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北京三大殿的建造歷史是怎樣的?

北京三大殿的建造歷史是怎樣的?

據說,在朱迪搬到北京後不久的壹天,北京來了壹位古怪的客人。

他之所以古怪,是因為他精通陰陽八卦,善於用八卦預言沒有發生的事情,他為人們預言的壹切都成了事實。所以北京人都叫他“神算子”。

這個故事很快就傳到了朱迪皇帝的耳朵裏,他對能呆在輝煌的紫禁城裏感到非常興奮。他想,既然這個人能算出沒發生的事,為什麽不讓這個“神算子”算出故宮的命運呢?

因此,精通陰陽八卦的“神算子”被朱迪請進了紫禁城。

朱迪首先向神算子展示了故宮最豪華的三個大廳:奉天殿、蓋華殿和神龕。並請靈媒預測這三個殿堂的未來。

楚棣滿以為這個“神算子”會奉承他,說很多好話,可沒想到的是,這個“神算子”望著三大殿後面,搖頭嘆息。

最後,“神算子”遺憾地告訴朱迪,第二年春天,這三個豪華大廳將被壹場大火燒毀。

這個“神算子”的話壹出口,朱迪就氣得半死。他馬上把這個人關了起來,想等到第二年春天,看看這個“神算子”預言的真實性。

讓朱迪皇帝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年三月底四月初,三大殿真的被雷擊燒毀了。

朱迪急忙趕到監獄尋找“神算子”,但這個“神算子”在獄中自殺了。

朱迪認為這場火是上帝對他浪費人們的勞力和金錢建造宮殿的懲罰,所以他停止了重建三大殿。此後,他壹直在奉天殿前的奉天門工作,直到去世。

那麽,故宮的三大殿為什麽會毀於壹場大火呢?按照現在的科學推測,由於當時三大殿都建得很高,同時,當時的人們也不知道如何使用避雷針來防雷,所以遭到了雷擊。而那個“神算子”只是估計了北京第二春天氣變化的無常,做了壹個三大殿毀滅的預言。

可憐這位飛黃騰達的皇帝朱迪,至死都不明白自己最引以為傲的宮殿為何毀於雷火。關於這段歷史,在現存的史書中,只用壹句話來解釋:四月庚子、奉天、蓋華、三廟災。

雖然朱迪不想重建這三個大廳,但這並不意味著他的後代不會重建它們。

在平臺上,有壹些皇帝在儀式上用來燃燒檀香的青銅香爐。香爐18個,代表清代18個省。

太和殿外的左右兩側,還有四個儲水防火的銅缸,象征“金甌完好”。

古人把皇宮前的缸稱為“門口的海”,意思是“門前的海”。古人認為門前有海,不怕生火。因此,增值稅也被稱為“吉祥增值稅”。

不僅僅是陳設,還有消防設備。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皇宮裏連自來水都沒有,更不用說消防設備了。因此,氣缸必須常年裝滿水,以防著火。

據說清朝有308只大桶,按質量分為三種,分別是鍍金銅桶、青銅銅桶和鐵桶,其中最珍貴的是鍍金銅桶。到現在,只剩下四個大桶了。

在寺廟外基座的東西兩側,還有壹只青銅鶴和壹只烏龜,它們是長壽的象征。在鶴和龜的旁邊,還有壹個鉛制的樂器,叫“甲梁”。

賈糧是清朝的標準,意思是皇帝公道,知道誰是半斤,誰是八兩。在這個美麗的體量的對面,還有壹個用石頭制成的儀器,叫做日晷,是壹種古老的測量時間的儀器。皇帝的意思是量和時間的基準在自己手裏。

太和殿是五脊四坡的殿,東西長脊,前後兩斜豎脊,從而形成五脊四坡的屋頂,建築術語稱之為仙殿式。

檐口有10種野生動物,分別是龍、鳳、獅、天馬、海馬、妯娌、賭魚、妯娌、鬥牛、走步,是我國古建築的特例。

太和殿是紫禁城裏最大的大殿。大殿內外裝飾成千上萬條金龍圖案,屋角安裝10脊獸,這在現存古建築中只是壹例。

在中國古代建築的叉脊上,裝飾著壹些小動物。這些小動物的排列有嚴格的規定,數量根據建築的等級不同而不同。最多的是故宮太和殿上的裝飾,共10,在中國宮殿建築史上絕無僅有。顯示了至高無上的重要性。

