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評價張亮四個字

歷史評價張亮四個字

劉邦對張亮的評價是:“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之外。”

仔細觀察,據說張亮具有戰略洞察力:知道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還知道如何團結我們的朋友,打擊我們的敵人。而這種洞察力來源於他對人性的洞察:他能準確而深刻地把握各類人的心理本質要求,進而采取對策改善局面。他給劉邦的重要建議如下:

1.建議劉邦把漢王基地設在漢中而不是巴蜀,燒回關中的棧道,麻痹項羽。

項羽自稱西楚霸王後,封劉邦為漢王,其封地原本僅限於巴蜀,也就是今天巴山以南的川渝地區。為了感謝張亮在鴻門宴上的救命之恩,劉邦送給張亮壹百兩黃金和兩鬥珍珠。但是,張亮把這些財寶都給了項伯,讓他代替項羽幹活,還把漢中地區封給了劉邦。劉邦知道後,撥了壹筆錢讓張亮再交給項伯。這樣壹來,項羽就真的把漢中封給了劉邦,給了劉邦日後反攻回關中,提供了前沿基地。張亮當時的理想是幫助韓望城。於是,他告別劉邦,回到了韓國。臨走時,他建議劉邦燒掉斜路上的棧道,以示壹去不復返東方的決心。劉邦依計而行,為韓信後來的“築棧道,過陳倉”埋下了伏筆。在這兩個建議中,張亮利用了項伯容易被財貨折服的弱點和項羽容易被表面現象欺騙的弱點,成功地達到了目的。

2.建議劉邦立韓信、黥布、彭越為王,建立最強大的反項羽聯盟。

公元前205年(漢二年)四月,漢王劉邦曾經攻打項羽的都城彭城。沒想到,他被項羽的壹句“復出”打得落荒而逃,連父親和妻子都落入敵手。逃跑途中,劉邦扶著馬鞍問:我想把關中的土地“捐”出去,找壹個能共同打敗項羽的合作者。妳說我該“捐”給誰?所謂“捐”,就是承諾誰拍壹個地方,誰就封這個地方的王。張亮推薦的三個人是劉邦手下的將軍韓信、項羽的前首領黥布和齊王田蓉手下的猛將彭越。劉邦按照他的計劃,就是這三個人後來幫助劉邦打敗了項羽。張亮建議與這三個人結盟,以撕裂土地、封王為代價實現結盟。基於這樣的判斷,他看到了這三個人傑出的軍事才能和自立為王的野心。他們有軍事才能,理應結盟;如果妳有自立為王的野心,可以通過分土分封來收買。可以說妳選對了人,用對了手段。

3.建議劉邦停止分封六國舊皇族成員為王。

公元前204年(漢三年),劉邦和項羽在滎陽相持不下,劉邦提供糧食的路線被項羽打破,處境十分艱難。劉邦病了,去找大夫,問部下有什麽好的建議,吃了他的建議,讓被秦國消滅的趙、魏等六國舊皇族做了王。他們回應劉邦,攻擊項羽側翼,分解眼前的正面壓力。劉邦從他的計劃出發,刻了六國的王銀,於是準備帶著印章,付諸實施。這時,出差在外的張亮回來了,聽到這個消息,沖進了劉邦的帳篷。劉邦正在吃飯,張亮搶了他手裏的筷子,於是給了劉邦八條建議,不能這麽做。最核心的壹條就是:漢王所有與妳並肩作戰的將士,不都夢想著有壹天能取得勝利,撕裂國土,封王嗎?現在妳壹旦讓根本沒有政權的六大皇族後代做了王,就會讓妳的追隨者心灰意冷,那些沒有權力的後代就不會真正起到騷擾項羽的作用了。劉邦方恍然大悟,忙派人追回刻章,銷毀。

