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馬竹歌劇的起源

馬竹歌劇的起源

馬竹戲流行於漳浦、龍海、東山、小蕓沿海地區和臺灣省。起源於壹種叫“竹馬燈”的舞蹈,以當地漢族民歌、小調、南曲等說唱技法為基礎,吸收融合了閩南木偶戲、梨園戲的壹些東方唱腔和表演節目而逐漸形成,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原來叫“兒童班”,因為第壹個節目叫“奔四福”,由四個丹角扮演春夏秋冬四個角色,騎著竹馬邊唱邊跳,伴奏樂器以琵琶、笛子、簫為主,所以改名為“竹馬戲”。藝術特點是演員少,節目短,多為反映漢族民間生活的小戲。妝容和道具簡單樸素。戲班的名字是竹童、玉蘭童、老馬、新馬。

馬竹戲曲早期以兒童劇為主要劇目,表演多為壹生壹次或壹次醜態,如劈柴脫,脫久脫,脫。還有兩種醜的表演,叫雙戲,比如“範坡戲”。明末清初,受其他劇種的影響,馬竹戲也演出了壹些大劇,如《王昭君》、《賽昭君》等。,角色增加到七個,即生、旦、凈、醜、帖、洋,有時稱為七腳戲。

竹馬戲是從漢族民間舞蹈發展而來的,表演動作多集中在上半身和面部眉眼。所以腳步沒有手那麽豐富,壹般只有上半身左右擺動和扭動。這是早期表演者被畫馬腿的垂直幅度覆蓋,只能進退的痕跡。在表演形式上,依然保持著“下臺”的特點。壹放出來,小醜用“大跳”,生角用“小跳”,女角踩“四角”。仇丹的表演有壹套獨特的程序:丹嬌雙手放在胸前,雙腳以蹼步行走,動作時腳尖上揚,每步約3寸;手法有指手、分手、啄手、蟹手等。“舉天”是擔腳特有的動作,不同於梨園戲雙手舉天的表演。在早期的擔腳表演中,往往是擡起腳跟藏在褲腿裏,腳尖著地,裝上木蹄,就像壹個纏足行走的女子。精致優雅,類似京劇的雜技,這在漢族民間戲曲中很少見。小醜的基本身材包括彎腿、抖肩、喜跳;表演項目有跳躍、雙手指地、壹指側、壹指腹側、肩側扇風、從水中觀看等。表演粗獷活潑,說壹句話就有壹個動作,壹個表情。老藝術家林順天在過渡巷扮演臭騷的小醜形象,與出土的古陶俑頗為相似。

到了唐代,宮中有女演員表演竹馬舞,逐漸在漢人中流行起來。李白《長征》說:“當妳,我的愛人,騎著竹馬,小跑轉圈,拋青梅。”杜牧《杜秋娘》詩說:“漸拋竹馬,舞壹點雞。”北宋大政治家孟在《東京夢記》中記載的“社火”活動和南宋臨安正月十五的燈會,有“兒童竹馬”、“踩高蹺竹馬”、“男女竹馬”等。元雜劇《蕭何月下追韓信》以蕭何“騎竹馬”為特色。明代阮大鋮編著的劇本《雙金榜》中還有壹段“跑竹馬”的舞蹈。

南宋中期,漳浦有戲劇活動。據南宋慶元三年(1197)郴州北溪人陳淳(165438 ~ 1217)在《宓尚程思艷情戲評點》壹書中說:“秋收之時,有人竊此國,乃俗也。該團不嘗試做少年,於是聚集幾十個流氓飄浪,以* * * *的合唱率演唱,稱為‘戲頭’,挨家挨戶收錢貨,向演技優秀的人致敬,或制作木偶,在居民聚集的農村搭建帳篷,四通八達,以此來拓寬觀眾群;到城近地面,四門之遙,亦為之,無所顧忌。今年秋天,從七八月份開始,在農村的朱珠村,正是時候,風很大。”所謂“乞冬”,就是當地農民為了來年豐收,邀請優秀的人來表演。今天竹馬秀的開場節目就是上面提到的《奔跑吧四大幸福》。馬竹早期的戲曲主要是“農子戲”。比如砍柴弄龍、日都弄龍、唐別等。,只有旦和醜兩個角色,表演粗糙,音樂唱腔以漢族民間曲調為主。

明代,馬竹戲曲在正統年間(1436 ~ 1449)之前興盛並傳播到陸豐縣。據上世紀50年代的老藝術家林立中說,這已經傳到他這壹代22代了,傳到老藝術家黃睿的孫輩24代了。這壹時期,春腔盛行於閩南,並在漳州、隴西等地蔓延。明代何《舒敏》卷三十八《風俗》中記載:“(隴西)近泉,其心易與春人交遊。雖然是給優秀者看的,但那將是春天的聲音……”

清初,隨著漳州人移居臺灣,馬竹戲移植到臺灣。《臺史註》說:“順治十八年,何使人刺探港路,至元夜,張燈結彩,放煙火,竹馬,歌者,極巧。君王與苗長布夜唱歌。”臺灣省吳騰達先生所著《布馬陣》說:“布馬起源很早,但最初不叫布馬,是壹種與布馬形似的竹馬戲...有兩個起源不同的傳說。第壹,據說宋朝有壹個粗人,因救司機有功,被皇帝賜官,但因為不識字,皇帝只好給他壹些侍從,派他四處奔走。這個民間故事也開始生效,並逐漸演變成壹場馬戲表演。第二,清朝有個忠臣被漢奸陷害,被砍頭,但他的兒子被救了出來,逃了出來。有壹天,皇帝在遊覽北京時遇刺,恰巧被忠臣的遺孤救下。於是皇帝封了他的榮街,賜他壹匹白馬回老家。因為他壹直在荒山野嶺中遊蕩,從來沒有騎過馬,導致壹路險象環生。”

