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隨州以前的地理位置是怎樣的?

隨州以前的地理位置是怎樣的?

史前時期

根據考古發掘,5000-6000年前有壹個古人類在隨州生活和工作。1957年6月,湖北省文管會文物調查隊在離隨州市約5公裏的山區采集到壹件石英巖制成的石器。經專家鑒定,確認此石器為舊石器。這是湖北乃至長江流域發現的最早的舊石器時代遺跡。

隨州有豐富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和文物。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已發現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50余處,新石器時代文物3000余件。其中比較著名的遺址有西河西園遺址和三裏崗冷皮埡遺址。

西河西園遺址距離隨州市區約20公裏。該站點分為兩層。下層由於潛入水面以下,無法大規模挖掘。從出土的少量遺物來看,已經證實其文化內涵與中原仰韶文化相似。上層是屈家嶺文化層。這壹層挖了五個建築地基,都是用紅燒土塊堆起來的,木骨泥墻,茅草屋頂。還發現了大量當時人們使用的稻殼、土坑、成人墓、兒童甕棺、石刀、鐵鍬、斧、矛等,以及大量彩陶壺、杯、碗、盆、壺、鍋、甑、空心陶、玉珠等家庭用具和手工藝品。

三裏崗冷皮埡遺址位於隨州西南約40公裏處。遺址中不僅出土了磨石斧、石刀、石鐮、石箭頭等石器,還出土了砂陶、泥灰陶、泥拋光黑陶,其中以彩蛋黑陶最為典型,並發現了大量含有米殼的紅色土塊。據專家分析鑒定,其文化內涵包括中原屈家嶺文化和龍山文化。

大約5000至6000年前,顏地神農部落在隨州繁榮。關於顏地神農,根據今天學者的大量文獻記載和考證,有“壹人說”,即顏地是神農,神農是顏地;有“合二而壹”之說,即春秋初期,顏地與神農所見文獻不同。春秋中期以後,周人和楚人合並,和神農氏,南北方同宗,合成了神農氏。這兩個稱謂合二為壹的過程,大致完成於秦漢時期。還有“代表”和“文化英雄”,即炎神農是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南方部落首領的傑出代表,是中華民族創造的“文化英雄”。關於炎帝神農氏的出生地,據大量史料記載,有壹種“歷山論”,即炎帝神農氏“起於烈山,稱烈山氏,今亦與李鄉”。李湘位於今天隨州的北部,這是壹代又壹代人證明的事實。還有“寶雞論”、“華陽論”、“遷徙論”。但隨棗走廊西花園、冷皮埡、雕龍背等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表明,顏地神農具有深厚的南方屬性,漢水中遊隨州歷山地區是顏地神農興起和活動的中心。在這裏,神農部落發明了刀耕火種的原始生產方式,首創了雷等農業生產工具,首創了種植、制陶,首創了紡織工業,發明了藥物和煮鹽,開創了中華民族的農業文明,對中華民族的誕生和演變產生了深遠而廣泛的影響。

夏商周時期

夏朝建立前後,也就是姚舜禹時期,隨州地區乃至整個長江中遊地區都是三苗的居住地,而隨州地區又位於三苗的北部,所以在夏人與三苗的鬥爭中,隨州成為雙方爭奪的重要之地,姚舜禹也因此與隨州地區結下了不解之緣。

方耀·朱丹。據《史本》、《商典》、《李經》等記載,是堯的兒子。為了征服三廟,姚把他的兒子命名為水。淡水位於河南省淅川縣西南部,綏棗走廊西端,包括今天的綏棗走廊。

“順李庚山”。舜繼位後,對三廟采取了“先教育,後疏導”的策略,初步改善了夏人與三廟的關系,部分夏人隨棗移至走廊,於是出現了“舜李庚山”的傳說。驪山就是現在隨州的驪山。古往今來,隨州留下了許多紀念舜的遺跡。比如驪山上有帝舜廟,山腰上有順天,山腳下有景順。據《清同治隨州誌》記載,隨州南部東漢順子巷有壹座《易經》碑。《郁芳勝覽》說,“景順碑據說是隨州的壹座秦碑”。後來秦碑被毀,宋代又建了新碑。此碑在抗戰時期消失,1996年在隨州市綏水河徐家灣重新發現。

