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盧溝橋上的石獅歷史

盧溝橋上的石獅歷史

類別:文化/藝術> & gt歷史話題

問題描述:

石獅歷史

分析:

盧溝橋

位於豐臺區廣安門外,距市中心約20公裏。該橋因跨越盧溝河(今永定河)而得名。

盧溝橋位列中國三大著名古橋之首,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外兩座是河北的趙州橋和泉州的洛陽橋。

歷史:

盧溝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大橋跨越的盧溝渡口,是當時進出京城的唯壹通道。原有的浮橋、木橋等臨時設施無法適應首都所在的交通條件。於是修建了壹座經久耐用的石橋——盧溝橋,原名廣利橋。

建築:

盧溝橋為大型石橋,11拱,全長266.5米,橋面寬9.3米。橋身是由巨大的白色石頭制成的。橋墩建成船形,前面有壹個名為“龍劍”的引水尖,用來抵禦急流。這座橋建築設計先進,制作精良。

盧溝橋的建築裝飾也很獨特。橋圍欄由2,865,438+0根近壹米半高的崗哨與圍欄板連接而成。每個崗哨的頂部都刻著壹只大獅子,還有小獅子,形象各異,或隱或露。所以民間有句話叫盧溝橋獅子無數。據考古隊調查,* *共有大小石獅485只。

盧溝小月——燕京八景之壹

盧溝小月是燕京八景之壹,始於晉代。

在橋的東端,有壹座碑亭。碑為清代乾隆皇帝所書,正面“盧溝小月”,背面為盧溝橋詩詞。

七七事變:

1937年7月7日,盤踞在永定河西岸的侵華日軍以壹名士兵失蹤為借口,強行跨過盧溝橋在宛平古城搜索,遭到二十九路軍拒絕。於是侵華日軍大舉進攻橋東,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

盧溝橋位於北京西南15km處。因跨越盧溝河——今天的永定河而得名。它是北京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1937年7月7日,侵華日軍在這裏制造了“盧溝橋事變”,中國抗日軍隊打響了盧溝橋全面抗戰的第壹槍。

盧溝橋建於1189,改建於1444。該橋因被洪水沖毀,於康熙三十七年(1698)重修。盧溝橋長266.5米,寬7.5米,涵洞11孔。橋的左右兩側有140石護欄,柱頭上臥著約500只石獅,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橋東的亭子裏有壹塊漢白玉石碑,題名為“蘆溝小月”,是燕京八景之壹。意大利旅行家凱爾·波洛曾在遊記中描述過這座橋,並對其贊嘆不已。

盧溝橋以東是宛平縣,建於明朝崇禎十壹年(1638)。1937年7月7日夜,駐豐臺日軍在盧溝橋邊的中國警備區進行軍事演習。演習結束後,日軍以缺壹兵壹卒為借口,無理要求進入中國軍隊防守的宛平古城,遭到中國守軍拒絕。日軍隨後進攻宛平古城和橋東的盧溝橋,企圖奪取盧溝橋。這就是“盧溝橋事變”或“七七事變”。在日軍的蠻橫挑釁和攻擊下,中國守軍二十九軍官兵再也忍無可忍,奮起反擊,打響了中華民族全面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第壹槍。

盧溝橋事變標誌著整個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開始。從此,中國人民在中國倡導的抗日民族統壹戰線下,團結壹致,英勇奮戰,終於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同時,抗日戰爭也使中國戰場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

至今在盧溝橋的哨位和宛平古城的城墻上,還能看到日軍的彈痕。盧溝橋只允許行人通行,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目前,盧溝橋、宛平古城、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雕塑園、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館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紀念抗日戰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上一篇:《追風箏的人》是作者童年的真實故事嗎?
  • 下一篇:【壁畫】這些年錯過的古代壁畫!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