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古代的酒器

古代的酒器

壹種體圓肚大的容器,有蓋子,腹部有四個環,可以用來抽繩。最初是用來打水的,後來經常用來裝酒。

豆,壹種形似高腳盤的容器,有蓋、無蓋、木制和青銅制;豆是盛肉和蔬菜的重要容器,但也用來盛酒。

鬥,有人認為鬥和鬥桶也是盛酒容器的壹種,但它是壹種容量比較大的盛酒容器。

Hmmm,古書亦稱“三”,形似騎士,但比騎士大,有柄,圓口兩柱,平底下有三尖足;還有小口、扁腹、中空三足,或棱形或圓柱形;還有四角腳,有蓋的,方形的,圓角的。可以溫酒喝,類似現在的大酒杯。

這是壹種將酒和水混合的裝置。古人舉行大典,喝酒就得死。不能喝酒的人就喝摻了白水的酒,叫做“宣酒”。碗的形狀壹般是大肚,前有長流,後有柄,下有蓋,下有三四足;春秋戰國時期的杯子是圈足的形式,很像後來的茶壺。

中國著名的古代酒器

1.四羊方尊

商代晚期的早期裝置。原始樂器於1938年在湖南省寧鄉市出土。這是壹座在中國發現的大型方形雕像。高58.6 cm,體重近34.5 kg。這座雕像造型簡潔優美,運用線雕和浮雕技術,將平面圖像與立體浮雕、器皿與動物造型有機結合。整個器物采用分塊法鑄造,壹氣呵成,顯示出高超的鑄造水平。方尊四角的四只卷角山羊以踏實有力的形象承擔著雕像的重量,使得這個上長(52.4 cm)幾乎等於裝置高度的樂器看起來挺拔、剛硬,沒有任何頭重腳輕的感覺。羊在古代意味著好運。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龍的相對造型表現酒器中的至尊氣象。

20世紀30年代以來,湖南寧鄉出土了大量青銅器,泗陽方尊就出自這裏。出土的青銅器稱為寧鄉青銅器群。泗陽方尊是寧鄉青銅器群的代表,是寧鄉出土最早的青銅器。

2.天蠍座的人

古是壹種流行於商代至西周早期的飲器。全身分為三段,上口細頸為容器,中腹為實體,考古學上稱之為人工腹,下部為圓足。這種造型設計符合力學原理,降低了重心,增強了器皿的穩定性,看起來精致別致又不失沈穩莊重。商代最基本的酒器組合是壹杯倒酒。也有和別人的組合。它的形狀是圓柱形,身體又高又瘦,多為喇叭形,全身呈X形。在商周時期,酒瓶不是普通的飲用器皿。以前有個成語叫不能檢點自己,就是酒瓶的多少和飲酒者的地位、性格、酒量有關。只有品味高的人才能使用這種器皿。

張甜是西周早期的飲用器皿。原器皿高26厘米,直徑65438±05厘米。現在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隊。開,紮頸,厚方唇,不顯眼的腹部,高圈足。頸部裝飾有背葉圖案和鱗片邊緣裝飾。腹部飾以對稱的夔文,圈足飾以鉤鼻獸紋。從脖子到圓圈有四個三角形的脊,上面裝飾著人形的幾何圖案。是國家壹級文物,花紋精美,相似造型罕見。

第三步

雷是壹種大型盛酒容器,也能盛水,在青銅禮器中占有重要地位。《詩經·周南·卷耳》中有句話,說我在乎他的黃金,李周的春官說:壹切祭祀用大壇子。給太上皇桂明的信裏也說壓了兩個壺,說明壺和壺是壹組容量不同的盛酒容器。錢出現於商代晚期,流行於西周和春秋時期。有兩種鞠躬,方形鞠躬和圓形鞠躬。方弓出現在商代晚期,圓弓在商代和周初都有。