《舜葬九》。最初的學者大多認為舜葬的九嶷山位於湖南零陵。但張先生根據多年的苦心考證,認為舜葬的九嶷山就是現在隨州的大紅山。

“余敗三苗。”虞繼舜之後,又大舉討伐三苗。墨子非攻詳細記錄了這場戰爭。經過這次毀滅性的打擊,作為三廟北部的隋棗走廊首先被夏朝直接控制。隨州西園遺址出土的大量陶器,早於商代,晚於龍山文化,是宇瞻三苗的考古反映。

殷商時期,隨州乃至整個江漢地區被稱為“南土”。商紂王盤庚遷殷後,“殷道復興,眾等其來韓”。商朝武丁為了征服那些不去朝鮮的人,發動了反荊楚的戰役。殷人的南征,不僅奪取了綏棗走廊,還依靠了包括曾在內的東漢各國的軍事援助。古曾國今棗陽、隨州、京山。隨州西河梁發掘的壹座商代墓葬證明,早在武定伐荊楚之前,殷人就基本控制了棗走廊。

周朝建立後,為了掠奪當時最重要的物資——銅,隨州走廊成為周人“奪金”的要道,即必經之地。

商周時期東漢姜姓古國李國。“李果,又名‘賴國’,相傳是李善家族(即)的後裔所建,姓蔣。它位於今天隨州市東北20公裏的歷山鎮。據西周初年青銅器銘文“太保禦閣”考證,立國最遲在商代晚期,西周初年成為周朝諸侯國,與周朝王室關系密切。春秋初期,郭利成了楚國。魯昭帝四年(公元前538年),楚國為了加強對漢朝東部的控制,滅了長期處於楚人卵翼之下的李國。

周朝時,韓和董同姓——唐。根據對西周早期青銅器“中胡”銘文的考證,最遲在西周早期建立了唐國,文獻最早出現在西周晚期。唐王國位於棗陽東南、隨州西北的唐縣鎮。還有壹種說法是唐朝從北方遷徙過來的。他姓周,是姬姓的壹個分支;說到齊,就在姚之後。據《左傳·哀公十七年》記載,春秋初期,楚國以武力征服了唐國。春秋中期,唐國成為楚國的屬國。魯元年(前509年),唐成公朝見楚昭王。貪婪的楚靈隱經常看中他的兩匹霜降馬,得不到。他被拘留了三年。後來唐人把唐成功的隨從灌醉,偷了馬送給子長,唐成功才得以回國。從此,唐對楚恨之入骨。在第四年(公元前506年),唐參加了吳蔡聯盟,並占領了楚國的首都。次年,秦人出兵幫助楚人擊退盟軍,收復失地。這年七月,秦楚聯軍滅唐。

在周朝,韓棟姬姓是壹個偉大的國家——隋國。在周朝所封的漢和華東諸侯國中,隋國是最強大的。許多史料記載,“周初建國壹千八百,見於《春秋》,六十有五稱大”。隋國的疆域包括漢水穿境以東、桐柏以南、廣水以西、鐘祥、京山以北的地區。隨著時間的國家建立和破壞,文獻不詳。但根據《車鄭宇輿》和《春秋哀公六年》的文獻分析,該國建立於春秋末期,或許更早,其國只延續到戰國時期,其隨國滅亡是在公元前328年左右。壹個有趣的現象是,文獻中有大量的記載。比如“隋後主”和“和氏璧”同樣有名,南珠和北玉更是家喻戶曉。但隨州出土了大量曾文物,且同姓、同域、同年代。許多專家學者提出了“曾與隋合壹”的理論。也有少數不同意見認為它被破壞了,後來楚國到處分封了壹個曾國。這個謎壹旦被徹底解開,仍然需要新的考古發現。

1978年夏天,考古學家在故都隨州郊區發掘了戰國早期君主曾侯乙的墳墓。大量精美的青銅禮器、漆木器、金銀器皿、珍珠玉器、各種樂器、車馬、紡織服裝等。墓中出土的文物不僅展示了文化鼎盛時期的輝煌成就,而且在許多方面代表了當時乃至世界文化的最高水平。

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器具有數量多、體積大、重量重、做工精細等特點。他們所采用的復合型鑄造、分型鑄造、鑄縫、焊接和失蠟法等技術,反映了金屬隨國鑄造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為我國鑄造史上的壹個創舉。