第壹件裝飾品是壹個騎著鳳凰仙子的人。相傳他原是南朝齊明王,後來成仙。神仙之後有10小獸。

這些小動物的使用有嚴格的等級界限。壹般最多用九種動物,只有太和殿能完成十種。中和殿7座,保和殿9座。其他寺廟裏的小動物都在壹步步下降。天安門廣場上只有九只小動物。

太和殿前的臺階是三層五個出口。大殿前後共有40個門戶和16個金鎖窗戶。整個大廳的裝飾非常華麗。屋檐下,密密麻麻的水桶,室內外的橫梁都用最高等級的印章彩畫裝飾。門窗上部鑲嵌菱格紋,下部浮雕雲龍紋,榫頭配刻有龍紋的鍍金銅葉。

在正殿的正門上,還有壹塊匾,上面寫著“吉劍隋儀”,這是乾隆皇帝的禦筆。為了保護文物,現存的牌匾是復制品。

這座太和殿也被稱為金鑾殿。為什麽這麽叫?因為正廳底層有4718方磚,面積約0.67平方米。這些磚鋪在地上,平整如鏡,光滑細膩,像壹層水,泛著暗光。

那麽,這些磚塊真的含有黃金嗎?

其實這些磚不是金子做的,是蘇州專門做的磚。其表面呈淺黑色,油潤光亮,不澀不滑。蘇州壹帶土質好,做工精細,燒制後打石有聲,被稱為“金磚”。

這種磚的燒制過程極其復雜,燒壹塊磚至少需要壹年的時間。每塊相當於60公斤大米的價格。可見,金磚雖然不含黃金,但確實是有價值的。

太和殿有72根大柱支撐其總重量,其中頂梁柱最粗最高,直徑1.06米,高12.7米..明代從四川、廣州、雲南、貴州等地采集楠木。清朝重建後,從東北三省的山上采集松木。

廟裏的禦苑有壹個兩米高的平臺,上面有六根雕刻的龍和金柱子,這些柱子都是粉末和鍍金的。在這些金柱中間是壹個雕刻著九條金龍的楠木寶座,也被稱為“九龍金漆寶座”。

這個王座是在1522到1566之間制作的。它的總高度為1.7米,座位高度為0.49米,座位寬度為1.58米,縱向長度為0.79米,下部座位長度為1.62米,寬度為0.99米,高度為0.2米。56666.866666666666

王座表面貼金,每層從上到下都裝飾有吉祥的龍紋。椅圈上盤繞著九條栩栩如生的金龍,椅背中間是壹條正面的龍,昂首挺立在庭背上,龍背金龍,中格雲紋火珠,下格草紋。在遠光燈的腰部,四面都有燈,並雕有雙龍戲珠的圖案。

通孔以藍緞襯托,高腰以蓮花花瓣雕成,托腮。中間腰封飾以串珠花卉,假牙四邊及拱肩飾以草、獸頭浮雕,椅面配以金色緞墊,富麗堂皇,精致無比。

彩龍寶座上的雕龍具有明代雕龍的特征,遭到非常嚴重的破壞,經故宮專家全力修復後恢復原貌。

寶座前有禦案,左右各有對稱之寶、角、鶴、香等展品,還有焚香用的香爐、香燭。

其中,寶象用寶瓶馱糧,象征著和平景象、五谷豐登、國家穩定、政權鞏固。腳端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壹種神獸。它能“壹日行壹萬八千裏”,通曉四方語言。只有明智的君主才能帶著書來,為他保駕護航。

寶座上方天花板中間有壹個藻井,由古代“天井”和“天窗”的形式演變而來,是中國古代建築的特征之壹。主要設置在“貴族”建築中,有“神聖”之意。

在《財經》的宮廷裏,有壹條浮雕龍,嘴裏銜著壹個球。球是空心的,有銅胎,塗有水銀。這個球叫“軒轅鏡”。

相傳為上古軒轅黃帝所制,掛球與藻井中之龍相聯,形成遊龍戲珠的形式,懸掛於皇帝寶座之上,以示中國歷代皇帝皆為軒轅氏後裔,為黃帝正統傳人。它使宮殿富麗堂皇,雍容華貴,也顯示了坐在這個寶座上的人是多麽的高貴。

