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尼雅遺址:位於新疆和田,景覺國的故鄉,絲綢之路在流沙中繁盛。

尼雅遺址:位於新疆和田,景覺國的故鄉,絲綢之路在流沙中繁盛。

感謝您閱讀本文!歡迎關註“炊具”,閱讀更多精彩有趣的考古文物故事!

1901年,壹個名叫斯坦的英國人開始了他在新疆的考察之旅。這壹次,他在塔克拉瑪幹沙漠南部發現了壹些刻有奇怪文字和精美絲綢面料的木簡...

斯坦因的發現使尼雅這個埋藏在流沙中近2000年的遺址進入公眾視野,100多年的多次考古發掘使其聲名遠揚。以“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緞緊身胸衣為代表的各類面料;眾多魯文竹簡(屈,1聲);來自埃及的玻璃珠...每件事背後都有壹段歷史,每件文物都有壹個故事。

本期炊事員帶妳走進新疆和田地區民豐縣尼雅遺址,看看絲綢之路上的精致古國~

斯坦因在尼雅的發現震驚了他,於是尼雅成為斯坦因每次出訪中亞的必經之地。他壹生四次來到尼雅,帶走了大量珍貴文物,包括大量梵文、巴魯簡牘、錢幣、繪畫、壁畫、石刻等。

1931年2月,斯坦因在尼雅之行中發現壹枚漢簡。雖然碎了,但上面的字還是清晰可辨:“韓晶絕對是來自(事物)的王承書……”

“成書”字樣的出現,說明這份漢簡記載的內容是典型的漢代“下文書”。簡單來說,就是上級官員對下級官員發號施令的壹種相對固定的格式。

這句話雖然簡單,卻說明了三件重要的事情。

首先——證實了完美狀態的存在。

說到圓滿之國,我們可能會想到“鬼吹燈,古城”,神秘莫測,地下埋藏著無價之寶。但藝術創作必須來源於現實,歷史上確實存在完美的國家。

二是印證了史書上對該國的記載。

很多史書都有關於至善之國的記載。其中最著名的是班固寫的《韓曙》。

通過這壹記載,我們可以知道京畿從長安的位置,再結合其他幾個參照物,可以判斷京畿國的大致位置,但這份漢簡和更多文物的發掘,證實了史書記載的京畿國的位置是正確的,也讓人們對京畿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也就在這裏。

第三,京畿是漢朝中央政府管理的小國。

漢簡中寫著“荊王玨”要有所為,證明荊爵歸漢朝管轄,是漢朝的屬國。而國家的領導人被稱為“國王”。

在影視劇中,胡八壹和楊萍去精覺古城尋找鬼洞氏族。他們在塔克拉瑪幹沙漠遇到了強烈的沙塵暴,掉進了壹個山洞,並意外地發現了壹個巨大的墳墓…..

實際的完美國家是什麽樣的?

從史書上“480戶,3360人,500兵”這句話可以知道,京畿是壹個非常非常小的國家,只有480多戶,3000多人,可能還不如當時中原的壹個城市大。

塔克拉瑪幹沙漠不適宜居住,少數綠洲是人們生活的天堂。景覺人居住在其中壹個綠洲。經過考古勘探,有壹條河穿城而過,河兩岸都有人居住。這條河就是尼雅河。

與其說是壹條河流穿城而過,不如說是精英們選擇了靠近水源的地方定居。在水利設施不多的古代,靠近江河湖泊是絕對的生存之道。世界上所有古文明的故事裏,都有壹條大河。

從遺址平面圖可以看出,凈覺國南北狹長,東西狹窄,有點像鞋底的形狀。

考古學家在遺址中發現了許多房屋遺址,在北部和南部都有。許多住宅區旁邊都有飼養牛羊的圍欄。整個遺址內還有各種果樹的遺跡,還有壹些手工作坊,可以用來制作陶器、弓箭等生活用品。

豐富的考古資料表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農業、畜牧業、手工業都有,生活應該不錯。和其他地方相比,沒什麽神秘的。

上世紀90年代,中日聯合組成考古隊對尼雅遺址進行發掘,收獲頗豐,尤其是1995發現並清理的兩座墓葬,規格很高。它們被命名為M3和M8,M8疊加在M3上。

墓中有豐富的隨葬品,還有刻有“王”二字的陶罐,著名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文胸也出自此墓。雖然墓中沒有直接表明墓主人身份的印章等物品,但這些高規格的隨葬品表明墓主人很可能是該國的國王之壹。

