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天津的海灘在哪裏?

天津的海灘在哪裏?

天津的海邊是泥灘和人工沙灘,有以下幾個歷史原因。

中國歷史上海岸線的變遷中國東部大陸的海岸線自全新世以來壹直處於不斷的運動和發展之中。每個具體岸段的歷史變遷都有其特殊性。千百年來,山地和丘陵海岸的變化幅度不大,而平原海岸由於河流泥沙豐富,變化極為顯著。

遼東灣北部下遼河(東西遼河匯合處以下的遼河段)海侵後,沿岸部分被淹沒,未被淹沒的近岸部分由於排水不暢形成了大片沼澤。就西漢遼東郡所屬各縣的方位而言,遼寧省黑山以南、泰安以西、北鎮以東的沿海地區沒有城市,當時應該是大片沼澤灘。這種情況在晉末唐初遼西與遼東間往返的記載中有所體現。唐朝對遼河下遊的描述是“遼河泥濘,車馬不通”,“遼東以西有百裏爛路”,公元12世紀,許煉金,途經遼河下遊,“地勢卑下,都是些旮旯,停滯不前。我過水淹死的時候是壹天三十八次。它被稱為遼河。北距河南壹千余裏,東西二百裏,北遼河在其中。”但是,當時海岸線的確切位置現在已經不知道了。根據微地貌分析和鉆探資料,有人認為從蓋縣、大石橋(今營口縣)向西北,穿過牛莊大沙嶺的那條線,就是公元前開始形成的古海岸線。這條古老的海岸線在很長壹段時間內都沒有明顯延伸。約10世紀,隨著契丹的崛起,在西遼河上遊的西拉木倫河、老哈河流域,被俘虜的漢人用於開墾,草原變成農田,使遼河含沙量逐漸增加,海岸延伸逐漸明顯。明代遼河入海口在兩坊口關,也就是現在營口附近的大白廟子。從這裏海岸線向西,在沙嶺以南約25公裏處,到達吳家墳附近。營口原是明末清初遼河口外的壹個沙島。之後淤塞,19年二三十年代與大陸相連,遼河口才延伸至營口之外。

遼東灣西部是大淩河三角洲。大淩河輸沙能力不如遼河,三角洲伸展緩慢,在大淩河和遼河三角洲之間形成壹個淺淺的海灣,由北至遼河平原沿岸的歷史變遷,現稱盤錦灣。海灣北部的沼澤壹直存在至今。隋朝的大淩河入海口是望海墩,也就是進賢縣的遊屯圩,海岸線就在這壹帶。明代後期,三角洲的海岸線已推進到金州東南的螞蟻屯、四合鋪、文冠壹線。19年底,根據地圖,海岸線在頭溝、寺溝、大沙溝、元寶堤、南翔、浪坨。

大淩河三角洲和遼河三角洲之間的盤錦灣隨著兩個三角洲的發展而逐漸萎縮。明代海岸線延伸至杜家臺附近,東與雙臺子(今盤山縣)和吳家墳海岸線相連。杜家臺以東,盤山縣以南,遼河三角洲以西,至今仍有小海灣,壹直保留到20世紀上半葉。清光緒年間,開挖雙臺子河以泄遼河洪水,促進了盤錦灣的淤積。1958後,遼河斷流,營口河從渾河、太子河分流,遼河水全部從雙臺子河入海。盤錦灣,原本淤塞成沼澤,逐漸排水,變成了農田和葦田。

歷史時期渤海灣海岸的變遷與黃河密切相關。8000-5000年前的晚冰期,全球範圍內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渤海灣海岸線和現在的4米等高線(大沽湖零點)差不多。此後氣候轉冷,海水消退,海岸線逐漸向東推進。據考古調查,天津附近渤海灣西岸有三條帶狀古貝殼堤(見天津貝殼堤),自東向西依次為:(1)汕頭—綠更河—馬棚口的貝殼堤;②白沙嶺—軍糧城—古泥—上古林—磧口貝殼堤;③小王莊—巨各莊—沙井子貝殼堤。根據C14,第三貝殼巖脈的年代為3800年至3000年前,相當於商代。第二條貝殼堤的形成時代,根據考古資料,北段發現戰國時期的遺址,南段發現唐宋時期的文物。根據C14測定,下層為2020 100年前,上層為1080 90年前,北段為白沙嶺附近1460 95年前。說明這個貝殼巖脈已經成型了壹千年左右。1條形成於宋以後。