首次從曾侯乙墓中出土了16股粗繩、絲麻交織織物、單層錦織物、鎖繡等,體現了隋國紡織技術的高超技藝,是我國紡織史上的壹次突破。

曾侯乙墓出土的許多文物,造型優美,花紋瑰麗,在銅雕、雕刻、繪畫上栩栩如生,令人嘆為觀止。他們高超的藝術水平成為中國藝術史上的壹朵奇葩。

曾侯乙墓出土的樂器種類多、數量多、性能優,獨具特色。其中首次發現了失傳已久的十弦琴、班卓琴、笛子等出土笙,並發現了竹簧。現代歐洲音樂家和物理學家僅僅通過研究中國的笙簧就發明了手風琴和口琴。此墓出土的全套編鐘能奏七音,讓外國學者對中國先秦時期樂器是否有七音的疑慮煙消雲散。曾侯乙《鐘情》碑文記載了先秦時期的樂理知識。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十二個半音階的調音樂器。曾侯乙樂器的出現在中國乃至世界音樂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曾侯乙墓出土的壹個皮箱蓋,兩端繪有黑龍、白虎圖和二十八宿天文圖,是迄今為止中國最早的二十八宿全部名稱的記載,成為中國天文史上的裏程碑。

季梁生於春秋初期。大約從公元前到本世紀中葉,開始進入跟隨國家的政治階段。輔佐國君治理國家期間,勵精圖治,修國家內政,外與鄰為善,功績卓著。被後人譽為“神農之後的大聖”。他死後葬於隨州市東郊易剛,並設有墓祠,為後人所尊崇。

季梁傑出的哲學、政治和軍事思想仍然閃耀著時空的光芒。其中,“人民是上帝”是季梁哲學思想的精髓;“通過政治改革建立壹個新的兄弟國家”是季梁政治思想的集中體現。通過虛假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質,季梁的軍事思想和帶有樸素唯物主義和辯證因素的理論,如“先戰後和”“怒我而懶”的戰略思想、“走羊腸小道通奸”的政治謀略等,奠定了他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的地位。他不僅成為中國開創儒學和古人“主”思想的思想家之壹,而且當之無愧是無神論者的先驅和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戰略家。

戰國時期農學派的代表人物徐行以神農為幌子寫神農。這本書闡述了君民結合耕作,重視農業的思想,以及農業生產的經驗和技術。呂的《春秋》完整系統地保存了神農的內容,成為後人了解神農時代的珍貴文獻。

秦漢時期

秦王二十四年(前223年),楚國被秦國所滅,南陽郡隸屬郡縣。

東漢班固撰寫《漢書》,其著作《食貨誌》強調食貨“為民之本,興盛於神農之世”,充分肯定了顏地神農對農業和商品流通的創始貢獻。漢代許多學者和著作都談到炎帝龍,他們對炎帝龍與睢縣李湘關系的認識也逐漸壹致。

東漢大科學家、文學家張衡在縣城東郊建臺讀書。

新朝天豐四年(17),荊州被餓死。王匡、王峰在隨州大紅山發動綠林好漢起義。起義軍立足綠林山,堅持鬥爭五年,最終發展成為推翻王莽政權的主力軍。

帝皇三年(22年)秋七月,來自林平(今隨州市柳林鎮谷城範)的慕辰、廖湛在林平揭竿而起,響應綠林豪傑,號稱“林平軍”。

隨州出土了大量的漢墓。隨葬品有陶谷倉、陶莊園模型、陶雞、陶鴨、陶豬、陶狗、陶壺、陶馬、陶車、陶俑、鐵農具、五銖等,顯示了當時隨州手工業的高超水平。其中0994年初隨州城東北古遺址出土西漢至王莽時期的五銖錢1.75噸,令人嘆為觀止。

魏晉南北朝

太康九年(288),遂平林二縣脫離宜陽縣,劃歸睢縣。晉朝皇帝司馬燕封宗室司馬懿為國家的國王。

泰安二年(303年),益陽(今隨州北部)人張昌舉起兵抗饑,騎金曼,攻克江夏,立劉妮(邱慎)為帝復辟漢室,建立元朝“神風”,自己當丞相。後分兵破武昌,攻宛地,取襄陽、客江州、長沙、湘東、零陵五縣,設官守之。晉惠帝命寧朔將軍率領南蠻校尉李卡斯率領陶侃等軍鎮壓,起義軍大敗。第二年,張敞被俘並被殺。

