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南京工程學院的歷史沿革

南京工程學院的歷史沿革

機械工程學院的歷史沿革

1915,同濟醫學工程學校(有試點師)成立;1933同濟醫學工程學校(帶試點系)改建為同濟高級職業學校;

1949,學校解放後劃歸華東工業部領導;

1950,同濟高級職業學校更名為同濟高級工業學校;

1951年,從上海遷到南京;

1953同濟高級職業學校在機械工程基礎上成立南京機器制造學校。土木工程系遷出組建南京建築工程學院(南京建築工程學院);

1958,南京機械制造學校升格為南京機械學院;

1959,南京機械學院轉制為南京機械制造學校;

1983,升格為南京機械學院;

1993,南京機械學院更名為南京機械學院;

1998年4月由機械工業部劃歸江蘇省管理;

2000年6月,南京機械學院和南京電力學院正式合並升格為南京工程學院。

上海開辦學校

同濟大學附屬試點事業部(1915~1933)

1915,同濟醫學工程學校(有試點師)成立;

1933同濟醫學工程學校(帶試點系)改建為同濟高級職業學校;

同濟大四工程期(1933~1953)

1932,“11·28事變”發生時,勞動大學江浦校區被侵華日軍轟炸,勞動大學倒閉,其在校區附近的房屋、設備、房產全部被同濟大學接管,並被勒令創辦高等職業學校。當時學校名為“國立同濟大學附屬高級職業學校”,歷時三年,招收初中畢業生,臨時設置機械、土木科目。

1933年8月,招生。原計劃招收50名機械類和土木類學生。後來由於考生多,成績好,學校舍不得放棄優秀學生,最後交了54名機械專業新生,50名土木專業新生。

1935年5月,教育部增加學制壹年,四年畢業,並將學校名稱改為“國立同濟大學附屬高等工業職業學校”,簡稱“同濟高工”。全國解放後,學校由工業部1950領導,正式命名為“同濟高級工業學校”。

同濟老年專科學校創建於1933,解放後脫離同濟大學系統,1951遷至南京,可分為四個時期:江灣時期;抗日戰爭期間;回遷上海時期;搬到南京。

搬遷至江灣

當時學校位於上海江灣火車站勞動大學工程學院原址。學生人數:104 1933招生,1934、1935、1936每年秋季每科招生50人。中專四年制兼職教師主要有、薛誌浩、向、陳壹典(女,德)等三位博士,教授10人。據《同濟大學校史》記載,“高級教師和教職員工由在德國留學的同濟畢業生擔任。他們致力於教學,教學質量很高。高職高專教材(唐穎、薛誌浩、王守寶等主編)。)是壹些國家職業學校的教材藍圖。”有些是德國技校的德語,參考手冊也是德語的。

抗日戰爭與學校搬遷

抗戰時期,同濟高工六遷同濟,千裏穿千山,冒著敵機轟炸掃射,克服重重艱難險阻,在混亂中堅持開展教學工作。有些人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搬回上海

抗戰勝利後,同濟高工遷回上海市新城區江灣威德麥路370號(現邯鄲路),在校學生約200人。這壹時期是解放戰爭時期,也是學生運動風起雲湧的三年。大四工科生齊聚同濟大學愛國學生運動,奮勇抗爭。1949上海解放後,同濟高級工程師改為華東工業部領導,正式命名為“同濟高級工業學校”,朱振德任校長。

搬回南京

1951同濟高級工程師遷至南京中山北路200號。1953同濟高工在院校調整中分為兩個學校:在機械科學基礎上成立南京機械制造學校;南京建築工程學院是在土木工程的基礎上建立的。1955以上兩校畢業生仍持有同濟高級工科畢業證。1954年,南京機械工業學校更名為南京機械制造學校,1童家山新建教學樓和學生宿舍竣工。此後,南京童家山1號(現江蘇省委黨校宿舍)壹直是南京機械學院的校址。同濟高工成立於1933,1953從同濟系統退市。走過了20年,為祖國培養了壹大批優秀人才。同濟高三學生不忘自己是同濟人,但依然珍惜和懷念母校,他們積極參加學校重大活動。2002年,同濟大學附屬高級技工學校校友通訊編輯完成,提交母校備案。百年校慶期間,眾多同濟高科畢業生返校為母校慶生。

