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英雄事跡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英雄事跡

衛青,第七次世界大戰的匈奴

衛青(?——前106),字仲卿,平陽(今山西臨汾市西南)人,西漢時期傑出的軍事家、統帥。

幼奴苦,苦,長,為侯府騎士。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因其同父異母的妹妹衛子夫有幸為武帝,遂以衛為氏,入宮為官。不久,他被漢武帝提拔為建、侍中,又調任大中大夫。

元光六年春(前129),騎馬出上古縣(治鞠揚,今河北懷來東南)擊匈奴,入龍城(今內蒙古東、烏吉木沁旗西),俘七百人,尊為關外。

元朔元年秋(前128),率三萬騎出雁門郡(治善,今山西右玉井)反匈奴,俘虜數千。

第二年春,李希等領兵出雲(今呼和浩特市西南),西行至高闕(今內蒙古何琳西北),再轉南,包圍匈奴白羊王、婁煩王,俘虜數千,得河南地(今河套、伊克昭盟南),為後來攻打匈奴單於本部開辟基地,被封為昌平侯。五年春,率三萬騎兵出高闕六七百裏,夜襲右王,俘六萬五千四百三十八+0.5萬人,拜將軍,統將軍。

六年春夏,他率領六位將軍,十余萬人馬,騎出定襄(今靈兒西北),攻打漠南可汗大本營,殲滅壹萬余人(見河南漠南之戰)。

元壽四年春(前119),率領4員大將,5萬人馬,騎出定襄攻匈奴,大敗可汗本部,追到蒙古罕蓋山南支趙辛城,燒了匈奴的粟。戰鬥俘虜近兩萬人,沈重打擊了匈奴(見漠北之戰)。因為工作和霍去病還有傅。

衛青壹生七次率兵攻打匈奴。敢於深入戰鬥,善奇義兼;為了嚴格,與士卒同甘共苦;打仗往往爭第壹,戰士願意為此而努力;做人要謹慎,遵紀守法。

匈奴都滅絕了為什麽還要在家-霍去病。

霍去病(140-117),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人。

霍去病少年時,生活在奴婢中間,又窮又苦。但他隨叔父衛青學武,騎射刺技高超。他身體強壯,沈默寡言,值得信賴,既有智慧又有勇氣。18歲的時候,霍去病是皇帝的助理(負責皇帝身邊安全的官員)。同年,在與匈奴右爭奪河南(今河套地區)的最後壹戰中,與大將衛青並肩作戰,被封為“樸堯,校尉”。他率領800名精銳騎手,在距離軍隊數百裏的地方,乘匈奴人不備,選擇壹個便於進攻的目標,進行突然襲擊,殺死1028敵軍,首戰告捷,被封為冠軍。

公元前119年,漢朝決定派衛青和霍去病率領五萬騎兵和數十萬步兵在漠北紮營。霍去病出戴軍(今河北蔚縣)至北平(今河北平泉縣),衛青出定襄(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分兵過大漠,與單於決戰。根據沙漠作戰的特點,霍去病大膽地選擇了壹些投降漢朝的匈奴人和長期留在匈奴的漢人作為軍校,這讓他有了熟悉匈奴軍情和漠北物候的優勢。率領引導的輕騎兵,離開基地深入敵後,“食敵”“追北”兩千多裏,尋找可汗。隨著可汗主力西進,他率部遠離後山(今不詳),渡過弓水(今蒙古克魯倫河),與匈奴左(掌管匈奴東部的最高長官)交戰。結果壹舉拿下匈奴壹等將王、等83人,俘虜7萬余人。匈奴左部幾乎全軍覆沒。霍、魏兩軍終於在瀚海(今貝加爾湖)會師。為了慶祝戰功,他們在旭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德爾山)設壇祭天,在古言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烏蘭巴托以東)開設紀念廣場。後來,部隊凱旋而歸。這場戰役收復了沙漠以南的所有土地,並建立了壹片荒地來防禦匈奴。“匈奴雖遠,大漠南無王庭”,解除了西漢初年以來匈奴對漢朝的威脅,霍去病晉升為古將軍。兩年後,霍去病去世,年僅24歲。漢武帝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鐵甲官兵列隊護送靈柩至茂陵以東,葬於壹座形似祁連山的高大墳墓中。墓前有漢武帝為表彰其功勛而豎立的14大型圓形石雕。寫它的座右銘:“匈奴既滅,何以家為!”李白樂府詩《胡無人》寫道:“風吹霜海草枯,但筋枯筋細馬傲。”韓家兵三十萬,霍嫖姚將軍兼頭領。流星白腰插,劍花秋蓮輕出框。山兵在雪玉關下閃閃發光,虎劍射金甲似沙。雲龍虎皆歸,太白入月可滅敵。"

戚繼光,著名抗日軍人。

戚繼光(1528-1587)是明朝著名的抗日軍人、軍事家、民族英雄。景,字南唐,後名,山東濟寧人,祖籍安徽定遠。生在門裏。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17歲,攻父,掌管登州衛事務。三十四年(1555)調任浙江省會,次年升為將軍,鎮守寧波、紹興、臺州。

9月,日軍800人入侵龍山車站,戚繼光等人率領10倍於敵的明軍前去阻止。日軍三路夾擊廝殺,65438+10多萬明軍不堪壹擊,陣勢漸亂,節節敗退。見情況危急,戚繼光跳上壹塊高高的巖石,連射三箭。敵人三個頭目倒下,敵人群龍無首,倉皇逃竄。三十八年(1559),臺州倭亂頻發,百姓深受其害。數千名倭寇包圍了陶鑄的千家萬戶,戚繼光從寧波領兵連夜馳援臺州,解除了陶鑄的圍困,殲滅了海門的侵華日軍。然後,我到金華、義烏等地招募了3000多名精壯的農民和礦工,以嶽家軍為榜樣進行訓練,最終成為舉世聞名的祁家軍。戚繼光根據南方的地形和敵人的作戰特點,創造了長短兵器相結合的“鴛鴦陣”,用飛刀、槍、火箭反復克敵制勝。

三十九年春(1560),任臺(州)、晉(中)、燕(州)刺史,駐臺州。建造烽火臺,修復城墻,訓練沿海守軍。四十年(1561),數千倭寇登陸臺州。戚繼光率軍出擊,在健跳、寧海(今三門)、花街、上峰嶺、白水洋、太平(今溫嶺)新河、長沙等地連續九次擊敗侵華日軍,解救被俘難民數千人。史稱泰州勝利,又稱泰州九戰九勝。次年夏,助福建,搗毀之敵老巢,擊敗、興化之敵,連破六十余營。

四十二年(1565)與鎮壓廣東倭寇,解除東南倭寇。戚繼光在冀州後,鎮守16,正準備修繕,外敵不敢輕易入侵。被排擠,明萬歷十壹年(1583)調到廣東駐防。被誣陷後,他搶了工作,回到了家鄉。戚繼光在練兵、武器管理、陣法繪制等方面有獨到的見解,其優秀的軍事理論著作《姬曉新書》、《練兵實錄》、《停訓集》等受到軍事家的高度評價。

  • 上一篇:明清墓誌銘研究
  • 下一篇:蜀道的艱難主題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