到清代,漳浦還演唱南曲。乾隆年間(1736 ~ 1795),漳浦《六鰲誌》記載,當地有壹個風火院,其實是南曲亭。每次神仙過生日,或者人們結婚、哀悼、慶祝的時候,都聚集在元帥廟唱南曲。乾隆十三年(1748),漳浦人蔡伯龍在《觀音會義釋》中記載:“白字寫,春日唱。”這壹時期流行於漳浦、華安壹帶的馬竹戲,大量吸收了王昭君、陳三五娘等全腔音樂及其劇目,以南曲為主要唱腔。此外,馬竹戲還受到正字戲、四平戲、漢劇、徽劇的影響,並在吸收《燕青打》、《李廣指揮》、《宋鄭江放臘》等劇目的基礎上有了很大發展。清康熙年間(1662 ~ 1722),南靖縣阿津洋人福齋在《秋水堂詩》中記載了“王昭君”演出的盛況:“壹曲琵琶滿,數排簫控城。不管費明有多苦多恨,大家都歡迎。”那時候,馬竹劇團的藝人經常在正月初四出去演出,直到12月24日才回家,壹年到頭都很忙。光緒年間(1875 ~ 1908),王祥專修平和縣誌,其中說:“大年初壹,少年扮作獅子、八仙、竹馬等戲,舞足蹈,響金擊鼓,鬧得沸沸揚揚。”到20世紀20年代,漳浦已有18個兒童班,僅劉驁半島就有8個班,其他如城關、佛曇、古雷等,如“竹的孩子”、“玉蘭的孩子”、“毛的孩子”、“老馬”、“新馬”。清末民初,女藝人林安仔(劉驁漳浦人)也出現在演出中。當時人們非常喜歡看竹馬表演。曾有“三天無火無煙,看‘和春’”和“三天無米煮飯,看‘戊己’(和春)”之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竹馬表演重新獲得了活力。1952邀請林金泉、林旺壽、林武之、林順天、林等竹馬戲老藝術家參加隴西特區文藝演出,進行劈柴、渡河等表演,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從1953到1959,三次參加漳浦縣業余美展,均獲獎勵。1954年,在漳浦縣深土鄉新源前村培養了壹批青年演員,組織了馬竹戲業余劇團。

20世紀30年代,由於藝人不識字,美術教學只是模仿葫蘆,加上周圍其他劇種如潮劇、漢劇、歌仔戲的沖擊,馬竹戲逐漸衰落。民國二十三年(1934),漳浦縣只剩下“老馬”和“新馬”兩個戲班。到了民國二十八年(1939),階級完全被打散了。自本世紀三四十年代以來,由於漳州歌仔戲的興盛等原因,馬竹歌仔戲逐漸衰落。然而,作為壹種植根於漢族沃土、具有深厚傳統的戲劇,它的藝術生命將永不停息。許多傳統劇目在村裏流傳了幾百年,上演了很久。其中,如《昭君出塞》、《狀元遊行》等都有近千年的歷史,壹直保存至今。南靖縣金山鎮每年農歷正月十三都有“昭君出塞”的演出。當地人稱之為“馬藝”。

1962年,漳浦縣成立了竹馬戲藝術遺產發掘搶救工作小組,對竹馬戲的歷史、劇目、唱腔、舞美等進行了發掘整理,記錄了10個劇本。1962年底和1963年初,北京市、省、地方文化部門的專家和研究人員先後到漳浦縣調研,觀看竹馬戲演出,組織學術討論,撰寫了若幹研究文章和調研報告。“文革”期間,劇團解散;1980年代重建,更名為漳浦縣神土鄉馬竹話劇團。1984年9月,漳浦縣編《竹馬戲史料匯編》壹書。1990年7月,聘請馬竹戲曲老藝術家林金泉教授漳浦縣專業劇團青年演員《奔四福》《唐二鱉》等劇目,將這壹古老的劇種傳承下來。

到1997,漳浦縣劉驁鄉仍有零星的馬竹戲民間音樂廳。漳州市文化部門已制定搶救保護方案,將組織人員進壹步收集整理竹馬戲的物品、曲目及相關資料,使竹馬戲的歷史淵源、在中國戲劇中的地位、劇目、曲目、服飾、道具、表演特點等更加清晰。排演《四大美人》、《我的唐二嫂》、《昭君何帆》等劇目,重組馬竹民間專業劇團。

馬竹戲曲作為歷史悠久的“戲曲活化石”,越來越受到海峽兩岸藝術家和有識之士的關註。為了搶救和振興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漳浦縣組織了專業的竹馬戲班。全國各地的許多戲曲專家都到漳州來整理和研究竹馬戲。流傳於漳州數百年的《狀元遊街》壹劇,至今仍在臺灣省內流行。在表演中,冠軍騎著白馬,穿著紅袍。他在小醜馬夫的指導下,隨著鑼、鼓、鈸等打擊樂器的節拍,做出各種滑稽誇張的動作。醜角歷經壹生,默契配合,始終是該劇的靈魂,這與漳州馬竹戲的傳統表演風格如出壹轍。

  • 上一篇:中國歷史上的空難。
  • 下一篇:長安為什麽是唐朝的首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