張亮提出這個建議並不容易。他原本是韓國壹個貴族家庭的兒子,祖上三代都是韓國總理。他在反秦鬥爭中最初的目標是為舊韓國報仇,重建新韓國。直到他幫助保護的漢王成被項羽殺死,才徹底投靠到漢王劉邦的麾下。按照他老的思想邏輯,他應該是贊成恢復六國皇族後裔王的稱號的。但此時的張亮已經徹底看清了六國已死,不可復活的歷史趨勢,毅然放棄舊理想,轉而支持劉邦以分封現有實力派的方式奪取天下,建立新的統壹國家。這壹暗示表明張亮對歷史趨勢有著敏銳的嗅覺。

4.敦促劉邦早日分封功臣,穩定漢初政局。

打敗項羽後,劉邦雖然分封了蕭何、張亮等幾大功臣,但對於大部分功臣,卻沒有什麽動靜,讓人私下議論紛紛,意見很大。張亮了解了這些情況,並尋找機會提出抗議。有壹天,他陪劉邦在洛陽城樓上散步。劉邦看到許多將軍聚集在城外的河灘上,就問張亮:“他們在那裏幹什麽?”張亮不假思索地回答:“妳們是在討論謀反嗎?”這當然是聳人聽聞的。也許這個時候人們只是在那裏聊天,而張亮只是用這種極端的方式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果然,劉邦接著問:“天下難安。他們怎麽能計劃造反呢?”張亮回答說:“這個世界是破碎的,但所有被陛下分封的人都與您關系密切,如蕭何和曹參,許多過去與您有仇的人都被處決了。妳面前的這些將軍,也許不是妳的親密老鄉,但他們都立下了戰功。他們擔心分封時沒有自己的壹份,或者過去得罪過妳,又怕妳挑毛病,殺了他們報舊仇。因此,他們聚在壹起討論叛亂。”劉邦問:“怎麽辦?”張亮回答說:“首先分封壹個公認與妳有仇的人,然後盡快分封其他將領。誰是妳公認的敵人?”劉邦說:“雍池,這小子讓我為難了好幾次。我早就想殺了他。”張亮說:“那就先封雍池。”劉邦當即封永池為什邡侯,並命丞相、禦史等大人盡快制定賞罰計劃。雍池壹封,將軍們的疑慮都打消了,軍隊的情緒也穩定了。

最難能可貴的是,張亮理解所有人的欲望和要求,並能利用這種欲望來控制人,達到自己的目的。但他對自己的物質利益抱著壹種非常超脫和冷漠的態度,這也是後人所稱道的。所謂“不成功”,就是他比韓信和蕭何聰明。

事實上,張亮能夠做到這壹點主要是由他的道德水平決定的,而不是由他的智慧決定的。韓信也知道“鳥盡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但他壹意孤行,走上了造反的不歸路。不是韓信缺乏理智上理解這個道理的能力,而是缺乏約束自己野心的道德力量。張亮不同於韓信。他出生在壹個貴族家庭。他本來就是壹個養尊處優的君子。他投身反秦“革命”是為了滅秦復辟朝鮮,而不是為了給侯爵謀財的個人目的。也就是說,他不是那種為了個人目的而加入“革命”的投機者。同樣灑脫的唐代大詩人李白深明此點,在詩中贊美張亮“傾家蕩產不在家”。這樣壹個曾經為“革命”貢獻了壹生的貴族兒子,在“革命”成功後當然不會陷入爭權奪利的無聊套路。從這個角度來看,張亮之所以能夠在成功之後隱退,並不是因為他有深厚的智慧和謀略,而僅僅是因為他堅持了自己最初的理想主義目標。