西魏元年(535)升為州,轄郡縣。

北周武城元年(559),周明帝封楊忠為諸侯。

北周象二年(580),翟晶宇文禪為左大丞相,隋文帝為諸侯,從王,建國,領二十郡。

隋唐時期

開元年(581),隋文帝廢黜靜帝宇文禪,代周稱帝。他認為自己壹直依附於隋,以隋為爵位,但又厭惡“隋”字,有做追隨者的意思,就命他去“隋”。這是中國歷史上唯壹壹次將歷史上長期存在的壹個縣的名稱作為壹個統壹朝代的名稱。

黃凱元年(581),隨州改為“隨州”,隸屬韓棟郡。

黃凱三年(583),廢韓棟縣,隨州領隨縣、爵溪縣。

大業三年(607年),楊迪歸還韓棟縣,以及靈綏、土山、安貴、順義、光華、林平、尚明、唐城等八縣。

武德三年(620),秦王李世民平定西北後,東征。十壹月,唐軍攻克樊城、襄陽,隨州總經理徐壹峰大敗。唐朝時,高祖李淵的妹妹,同安公主的丈夫王玉被任命為隨州刺客。

貞元元年(785),淮西使臣、南平郡王李希烈稱帝開封,國號“楚”,部將李接管隨州。次年,唐安州刺史攻隨州,李降州,任隨州刺史。此後20年,“官府安靜,土地開放,戶籍增多,百姓載歌載舞。”

貞元十五年(799),唐朝將隨州由周霞升為商州,這是晚唐隨州經濟政治地位上升的標誌。

幹福四年(877年)八月,(又名黃巢)起義軍克隨州,俘獲唐朝隨州刺史崔,唐山南東路使李富治之子,領兵救之,被殺。後來,起義軍撤出了隨州城。

宋元時期

幹德五年(967),隨州按軍隊建制改為崇義軍,後趙光義即位為太宗,禁忌改為崇信軍。隨州是宋朝的軍事要塞。

太平興國元年(976年),由崇信軍改隨州,劃歸商州。它的貢品包括絲、絹、葛、覆盆子等。隨州絲織業在北京西南路首屈壹指。

元佑元年(1086),重修靈峰寺(俗稱紅山寺)。邵聖元年間(1094),洪山寺方丈為少林寺,洪山寺規模越來越大。金兵南下,寺院受損,部分僧人遷至武昌東山寺,並將東山寺改為紅山寺(今稱寶通寺),改名小紅山。

紹興四年(1134),南宋朝廷授予嶽飛民族英雄為荊湖南、襄陽府路、祁黃州使,並升任邱、湖北、荊溪使。嶽飛認為襄陽等六郡是恢復中原的基礎,提出“先取六郡,以除心病之疾。”雲州壹戰勝利後,嶽飛派張喜安、徐擎馬不停蹄地收復隨州。從此,隨州成為嶽飛“務農”和支援北伐的基地之壹。

凱西二年(1206)十壹月,金兵攻破隨州,輪換收復。次年十二月,金兵又來隨州。隨州處於拉鋸戰狀態。

嘉定十年(1217)四月,劉世英在隨州被宋朝打敗。次年,金軍包圍棗陽。守棗陽的隨州將軍孟,在隨州守軍的配合下,迫使金軍撤退。

端平二年(1235),七月,蒙古兵入侵唐周,宋隨州全子棄城而逃。次年蒙古兵占領隨州。

嘉熙元年(1237)壹月,兵馬大都督宋景熙與駐守隨州的程再賢,在大紅山抗擊蒙古兵中立下汗馬功勞,被提升為河門玄贊舍人,景熙掌管隨州。

淳祐十二年(1252)二月,數萬蒙古兵攻隨州。

德佑元年(1275)五月,隨州知府傅安國向蒙古兵投降。宋帝欽命朱端為隨州太守,州由城遷至大紅山黃仙洞。十二月,蒙古兵攻打大紅山,朱端投降。蒙古任命朱為隨州太守,仍以黃仙洞為太守,領郡、營山郡。

鄭錚十壹年(1351),隨州梅丘(今柳林鎮古城)玉沙村人明於震,糾集饑民數千,在光山、青林山壹帶起義,在隨州、鐘祥、英山三縣殺害官紳。加入徐守輝紅巾軍後,率部入川。1362年在重慶稱帝,建立大夏王朝,國號“天童”。

