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國際戰略環境的歷史演變經歷了哪些階段?

國際戰略環境的歷史演變經歷了哪些階段?

國際戰略環境的歷史演變經歷了以下幾個方面:

第壹,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戰略格局。

1,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多極平衡格局(1648-1815)。

現代國際關系格局的第壹次演變發生在17世紀初,以那段時期席卷歐洲的30年戰爭為標誌。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簽訂,成為近代國際關系史的開端。作為國際關系發展的壹個重要裏程碑,所有國家,無論大小,戰勝或戰勝,都可以作為主權國家參加國際協定的原則被載入史冊。如果用國際關系“多層分析”的方法來總結這段歷史,可以看到這壹時期發生了多層變化:(1)從國際層面來看,神聖羅馬帝國控制歐洲的局面已經衰落;(2)從國家層面看,民族國家已經成為國際舞臺上的主要角色;

(3)從決策者個人層面看,王權逐漸取代神權,君主的國家“主權”意識增強。國際關系中的爭端更多地反映了決策者捍衛國家和民族利益的主觀意願。簡言之,這壹階段是以主權國家為基礎的國際政治格局的形成階段。

2.維也納體系:多極平衡格局(1815-1871年)。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和生產技術的更新,增強了主權國家的綜合國力。威斯特伐利亞和會後,國際關系的重要特征是西歐向世界各地擴張。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葡萄牙等國都在世界各地建立了殖民地,並以各種形式滲透宗教文化。歐洲擴張的結果之壹是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秩序”;第二個結果是歐洲列強在殖民問題上無休止的激烈較量。經過壹段時間的角逐,國際關系中形成了以法、英、奧、俄、普魯士為主導的多極格局。18年底,法國大革命的勝利沖擊了歐洲封建制度,對英國霸權構成了嚴重挑戰。然而,1805年拿破侖稱帝後,法蘭西帝國的擴張導致了歐洲反法聯盟的建立。盎格魯-普魯士聯盟和兩個反法集團西班牙、兩個西西裏王國和奧地利,經過壹系列妳死我活的較量,迫使拿破侖帝國解體。1814年6月至1815年6月召開的維也納會議,確立了大國並存的“維也納”體系。由於奧地利總理梅特涅在這壹體系的建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策劃者作用,所以人們也將這壹體系稱為“梅特涅體系”。英、法、俄、普、奧相互制約、相互制衡,形成多極均勢國際體系中的主人。這種模式壹般持續了40-50年。

3.法蘭克福格局:兩大軍事集團對抗的兩極格局(1971-1918)。

在維也納模式的發展過程中,歐洲工業的進步促進了各國資本主義反對封建制度及其殘余的革命鬥爭的迅速發展。1830年,法國爆發“七月革命”,推翻波旁王朝。1848+10月西西裏起義開始,革命運動席卷歐洲大陸,法國、奧地利、德國、意大利等國相繼爆發起義。1848年3月維也納起義後,梅特涅被革職流放英國,“梅特涅體系”宣告解體。65438年至0862年,俾斯麥出任普魯士首相兼外交大臣後,先後發動了對丹麥和奧地利的戰爭。1867年,以普魯士為首的萊茵河以北22個德意誌國家和3個自由城市組成北德意誌聯邦,成為法國在歐洲的勁敵。拿破侖三世試圖通過戰爭阻止德國統壹,俾斯麥決心通過戰爭實現德國統壹。

1870年7月,拿破侖三世向普魯士宣戰。戰爭開始後,法軍接連失利,在9月1日的“色當戰役”中慘敗。拿破侖三世率領10萬大軍投降。165438+10月,南德意誌聯邦共和國與普魯士簽訂聯合條約,規定法國將阿爾薩斯和洛林割讓給德國,並支付50億法郎賠償。三年付款後,德國占領軍開始撤退。5月,兩國正式簽署《法蘭克福和約》,確立了上述內容。為了確保對法國的勝利,俾斯麥在戰後組織了新的反法同盟,並於1873年建立了德奧俄“三皇同盟”,共同牽制法國。於是在歐洲大陸上形成了壹個新的。

以《法蘭克福和約》和三皇同盟為基礎的新戰略格局被稱為“法蘭克福模式”。由於俾斯麥在其中扮演了壹個主謀的角色,所以也被稱為“俾斯麥體系”。

普法戰爭中,德國統壹了。在歐洲的中心,壹個強大的、咄咄逼人的德意誌帝國出現在開始衰落的俄羅斯、法國和奧地利旁邊,使得歐洲的力量對比開始動搖。但英法德奧俄仍是控制歐洲乃至世界局勢的主要力量。當時的世界格局還是壹個群雄逐鹿的多極狀態。因此,“法蘭克福模式”也被稱為“法蘭克福多極模式”。這種模式維持了大約40年。

第二,全球戰略格局的形成。

1,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多極格局(1918-1945)。

第壹次世界大戰,從191918,11年6月開始,歷時四年多,以協約國戰敗(意大利後來投靠協約國)告終,從而結束了維持了40年的俾斯麥體系。隨著戰敗國的待遇,新的戰略格局開始形成。