有(上三場下壹場)是西周中期的盛酒容器。原集裝箱高46厘米,直徑23厘米,腹深38.5厘米,重18公斤。1973年陜西省鳳翔縣杜泉村出土,現藏陜西省鳳翔縣文化館。

平折邊,方唇,內傾頸,肩有壹對獸頭環耳,弓腹斜,高圈足。頸部飾有龍紋,龍擡頭,上唇長,卷曲下垂,尾巴卷起。肩部六個大渦紋與變體奎文交替排列。腹部用下垂的芭蕉葉裝飾,每片芭蕉葉由兩條相對立的龍組成。圈足用兩根弦裝飾。

(上面三田,下面壹田)的鑄造時期,是周人逐漸擺脫殷商神秘繁復的藝術傳統,形成自己莊重典雅風格的歷史階段。從形制上看,已由商代的瘦高形制逐漸變為短粗形制,肩部飽滿。同時,通過擴大邊緣和圈足,整個裝置達到了比商代更穩定的形狀。紋飾方面,浮雕都比較低,沒有突出於商代器物表面的尖角巨眼。整件樂器雖然用真龍裝飾,但是很變形,其他細節都在退化,變成了壹種裝飾圖案。顯然,兇猛的真龍已經淡出了周人的信仰世界。

4.鳥紋爵

爵是最早的青銅禮器,用於飲酒和溫酒。說文:爵,禮器也。爵,壹種酒器,因其形似鳥,前有花,似雀邊,後有尾,腹下有細長足而得名。在古代,爵和雀是諧音。鳥紋爵是西周中期的壹種飲器。原器皿高22厘米,口徑17.4厘米× 7.5厘米,重0.88公斤。從1946進入西藏故宮博物院。

寬流,帽形長柱,圓竹,中腰微收,三寬刀形足。流和腹飾鳳凰紋,高冠長尾,造型輕松不拘。裝飾有鳥類圖案的王子遺跡很少。

5.早晨趙寧角

窖是由爵演變而來的壹種新型酒器,在殷商後期或商周時期大量出現。其用途與爵相同,也是飲酒器。“禮記。《禮記》說:在祠堂祭祀時,尊者舉旗,卑者舉角。《考子人》引自《韓石》:壹升稱爵,二升稱府,三升稱府,四升稱角,五升稱散。壹般來說,墓葬中出土的酒器是蠍子和爵的組合,但有時爵被角代替。如安陽殷墟160號墓為十蠍十角之配,商周時期河南陸毅大墓也有類似現象。角雖與騎士目的相同,但其數量要少得多,像陳昭寧角這種帶蓋的角就更不常見了。現在所說的角,是宋代金石學家對爵形無流雙翼壹尾器皿的習慣稱謂,容量與爵相近。

陳肇寧窖是西周早期的壹種飲用器皿。最初的容器高28厘米。1986年8月河南省信陽縣石河港鄉石河灘出土,現藏信陽區文物管理委員會。

v型口,深腹底,三棱錐足,獸頭針,翼帶門邊。封面頂部有壹個半環按鈕和壹個葉片邊緣。蓋腹飾雷基板獸面紋,竹飾獸面紋,足飾蕉葉蟬紋。角樓構思巧妙,美觀莊重,無論是造型還是紋飾,與同時期的同類器物相比都是出類拔萃的。

6.龍文鍋

壺是古代盛酒或水的容器,最早出現在商代早期。商代的壺形多為圓形、扁形和甑形,周朝以後又增加了方形和橢圓形。戰國以後,大肚圓壺名為鐘,方壺在漢代名為魏,扁壺在戰國名為鉀。

索龍文壺是春秋晚期的壹種盛酒容器。原壺高44.6厘米,寬26.6厘米。它出土於陜西渾源李煜村,現藏於美國弗裏爾美術館。

高身頸部凸出,壹對獸形耳朵套在脖子上,壹對龍的豎葉條紋填充在沿口的下部裝飾中。頸部和腹部有五個絲帶裝飾,都以絲帶為界。第壹、三個花紋是真龍,第二個花紋是真鳳,第四個花紋是鳥獸,第五個花紋是填真龍的豎葉紋。圈足飾有下垂的葉紋和變形的龍紋。全身飾有花紋,極為精致。