要說尼雅遺址出土的最具代表性的物品,絲織品絕對能排第壹,尤其是織錦。基本件都是教科書級別的,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技術。因為我寫了壹篇詳細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今日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為什麽會有這麽神奇的預言?),這裏就不說了,大家看看其他的。

首先說壹下《皇妃後嗣萬歲》

這幅掛毯出土於M3墓,與M8有重疊關系。這種寫有“諸侯後裔萬歲”字樣的織錦,是漢代織錦部門專門為地方諸侯織造的壹種婚禮織錦,應該是中央政府送給景覺王的。

尼雅遺址出土的掛毯大多是漢晉時期四川成都制作的,這件也不例外。

妳為什麽確定它們是蜀錦?

從時間上看,蜀錦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四川成都,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四大錦中最早的壹種。歷史上,四川的蠶桑紡織工業非常發達,古蜀王叫蠶叢。從興盛時期看,漢代是蜀錦的興盛時期,政府在成都設置晉官監督蜀錦的織造,影響深遠,以至於成都至今仍稱錦官城、錦城。

錦緞是壹種色彩鮮艷的提花織物,織得很厚。簡單地說,織錦不同於其他絲綢面料。它的顏色和圖案不是織好後染色,而是直接用彩線織成的。

經線和緯線交叉形成布。想象壹下,如果妳要織壹塊寬20厘米、長20厘米的布,每厘米有100根線。對於每壹根緯線,妳需要把這2000根經線上下分開,讓它們形成壹個開口,把緯線放進去。如果是單色的線,就好操作了。反正上下線程數是壹樣的。有個開口就行了,很好織。

但是如果妳想織壹匹50厘米寬的馬,每厘米有150根線,而且不是單色的,那麽妳想用五種顏色的線織出壹個圖案該怎麽辦呢?

原來的織錦差不多有50厘米寬,每厘米有170根經線,分為白、藍、紅、黃、綠五種顏色,因為在漢晉時期,織錦是用經線來表示花朵的,所以要織出不同的圖案,每織壹緯都要重新整理壹次五色的8500根線。

這種排列組合是天文數字,織工很難記住。即使有先進的踏板提花織機和預制的花書,要做出這樣的織錦還是很困難的。所以絲綢面料有幾十種,只有錦緞在金字旁邊,自古就有“寸錦為寸金”的說法。

踏板織機本質上是壹種顯示垂直經紗圖案的織機。使用前根據每根緯紗和經紗的排列順序分成不同的組,每組由壹個踏板控制,稱為綜。壹般來說,控制背景色叫地面壹體化;圖案的顏色稱為綜絲。

經紗組合太多的話,織機在縱向上會特別長,後期的組合就不太好織了,所以織壹臺織機不能有太多的經紗組合,所以漢代織錦的花紋不會太大,有的掛毯會很大,但是妳仔細看的話,花紋都是圓形的,壹般幾厘米壹個。

織錦中每多壹種顏色,都不是排列組合的增加,而是計算量的增加。所以當時織錦的顏色不多。三四色的錦緞,挺厲害的。而且這種織錦和“五星”織錦壹樣,有五種顏色,是漢錦中最鮮艷的,可見其價值。

除了這塊織錦,我個人很喜歡這塊織錦,是尼亞遺址431號墓出土的。這種織錦做成枕頭的形狀,兩邊上翹,頂端有壹個雞頭,所以叫雞鳴枕。

雞鳴枕是壹種隨葬用具,壹般放在死者頭部下方。

漢代最常見的織錦是以藍色和紅色為底色,這在尼雅遺址出土的織錦中也有所體現。

漢代基本上用植物染料染絲線。植物染料使用從花、草和樹的莖、葉、果實、種子、皮和根中提取的色素作為染料。普通的染色植物用壹些媒染劑比如明礬會呈現出很多顏色。

漢代的藍色壹般都是用蘭草染的,凡是能染成藍色的都成了蘭草。漢代的紅色最早是由茜草上色的。然而茜草染的顏色很深。張騫出使西域,帶來了紅花,並逐漸改進了染色技術。到了初唐才得到了非常艷麗的“真紅”。

漢唐時期,成都產的紅錦非常有名。敦煌博物館有壹份文件,說的是當時絲綢之路上的商人所賣的面料,開頭是:“西川織錦,紅川織錦,軟錦……”。談論蜀錦,還要強調紅錦,可見紅錦的受歡迎程度。