1919巴黎和會於6月28日簽署了《凡爾賽條約》,在重新劃定德國邊界、限制德國軍備、瓜分德國殖民地和向德國榨取巨額賠款的基礎上,形成了歐洲新的力量平衡,建立了壹戰後歐洲國際關系新秩序,即“凡爾賽體系”。另壹方面,在壹戰歐洲列強疲憊不堪的同時,戰時才加入同盟國的美國和日本卻在戰爭中大發橫財,美國的海軍力量迅速發展,動搖了英國的海上霸權。為了確立美國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霸主地位。1921年底,華盛頓會議在美國的操縱下召開,先後炮制了《四國條約》、《五國海軍條約》、《九國對華公約》。通過這次會議,美國不僅拆散了英日同盟,挫敗了日本獨占中國的野心,而且使英國接受了美國在海上的平等地位,從而在承認美國實力優勢的基礎上,劃分了壹戰後帝國主義在遠東和太平洋的勢力範圍。華盛頓會議確定的“凡爾賽體系”和“華盛頓體系”統稱為“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這壹格局的形成,突破了以歐洲為中心的多極格局,顯示了北美和亞太地區在國際戰略格局中地位的上升。十月革命的成功打破了帝國主義的統壹,開始改變歐洲幾大強國壹統天下的局面。在這種形勢下,帝國主義國家為了維持和保護瓜分世界的現狀,采取了暫時擱置矛盾的策略,以共同對付十月革命後出現的革命浪潮,國際戰略格局逐漸從同盟國和同盟國兩大集團的鬥爭轉變為東方集團和資本主義陣營的鬥爭。

2.雅爾塔體系:兩極結構(1945-1991)。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國際政治和經濟力量對比發生了深刻變化。從國際層面來看,歐洲的中心地位不復存在。從國家層面來看,歐洲主要大國的綜合國力被大大削弱,導致其失去了昔日主導國際事務的能力和地位:壹度狂傲的德國和意大利在戰後徹底失敗,長期被排斥在國際事務之外;法國在戰爭中損失慘重,元氣大傷,國際地位急劇下降。稱霸世界百年的大英帝國已經被戰爭搞得精疲力竭,淪為二流強國。而美國則在戰爭中取得巨大進步,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政治、軍事、經濟超級大國。蘇聯雖然在戰爭中損失巨大,但經受住了考驗,成為歐亞大陸的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美國和蘇聯已經成為國際政治舞臺上的兩支主要力量。舊的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政治格局終結,以美蘇為首的兩極格局雅爾塔體系開始形成。雅爾塔體系的形成以二戰末期美英蘇三國領導人舉行的壹系列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為標誌,其中雅爾塔會議最為重要。

這些會議達成的協議和諒解,不僅協調了同盟國對抗德國和日本法西斯的作戰計劃和行動,而且加速了反法西斯世界大戰的結束。更重要的是,他們確定了美蘇的勢力範圍,標誌著兩極格局的初步形成。此後,美蘇“冷戰”加速了兩極格局的形成。65438年至0949年,美國拉攏加拿大等國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對抗蘇聯。蘇聯與之針鋒相對,於1955年與東歐七國成立華沙條約組織。北約和華約的成立,標誌著美蘇兩極格局的最終形成。在20世紀60年代世界權力的大動蕩、大分裂和大重組之後,東方集團和資本主義陣營分崩離析。東方集團解體的主要原因是蘇聯和CPSU的大國大黨行為。中蘇關系破裂並發展為敵對關系是東方集團解體的重要表現。資本主義陣營的解體主要是由於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兩者之間的經濟實力對比發生重大變化。兩大陣營解體後,美蘇兩大超級大國以全球霸權取代了兩大陣營的對立。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和以蘇聯為首的華約成為兩個超級大國謀求世界霸權的戰爭工具。戰後開始的東西方冷戰逐漸演變為以美蘇爭霸為特征的兩極格局。

雅爾塔體系下的兩極格局持續了40多年,以東歐劇變、兩德統壹、華約解體、蘇聯解體而告終。這壹時期,國際關系出現多極化趨勢,主要表現在:美蘇爭霸,實力相互削弱;西歐已經成為反對美國的力量;日本成為經濟大國,開始謀求政治大國地位;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和第三世界的崛起強烈沖擊著兩極格局。然而,上述挑戰遠未對雙極系統構成挑戰。主要是因為:這種傾向是在兩極體制下發生的,並且受到兩極體制的嚴密控制;當時沒有其他國家或集團挑戰美蘇的領導地位,形成壹極。

3.冷戰後“多極化”國際格局的形成與發展(1991-)。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人類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隨著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國際關系格局進入轉型期。兩極世界緊張對抗的結束給國際關系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影響。經過世界各種力量的發展和重組,壹個新的“多極”世界格局開始形成。由於視角不同,學術界對這壹新模式的看法也不盡相同。不過,雖然國際格局的發展還存在壹些變數,但用“壹超多強”來描述當前的世界格局,還是比較全面的概括方法。

  • 上一篇:中國最著名的港口是哪裏?
  • 下一篇:關於三國的詩歌或名言警句(十大經典三國古詩)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