7.鳳凰柱

甲是壹種青銅禮器,盛行於商周時期。它通常被用作舉行裸酒儀式(古代將酒倒入地下的儀式)和溫酒的容器。

鳳柱鑄造於商代晚期。原器皿高41厘米,直徑19.5厘米,重2.9公斤。1973年陜西省岐山縣何家村出土,現藏陜西省歷史博物館。

同墓出土青銅器35件,其中鳳柱最為精美。沿口有兩列,三個三棱錐腳,器底略向外凸出,每列頂端放壹只高冠鳳凰。那只鳥站著,戴著皇冠,圓圓的眼睛,鼓鼓的眼睛。其優美健壯的形體和姿態象征著生命的活力,具有強烈的裝飾效果和藝術造型。腹部紋飾分為上下兩段,均為雲雷紋組成的饕餮圖案。這種分段式棺槨橫截面呈T形,與殷墟二期的同類器物相似,但花紋略有變化。

鳳凰是鳥中之王。壹直被認為是吉祥幸福的象征,愛情的隱喻。早在3000年前,它就被理想化,被賦予了各種神秘的色彩。

鳳凰鳥作為壹件青銅器,有許多裝飾圖案,五花八門,表情各異,顯示出其非凡的魅力。但這些紋飾多為線雕,而鳳柱雙柱上的鳳鳥則為圓雕,在這類酒器中相當少見,反映了3000多年前商代青銅造型藝術的深厚造詣。

8.青銅冰導

青銅冰鑒是戰國時期的冰酒器皿。原器1977出土於湖北隨縣曾侯乙墓。曾侯乙墓出土了大量青銅器,其形制和紋飾在繼承商周以來中原青銅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有了很大的創新。

青銅冰雕是曾侯乙墓青銅器的代表實物,體現了曾侯乙墓青銅器新穎、奇特、精美的特點。

青銅冰鑒的四條腿,是四只動力強勁,穩重有力的龍頭獸。四個龍頭向外延伸,動物的身體用後腿爬行。整個動物造型似乎在試圖支撐青銅冰鑒的全部重量。作為壹個正方形,它的四個邊和四個角有八個龍耳,呈拱形,蹲伏著。這些龍都是尾巴纏著的,上面還點綴著兩朵五瓣小花。

在中國古代,人們喜歡溫酒,溫酒不傷脾胃。夏天也喜歡喝冰酒,可以避暑。青銅冰鑒是雙層器皿,裏面有壹塊。夏天的時候,可以在酒窖裏放冰塊,在酒窖裏放酒來降溫。所以青銅冰導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最原始的冰箱。當然也可以在腹部加入溫水,讓壇子裏的酒迅速升溫,成為冬天喝的溫酒。

9.龍紋

鑼是盛酒或飲酒的器皿,它的名字在《詩經》中經常出現,比如七月,就叫別。賦最早出現在商代中後期,壹直持續到西周中期,到西周晚期逐漸消失。它的形狀有壹個蓋子,壹朵花,壹個鍋,以及壹個方形的底座或四只腳。符紋飾精美,多有栩栩如生的動物紋,應該是當時最值錢的物件。