尼雅的廢墟裏,“長生久之子”“安樂繡子”“萬事如意”的織錦都是紅色的。

這種漢代隸書中的吉祥寫法,結合“雲起”紋、神獸紋、山茱萸等花草,體現了漢代中原人的審美。

織工將這種審美融入絲綢面料,通過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流向各地。得到它們的人用它們來制作衣服、褲子、鞋子、枕套和錢包...絲綢面料在中原,但這也是他們的生活。

新疆幹燥的氣候使得許多絲綢深埋了壹千多年,依然光亮。它們就像壹把鑰匙,妳可以用它打開1000多年前的時光。

當時的京畿雖然是個小國,但卻是絲綢之路上非常重要的壹站。

按照東西方向,絲綢之路可以分為東、中、西三段。基本上每個路段分為南北兩路。完美之國位於絲綢之路中段的南段。

絲綢之路漫長,大漠無垠。無論商人、僧侶還是政客,這條路都不好走,綠洲成了他們壹路上唯壹可以休息的地方。

精致是最重要的壹站,人員交流,貨物交換。因此,這裏出土的文物呈現出非常多樣的特點。

其中最重要的是魯文竹簡。

魯文是壹種看起來有點像蝌蚪的文字,現在已經不用了。1901年,斯坦因首次在尼雅發現了這種寫法。

巴魯文是壹種古老的漢字,起源於古代肯德拉地區(今天的南亞次大陸,巴基斯坦以北,阿富汗),後來逐漸流行於整個中亞地區。2200多年前,隨著此地壹系列民族的遷徙,巴魯文逐漸向東傳播。考古學家在新疆昆侖山北麓、天山南麓、羅布泊沿海,除尼雅外,都發現過魯文竹簡。

目前,在尼雅遺址發現的慈魯簡牘至少有700多枚。根據文物專家對這些竹簡的解讀,可以看出這些竹簡涉及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法律等各個方面。可見,在當時,詞祿語應該是全國日常使用的語言之壹。這些材料對研究該國的歷史和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義,大量魯語簡牘的發掘也有助於語言本身的研究。

除了魯文,還有壹個很重要的文化元素——佛教。

圓滿之國的人信佛。

仔細看尼雅遺址的平面圖,不難發現,所有的房屋和果園都是圍繞著壹座佛塔布置的,佛塔在整個遺址的中間,想必是該國人民生活的中心。

歷史教科書上有壹句話:洛陽白塔寺的修建是佛教傳入中國的標誌。是的,佛教早在東漢時期就傳入了中國。按照白馬寺修建的時間,距今已近2000年。

關於佛教傳入中國的路線,有陸路和海路兩種觀點。陸路就是進入新疆,然後擴散到中原。所以凈覺寺這樣的國家會比中原地區的人更早接觸到佛教。佛教剛進入中原時,凈覺寺的信眾應該不少。他們把佛塔建在正中央,出土的博祿木簡中有很多“僧”“長老”等字樣。

除了中原的絲織品、西方的八魯文、佛教等特別明顯的文化元素外,尼雅遺址出土的很多文物也與通信有關。

來自埃及的大量帶有蜻蜓眼睛的玻璃珠、粘土印章和浮雕上的頭盔和盾牌,以及其他希臘神話中的神;家具、木板、壁畫上的大象圖案和有翼獸;絲綢之路沿線各國的硬幣…..

在時間的長河中,景玨國並沒有活躍很久。西漢時期與漢朝友好,關系很好。但到了東漢時期,又被鄯善國吞並。後來隨著河道和環境的變化,整個精覺國被埋在地下。

時間長河中的完美國度,並沒有那麽神秘。是壹個“方方面面”都很小的國家。這裏的人們信佛,種地,養牛羊,制作精美的工具和手工藝品,和中原地區沒有太大的區別。

時間長河中的美麗鄉村,保存完好的文化風貌,是研究漢晉時期塔克拉瑪幹地區聚落形態和生產狀況的重要參考。也是探索絲綢之路南道、東西方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重要佐證。

1.新疆民豐縣尼雅遺址95MNI墓地M8發掘簡報[J].余誌勇。文物. 2000 (01)

2.尼雅遺址農業考古報告[J].韋斯。西部考古. 2018 (01)

3.漢代凈覺國與尼雅遺址[J].梅琳村。文物. 1996 (12)

4.從出土文物看唐代以前新疆紡織業的發展[J]。吳敏。西域研究. 1996 (02)

  • 上一篇:電子吊秤哪個牌子比較強?
  • 下一篇:小武閣洞的歷史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