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抗貧血藥物基本信息

抗貧血藥物基本信息

費拉利亞

臨床常用的有低硫酸鐵、枸櫞酸鐵胺和右旋糖酐鐵。

【藥理】人體含鐵約4.5g,血紅素鐵約占總鐵的70%,肌紅蛋白和含鐵酶約占總鐵的5-10%。剩下的20%以含鐵血黃素和鐵蛋白的形式存在於骨髓、肝臟和脾臟中。缺鐵,首先是儲存鐵的減少,然後就是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嚴重缺鐵,由於相關酶的功能異常,可發生行為、學習和記憶功能異常。

【藥代動力學】鐵在口服鐵制劑或食物中以二價鐵的形式在十二指腸和空腸上部被吸收。胃酸、維生素C、果糖、半胱氨酸等。有助於鐵的還原,促進吸收。胃酸缺血,高磷、高鈣,食物中的鞣酸(濃茶)使鐵沈澱,阻礙吸收。肉類食物中血紅素鐵吸收好,蔬菜中鐵吸收差。鐵的吸收率約為1O%,成年人每天需要補充1mg的鐵,所以含鐵10-15mg的食物即可滿足需要。吸收入腸黏膜的鐵可直接進入骨髓造血,並可通過與腸黏膜中的鐵蛋白結合而以鐵蛋白的形式儲存。吸收率與儲存的鐵量有關。

【臨床應用】缺鐵性貧血口服補鐵壹周可使血液中網織紅細胞增多,在10-14天達到高峰。2-4周,血紅蛋白明顯升高。而血紅蛋白達到正常值往往需要1-3個月。低硫酸鐵吸收性好,價格低,最常用。檸檬酸鐵胺是三價鐵,吸收性差,但可以做成兒童糖漿。右旋糖酐鐵是註射用的,只給嚴重貧血不能口服的患者。

【不良反應】口服鐵劑可刺激胃腸道,引起惡心、腹痛、腹瀉。還會引起便秘,這是鐵和硫化氫在腸腔內結合,減少了對腸壁的刺激。兒童誤服超過1g,可能出現酸中毒和低鐵,可引起急性中毒,如壞死性胃腸炎、嘔吐、腹痛、血性腹瀉、休克、呼吸困難,甚至死亡。

葉酸

葉酸廣泛存在於動植物中,尤其是酵母、肝臟和綠葉蔬菜中。

【藥理學】葉酸進入體內,還原為四氫葉酸。四氫葉酸可與多種壹碳單位結合形成四氫葉酸輔酶,起傳遞壹碳單位的作用,參與多種生物代謝,包括①尿嘧啶脫氧苦味酸轉化為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②嘌呤苦味酸的從頭合成;③促進某些氨基酸的相互轉化。

【藥代動力學】壹般情況下,每天有50-200ug的葉酸被十二指腸和空腸上部吸收,而人體每天需要50ug的葉酸,孕婦可增加到300-400ug。腸黏膜吸收的葉酸被還原脫甲基為甲基四氫葉酸,進入肝臟和血液。儲存的葉酸可以從尿液和糞便中排出,也可以分解代謝。所以,如果身體停止服用葉酸,1-6月內就會出現葉酸缺乏和巨幼細胞性貧血。

【臨床應用】作為輔助治療,用於各種巨幼細胞性貧血。配合維生素B12,效果更好。葉酸拮抗劑如甲胺、乙胺嘧啶、甲氧芐啶等引起的巨幼細胞性貧血,由於二氫葉酸還原酶的抑制作用無效,應使用甲酰四氫葉酸鈣治療。對於維生素B12缺乏引起的“惡性貧血”,大劑量葉酸治療可以糾正血象,但不能改善神經系統癥狀。

維生素B12

維生素B12是壹種含鈷化合物,藥用維生素B12是氰鈷胺素、羥鈷胺素、甲鈷胺、5-脫氧腺苷鈷胺素等。,具有相同的效果。維生素B12廣泛存在於動物內臟、牛奶和蛋黃中。

【藥理】維生素B12在體內參與以下兩個代謝過程:

1.同型半胱氨酸被甲基化成蛋氨酸,由維生素B12從5甲基四氫葉酸得到甲基,再轉移成同型半胱氨酸。5甲基四氫葉酸轉化為四氫葉酸,進壹步循環利用。因此,維生素B12缺乏會引起葉酸缺乏的癥狀。

2.甲基丙二酰輔酶a變成琥珀酰輔酶a,進入三羧酸循環,需要5-脫氧腺苷B12的參與。維生素B12缺乏,甲基丙二酰輔酶a積聚,導致脂肪酸合成異常,影響神經髓鞘脂質合成,出現神經癥狀。

因此,維生素B12不僅與細胞分裂有關,也是維持神經組織髓鞘完整性所必需的。缺乏可導致巨幼細胞貧血和神經癥狀。前者可以用葉酸糾正,後者必須用維生素B12治療。

【藥代動力學】維生素B12必須與胃壁細胞分泌的糖蛋白即“內源性因子”結合,才能避免被胃液消化和被空腸吸收。吸收後大部分儲存在肝臟。正常人每天只需要維生素B121μg,食物中有足夠的維生素B12,肝臟中有大量儲存,所以不容易引起維生素B12缺乏。註射維生素B12超過了肝腎的儲存能力,很快從尿中排出。

