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葉:中國地貌學大師

葉:中國地貌學大師

蒲慶宇

(中國地質科學院)

地質界的老人們都知道葉是我國培養的第壹代地質學家,袁復禮是我國的地貌學大師,卻很少有人知道葉也是我國的地貌學大師。為什麽?我想葉長期患有肺病,長期在浙大歷史地理系任教,他培養的地貌學研究生大多從事地理學工作。壹個從事地理領域工作的地質學家,往往同時被地質領域和地理領域所忽視,但跨學科的人才是最難得的人才。

葉生平概述。

葉(1894 ~ 1949),左,浙江杭州人。從杭州嚴武小學畢業後,他考入了上海南洋中學。我上中學的時候,很受在學校教書的丁文江的器重。1913年,丁文江受聘為工商部礦政地質司司長,創辦了地質學院,專門培養地質人才。葉被錄取到地質學院學習。三年後,梁野以第壹名的成績畢業,進入工商部地質調查所擔任調查員。他畢業時寫的《北京西山地質誌》出版於1920。同年5438年6月+10月,被派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質系深造。除了學習地質學,還師從D.W.Johnson教授學習地形學,1922獲得理學碩士學位,當年7月回國,仍在地質調查局工作。其間曾是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1927-1928任中山大學地質系主任、教授,受同學朱廷虎之邀創辦兩廣地質調查所。1928-1937受聘為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中央研究院第壹評審員。李四光生病去北大講學時,葉代理主任。後來,由於工作辛苦,生活困苦,葉於1936患了肺病,只好留在杭州家中休養。

1937年夏,抗日戰爭爆發,上海淪陷,葉隨家人在諸暨鄉下避難。1938年初被聘為浙江大學歷史地理系地質學教授。當年4月,他隨家人西遷,先到江西太和,再到廣西宜山,最後到貴州遵義。他壹路上飽受風霜之苦,病情加重,卻始終帶病工作。1943暑假後,歷史地理系主任張去美國講學。竺可楨校長聘請葉為史地系主任,負責史地研究所的工作。葉壹般主持部門會議和部務會議,研究處理重大問題,把歷史地理方面的具體部門工作交給李潔飛和幫忙。1945張琪琪返校後,梁野的輔助人才得以卸下包袱。抗戰勝利後,1946年夏,浙大遷回杭州,葉隨校東歸。按照學校規定,我回杭後要休學壹年,但葉的研究工作壹直沒有間斷過。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不久被任命為浙江大學地理系主任。孱弱的身體無法承受繁忙勞累的工作學習,終於在1949年8月7日下午2點,因壹場大病去世,享年56歲。

二、葉在地貌學方面的成就

說起葉在地質學方面的成就,我們會想到中國第壹部區域地質著作《北京西山地質誌》和《長江流域巫山以下地質構造與地文化史》,以及他在火成巖方面的成就。他在地貌學方面的成就幾乎無人提及,或者只是泛泛而談,著墨不多。

《北京西山地質誌》共分五章,緒論,第壹章是地層系統,第二章是火成巖,第三章是構造地質學,第四章是地理學,第五章是經濟地質學,附錄是石景山附近永定河的遷移之辯。有近1/5的篇幅討論地理學的發展,這在區域地質學著作中並不多見。在《北京西山》的地理考證時期,葉參考了埃利斯和安德森的研究。與謝合著的《巫山以下長江流域地質構造與地貌史》主要講地貌史,實際上是壹篇長江中下遊古地理與地貌發展史的論文。還有壹篇關於山東海岸變化的初步觀察和壹篇關於青島火成巖的研究,是與余德元合著的。編著《瀚海盆地》壹書。葉在河流地貌、海岸地貌、幹旱區地貌、新生代古氣候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