渤海灣海岸線的延伸與黃河入海位置的變化密切相關。新石器時代以來,黃河長期從渤海灣入海。但壹方面,西漢以前中上遊植被覆蓋較好,下遊有很多津支和湖泊,輸送到海口的泥沙並不多。另壹方面,下遊又分支眾多,遊走於河北天津、黃驊、山東無棣之間。其幹流在黃驊地區入海,因此天津泥沙不多,適合在波浪作用下形成貝堤。東漢以後,黃河由山東的利津、濱州變為大海。天津附近泥沙明顯減少,海岸線由淤泥質海岸變為沙質海岸,形成了第二個貝堤。之後山東省入海口黃河泥沙向北擴散,堤外堆積濱海平原。1048後,黃河在天津入海約80年。當時黃河含沙量高,大量泥沙排入海口,不利於貝殼生長。1128年,黃河由泗、淮改為海,脫離河北平原。渤海灣沈積物減少,於是形成了第三個貝殼堤,標誌著19世紀中葉以前的海岸線。渤海灣南岸,自公元70年黃河在濱州市和利津之間入海後,三角洲發展迅速。9世紀時,河口在濱州以東70公裏。

利津縣位於金代,在其東北35公裏處的郭峰鎮有壹座鹽場。12世紀黃河攻陷淮河後,原來的三角洲海岸被海浪侵蝕而後退。1855年,黃河從山東利津入海,新的三角洲迅速擴張,河口沙洲以每年2 ~ 3公裏的速度向海中延伸。近百年來,黃河在這壹帶的填海造地面積約2300平方公裏。海口的泥沙被水流向北輸送,在渤海灣西岸第三貝殼堤外堆積了壹大片淤泥灘。

公元前2-3世紀,灤河三角洲平原海岸位於昌黎縣北部碣石山南麓附近。秦煌和漢武都爬這座山看海。東漢以後,灤河口在三角洲內來回徘徊,時而西南,時而東南,三角洲繼續向南延伸。在朱時代,沿海就已經在今天的樂亭以南了。

明代西南沿海在今白各莊附近,東南在碣石山以南16公裏處。19世紀以前,灤河三角洲發展緩慢。是因為清初就封禁了灤河上遊的山林。清末解禁,森林砍伐嚴重,水土流失加劇,海岸線迅速延伸。從1938開始,三角洲每年以200米左右的速度前進。

今天,在蘇北北部沿海有壹條300公裏長的龔凡大堤,北起阜寧,南至呂四鎮。這是壹條重要的地貌界線,標誌著全新世很長壹段時間的古海岸線。自晚冰期海侵以來,海水滲入蘇北平原。在波浪的作用下,泥沙橫向移動,堆積成離岸沙洲,沿龔凡大堤兩側的若幹沙洲或貝堤形成帶狀山坡,這就是當時海中的沙洲。今天,何麗霞凹陷和鄖西湖曾經是瀉湖的範圍。沈積剖面顯示,興化地區為沼澤湖泊沈積(厚約2米)以下的濱海粉砂層。

廢棄的黃河北岸平原地區也有沙堤,但不如龔凡堤整齊。歷史時期堤西有碩鄉湖、桑徐湖等大湖,也是潟湖遺跡。18世紀後淤成平地。18世紀以前,雲臺山是海中的壹個大島,古稱禹州。

西漢杜妍縣位於郾城縣東北角,是壹個產鹽區。南宋時,海在郾城縣東半公裏處(虞帝紀勝)。北宋以前,黃河長期在渤海灣入海,淮河來沙不多。黃河的主要支流泗水(又名清河)也是壹條水流清澈的河流。所以當時的淮河口又深又寬,潮湧可達10多米。公元8世紀(唐朝時期),在淮安和揚州之間修建了海防堰,又稱長風堰。很快就會毀了。11世紀,在範仲淹的主持下,重修了衛戍堰,也就是現在的範公堤。可見,從西漢到北宋,蘇北海岸線長期穩定,範公堤以東不遠。