明清兩代

洪武元年(1368),隨州減為縣,屬黃州府。

洪武二年(1369),守禦傅等人修建隨州磚城,隨州古城為土城(外城)和磚城(內城)。土城建於元代,周長5裏45丈,高2.5丈。它有八個大門,包括聚奎門、漢東門和玉波門。磚城周長625英尺,高2.5英尺,東、北、西、南門,都有門樓。南門樓上有壹座鐘樓。建造23個敵人平臺和950個女性墻。成化年間築城掘城,弘治年間築城堤。經過幾代人的建設,隨州古城的整體造型從高處看就像壹口古編鐘的形狀,成為中國古代城市建築史上的壹絕。

洪武十三年(1380),李甲、丁天福編,營山郡升為隨州,屬德安府,李湖廣布政司。

洪武十四年(1381),在宋元舊址上重建龔雪,重視教育。萬歷遷主城,設明倫堂。順治九年,在明倫殿左側設立禮部學說。康熙四十壹年,秦授文訓進士。乾隆十年後,秦麗授予壹位學者的論文。

崇禎八年(1635)八月,張、羅汝才等11農民起義軍在隨州城與明元連長激戰,失利後遷居。

崇禎九年(1636)冬,張、羅汝才回到隨州,圍攻歷山等集鎮。明朝總督王養基率兵到孤山沖,先鋒副將楊世恩率領三萬人馬在三道河遭到叛軍伏擊。除了楊凱,數百人騎馬突圍,其余全軍覆沒。崇禎十年(1637)二月壹日,張、羅汝才攻破隨州城南門,十壹月占領隨州城。十二月,明朝監軍張大進、副連長楊世恩領兵攻城,起義軍突圍。

崇禎十四年(1641),起義軍張、羅汝才接管隨州,退兵。7月23日,起義軍李自成分支再次攻破隨州城。次年春,明朝巡撫宋義和領兵攻隨州,起義軍撤退。

崇禎十六年(1643)春,李自成取隨州,任命王璐為隨州牧。明朝65438+10萬北京兵追擊起義軍,然後在小巴山遇上了壹場大雨,盔甲和火藥都濕透了。起義軍趁機四面沖殺,明軍死傷無數。起義軍到歷山後,其右隊安定,破長慶堡,駐紮運糧。明軍追擊,起義軍犧牲千余人。其余部隊加入主力,撤離隨州。

嘉慶元年(1796),襄陽安百裏派首領王聰兒(女)起義。二月,叛軍開始了與西方的遊擊活動。次年二月轉戰北方,三月二十八日與清軍激戰失利後撤退。

鹹豐四年(1854),三月,太平軍陳玉成部包圍隨州城,斬首清Xi安將軍紮拉芬。

鹹豐十壹年(1861)二月,太平軍樊川部攻克隨州,建城。10月1日,清軍奉陳玉成王之命,誘騙太平軍劉維楨出城,可降。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12年,德裕亨在睢縣嘗試銷售靛藍,逐漸發展成為全縣最大的專營洋貨的商號。外國商業資本開始滲透到當地市場。

1917年冬,正在武漢留學的張紹樞、丁覺群加入了雲組織的進步青年俱樂部,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1919張少書等人被武漢學聯送回隨縣創辦《絕劍進步周刊》。同年6月24日,組織動員縣校師生300余人走上街頭,抗議北洋軍閥漢奸,宣傳抵制“日貨”。1920年2月,張紹樞、陳中農、周耀先等進步青年在烈山書院成立“睢縣新文化協會”,倡導科學民主。

1926 10 10月4日,中國* * *睢縣特別支部委員會在歷山鎮成立,李才奇任書記。

從1926到1937,睢縣棉花種植面積和皮棉產量均居全省第壹,最高年植棉面積達萬畝,超過江西省棉田面積。

1927年4月12日反革命政變後,中共中央和湖北省委先後派張學武、李富春、王壹菲、陳箓、阮芳領導該縣秋收暴動,成立中共睢縣委員會,隸屬中共鄂北特委。

1927年秋至1928年2月,中國* * *與北方成功發動武裝起義,建立了朱琳、莫斯、吳山三個工農武裝割據區。

1931 4月至於932年6月,在桐柏山蘇區和大紅山蘇區建立了鄉鎮蘇維埃政府。

9月,1936,湖北省銀行在縣城翡翠街設立辦事處。1937 65438+10月改成了分行。睢縣金融業壹直不發達。民國初年,縣城裏雖有王洪章創辦的“穗裕銀行”,但由於資金不足,僅開業三個月就倒閉了。玉石街支行的成立,標誌著現代金融業在睢縣開始萌芽。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睢縣人民在艱苦卓絕的抗戰中做出了寶貴貢獻。1938年正月,縣委附屬中共成立,積極發展黨員和進步組織,派青年參加抗戰。同年6月165438+10月,中共中央在睢縣長崗店成立。117年10月17在睢縣軍川成立第五戰區抗敵工作委員會,陶鑄任特別顧問,石玉玲任主任,範麗任副主任。