葉的《地形研究大綱》是對其地形研究方法論的總結,也是對地形研究方法的簡要論述。他在引言中說:“地形研究除了基礎知識之外,還有兩個必要條件:壹是頭腦清晰,思考透徹;第二,身體強壯。還有附加條件:精確的地形測量和優秀的地圖。在決定地形的因素壹節中,指出決定地形的基本因素有三個:①內力和外力及其作用;②巖石性質;③地質構造。在《成因》的地形學壹節中,地形學可分為兩類:建設性和破壞性,也可概括為侵蝕性和沈積性。在地形發育階段和侵蝕旋回部分,闡述了平衡剖面、準平原和泛平原的概念,介紹了塔維斯的河流侵蝕旋回、風蝕旋回、海蝕旋回和冰蝕旋回。在地緣文化史部分,闡述了地緣文化史可分為單壹地形和區域地形變遷史。地緣文化史的‘重心’在於地形史實演替過程中的各個時期的史實,現在用地形現象來證明。從地形現象來看,是地質歷史的最新現場,所以老地方的文化史和地質史應該是有重合的,或者說疆域很難區分。”還指出“地理學和古地理學的歷史又重疊了”。還意味深長地說:“區域地形的變化並不是從內力的升降開始的,比如造山運動和大陸運動、巖漿侵入和噴出。“也就是說,基於外力的轉化,比如河流作用後的冰川作用,冰川作用後的海洋侵蝕,在變化的時代,地形學者可以不問,但變化的順序不可忽視。地質歷史悠久的人,為了收集引文,不妨聯系地質史,但別忘了以地形學為目標。專門研究地形學的學者不可能完全獨立於地質史。”在這裏,他討論了地形學和地質學之間的關系。地質學家和地理學家可能側重於自己的專業,但要註意地質和地理的結合。這很有見地,也很有意義。這對以後的學習有壹個難忘的教訓。在準平面的比較中,以美國東部新英格蘭高地的準平面研究史為例,說明了準平面的順序和交接。要謹慎推斷相隔千裏的不同地區的準平面對比。在河流階地對比壹節中指出,沖積階地(包括由純沖積層和薄沖積層組成的階地)和巖石階地的地貌意義,對稱和不對稱沖積階地的成因,地殼運動和河流水量增減在沖積階地形成中的作用,應區別對待。並指出河流階地的區域比較應慎重。最後,在地質區壹節中,將地質區定義為:“地質構造、自然作用、發育階段相同。”它的主要地形現象必須處於壹致的狀態。總之,就是地理發展史相同的地區也是。它是壹個地理區域,也稱為自然區域。“他還以美國地理區域的劃分為例,說明不同級別地理區域的劃分原則。但是,“如果地形過於復雜,無法分組為區域,則應結合土壤、氣候、地形和地質結構,以達到相同的特征。”他轉而說:“中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在地質領域的分析上有相當大的研究空間。”接著他列舉了翁關於礦產地質的著作,先描述了全國的地形區域,然後張自己編了地理,再把全國分成若幹個地形區域。克雷曼編《中國的地理基礎》,索坡編《中國的土壤》,都涉及到中國的地形區域。”最近,黃主編了《高中國家地理》,按自然區域描述了壹切。參考還不錯。但是對於區域地形的資料稍有欠缺。“葉的文章是1940出版的,而李四光的《中國地質學》是1939在英國倫敦用英文出版的,當時葉是不可能看到的。李四光也從中國的自然(地形)區域開始他的書。葉在文章的最後指出:“總之,沒有必要劃分中國的地形。孟新高原、康藏高原、雲貴高原、四川盆地和河流平原都很突出。但是每個區的細節,地理和文學的歷史,其他地方最合理的分區都有困難和問題。根據黃先生的參考,關於邊疆地區的地質資料在本部中是優於各省的,而中國人在本部中實際上做的地質工作比邊疆地區多,這是不均衡的,這壹定是由於工作中的目標不同。在試圖查閱地質報告時,往往有壹章是關於地形學的,描述山川河流的情況,但有詳細的講述山川河流與地質構造的關系,這是非常難得的。所以,以後要想為地形學做貢獻,就要懂得投身其中。"