應該說,漢高祖劉邦在征服天下之後,並沒有戰爭時期那麽慷慨了。貢獻最大的宰相蕭何,只封了8000戶的輪候冊。劉邦帶隊離家苦役時,別人給了300元,蕭何給了500元,於是劉邦多封了他兩千戶,勉強讓蕭何成為“千戶候地”。對於張亮,劉邦是出奇的慷慨。他認為張亮的貢獻仍在蕭何之上,他給了張亮三萬戶富庶的土地。張亮謝絕了這壹獎賞,他的感謝之詞也是真誠和感人的:“當我在下邳開始我的軍隊時,我在土地上遇見了皇帝。這是上帝派大臣來見陛下的意圖。陛下用了我的計劃,僥幸成功。故請封自留地於大臣,三萬大臣不敢收。”這段話表明,張亮並不在乎封地的多少,而只是想紀念他們的友誼。劉邦答應了這個要求,張亮被任命留下來,和蕭何壹樣多的家庭被關閉。正是因為張良本辭了三萬戶侯的封號,才無法避嫌,以更極端的語言敦促劉邦早日賞賜其他將士。而且,在打下天下後,張亮還試圖辭去所有官職。雖然仍為劉邦效力,但他隨叫隨到,生病時甚至上戰場,卻始終沒有任何正式職位。

劉邦晚年對戚夫人寵愛有加,外出行軍打仗,經常帶著戚夫人。他的妻子呂後留在宮中鎮守後方,卻很少見到劉邦。劉邦已經讓的兒子劉做了太子,但是劉嬰這個孩子太心軟了,劉邦有點看不上他。劉邦覺得戚夫人生的兒子有些像自己,戚夫人經常哭著求劉邦考慮他們母子的未來。劉邦動了改皇太子的念頭,向群臣提出改皇太子的想法,不想遭到壹致反對。盡管大臣們反對,劉邦還是想往這個方向走。呂後面臨著嚴重的政治危機,非常害怕。於是,她派弟弟呂澤在張亮出去的路上攔住他,把他帶到家裏,逼張亮出出主意。張亮說:皇帝決心做這種事。正面反對是沒有用的。我們必須想其他辦法。聽說天下有四大名臣被譽為“上善四貴”,以聖賢著稱。因為聽說皇帝教士慢,所以逃到上善,對漢朝不忠誠。但是皇帝很重視這四個人,多次邀請,都沒有被邀請。現在,如果妳能不遺余力地讓太子親自寫書,派壹個能說會道的人畢恭畢敬地壹次又壹次邀請他們,並邀請四位聖賢作為太子的座上賓,在他們的幫助下,妳或許能鞏固太子的地位。呂澤把這個想法報告給了呂後,呂後立即安排呂澤執行這個計劃。王子親自寫了壹本書,派人準備了禮物。果然,四位老人被邀請到家裏協助王子。公元前194年(漢十壹年),淮南王黥布造反,劉邦生病,打算派劉玉鑫郢去平叛。《上善四貴人》對呂澤說:“太子若帶兵出征而勝,其太子地位無所得;如果戰敗,那將是壹場大災難。況且軍中將領都是曾經與皇帝並肩作戰的貓頭鷹。現在讓太子指揮這些人,無異於讓壹只羊指揮壹群狼。妳能在哪裏指揮它,那將是徒勞的。到時候戚夫人就有機會了,趁機推動廢太子,那就麻煩了。因此,必須立即邀請呂後去見皇帝,哭著說:“黥布是世界聞名的猛將,善於用兵。現在,因為陛下的緣故,我們軍隊的將軍們有信心去攻打黥布。如果讓太子像羊狼壹樣帶兵打仗,我們的將軍沒有信心。如果有人能聽王子的話,黥布知道這個消息會很高興,士兵們很快就會西進長安。雖然陛下病了,但即使妳躺在車裏,妳也會知道妳在那裏,妳壹定會努力戰鬥,平定黥布。”呂澤連夜進宮,向呂後做了匯報。呂後按照“上善四號”的指示,立即去見劉邦,為劉邦哭泣。劉邦聽了這話,覺得確實有道理,就罵道:“我他媽的就知道這傻小子不夠送,我還得自己去。”於是他帶著病,率軍出征。當時張亮也病得很重,勉強支持劉邦為他送行。他對劉邦說:“我本來應該和陛下壹起出去的,但是我病得太重了。以黥布為首的楚人以野生疾病著稱。陛下不要和他們硬拼,要避開他們的鋒芒,尋找機會殲滅他們。另外,陛下不能出門,家裏沒人管。請任命太子為將軍,掌管關中兵馬,支援陛下。”劉邦同意了這個建議,並暫時封張亮為少府太子,以輔佐太子。

