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初壹歷史上冊重點知識點

初壹歷史上冊重點知識點

1.壹年級歷史第壹冊重點知識點。

第壹課祖國的古代居民

壹、中國最早的人類

1.中國已知最早的人類是元謀,距今約1.7萬年。

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在於會不會制造工具。

第二,北京人

北京人生活在大約70-20萬年前,保留了類人猿的特征,但手腳分工明顯,能夠制造和使用工具,制作石器。

第三,穴居人

穴居人生活在大約3萬年前。

第三課中國的祖先

壹、華夏始祖——黃帝和顏地,人文始祖——黃帝(原因:四大發明)

第二,姚舜禹的“退位”

1.夏朝的建立標誌著奴隸制的開始。中國的奴隸社會始於公元前21世紀。

2.大約在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這是中國歷史上第壹個王朝。夏朝的建立標誌著中國早期國家的建立。

第4課夏商周的興衰

壹、夏朝的興衰

1.於死後,把皇位傳給兒子齊,使世襲制取代了退位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約公元前1600年,唐敗桀,尚儉滅夏。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木葉交戰。商朝滅亡後,吳王建立了周朝,定都鶴嘴鋤,又稱濠井,歷稱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為了鞏固統治,西周實行分封制。

2.內容:周把的土地、平民和奴隸分給親戚和英雄,封他們為諸侯。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平時向皇帝納貢,保衛疆土,戰時帶兵與皇帝作戰。

3.作用:開發邊遠地區,加強統治,使西周成為強國。

第5課輝煌的青銅文明

1.原始社會末期,中國出現了青銅器。商朝是中國青銅文化的輝煌時期。青銅器分別是司母戊鼎(造型雄偉)和泗陽方尊(造型精美)。

2.商周同期,中國西南的成都平原上盛行著壹種獨特的青銅文化,這就是舉世聞名的“三星堆”文化。那裏出土的青銅面具、大型青銅雕像和青銅神樹引起了中外人士的關註。

第六課春秋戰國時期的紛爭

第壹,春秋爭霸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棟遷居洛邑,史稱“東周”。東周分為兩個時期:春秋和戰國。

2.齊桓公任命管仲為宰相,積極改革內政,發展生產;同時改革兵制,組建強兵,以“尊王抗夷”的號令,逐漸成為春秋時期的第壹霸主。

3.公元前7世紀後期,在楚謹和中國的成蒲戰爭之後,晉文公成為了中原的霸主。壹百年後,楚莊王成了中原的霸主。

二、戰國七雄

1.戰國七雄的順序是齊、楚、秦、燕、趙、魏、漢。

事情發生在公元前260年,秦國和趙國的決戰是長平之戰。長平之戰讓東方六國無力抵抗秦國。

2.壹年級歷史第壹冊重點知識點。

魏晉南北朝文化(上)

壹、祖沖之與皮

1.祖沖之:南朝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

2.成就:與現代相比,測算壹年只需要50秒;造千裏船;設計制造水錘磨機;計算圓周率到小數點後7位。

二、與齊蜀

1.賈思勰:北朝農學家。寫齊的《姚敏書》

2.齊姚敏書:介紹農、林、牧、副、漁業的生產技術和方法;強調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提倡生產技術和工具的改進。

3.地位:它是中國第壹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在世界農業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三,李道元與《水經註》

1.李道元:北魏地理學家。《水經註》的作者

2.水經註:書中以水系為綱,詳細介紹了山川、河流、城鎮、地形、風俗、古跡等。

魏晉南北朝文化(下)

壹、古代書法、繪畫、雕塑的主要成就。

1.書法藝術:

東漢末年,書法逐漸成為壹門藝術。

⑵魏晉時期,書法字體由篆書、隸書向楷書轉變,草書、行書逐漸流行。

③王羲之:

①東晉壹位大書法家,書法收藏甚豐,被後人稱為“書聖”。

(2)代表作是《蘭亭集序》(號稱“天下第壹行書”,後稱“嫵媚蒼勁,更不絕世”)。

③書法特點:其字或清新秀麗,或“飄如雲,敏捷如龍”。

2.繪畫藝術:

(1)顧愷之,東晉人,繪畫題材廣泛,人物性格婉約,生動傳神,富有個性。

(2)代表作品有《女史真圖》、《洛神賦圖》。

3.雕塑和石窟藝術:

⑴秦陵兵馬俑:再現了兩千多年前秦軍橫掃六國的雄偉氣勢,是世界藝術寶庫中壹顆璀璨的明珠。

(2)石窟藝術:

①時間:北朝。

②目的:統治者要宣傳佛教。

③主要石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④特點:石窟內雕刻著數量驚人的大大小小的佛像,周圍石壁上布滿浮雕。這些雕像繼承了秦漢以來造型藝術的傳統風格,並吸收了佛教藝術的優點..

3.壹年級歷史第壹冊重點知識點。

第壹,秦朝的統壹

1,“秦王掃六合”(統壹全國)的原因:

商鞅變法後,秦國逐漸成為七國中的強國。

(2)長平之戰(趙國大將趙括紙上談兵)後,六國再也抵擋不住秦國的進攻。

隨著各國經濟文化聯系的不斷加強,政治分裂阻礙了社會發展,統壹成為大勢所趨。(4)秦王制定了正確的戰略(遠攻近攻)。

2.秦統壹全國:公元前221年,秦王贏政統壹六國,建立秦朝,定都鹹陽。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壹個統壹的多民族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3.意義:①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的割據局面,將中國歷史推向了壹個嶄新的階段。②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壹個統壹的多民族封建國家。

4、建立皇帝制度:內容:①建立皇帝的稱號,處於至高無上的地位。②在中央設置丞相(處理國事)、太尉(掌管軍事)和禦史(監察官員)。(3)在地方上,廢除分封制,全面實行郡縣制。秦朝建立了壟斷的中央集權。

5.秦始皇鞏固統壹的措施:

(1)政治上:廢分封制,立縣;

⑵經濟文化方面:①統壹貨幣(“秦國圓方孔半兩”銅錢)。②均勻度(長度)數量(容量)刻度(重量)。(3)統壹書寫(先用小篆為規範書寫,再用隸書);

⑶軍事方面:禦匈奴,築長城;

⑷思想方面:焚書坑儒。

6.秦朝的疆域東至東海,西至隴西,北至長城,南至南海。那是當時世界上壹個偉大的國家。

二、秦末農民起義:(秦的暴力政治是秦末農民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

1,原因:秦的暴力政治。表現在:①“焚書坑儒”(這是秦始皇在文化思想領域獨霸的集中表現)。(2)重稅和殘酷剝削。(3)嚴刑峻法。④秦二世多昏庸殘暴。

2.開始:大澤鄉起義。公元前209年,陳勝、光武領導大澤鄉起義,秦末爆發農民起義。起義軍俘虜了陳,在陳縣建立了張楚政權。(中國第壹個農民政權)

3.起義的意義:陳勝和光武起義是中國第壹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這對秦朝的殘余統治是壹個沈重的打擊。他們的革命首創精神激勵了後世數百萬勞動人民反抗殘余暴力統治的鬥爭。

4.巨鹿之戰:公元前207年,項羽在巨鹿大敗秦軍主力(破釜沈舟,最後壹搏)。

5.秦朝滅亡:公元前207年,劉邦進入關中,逼近鹹陽,子嬰出關,秦朝滅亡。

4.壹年級歷史第壹冊重點知識點。

祖國的古代居民

壹、元謀人:距今約654.38+0.7萬年,雲南省元謀縣,長江流域。目前中國已知最早的人類。會制作工具,會用火。

第二,北京人:大約70-20萬年前,在北京周口店的古龍山上,在黃河流域。類人猿的壹些身體特征被保留了下來。會制作和使用工具(制作石器)。用自然火長時間保存火種。群居生活,從事采集和狩獵活動。

1929年,我國青年學者裴文中發現了第壹個北京人頭骨化石。

3.穴居人:大約3萬年前,在黃河流域的北京周口店古龍山頂。基本和現代人壹樣。可以手動生火;使用錘打石器,掌握拋光和鉆孔技術;采集、狩獵和捕魚,群居生活;有審美意識。

