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龍門石窟修建的歷史背景是什麽?

龍門石窟修建的歷史背景是什麽?

龍門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壹,位於洛陽南郊13公裏處。這裏青山綠水熠熠生輝,早在1961就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壹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0年6月,龍門石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3年)前後,歷經西魏、東魏、北齊、隋、唐、五代,由此航行到這裏的那加,長壹公裏,有2000多個石窟,10多萬尊造像。這500年的建築過程包括兩個高潮階段:北魏和盛唐。至今,伊闕兩山保存的數千尊造像,大部分都是這兩個時代的文化遺產。在北魏雕刻的眾多洞窟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和石窟寺。其中,谷陽洞集中了北魏遷都洛陽初期的壹批皇室貴族和宮廷大臣的塑像,典型地反映了北魏國家崇佛的歷史模式。這些瑰麗奪目的石雕代表了石窟寺藝術流入洛陽後最早的犍陀羅佛教藝術風格。所以他們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以鸛換鈸,盜鈸之肌。br/>;在唐代龍門石窟的重點洞窟中,盧舍那造像龕是由壹群雄偉的藝術團體雕刻而成的最著名的壹個。這種開放式的壁龕以《華嚴經》為基礎,以雍容華貴、氣勢磅礴的魯舍那大佛為核心,以壹個充滿情態質感的藝術群周形象,表達了充滿祥和色彩的佛國世界的理想意境。因為石窟雄偉深邃的藝術氣息感染著壹切祈求生活幸福的眾生,以佛教造像為主體的龍門地區吸引著眾多慕名而來的善男信女。如今,隱藏在龍門東山松柏之間的香山寺,是吳周封建王朝為安置中國境內印度高僧巴拉多(Bhabharata)遺骨而修建的佛寺。此後的100年間,香山寺聲壯,香火鼎盛,以至於中唐時期享譽海內外的地方文化名人白居易,娶了曼僧等人為“香山九老”,以支付寺課和晨煙的費用。會昌六年,白居易病逝於洛陽鹿道裏故居,名葬香山寺、曼主塔旁。如今,香山寺北側的白居易陵園是各界賓客悼念這位歷史文化名人的最佳場所。龍門石窟這壹充滿信仰和情感的文化遺產,以其奇特的外在形式和人文意識,是古代社會人們祈求現實世界的物質反映。它是中華民族對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和富有成效的創造力,通過這壹歷史人文景觀可以得到透徹的闡釋。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龍門地區的石窟和佛龕展示了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中國最大、最好的造型藝術。這些藝術作品詳細描述了佛教中的宗教主題,代表了中國石雕藝術的最高峰。

