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東方的人類結構

東方的人類結構

關於郭襄。寫這樣的書,應該把什麽樣的人物寫成主角?這是寫作時首先要考慮的。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在我們的軍隊中,我接觸到這樣壹種人:他們是經過長期戰爭的烈火磨煉出來的,在什麽樣的條件下才能活下去。無論敵人如何強大,他都不會示弱。他們過去被稱為“突破幹部”和“革命武裝分子”,他們常常以此為榮。他們休息時通常會感到孤獨。他們生病了,但聽到戰爭的消息還是很好的。他們有壹種征服敵人的欲望,就是說“我寧願尿在敵人頭上,也不願讓敵人吐在面前。”我們各級指揮員都有這種性格。我們常說,那個團能打仗,是因為那裏有這樣壹群戰鬥骨幹。如果以後要打仗,必然會有這樣的人,不能沒有。那麽這是典型環境下的典型人格嗎?我覺得是。因為這種人的出現是革命戰爭長期熏陶的結果。在當時的典型環境下,怕死,為革命而死,是最高的道德標準。寫這種人的時候,還有壹個性格的問題。作為壹門典型的藝術,它應該包括兩個方面:性和個性。只有人格沒有* * *沒有普遍意義,這當然不行。另壹方面,只有* * *沒有個性,作為藝術模式是不成功的,也就是過去公式化的概念化形成了千人壹面,千人壹腔。當然,處理好這兩方面的關系,尤其是人物的性格,並不容易。因為不容易,這樣的典型例子在文學作品中比較少。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好好研究生活中的人物,同時突出性格中的主要東西。

郭襄有榜樣。直到現在,我還是覺得有些模特比較安心,寫的時候壹頭霧水。如果人物在妳的腦海裏不是活的,妳寫的東西壹定是概念性的。說起郭襄,生活中也有壹些這樣的人物。比如抗日戰爭的時候,我申請參加晉察冀英模俱樂部,遇到了壹個戰爭英雄,他很優秀,很幽默,很討喜。我們以前睡在老百姓的炕上,大家擠得緊緊的,叫“粘白菜幫”。誰想走到壹起,誰就再也沒有時間躺下了。他出了“狀況”,人都嚇了壹跳,他卻躺下睡了。還有壹次,他去山寨打偽軍。當他來到偽軍面前,只有幾步遠時,偽軍問:“妳是誰?”他說,“我們自己人。”然後他掏出槍,想壹槍打死他。誰知子彈發臭,偽軍立即奪過槍來,大喊:“為什麽是我們自己人開槍?”他坦然壹笑,說:“我只是跟妳開個玩笑!”“還有壹個戰鬥英雄,打大同的時候很勇敢。我寫了壹首詩叫《英雄的位置》,發表在晉察冀日報上。張家口壹個女孩看了他的事跡後很感動,寫了壹封信,送了他壹塊手表。巧的是,此時他正蹲在禁閉室裏,因為他違反了紀律。我在寫《東方人》的時候,就想過要不要寫壹個嚴肅不茍言笑的人物做主角。還是寫個熱鬧的?後來我選擇了後者。因為我們這個民族受封建主義影響比較深,很多人比較守舊,寫這個人物會對民族有很好的影響。當時有壹個很大的爭論,就是能不能寫英雄的缺點。我想,只要我們自己熱愛英雄,我們總會盡力寫得更好,不會隨便醜化他。為了從生活和具體性格出發,即使寫壹些缺點,也不是問題,甚至沒有必要。因為我們還是想把人物寫得更傳神,更像生活中的人。生活中的人物總是有相同的優點和缺點。我們開始寫的時候,往往會把那壹面取消,只留下壹面。所以,讓人感覺不真實。這是塑造人物的壹個大問題。我覺得人沒必要穿高跟鞋,頭周圍有光圈,讓自己失去真實感。

如前所述,在壹些作品中,主要人物往往不如次要人物突出。我覺得主要原因是我顧慮太多,總以為這才是主角!不要寫他不好!所以我特別謹慎。謹慎還不錯,但是如果妳害怕,如果妳在深淵邊緣,如果妳如履薄冰,如果妳心理壓力大,過於謹慎,就會被寫成壹個穩重的人。就像父母太寵孩子,孩子的缺點變成了優點,卻不能很好的分析和理解他。論反派人物呂錫榮的塑造。這種性格也是從生活中接觸到這樣的人物後形成的。我寫這個人物的基本思路,壹句話,就是寫個人主義的毀滅。小說出版前,我去工廠聽了讀書會的意見。壹名工人說,劉錫榮這個人物還不如被炮彈炸死。後來,他回到中國,成了壹個男孩。生活還不錯!我心裏覺得日本人。實際上他脫離了無產階級的隊伍,成了資產階級的幫手,說明他精神上完了。我認為無產階級文學的壹個重要內容就是歌頌集體主義,批判個人主義。如果這條線不清晰,那就很糟糕了。資產階級作家非常勇於抨擊封建主義。他們用個性解放和個人主義來打擊封建制度和封建意識,這個任務完成得很好。今天,雖然我們的生活中還遺留著許多封建的東西,但今天的反封建殘余還是要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上。現在是社會主義革命時期,歌頌無產階級集體主義,批判資產階級個人主義,仍然是壹個很重要的任務。

