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關中的歷史地位

關中的歷史地位

3饒:關中的歷史地位

依山傍水,可視為險阻,是關中的戰略優勢;農業發達可以儲糧養兵,這是關中的經濟優勢;人口密集,百姓還在打仗,這是關中地位的社會基礎。

唐朝以來,中國政治重心東移,關中地位開始下降。關中地位的下降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首先是經濟重心的變化。秦漢時期,政治重心和經濟重心還是可以大致重合的。經過魏晉南北朝的動蕩,這種情況有所改變。秦漢時期,關中經濟率先崛起。司馬遷在描述管仲的財富時說:“量其富,其居第六。”魏晉南北朝時期,區域經濟形勢開始發生變化,最突出的是江南地區的發展和繁榮。東晉時,揚州已成為繁華之地,在龔宇被稱為“厥田夏夏”。到了隋唐時期,東南財政稅收已為關中所倚重。相應的,北方經濟也因戰亂頻仍而退步。

兩漢魏晉南北朝之間的動亂對關中的經濟造成了很大的破壞。隋唐時期統治基礎擴大後,作為政治重心的長安對物資的需求也急劇膨脹。只在關中地區保證供應已經不行了,必須依靠東部地區進行運輸來保證供應。有隋朝開鑿大運河的原因,也有唐朝大力調控漕運的原因。特別是在唐代,水運在其經濟生活中發揮了突出的作用。從東部地區轉移到關中不容易,飛稻草拉谷子,逆著黃河往西上,過天險(潼關附近的黃河彎道),逆著渭河上。《新唐書》雲:“長安、唐都、關中,謂之沃野。但由於其地狹人稠,不足以備都城水旱之需,所以經常求助於曹操東南的粟地。自高宗以來,時代的好處增加了,而功利主義卻盛行了,人民也遭受了它的壞處。“從唐朝中期開始,中原地區就很不穩定,這條運輸線屢遭封鎖。壹旦運輸線被封鎖,關中的供應就很成問題。

其次,關中地位的下降也與冠龍集團的衰落密切相關。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隋唐兩朝都致力於打擊士紳,尤其是在唐代,冠龍集團遭受了沈重的打擊。而相應的是關東地區壹股新生力量的崛起。安祿山守樊陽,精銳馬天下第壹。雖然安祿山的叛亂被平息,但其投降的部門變成了河北省的緩沖區,唐婷無法控制。唐朝後期,河北藩鎮最為囂張。史稱“唐之弱,強於河北;唐之死,乃因河北之弱也。”唐朝中後期,將軍受到重用。在晚唐割據的局面下,這些將領驕橫跋扈,難以駕馭。唐朝以後五代的興衰,都與這種力量有關。

第三,隋唐以後,中國國防形勢發生變化,東北少數民族相繼崛起。唐朝以後進入中原的少數民族大多來自河北。河北國防壓力加大,軍事重心不得不東移。經濟軍事重心東移,政治重心仍集中在關中,自有不適應之處。

基於上述因素,中國的政治重心逐漸東移,以適應變化了的歷史條件。這個過程伴隨著管仲地位的相對下降。

  • 上一篇:歷史知識的分類
  • 下一篇:《二十四史》是乾隆皇帝欽點的二十四部史書。它們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