●概述:龍門石窟於2000年6月30日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選擇標準C (i)、(ii)、(iii)入選《世界遺產名錄》。因這裏東西兩山相對,伊水從中流過,形似門闕,故又稱“伊闕”。唐朝以後,這裏常被稱為“龍門”。這裏地處交通樞紐,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旅遊勝地。因為龍門石窟所在的巖體,石質優良,適合雕刻,所以古人選擇在這裏開鑿石窟。龍門石窟、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並稱為“中國石雕藝術三寶”。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時(公元471 ~ 477),歷經400余年才建成。至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龍門石窟南北長約1公裏,現存石窟1300余處,洞窟2345個,碑刻3600余處。其中賓陽洞、奉先寺、古陽洞最具代表性。魏洞——公元495年,魏國宗室邱會成開始在龍門山開鑿古陽洞。從500年到523年,武帝和帝先後在賓陽洞的北、南、南三處開鑿了三個大洞穴。石羊洞和賓陽洞的修建花費了80多萬人,還挖了東魏時期挖的方子洞和蓮花洞。北朝的石窟都位於龍門山,而古陽洞從惠朝到東魏末年修建了50多年,展現了許多中國藝術形式,大佛的姿態也從雄偉的雲岡石窟變成了溫柔可親的龍門石窟。賓陽中洞主佛所代表的佛像,面帶微笑。龍門石窟比雲岡石窟展示了更多的中國藝術佛像。唐石窟——最繁榮的時期是唐朝,占石窟總數的60%以上。武則天統治時期挖掘的石窟占了唐代石窟的絕大部分,這與她長期駐守洛陽有關。奉先寺是最具代表性的唐石窟,兩尊菩薩高70尺,葉佳、阿難、金剛、神王各高50尺(唐代長度)。規模為龍門石窟之首。用了四年,武則天自己出了兩萬。龍門20系列產品是珍貴的魏碑書法作品。代表魏代碑體風格,挺拔大方,渾厚有力,是隸書向楷書過渡中的字體,古陽洞19項。賓陽中洞是北魏時期(386 ~ 512)的代表作。這個洞穴建成前後用了24年,是挖掘時間最長的壹次。洞內有11尊大佛。釋迦牟尼主像,面容清秀,神態自然,是北魏中期石雕藝術的傑作。主雕像前雕有兩只雄偉的石獅。兩個徒弟,兩個菩薩和菩薩站在周圍,微笑著凝視對方,溫柔而真誠。洞內還雕刻有聽法菩薩和弟子的浮雕,栩栩如生。洞頂飛仙的刻畫也十分傳神。奉先寺是龍門石窟中最大的洞窟,長寬各30余米。奉先寺的過人之處在於中間巨大的魯什納雕像,真是精美絕倫的藝術傑作。盧舍那佛像總高17.14m,頭高4m,耳長1.9m..佛經上說,盧舍那是壹直發光的意思。這尊佛像,眼睛豐潤美麗,嘴角微微上翹,面帶微笑,微低著頭,微微俯視,就像壹位睿智善良的中年婦女,讓人又敬又畏。有人評價說,在塑造這尊佛像時,高尚的情操、豐富的感情、開放的胸懷和優雅的外表完美地結合在壹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藝術魅力。奉先寺的雕塑群是壹個完美的藝術整體。在盧舍那佛像旁邊,有他的弟子阿難、葉佳、受威脅的菩薩、力士和天王的雕像。這些雕像,有的慈祥,有的虔誠,看著邊上的天王、力士雕像,卻猙獰逼人,讓主像更加突出。固陽洞是龍門石窟中最早、最豐富的洞穴,也是北魏時期另壹個具有代表性的洞穴。古陽洞佛龕造像很多,大多有銘文,記載了當時雕塑家的名字,造像的年代和原因。這些都是研究北魏書法和雕塑的珍貴資料。中國書法史上的大部分裏程碑式的作品《龍門二十》,都集中在這裏。“龍門二十品”代表魏碑,字體端正大方,氣勢渾厚。它是龍門石窟書法藝術的精華,壹直為世人所推崇。還有壹個方子洞,裏面刻著140張方子,體現了中國古代醫學的成就。把壹些藥方刻在石碑或巖洞上,其他地方也有,是古代醫學成果流傳後世的重要方式。龍門石窟還保留了大量的宗教、藝術、書法、音樂、服飾、醫藥、建築、中外交通等實物史料。因此,它也是壹座大型石雕藝術博物館。

●文化遺產價值:中國石窟藝術的“裏程碑”龍門石窟規模宏大,氣勢宏偉,雕刻精美,內容和題材豐富,被譽為世界古典藝術最偉大的瑰寶之壹。它以自己系統而獨特的雕塑藝術語言,揭示了雕塑藝術創作的各種規律和法則。在它之前,石窟藝術大多保留了犍陀羅、陀陀羅藝術的元素,而龍門石窟則繼承了遙遠的印度石窟藝術,沿襲了雲岡石窟的風格,融合了魏晉洛陽南朝漢民族先進深厚的歷史文化。因此,龍門石窟的雕塑藝術從壹開始就融入了對民族審美意識和形式的理解和強烈追求,使石窟藝術呈現出中國化、世俗化的趨勢,堪稱展現中國石窟藝術轉型的“裏程碑”。具有皇家風格的龍門石窟,是北魏唐時期皇家貴族許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皇家貴族擁有豐富的人力物力,他們主持的石窟壹定是巨大而宏偉的,匯集了當時石窟藝術的精華,所以龍門石窟很有代表性。這些洞穴的發掘是皇室意誌和行為的體現,具有濃厚的民族宗教色彩。因此,龍門石窟的興衰不僅反映了公元5世紀至公元10世紀中國皇室對佛教崇拜的興衰,也從某些方面反映了中國歷史上的壹些政治動向和社會經濟形勢的發展。其意義是其他石窟無法比擬的。“龍門二十品”的稱謂始於清代。所謂“龍門二十品”,是指從中北魏龍門石窟中選取的二十尊造像的銘文,其中十九尊在固陽洞,壹尊在慈香洞。《龍門二十品》是北魏書法藝術的國粹。它所表現的書法藝術是在漢晉隸書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字體端莊大方,渾厚古樸,有隸書風格,也有楷書因素。它是“渭北”風格的代表,在中國書法藝術發展史上具有極高的地位。龍門石窟是壹座大型石雕藝術博物館,因為它保留了大量國內外宗教、藝術、書法、音樂、服飾、醫藥、建築、交通等方面的史料。龍門石窟藝術為研究中國古代歷史,特別是雕塑、繪畫、書法、建築、服飾、樂舞、圖案和時代社會風尚提供了大量珍貴資料。

  • 上一篇:地下水開發利用的歷史與現狀
  • 下一篇:足球知識四百字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