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滁州市瑯琊山有哪些引人入勝的民間故事?

滁州市瑯琊山有哪些引人入勝的民間故事?

安徽滁州的瑯琊山,古稱墨脫嶺,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在此避難後,改名為“安徽滁州瑯琊山”。又名“狼牙山”。

安徽滁州瑯琊山是皖東第壹景。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24大文化名山之壹、中國百大名山之壹、安徽省五大風景名勝區之壹。景區內的山巒峽谷、林泉、寺廟、亭臺樓閣、古道古隘,都以其秀美、清幽、典雅而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境內有9981座山峰,峰巒起伏,山谷幽深,溪水潺潺,森林茂密。其高、幽、清、幽、香、可恢復、美的自然景觀,逐漸形成了中外遊客向往的安徽滁州瑯琊山“八大名”文化景區(名山、名寺、名亭、名泉、名文、名碑、名洞、名林)。

景區古建築周圍都是古樹名木。安徽滁州瑯琊山特有的瑯琊榆、醉翁榆,蒼勁挺拔,瑯琊河潺潺,以至於泉影泉等泉水散落林中,桂雲洞、洪雪洞、桃源洞、沖溪洞等溶洞神奇。茂密的森林和寧靜的景色使它被譽為“皖東明珠”。

安徽省滁州市的瑯琊山不僅以其美麗的景觀而聞名,而且還擁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如古老的清流關,唐代的瑯琊寺,宋代的醉翁亭和豐樂亭,唐代畫家吳道子雕刻的觀音像,宋代大書法家歐陽修的著名傑作醉翁亭的銘文。唐寺、宋亭、南唐古關、幽深古道相映成趣,吸引了宋代以後歷代文人墨客來此訪古幽處,賦詩壹首,從而造就了安徽滁州瑯琊山獨特的名山、林、泉、洞、亭、寺、文、名人“八名”勝景。在山谷中改建重建的南天門、瑯琊墨苑、湖、歐陽修紀念館等景點,蘇、蘇軾、趙孟頫、董其昌、、、、等著名書法家題寫的歐陽修醉翁亭,都得益於漫山遍野的古道和古建築。喬石、胡耀邦、吳邦國、李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來過滁州瑯琊山。

安徽滁州的瑯琊山,山清水秀,林海秀美,對古人和現代人來說都充滿了生機。它不僅是科學研究和教學的基地,也是中外賓客理想的旅遊目的地。

安徽省滁州市的瑯琊山風景秀麗,歷史悠久。自唐宋以來,李有清、魏、歐陽修、辛棄疾、王安石、梅、宋濂、、、、薛等無數文人墨客,開發山川,建寺亭閣,並為其題詩,留下了大量優秀的文化遺產,其中“名山、名寺、名亭、名泉、文、名人”數不勝數,唐代瑯琊寺是皖東著名的佛寺,也是全國重點寺廟之壹。宋代醉翁亭因北宋大文豪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壹文而聞名,被譽為“天下第壹亭”。山谷中改建重建的南天門、葉放園林、沈繡湖、童淵等景點,歷代著名書法家在醉翁亭題寫的“真、曹、李、篆”與山中古道、古亭、古建築相得益彰。安徽滁州瑯琊山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互交融,令中外遊客嘆為觀止。為紀念畢夏·袁俊而建於南天門的古碧霞宮是著名的道教聖地。流傳千年的“安徽滁州瑯琊山九日廟會”流傳至今。

醉翁亭

醉翁亭是四大名亭之首。建於北宋李青六年(1064)。由唐宋八大家之壹歐陽修命名,因寫《醉翁亭記》而聞名。“楚江的風景在歐公筆下越來越亮”。“醉翁之意不在酒,也在山河”這句名言家喻戶曉。景區內的亭臺樓閣,風格各異。園中有園,景中有景,稱為“醉人九景”。其中歐陽修的手植梅子是中國四大壽星之壹,蘇東坡的手書碑《醉翁亭記》更是稀世珍寶。醉翁亭被譽為“天下第壹亭”。2004年6月5438+065438+10月,“醉翁亭”以郵票的形式出現在國家名片“中國名館(壹)”中。