此外,太和殿的橫梁上方,還有壹個鎮館之寶,即五個神秘符號。

這五個符號的崇拜非常有規律,以太和殿正中懸掛的軒轅鏡正上方的藻井臺朝廷提供的符號為中心,東西南北各供奉壹個符號。

因為這塊符號板刻有市政廳的符號,所以這些符號也被稱為“符號板”。朝廷的壹個象征牌,高約0.37米,寬約0.23米。用東北產的朝鮮木制作,前面有香爐,蠟臺,靈芝。

符號牌正面自上而下分為四層,由佛咒、神靈、北鬥七星組成,背面由72個鎮館符號組成,可謂壹副鎮館符。

據清宮《建築事務所工作間隙》記載,1731年,雍正下令養心殿安裝黃銅標誌牌,太和殿和幹青宮分別安裝木制標誌牌。據此,這裏至少有壹個符號應該是1731年供奉在太和殿的。

門的兩邊是青磚檻墻,上面有百葉窗。殿內外檐飾金龍、印畫,天花板是壹條面覆粉金的龍。廟裏有壹個落地屏風寶座。門窗的造型取自《大代李記》中描述的“明堂”,避免了三堂的雷同。

殿中央有壹寶座,寶座前左右各有兩只黃金四足獨角獸動物。是想象中的神獸。據說它壹天行程9000公裏,通曉四方語言,熟悉遙遠的事物。放在皇帝寶座的兩側,象征君主的神聖,也用於燃檀香。

寶座兩側還各有兩個肩背,俗稱“轎子”,是清朝皇帝在皇宮中使用的交通工具。皇後在任何場合坐任何轎子都有嚴格的規定。肩帶就是其中之壹。

中和殿的平臺兩側,還有壹個青銅香爐,用來生火取暖。清代皇宮燒的是細炭,叫“紅蘿蔔炭”。這種木炭溫暖且不燃燒,呈灰色,不會爆炸。

在古代,皇帝在前往太和殿之前,會在此殿稍作停留,接受內閣大臣和禮部官員的敬禮,然後進入太和殿進行儀式。

此外,每年春天的先農壇節,皇帝還會到中和殿,誦讀寫有頌詞的“竹板”,檢查用於耕作的農具。在參加天壇、地壇、國壇、祠堂等類似活動之前,皇帝也會在這裏念祭文。

在清朝,不同朝代的皇帝每七年編壹次皇家家譜。編纂工作完成後,將在中和殿舉行儀式,呈送皇帝審閱。當慈禧太後被授予國徽時,皇帝也前往中和殿宣讀了擬議中的奏章。有時候,皇帝也會在這裏召見官員或者賜食。

故宮保和殿位於故宮三大殿之壹的中和殿後面。寺廟的名典上說,“誌不外乎誌,神會守誌”,意思是只有壹心壹意,保持室內和諧,才能生活幸福,天下太平。

保和殿的匾額上有“皇帝造桿”的題字,是乾隆禦筆。正典:姬子的《洪範》,“皇極而建之”。

此殿高29米,平面呈長方形,寬9間,深5間,建築面積1240平方米。

黃琉璃瓦重檐歇山頂。屋頂中間有壹個正脊,前面有兩個豎脊,後面有兩個豎脊,然後在每個豎脊的下部傾斜壹個岔脊,連同九個正脊、豎脊、岔脊,建築術語稱之為“歇山式”。

上檐為單上翹,七階鬥,下檐為五階鬥。內外檐繪有金龍和印章,天花板繪有壹條金龍。六幅天花板蔡亮畫極為獨特,與強調丹紅色的裝飾和陳設相協調,顯得豪華而富有。

殿內地面鋪金磚,南北立雕金漆寶座。東西兩端有暖亭,兩板兩門,木浮雕如意雲龍混金毗盧帽。在建築上采用了減柱的方法,減少了大廳前檐的六根金柱,使空間寬敞舒適。

保和殿後臺階中間,有壹塊雕有雲龍海水懸崖的石頭,叫雲龍石雕。這是故宮最大的石雕,長16.57m,寬3.07m,厚1.7m,重250噸。

此石刻原刻於明代,清乾隆年間重刻。在圖案在懸崖、海水和流動的雲之間的遊龍中,有九顆彩色的珍珠,它們的形象是動態的,充滿活力。

這個石雕的石頭產於北京西部房山的石洞,拖了近壹個月才運到京城。

此外,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所在的基座上還有千余個石龍頭,是壹排排水頭。

三大殿的基座占地約2500平方米,由大塊漢白玉砌成。每層樓的底座周圍都刻有住友。在須彌座上,壹個名為“笛福”的大長方形石條水平放置。

地面與地面之間有柱子,柱子之間安裝有圍欄。在它們下面,有排水管道。每個觀察哨下面都有壹個石雕龍頭伸出來,有三套龍頭,共有1142個龍頭。

除了每層樓折角的角頂突出的水龍頭外,其他水龍頭的兩唇之間都鉆有圓孔,與觀察哨下的通道相通。由於臺面的設計是中間高於四周,每當下雨時,落在臺面上的雨水自然繞過地形底部,從龍口排出,形成“千龍吐水”的奇觀。