1128年,黃河南侵,700多年,黃河奪淮入海。大量泥沙湧入淮河。但在最初的幾個世紀裏,黃河分為潁、渦、綏、泗,泥沙沿途堆積。在歷史上,河口的擴張沒有江蘇海岸的變化快。6世紀中葉(16)以後,整條河都沒了蹤影,淮河入海,特別是1578年,潘繼勛治水築堤堵口,出現了邊至泗、泗至淮河的固定河道,也就是今天地圖上淤塞的黃河。他采取“以水攻沙”的政策,大量泥沙堆積在河口,海岸不斷向外延伸。16世紀初,黃河在雲梯關外(今江蘇省濱海縣西南)入海。1700年(清康熙三十九年),河口在八灘外,石頭以東約15公裏。1711年(康熙五十年),雲臺山與海州之間渡口平坦,雲臺山與內地相連。雍正年間,河口遷至八灘外的王家崗。1776年(乾隆四十壹年),河口兩岸崛起數十公裏的新灘。河口在泗洪子。1810年(嘉慶十五年),河口再次到達劉洪子。自19世紀中期以來,該河口已被嚴重淤積。對於廢棄的黃河南岸的蘇北沿海,可以以鹽城縣為例。唐宋時期,海在城東不到1公裏,15世紀在城東15公裏,17世紀初期在城東25公裏,19世紀中期在城東50公裏。1855年,黃河從山東改道入海。此後,蘇北海岸線有不同程度的後退。起初,廢棄的黃河口以每年約1 km的速度向後萎縮。進入20世紀後,每年降至400米以下,自修復護岸工程後逐漸停止。只有連雲港以北的海州灣還在淤塞。

長江河口的長江三角洲是長江和東海長期相互作用的產物。冰川海侵後,三角洲逐漸被海水覆蓋,海岸線大致在今天海拔4 ~ 5米。大約6000 ~ 5000年前,三角洲的大部分地區變成了淺海、瀉湖、沼澤和沿海低地。長江入海口在鎮江、揚州以下呈喇叭狀,口外有壹個汪洋。後來在波浪的作用下,長江以北的古沙嘴和江南的古沙堤逐漸堆積形成三角灣。

公元前1世紀,長江三角洲海灣北側的沙嘴南緣,位於揚州、泰興南岸,向東北彎曲至如臯、鮑莉。沙嘴前端在如臯以東。東面有壹個古沙洲(福海島),將長江主洪分為南北兩路。隨著主洪水逐漸向南流動,北岸附近沙洲與沙嘴之間的夾江淤積,沙洲與岸邊匯合,形成沙嘴的延伸。例如,周福海與海岸合並後,形成了壹個馬蹄形的海灣(新川港的前身)。六朝時期,北方海岸線大致在泰興、如臯以南至白蒲以東的線上,沙嘴前端推至如東(開港),稱為遼(料)角口。南通還在海裏。海岸外,東西長40公裏,南北寬17.5公裏的胡鬥洲,在今天的南通和海門之間拔地而起,胡鬥洲在唐末與岸邊匯合,在今天的姚港形成馬蹄形海灣。蓼角嘴壹直延伸到社西附近。到了唐代,東州、步州從沿海崛起,後並入東步州。北宋初年,遼交嘴延伸至呂四。南宋時海岸線大致在泰興、狼山、刃山、蔣家鎮。今天,海門縣和祁東縣的東南部尚未成為土地。14、15世紀以來,長江幹流北移,海門縣(今祁東縣北)土地大面積塌陷。海門縣自元代至鐘政至清康熙十壹年(1672)三次內遷。最後除了呂四壹角,全部崩入河中,最後棄縣為鄉,並入通州。清朝雍正以後,又開始沈積,形成海門群沙。乾隆年間,海門群沙上岸,形成今天的海門縣。道光年間,海門以東出現了啟東群沙。光緒年間,啟東群沙與銀行合並,廖角嘴遷至今陰陽附近。如今,北部三角洲已基本形成。因此,長江口北岸的沙嘴延伸,基本上是由西北向東南壹個個沙洲匯合而成。

唐代長江入海口外,東西兩沙崛起,即崇明島的雛形。12世紀,演變為三沙,又稱崇明沙。五代崇明鎮。崇明州成立於1277年。明代崇明縣,因灘崩,曾五次遷其治。在清朝乾隆年間,崇明沙洲與周邊的南沙、平陽沙合並形成沙洲,形成了現在崇明島的基本輪廓。