在我們的生活中,在革命的歷史中,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經常發生沖突,因為個人主義必然會損害集體,最終導致個人的毀滅。比如歷史上的張就是壹個典型的例子。參加過五四運動和早期工人運動,後擔任四方面軍領導人。長征時,他看到中央紅軍的力量被削弱,就野心勃勃地要分裂黨,最終成為可恥的漢奸。這類人當年在革命隊伍中也起了壹些作用,但個人主義惡性發展,最後離開黨完蛋。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被個人主義毀掉的例子。所以我想寫這樣壹個例子,壹個典型的例子。因為它對我們的生活有指導意義。將來戰爭來了,這樣的人物還是會出現。

《東方》既然是為未來戰爭做準備,就要寫這樣壹個人物,與主角形成鮮明對比,也是對正面人物的襯托。永遠不能說壹個人壹參加革命就十全十美,但是許多同誌在革命鬥爭中掃除了個人主義,或者至少減少了個人主義。有些人沒有。他們學壹些馬列主義的話作為裝飾,偽裝自己的個人主義,到某個時候就會暴露出來。在《東方》中,我用了另壹個人物劉大順來和陸錫榮比較。他是解放之地,他很感謝* * *制作方。但由於他入朝時並不了解新的戰爭,起點並不高。戰爭壹開始,他就趴下了,郭襄想打他。但是這個人和盧錫榮不壹樣。他不是壹個掩蓋自己錯誤的人。他從低水平開始,但是越來越高,逐漸了解了戰爭。這兩個人物對郭襄來說都是陪襯,都是為了深化主題,讓人從世界觀和人生觀上思考壹些問題。壹個人即使起點低,覺悟低,只要忠誠老實,願意改造自己,也能成為壹個優秀的戰場。另壹方面,有才華卻不註重轉化也不好。書中其他壹些角色也有模型。例如,有壹個貧窮的農民叫小琪,我就住在他的房子裏。合作化初期,我住在壹個村子裏。按照老根據地的習俗,我挨家挨戶去吃餡餅,這是認識群眾的好機會。這個小契家的情況就像我描述的那樣。他的院子裏沒有墻,但有壹個警衛室。所以我說全世界都找不到這樣的家。我很愛這個角色。

開始寫的時候最好有個範本。像畫家壹樣,可以從多寫生,多積累開始。寫長篇故事,不妨從人物傳記入手,每個人物都要為他建立壹個“檔案”。動筆之前,不能不考慮人物就動筆。當然,寫作時會有發展變化,但壹定不能事前毫無準備。有同誌問:“傻五十”這個字妳是怎麽寫的,寫的不多,印象很深?

這樣的人寫起來並不難。每個村子都有這樣的人。以前在壹些貧苦的農民家庭,父母早年去世,無人教育,缺少壹雙慧眼,但天性非常單純可愛。可以把這樣的人物寫進作品嗎?有觀點認為,這扭曲了解放軍的形象。但我認為,只要作品總體上符合人民的利益,就不要被許多條條框框所限制。這個人物的塑造主要靠典型的細節。細節好的珠子怎麽串在人物性格的線上?壹個根本的重點是服從性格。只適合他,不適合第二個人,才是最好的。如果用不上,寧願先庫存。

有同誌問:《東方的故事》是怎麽編的?郭襄、劉錫榮、楊雪當初對愛情描寫有沒有顧慮,怕別人說是三角戀?

起初,如何組織抗美援朝的生活,確實是個難題。當時真的很想從自己的生活中找壹個現成的故事來改造壹下,把素材串起來。在過去的文學作品中有成功的例子。然而,我能找到的只有報紙上壹個誌願者未婚妻的故事。臺詞太簡單,承受不了我想表達的意思。後來,我不得不自己構造它。雖然從文學作品中學到了壹些技法,但是人物是新的,也能表達我的意思。當初寫愛情確實有很多條條框框,就算不寫《三角戀》,也會很容易被人詬病。但是因為主題的必要性,我就這樣寫了。

有同誌問,先有人物還是先有故事,戰爭過程,再讓人物在裏面活動?壹言難盡,單純表達戰爭過程會很無聊。如果只是壹個關於個人命運的故事,脫離了戰爭過程,可能會顯得單薄。當時真的很想把兩者結合起來,戰爭的發展和人物的命運。至於人物還是故事,當然是人物第壹,故事是人物行動的結果。先有故事再把人物放進去對妳不好。其實這兩個是錯開的。通常的說法是從人物入手。

  • 上一篇:迄今為止,歷史上有記錄的代價最大的戰爭是什麽?
  • 下一篇:歷史實踐報告ppt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