保和殿在明清兩代有不同的用途。明代大典前,皇帝經常在此更衣,皇後和太子冊封時,皇帝就在此殿祝賀。清朝每年除夕和正月十五,皇帝都要設宴招待各國大臣、王公和壹二等大臣。場面十分壯觀。

賜額父,有官職的家眷宴請,各科進宮考試,都在保和殿舉行。每年年底,宗室和吏部在保和殿填寫宗室滿、蒙、漢軍和各省外交大臣的黃皮書。

1646年至1656年,順治皇帝福臨曾住在保和殿,被稱為“余偉宮”,他的婚禮也在這裏舉行。1669也住在保和殿,人稱“清寧宮”。清朝的兩個皇帝住在保和殿的時候,都改名為暫居。

1789年,科舉考試時的殿試地點由太和殿移至保和殿。

殿試是封建科舉制度中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親自命題,任命大臣問卷,親自閱前10的卷子。獲得第壹名的是冠軍,第二名是第二名,第三名是探花。所有的高中生都被授予進士,並被任命為高級官員。

這種宮廷考試每三年舉行壹次。壹般參與者都要經過省考和會試合格的進士,才能獲得參加宮考的資格。

殿試的儀式非常隆重,舉行時間也幾經變動。清初規定四月初,後改為五月初。1746,改為4月26日,1761,改為4月26日,21,然後定制。

進宮考試當天,持爵位的官員和內閣官員從內閣經左中門進入保和殿,在大殿東側的黃案上書寫皇帝聖旨的標題。新的宮室在裂紋寺官員的指導下布置在單筆的兩側。按照考試中的排名,奇數列在東部,偶數列在西部。

皇帝到內廷歡宴鞭笞,公室大臣、王公大臣全體向皇帝三叩九拜。禮畢,皇帝回宮,禮部官員散問。龔氏跪下,然後進入殿中,在殿中試著回答兩邊的問題。

試卷是用白宣紙做的。在每張試卷的第壹頁,填寫考生的姓名、年齡、籍貫、第三代簡歷。交卷後,封面由封卷員折成筒狀,密封並加蓋通關章。其余輥面、輥背、騎縫均加蓋禮部印章。

試卷由皇帝任命的八名閱卷官審閱。看部長認為答案好的卷子時,在上面畫個圈,最好的卷子上畫八個圈。試卷按圈數排序,然後將前10呈獻給皇帝,由皇帝決定排名。

當然,第壹秀才的選拔也不全是憑真才實學。有時候只是皇帝壹時的快感。例如,在1548的宮廷考試中,壹個名叫輕舞的人獲得了第壹名。因為“武”和“武”是諧音,嘉靖皇帝說“無心”要中頭獎。那天晚上,嘉靖聽到雷聲轟鳴,不假思索,他決定讓壹個名叫秦的人做冠軍。這個真的很會寫文章。最好有個好名字。

再比如1903的宮廷考試。讀書人王壽彭是10排名前10的人之壹,他對“瘦瘦”這個詞贊不絕口。傳說中的彭祖活了700到800年。為了討西太後歡心,在十月初十給她過生日,她認為壽蓬二字吉祥喜慶,於是考官破例把王壽彭提拔為狀元。

農歷五月二十五日是公布考試成績的日子。新進士從午門進入太和殿廣場向皇帝行禮,然後離開皇宮。

這時順天提督已經為狀元準備好了傘蓋。府尹為狀元戴上紅絲帶和大紅花,向狀元、亞軍和譚華敬酒,扶狀元上馬,送狀元回府。

第二天,禮部設宴款待新進士,稱之為“容恩宴”或“明路宴”。

中國上壹次宮廷考試是1904,進士150。從此,在中國實行了1000多年的封建科舉制度終於被廢除。

  • 上一篇:歷史上的瘟疫是怎麽結束的?
  • 下一篇: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死亡地帶?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