龍紋水瓶是商代晚期的盛酒容器。原裝置高19厘米,長44厘米。1959山西石樓桃花莊出土,現藏山西省博物館。

龍形龍形龍形龍像獸角,龍首前端凸起,後端寬大均勻。龍首已揚起雙眼,兩角朝上,張牙舞爪,顯出猙獰形象。龍的頭部後面的脊椎上覆蓋著壹個蘑菇狀的按鈕,位於蓋子的中間。龍的身體放在蓋上,左右纏繞,尾巴卷曲,與裝置融為壹體。有壹個長方形的短圓腳,縱向兩邊各有壹個缺口。腹部兩側雕刻著爬行的蠑螈和昂著頭、吐著舌頭、翹著尾巴的龍,點綴著似魚的動物和槳。此器造型奇特,是青銅器中唯壹的壹例。鯰魚紋形似鱷魚,在青銅器紋飾中極為罕見。

10.尊-這是壹個大口的葡萄酒容器,有壹個微型的脖子,壹個鼓鼓的肚子和壹個平底。它用於宴會和通常的招待。古人說“決勝在尊(尊)與尊之間”,即在飲酒吃肉的宴席上與談判壹方取勝。這是壹個盛肉的容器。因為用途廣泛,後人幹脆把“尊”當成酒杯的代名詞。

豆-壹種高大的木制器皿,豆實際上是壹種古代盛肉和蔬菜的器皿。它通常用來盛放汁多的調味品,如醬和醋,但它也用來盛放酒。《花王公基》有“吃壹豆肉,喝壹豆酒”的記載。有人說豆和桶是連在壹起的,桶也是盛酒的容器。

桶——也是盛酒的容器,不能和量器的桶混在壹起。但確實是容量比較大的酒器。《詩·雅·行葦》詩中有“用兵謀略”的詩句,京劇《甄長齋》中李克用的歌詞也有“太保發令用兵懼”的句子。鬥酒大概是普通人的適量酒量,壹桶就是壹盞大燈。

爵——壹種形似鳥(爵,與麻雀壹詞同音)或飾有鳥形圖案的敞口酒器,腹下有三足。爵是壹種用在儀式上的酒器,國王把酒送給他的仆人使用。所以和“爵祿”、“爵位”聯系在壹起。

平底、有柄、口部刻有牛凹紋的大口酒器。《詩周南卷耳》有詩,舊註曰:“是七升,凹角是之。”但它不壹定是由角構成的。考古學家發現有壹個銅凹,容量確實比通常的酒杯大,所以後人常稱之為大酒杯。

古時候“葫蘆”字與“葫蘆”連在壹起,就是古人常用葫蘆殼作浮水漿,當然也可以盛酒,這種盛酒器皿的名稱大概也由此而來。酒瓶是壹種瓶口大、底部縮進的盛酒容器。其容量,據《禮記》鄭玄註:“爵,壹升;兩升;三升(也是大口盛酒容器);角,四升。”但也有人說喇叭能裝三升。

-有三條腿、大肚子、手柄和紋理圖案的酒器。按《說文解字》,即爵,夏朝稱為“爵”,商朝稱為“爵”,周朝稱為“爵”,名稱不同。地下有出土的陶器和青銅器,但《左傳》說是玉酒器。現在看到的比爵還大,古書上說能裝六升酒。

呃——壹種扁圓形的大肚盛酒容器。據史書記載,劉邦的武威樊噲,在鴻門宴上被項羽賜酒,所以是大容量的酒器。據史書記載,項羽送給樊噲的“壹杯酒”,是壹種特別大的杯子,可以盛壹升。

號角-壹個圓形的葡萄酒容器,也是壹個測量工具。“魯氏春秋。中秋》:“鄭鈞石,齊盛角”的意思是校正壹個測量儀器和稱重儀器。註曰:“石、升、角,壹切量具也”。按順序排列,喇叭明顯比升後的升小,後來的酒坊裏用來舀壇酒的長柄酒柄就是喇叭。《水滸傳》中的英雄人物經常在酒店裏打幾分錢的電話到餐廳,可見宋元明三代都有這種情況。目前酒店的酒葡萄幹(角)有兩種:壹種是半斤,壹種是四兩(現在是兩秤半)。

  • 上一篇:《藍風箏》影評
  • 下一篇:三線軍校學員隊的歷史原因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