平定黥布叛亂後,劉邦病情加重,想換太子。張亮當面狠狠地抱怨,但他不聽。王子的老師孫同叔叔甚至說,如果他換了王子,他會與死神搏鬥。劉邦當面敷衍他說:“好吧好吧,我不改。”但是我還在想怎麽換掉王子。覆水難收。王子必須使用他的殺手。有壹天宮宴,太子出席,“上善四貴人”同來,坐在他後面。劉邦看到太子身後坐著四個年過八旬的老人,頭發胡須都白了,壹副聖人的樣子,就問這四個人是誰。劉邦壹聽,這就是他幾次想招卻招不到的“上善四豪”,於是問道:“我招了妳好幾年,妳都躲著我。妳怎麽跟我兒子混在壹起了?”《上善四貴》說:“陛下鄙薄文人,愛罵人。我們受不了這種侮辱,所以無法回避。不過聽說太子是壹個仁厚孝順的人,對士子又敬又愛。世界上到處都是伸頸,王子死了,所以我們來找王子。”劉邦說,“好吧,那我就麻煩妳訓練並幫助保護太子了。"宴會結束時,劉邦把齊夫人叫來,指著"上善四貴人"的背影說:"在這四個人的幫助下,太子的羽翼成了,我想改,改不了。將來,呂後會真正成為妳的主人。”戚夫人哭了,劉邦只好含淚離開。

幾十個大臣的強烈反對,也沒有動搖劉邦改立皇太子的意誌。為什麽劉邦壹出現四個隱居老人就變卦了?張亮計劃的核心環節在哪裏?原因是張亮看到了劉邦的壹個“弱點”。他不怕大臣,但他怕全世界的人。劉邦不會違抗天下人民的意願。劉邦深知“上善四貴”對當時天下百姓的號召力。沒有這些人的參與,撤換太子只是朝廷的事。現在這些人已經卷了進來,並且明確表示“世界”將用死亡來保衛王子。如果強行廢太子,支持太子的將領,在輿論的支持下,敢於發動兵變,造成國家動亂。這是劉邦壹直不願意看到的,所以他屈服了。

從此,張亮向劉邦告別,說他對自己的布衣很滿意。如今天下安好,他願棄人世間事,循壹條名為赤松子的仙路進山修行佛法。劉邦同意了,張亮逃到長安附近的白子山,跟幾個道士長老學習“導谷”術。簡單來說,他只是吃野菜和松果維持生命。據說這樣可以讓他身輕如燕,最終變成仙女。我想,以張亮的智慧,我是不會相信這些五迷三道的東西的。人本來就是凡人,不可能成仙。以他的智慧,我是不會想到劉邦會從他的想法中邀請“上善四貴人”,而他自己也明確反對更換太子。但劉邦遭受了如此巨大的心理挫折,傷心欲絕,難免會發泄在自己身上。所以他用這種類似“自殘”的方式向劉邦道歉。劉邦放他走,可能也是接受他道歉的壹種方式。在這方面,呂後感到不安。這個曾經折磨過她的政敵和情敵的意誌堅強的女人壹直對張亮心存感激。劉邦死後,她派人把張亮請回來,勸他:“事情都過去了,不要這麽折磨自己了。”在的勸說下,張恢復了正常的飲食和起居。後來,他到了自己的封地——劉(據陳先生考證,就是現在的山東微山湖),死在那裏,享年72歲。張亮和高祖劉邦同歲,但比劉邦多活了十歲。

您的贊同是我回答的動力,請采納。

  • 上一篇:2015中考作文素材:毅力
  • 下一篇:steam中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免費遊戲?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