【臨床應用】用於惡性貧血和巨幼細胞性貧血,也用於神經炎和神經衰弱。

紅細胞生成素

促紅細胞生成素(EPO)是腎臟近曲小管周細胞產生的糖蛋白,現為基因工程人工合成。它可以刺激紅系幹細胞的產生,促進成紅細胞的成熟,並從骨髓中釋放網織紅細胞。臨床上主要用於慢性腎功能衰竭、腫瘤化療和艾滋病藥物治療引起的貧血。不良反應包括高血壓、註射部位血栓形成和流感樣癥狀。骨髓腫瘤和白血病禁用。準備和使用

硫酸亞鐵片:0.3g/片,0.3-0.6g/次,3次/日。

枸櫞酸鐵胺糖漿:10%5-10ml/次,3次/天,飯後服用。

右旋糖酐鐵註射液:25mg/m1,25-50m g/次,1次/天,用於深部肌肉註射或靜脈註射。總劑量(mg)=(正常Hb-患者Hb)/100×血容量× 3.5× 1.5 (3.5為每克Hb的純鐵mg數,1.5為體內儲存的鐵)。

葉酸片:5mg/片,5-10mg/次,3次/日。註射:15mg/1ml,15-30mg/次,1次/天,肌肉註射。

甲酰四氫葉酸鈣註射液:3mg/ml,3-6mg/次,1次/天,肌肉註射。

維生素B12(B12)片:250ug/片,250-500ug/次,1-3次/天。註射:500ug/ml,500-1000μg/次,1次/天,肌肉註射。

促紅細胞生成素2000IU/ml,4000IU/ml,lO000IU/ml,50-100IU/kg開始,每周3次,皮下註射或靜脈註射,2周後根據血細胞變化增減劑量。2-8℃儲存,不能凍結,避免搖晃。

護理用藥概述

1.給藥前評估

1)治療目的鐵、葉酸、維生素B12的治療作用是補充體內的不足。缺什麽,補什麽,否則無效。所以在服藥前壹定要明確診斷。缺鐵性貧血用鐵治療,巨幼細胞性貧血用葉酸和維生素B12治療,惡性貧血用維生素B12治療。治療的目的是恢復正常的血象。

2)基礎資料明確貧血的原因,包括飲食習慣、慢性失血、吸收不良等。治療前應明確患者的貧血程度,包括唇甲顏色、心率、呼吸、紅細胞計數、網織紅細胞計數、紅細胞壓積、骨髓含鐵血黃素等實驗室數據。以便及時判斷療效。

3)識別消化性潰瘍、節段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高危患者,慎用口服鐵劑。註射右旋糖酐鐵前應詢問過敏史。葉酸會加重惡性貧血患者的神經系統癥狀。未控制的高血壓患者禁用促紅細胞生成素。

2.口服低鐵硫酸鹽。枸櫞酸鐵胺糖漿適合兒童口服,宜用吸管吸,避免牙齒發黃。右旋糖酐鐵通過深肌或靜脈給藥,葉酸可以口服或肌肉註射,維生素B12可以口服或肌肉註射。促紅細胞生成素通過皮下或靜脈註射,起始劑量為50-100μ g/kg,每周3次,例如,對於透析患者,對於非透析患者,可通過皮下或靜脈註射。當紅細胞壓積達到30-33%時,改為維持量,透析患者75μ/kg/kg,每周3次,非透析患者75-65433。

雖然抗貧血藥物的療效出現很快,但往往需要幾個月才能使貧血各項指標達到正常,體內鐵含量達到正常。因此,減少不良反應,鼓勵患者堅持用藥非常重要。

3.提高治療效果的措施

1)消除貧血的原因。

2)口服鐵劑應與稀鹽酸、維生素C同服,避免與抗酸劑、四環素同服。躁狂酸能沈澱鐵,應避免喝濃茶,吃躁狂多的水果。

3)增加富含鐵的食物,如肝臟、蛋黃、瘦肉、魚和小麥胚芽,以及富含葉酸和維生素Blz的食物。

4.不斷評估療效和安全性。缺鐵性貧血補鐵時,外周血網織紅細胞應在4-7天內增加,血紅蛋白和紅細胞體積在1周內開始增加,血紅蛋白應在1月內增加2g/L以上。用葉酸或B12治療的巨幼細胞貧血,在2周內巨幼細胞消失,網織紅細胞增加,血紅蛋白增加。

鐵劑治療的不良反應很多,口服制劑主要是消化道刺激癥狀。無論口服還是過量註射,都會發生嚴重的毒性反應。必須正確計算鐵註射的劑量。兒童誤服低硫酸鐵1g,可能導致致命毒性。搶救措施是用磷酸鹽或碳酸鹽洗胃,註射特殊解毒劑脫敏並與殘留鐵劑結合。如果血漿鐵在500ug/ml以上,可給予肌肉註射或靜脈滴註,開始1g,然後0.5g/次,每4小時1次,兩次後每4-12小時1次,不超過6g/天。靜脈滴註速率為65438±05mg/kg·h

促紅細胞生成素可使血壓升高,因此應經常測量血壓,必要時使用降壓藥。如果血壓不能控制,就應該降低。對於已有高血壓(腎性高血壓)的患者,用藥前必須將血壓降至正常。

  • 上一篇:如何寫壹篇關於地方歷史的小論文?
  • 下一篇:世界近代史綱要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