繁榮的秦漢文化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紙出現在西漢早期。

2.蔡倫是東漢時期改進造紙術的重要歷史人物。意義:世界上大多數造紙技術都是直接或間接從中國傳過來的。造紙術的發明是我國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壹大貢獻。

3.東漢張衡制作的地動儀。功能:確定地震方向。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器。

4.東漢華佗首創“馬飛散”,是世界醫學的壹大創舉。主要作品《五禽戲》。

5.東漢末年的張仲景寫了《傷寒論》。這本書闡述了中醫理論和治療原則。他醫德高尚,醫術高明,後人尊稱他為“醫聖”。

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在法庭上使用漢語,禁止鮮卑語;

②官員及其家屬必須穿漢服;

③將鮮卑族改姓為漢族,將皇室姓氏由拓跋改為袁;

④鼓勵鮮卑貴族與漢族貴族通婚;

⑤采用漢族的官制和法律;

⑥學習漢民族的禮儀,尊崇孔子,以孝治國,倡導尊老敬老的風氣。

張騫與西域相連。

1,西域:漢朝的人把今天甘肅的陽關和玉門關,也就是現在的新疆以及更遠的廣大地區,稱為西域。

2.張騫第壹次出使西域:

(1)時間:公元前138

(2)目的:聯絡大月氏(支)和* * *進攻匈奴。

(3)意義:了解了西域的具體情況,以及他們與漢朝交流的願望。

3.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

(1)時間:公元前119年。

(2)目的:為了加強與西域各國的聯系。

(3)意義:促進了漢朝與西域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以史地知識,試想張騫在“開西域之徑”的過程中會遇到怎樣的艱難險阻。我們應該向他學習哪些優秀的品質?

(1)惡劣的自然環境,兩次被匈奴等扣留。

(2)張騫的優秀品質:意誌堅強,不怕犧牲,不怕艱難險阻,忠於祖國,信守承諾,不辱使命。

造紙術的發明

1,紙的發明:我知道了西漢時期造紙的基本方法——缺點:質量差,產量低。

2.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蔡侯紙”),為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

(1)造紙原料:樹皮、破布、麻頭、舊漁網。

(2)蔡侯紙的特點:原料好找便宜,質量也有提高。

3.造紙術的貢獻(或意義):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影響了世界文明的進程,是中國對世界的巨大貢獻。

5.壹年級歷史第壹冊重點知識點。

過去的故事

壹、炎黃聯盟

1,漢泉之戰:黃帝打敗顏地,炎黃聯盟成立。

2.涿鹿之戰:炎黃部落擊敗蚩尤部落。

3.影響:華夏民族逐漸形成,顏地和黃帝被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第二,炎帝和黃帝的傳奇發明,反映了我國原始社會晚期的社會發展水平。

1,顏地的貢獻:

(1)教人耕種土地,制作生產工具,種植糧食和蔬菜;

(2)制造陶器,發明紡織品,烹煮食鹽,教人們進行貿易和交換。

(3)制作樂器和豎琴最早有圖形、文字和歷法知識。

2.黃帝的貢獻:造宮殿,做衣服,挖井,造船,教人煉銅,發明弓箭,指南針車。

3.黃帝時期:創造了文字,淩倫制造了旋律,李首先發明了算盤,而嫘祖擅長紡織和繅絲。

三、堯、舜、禹的滅亡

1,退位制度的意義:把部落首領的位置傳給賢德的人。

2、舉薦人才的標準——德才兼備、以身作則;

3.退位制度的本質:民主選舉部落聯盟首領的制度(民主選舉,首領沒有特權)。

4.繼黃帝之後,“禪讓制”選出的領袖是堯、舜、禹。

5、大禹治水:與群眾同甘共苦,三不進戶,為治水建功立業。體現了艱苦奮鬥、堅忍不拔、無私奉獻的精神。

  • 上一篇:日食傳說之六,讓天文館失去理智的“鐘康日食”。
  • 下一篇:“黑非洲”是什麽意思?有什麽樣的生命系統?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