專制,對民眾的思想控制的非常嚴格,壹點也不自由開放,而且總是在抄人,牽連九族,嚇唬民眾不要亂說亂動,所有權力都被皇帝掌控。

還有壹個原因是明朝應付不了倭寇的入侵,於是異想天開地實行所謂的海禁,把所有的帆船都燒掉,以為這樣就可以切斷和倭寇的聯系,把倭寇餓死。這是對日本的徹底無知。這個愚蠢的禁令,當然是在永樂皇帝時期鄭和下西洋之後。

明朝壹實行閉關鎖國政策,整個國力就開始下降。與此同時,西方科學開始發展,工業革命開始。有壹個有趣的時間值得註意,那就是十六世紀初的1517年,德國的馬丁·路德公開否定教皇權威,反對神權控制。此時,中國明朝正德皇帝下到了江南。鄭德皇帝是壹個非常無聊和腐敗的壞國王。他到了江南,做了很多不道德無恥的事。

眾所周知,隋唐時期,中國很富裕,宋元時期還可以,科學發達,交通便利,對外開放。歐洲封閉,壹切由教廷控制,學術思想不自由。妳說地球繞著太陽轉,他要妳坐牢,什麽都關了。16世紀,歐洲自由開放,科學發明開始,中國卻被封鎖了很久。這是最大的歷史教訓。

今天講了這麽多,是想讓大家明確兩個概念,就是改革和開放。我們中華民族之所以發展得這麽強大,靠的就是改革開放。遇到困難,要積極進行內部改革,努力克服。如果改革成功,我們的民族將會復興。與此同時,我們必須對外開放,這更為重要,因為我們中國人有自信,我們相信我們的民族非常強大,我們不怕外國勢力或外國文化。

還有壹個重要的想法,今天沒時間詳細討論。我覺得過去的歷史學家說蠻夷侵略中國,蒙古人和滿族侵略中國,大好河山滅亡外國,等等。這種觀念應該改變。我想寫幾篇歷史文章,說少數民族也是中華民族的壹員。北魏、元朝、清朝都只是掌權的少數民族,且不說中國死在異國,只是“輪流坐莊”。滿族人建立清朝執政,當然比明朝好很多。我在小說中發揮了很多這樣的想法,希望以後能寫在學術寫作中。

我上面提到的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早年寫《歷史研究》這部巨著時,對中國並不十分重視。在他生命的最後,他得出了壹個結論:世界的希望在於中國文明和西方文明的結合。

他認為,西方文明的優勢在於不斷發明、創造、追求和向外擴張,是壹種“動態”的文化。中華文明的優勢在於和平,就像長城,處於守勢,穩定和諧,是壹種“靜”的文化。現在很多西方學者認為,地球這麽大,無休止地追求擴張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以後只能接受中國的理念。我們應該保持平衡與和諧,各國應該相互合作以避免戰爭。

隨著科學的發展和核武器的出現,未來的世界大戰將不可想象。壹些瘋狂的人可能會堅持核戰爭,殊不知這樣壹場戰爭的結局將是人類的相互毀滅。沒有這種可能性就說不過去。目前我接觸的西方學者對打核戰爭並不太擔心。他們最擔心三個問題:壹是自然資源不斷被浪費;二是環境汙染;第三是人口爆炸。這三個問題將影響人類的未來。

所以現在很多西方人把希望寄托在中國,他們想了解中國,了解中國的哲學。他們認為中國平衡、和諧、統壹的哲學思想和精神狀態可能是解決整個人類問題的關鍵。

19世紀世界經濟中心在倫敦,20世紀初轉移到紐約,戰後七八十年代再轉移到東京,21世紀肯定會轉移到中國。至於這個中心在中國是北京還是上海,在北京還是上海不重要,只要在中國就行!

閱讀(0)

  • 上一篇:漢唐宋明時期官制的特點
  • 下一篇:走自己的路不後悔就是人生。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