南京機器制造學校

1951年,同濟高級工業學校從上海遷至南京市鼓樓區中山北路200號。

1953同濟高級工業學校發展為兩校:南京土木工程學校,在土木工程基礎上成立,仍位於南京中山北路200號,1980升級為南京建築工程學院;在機械工程基礎上成立的南京機器制造學校,位於南京市鼓樓區佟家山1號。學校於1958升級為南京機械學院。

南京機械學院

這兩所繼承同濟高工衣缽的高等學府分別發展成為南京建築工程學院和南京機械學院。之後,南京建築工程學院於2001年5月與南京化工大學合並組建南京工業大學,南京機械學院於2000年6月與南京電力學院合並組建南京工程學院。2006年8月10日,江蘇省委黨校正式接管南京工程學院東校區,南京工程學院由此開始了江寧大學城的新階段。從1954到2006年,學校在童家山經歷了輝煌的52年歷史。南京工程學院的前身南京機械學院與康斯坦茨工業大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共同推進學校的改革和現代化建設。並且是國內第壹所數控技術專業大學,奠定了自動化領域的領先地位。康妮公司就是在這個時期誕生的。在機械工業部和德國巴伐利亞-福州市政府的支持下,南京數控培訓中心成立。電氣工程學院的歷史沿革

1946江蘇省成立蘇州工業學校(“蘇”);

1953,更名為蘇州電力學校;

1954年更名為南京電力學校,校址由蘇州遷至南京。

1986,南京電力學校升格為南京電力學院,創辦江蘇電力職工大學(聯合辦公);

1992,更名為“南京電力學院”;

2000年6月,南京機械學院和南京電力學院正式合並升格為南京工程學院。

電氣工程學院歷史概述

蘇州市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成立於1946年9月,簡稱“蘇”,江蘇省松江高級應用化學職業學校於1950年6月並入蘇。徐乃馨等人先後擔任蘇的總裁。後來蘇州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更名為蘇南蘇州高級工業技工學校,隨後學校又更名為江蘇省蘇州高級工業技工學校。1952江蘇省蘇州高級工業技術學校(機械系的壹部分)參與了南京機械制造學校的合並組建,後發展為南京機械學院。65438-0953蘇州高級工業技術學校(化學工程系的壹部分)參與了重工業部杭州化學工業學校的合並組建,後發展為浙江工業大學。土木工程轉入蘇州建築工程學校(蘇州工學院),江蘇省蘇州高級工業技術學校於1953更名為蘇州電力學校。同年65438年6月+10月,南京市征用土地233.5畝,建設新校區(即原南京工程學院草場門東校區)。1954年6月,蘇州電力學校(部分)遷至南京,改建為南京電力學校。此後,南京市鼓樓區北京西路74號為校址,學校在這裏歷經了51年的風風雨雨。1983南京工業學校成立,隸屬於國家核工業部。

2001,並入南京工程學院。2000年6月,南京機械學院與南京電力學院合並,組建南京工程學院。

2001年3月,原核工業部直屬南京技工學校並入南京工程學院。

2003年,南京工程學院江寧學院主校區開工建設。

2005年6月,165438+10月,南京工程學院與南京藝術學院舉行老校區置換協議簽約儀式,結束了南京工程學院在石頭城下的時期。

2006年8月10日,江蘇省委黨校正式接管南京工程學院東校區。

2010,南京工程學院成為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

201110 6月10,南京工程學院正式獲批碩士研究生培養試點單位,招收機械工程和電氣工程專業工程碩士。

  • 上一篇:歷史上的米月和李傕,歷史上的米月和李傕?
  • 下一篇:大理東門歷史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