二仙堂

北宋紹盛二年(1095),楚人為紀念王禹偁、歐陽修而建。廳內有王禹偁、歐陽修雕像,陳列有歐陽文忠全集、歐陽修手跡部分照片及相關史料。墻上掛著《老友記》和《醉亭記》的屏風。

鮑松齋

是明二年(1622)南太浦寺邵青馮若愚所建。醉翁亭上有兩處碑文,是蘇軾於宋元六年(1091)所作。“歐文蘇”這個詞是壹種珍貴的寶石。宅東側屋檐下,有明代馮若愚所撰《寶松宅記》及明代重修醉翁亭等碑文。

馮公廟

始建於明朝崇禎年間(1628-1644),是楚人為了紀念保護明代南太浦寺“歐文紫蘇”碑而修建“寶松齋”的功勛而建。損壞後。現在的建築是在安徽省滁州市瑯琊山管理處原址重建,1988。

歐公廟

歐公廟的原建築位於醉翁亭景區的覺醒園內。是民國十五年(1926)楚縣知縣陳文泉所建。是當時人們紀念歐陽修的地方。在原樓裏,有許多祖先紀念歐公的文章和詩詞。建築規模為七間平房,呈四邊形布局,在抗日戰爭時期被日軍摧毀。隨著旅遊業的發展,為了讓醉翁亭文化得以延續,讓遊客更多地了解安徽滁州的瑯琊山和醉翁亭,我們重修了藕公廟。重修後的歐公祠內,有壹座行心齋,內刻安徽滁州瑯琊山之寶歐陽修畫像,北宋官家兼戶部尚書孫勇題寫的對聯,以及北宋、明代著名人物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所寫的悼詞。在“歐公廟”裏,按照當年建設者的想法,依山就勢,斜山上巖石裸露,花木廣植,藤蔓回廊重現。整個院子的園林風格都不壹樣。看風景,看東西,“歐公廟”壹定會成為回憶歐公的絕佳景點。

項英館

位於安徽省滁州市瑯琊山壹枝亭西側。建於明朝洪熙年間,原名“見梅亭”。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滁州知府王次魁因能在亭北看到顧梅的倒影,聞到梅花的清香,將此亭改名為“影亭”。

益智亭

位於安徽滁州瑯琊山靈溪石南側。明朝嘉靖四十年(1561),南太浦寺的邵青·毛鵬建造了“全春閣”。明萬歷三十壹年(1603),滁州陸,在君春閣四周鑿石汲水,模仿東晉書聖王羲之《蘭亭序》中的情景,建“曲水流水”,為遊人戲水、飲水之所。後人將“全春亭”重建為蘇州園林建築風格,改名為“意亭”。

古美(歐美)

安徽滁州瑯琊山古梅原名“梅瑞堂”,是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滁州判官張為觀賞古梅花而建。民國十七年(1928),周國書法家黃頤武在殿後山崖上題寫“顧美亭”,更名為“顧美亭”,亭內墻壁嵌有六塊石碑,由清代文華殿大學士、吏部尚書敖(1649-1725)題寫。

娘泉

位於安徽滁州瑯琊山,即醉翁亭中的穰泉。“上山六七裏,漸聽水聲潺潺,兩峰間溢出者釀泉。”穰泉位於安徽滁州瑯琊山醉翁亭附近的玻璃沼南岸。方形水池是用石頭圍著泉眼建造的。正方形的遊泳池有三英尺見方,深度不超過壹英尺。方池上方有清康熙四十年(1701)楚州王次魁重修的“娘泉”二字碑文。後來傳說這兩處泉水大約500年才“讓”壹次,所以安徽滁州瑯琊山的釀泉也叫“讓泉”。打字很累

  • 上一篇:陽谷翰林嘉園是回遷樓嗎?
  • 下一篇:為什麽現在沒人要長夏劇了?妳喜歡看什麽類型的劇?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