1938 165438+10月8日,日軍在綏線公路沿線實施了野蠻的“三光”政策。把西河費家屯村的男女老少全部聚集起來後,放火燒村頭的稻田。整個村莊陷入火海,20多人當場死亡。

1939年2月,李先念率新四軍某獨立旅及160余名隨行幹部從鄂豫皖來到睢縣長崗店,會見鄂中黨組織負責人陶鑄、楊學成。10年6月4日,李先念率部進入綏南羅陽店、柳林店、谷城範壹帶,部駐九口堰(孫嘉大灣)。中共鄂豫邊區黨委成立,由朱理治(書記)、陳少敏(副書記)、李先念、陶鑄、劉子厚等11人組成。李先念任新四軍鄂豫前進縱隊司令員。

1939年4月,27架日軍飛機突然飛臨睢縣城關上空狂轟濫炸,縣城壹片火海。日軍投擲煎蛋150余枚,死傷平民800余人,縣城鬧市區房屋無壹完整。同年5月,日軍突然包圍萬店梁家灣,打死逃跑的300多人。

1939年6月4日,日軍為報復壹名索要“花姑娘”的日軍士兵被當地村民殺害,從三個據點調兵到金屯壹帶復仇。日軍在飯弄灣抓了17名“嫌疑犯”,帶到澳弄崗,用機槍全部槍斃。他們還把王家窩子的24個農民綁在王家口集體拍攝。三名抗日士兵被捕,鼻子和耳朵被割掉。其中5人被軍犬咬死,7人被釘死在板凳上。

1940年6月,新四軍鄂豫推進縱隊發起白照山戰役,殲滅了與南面洛陽店壹起盤踞在該地區的楊必清頑軍。隨著南白昭山抗日根據地的建立,很快成為中國在鄂豫邊區開展抗日遊擊戰爭的指揮中心。湖北、河南挺進縱隊司令部及其下屬機關,先後開進九口巖地區。

1941 08年2月18日,根據中共中央軍委命令,鄂豫先遣縱隊改編為新四軍第五師,李先念任師長兼政治委員。4月5日,李先念率全軍在九口巖上任,舉行了隆重的建軍儀式。

1941九月,中共鄂豫邊區負責人陳少敏在綏南縣發起了“千塘百壩”的興修水利運動。

從1944到1945,綏南和新營與地方武裝成功地進行了反掃蕩鬥爭。1945年2月,西河駐防日軍副司令麻生祿田被小店農民自衛隊擊斃。

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5438年6月+10月,壹直在鄂豫邊區堅持抗戰的新四軍第五師與八路軍359旅南支隊、睢縣宋越軍合編,組成中原人民解放軍。隨即向北與桐柏山展開自衛反擊戰,收復大片土地,並在睢縣建立了8個縣級委員會。

1948 65438+10月7日下午,中國人民解放軍江漢獨立團首次隨縣城解放;6月4日,漢江獨立大隊第二次隨縣城解放。12 17成功粉碎國民黨軍隊第五次“掃蕩”後,解放軍民第三次解放縣城。然後投身於鞏固解放區和全民的戰線工作。據綏北、綏南兩縣不完全統計,外出務工人員68.5萬人,擔架3萬多副,口糧640萬斤,軍鞋654.38+0.5萬雙,慰問品654.38+0.35萬件,木船87艘,牲畜3.9萬頭,242654.38+0。

1949年5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決定南北合並為睢縣,隸屬孝感地委(機構)領導。撤銷紅山地委(機構)。紅山縣隸屬襄陽地委(機構)領導。16年5月,隨著縣人民政府的成立,李必烈被任命為縣長。同時成立中共綏縣委員會,韓國任書記。

  • 上一篇:吳紫彤多大了?
  • 下一篇:英雄聯盟的開發者是誰?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