長江口南岸,在長期的波浪作用下,從常熟的浮山,經太倉、嘉定的邰方、上海的馬橋、奉賢新廟,到金山漕涇壹線及其以東,形成若幹條西北-東南向的沙洲,俗稱沈剛。吳淞江以北有五個沈剛,最東的壹個相當於婁塘、嘉定、馬陸、南翔。吳淞江以南有三個,最東邊的相當於朱寨、新市、柘林。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沈剛地區的馬橋鎮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這表明沈剛是在5000年前形成的。然而,沈剛以東最東部的土地尚未發現任何魏晉以前的文化遺址,表明它不會太早,大約1世紀或3世紀後。總之,這個沈剛區已經積累了大約3000年。4世紀後,海岸向前推進。8世紀初,沈剛以東約20公裏的地區已經登陸。10世紀初,海岸線已到達月浦、江灣、北蔡、周浦、下沙、鳳城等地保衛海堤。200年間,前進了約10公裏。165438+20世紀50年代的海岸線北起老寶山,橫貫長江中遊,在鳳城和團團之間向西南拐。150期間向東推進7 ~ 8公裏。65438+70年代海岸已至黎塘,即川沙、南匯、大團壹線,海岸向東推進6 ~ 7公裏。

明清以來,長江口南岸的海岸線緩慢拉長。萬歷年間,修建了外漢海堤。清雍正十壹年(1733),南匯縣令秦連重修,稱秦公堂,大致就是現在的海岸線。個別岸段距離現在的海岸線還有2 ~ 4公裏。明中葉至雍正時期,崩潰,乾隆以後逐漸穩定,但南匯口繼續向海延伸。

公元4世紀以前,杭州灣北側的海岸線,大致從大尖山向東,經過澉浦到王盤山,轉向東北與柘林、奉賢相連。今天是金山衛和王盤山之間的海,但當時是沿海平原。20世紀30年代以來,在金山尾灘、齊家墩灘和大金山山腰發現了春秋至秦漢時期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和村落。漵浦以南1.5km的徐海中,曾在17 ~ 18世紀的極端低潮中露出壹處古遺址,被稱為老城。據記載,應該是東漢海鹽縣舊址。根據以上所述,可以看出這條海岸線在很長壹段時間內是穩定的。直到4世紀的東晉,王盤山還是壹個沿海要塞。隨著長江口南岸沙嘴的延伸,杭州灣南岸堆積,改變了海水動力條件,造成杭州灣北岸塌陷。王盤山首當其沖,最先坍塌入海。唐初,海岸線西起澉浦,東北經望海鎮(海鹽東7.5公裏)、寧海鎮(縣城東)至金山東南約5公裏處,向東北折,與奉賢、柘林南的海岸線相連。晚唐時期,金山附近海岸線崩塌嚴重,晚唐五代時,潮水逼近金山腳下。海鹽的海岸線在縣城以東2.5公裏,乍浦的海岸線在古邑市以南。這條海岸線壹直維持到南宋初期。之後海岸迅速萎縮。65438+金山在50年代開始入海,海鹽城外的寧海鎮在元代也被海水吞沒。海岸距離海鹽城約1公裏,明代僅半裏。15的60年代,海岸線逼近金山衛以南,海灘很少。從70年代開始,反復修建海堤,控制了塌岸,略微擴大了池塘的堤岸。大致和今天壹樣。

杭州灣南側的姚江平原登陸較晚。20世紀70年代在河姆渡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約7000 ~ 6000年。就同時發現的古生物而言,該地區仍處於水鄉澤國的環境中。說明缺地,地勢低,靠海。因此,春秋戰國時期的遺址多分布在平原與山麓的過渡地帶。平原的北部後來登陸了。臨山-湖山(慈溪縣)-上林湖北側的古海塘(大古塘)建於北宋清朝(1041 ~ 1048),北部的慈溪平原形成較晚。12世紀以後,海岸向外推擠很多,上升到大古塘(又稱後海塘)以北。13世紀發生內崩,14世紀崩至斜浦、莞城、湖山(慈溪)、林山、麥蓋山北麓,直至大古塘所在的崧廈鎮(宋城)壹線。向北方鞠躬。此後,它向外擴張,建造了壹系列的土池(從後塘到唐琦)。也可以看出海岸線發展的大趨勢。從後海塘到現在,海岸約15公裏,是近600年崛起的土地。第四塘建於明朝成化年間,即15世紀中後期,從第四塘到海邊有8公裏。可見16 ~ 18世紀外部增長緩慢。19世紀又開始崩塌了。到了20世紀,邵開始基本穩定。近幾十年逐漸增加了6公裏左右。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已經建造了8個池塘和9個池塘。

  • 上一篇:如何清空天龍八部
  • 下一篇:壹個關於西關的小故事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