這是梁野決心培養20名中國拓撲學家的動力。

葉還有《論科學方法》和《科學方法與地學研究》,將分別介紹。

第三,培養中國壹代地貌學家

葉自1938以來壹直在浙江大學歷史地理系任教。浙大歷史地理系是竺可楨發起的,在中國是絕無僅有的。系主任張,是壹位對中國古代文化情有獨鐘的人文地理學家。作為壹名地質學家,葉能在歷史地理系任教實屬不易。開設了普通地質學、歷史地質學、經濟地質學、構造地質學等地質學課程,還開設了自然地理學。自然地理的教授比較稀缺,地形學是介於地質學和地理學之間的壹門學問。葉在美國學習地質學時,還跟隨美國著名地形學家約翰遜(D.W.Johnson)學習了地形學,奠定了這壹領域的基礎。葉也是浙江大學研究院歷史地理系地貌學組的首席導師。他精心培養了壹批青年學者,成為新中國成立後地貌學的骨幹力量,開拓了地貌學的幾個新領域。他們還培養了壹大批中國新壹代地貌學家。

在1938之前,我國的地貌研究大多是地質學家在地質調查時進行的。在編地質報告的時候,把它們列為地質時期的壹個剖面,而且是壹個很不起眼的剖面,或者說作為新生代地層的壹部分,更新世系列只是壹個過去式。這些論述零碎、零碎,顯然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但很少全面揭示區域地貌發育。而現代地貌學的壹個重要方面——區域地貌發育的研究,當時在國外已經開展起來,湧現出許多著名的地貌學家。如葉在哥大讀書時曾師從D.W .約翰遜教授學習地貌學,而D.W .約翰遜教授又是著名地貌學家Davse教授的學生。他本人也是壹位著名的地貌學家,他更專門研究海岸地貌。當時國內還沒有壹個專門從事地貌學研究的人。葉曾是浙江大學歷史地理系的教授,時不時被壹些院系錄用,都被婉言謝絕錄用。他常說:中國地質界現在人才濟濟。沒有他的服務,地質學的進步不會受到很大影響,但中國的地理學急需進步。因為人才短缺,他這方面的教育可能會對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他有著多麽敏銳的洞察力,以及願意為中國地理學的發展做出貢獻的精神。葉曾告訴他的弟子,他計劃培養20名左右的中國地貌學家,以促進中國地貌的發展。

葉培養地貌學研究人才的方式是招收研究生,壹對壹指導。給大四學生和研究生開設高級地貌學課程和講座,如《地形學研究大綱》、《科學方法與地學研究》、《中國瀚海盆地》、《美國阿帕拉的奇亞山》等。這些講座貫穿了地質地理的歷史,從內部動力結構的變化到外部動力流水和沙塵暴的地貌過程,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總結。他們還傳播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觀念,讓學生終身受益。

葉1938-1949在浙大任教,11年培養地貌學研究生9名。他們是顏欽尚、丁希之、沈裕昌、楊懷仁、石亞峰、蔡、陳、陳和。他們的研究論文都是葉根據當時的條件和學生情況決定的。葉特別註重學生野外調查能力的培養和室內分析能力的訓練,對論文認真審讀,後期指導,反復修改。這些20世紀40年代畢業的研究生大多從事地理工作。新中國成立後,它成為地理學界的後起之秀,成為研究中國地貌學的中堅力量。

顏欽尚是葉培養的第壹位地貌學研究生。畢業後在浙江大學歷史地理系任教。1952,院系調整時,與地理系並入華東師範大學,後轉入同濟大學海洋地質系任教。華東師範大學地理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第四紀沈積學。

丁希之,中國科學院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曾任東北師範大學地理系教授。他在區域地貌和冰緣地貌方面有很深的造詣。

沈玉昌,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員,地貌研究室主任。他長期致力於河流地貌學的研究。如果他沒有早逝,他可能是中國科學院的合適人選。

楊懷仁,南京大學地理系教授,地貌與第四紀地質系主任。新中國成立後,為了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他毅然從英國回來,在南京大學創辦了中國第壹個地貌學專業。自1954以來,培養了600多名地貌學和第四紀地質學本科生、20名碩士生和博士生。他在地貌學和第四紀地質學領域做了大量開拓性的研究,如第四紀氣候變化、海平面變化、第四紀冰川和冰緣地貌、構造地貌等。

陳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他在地貌區劃和地貌制圖、遙感、地理信息系統等方面做了大量開創性的工作。他與人合作創辦了中國科學院遙感研究所。

石亞峰,中國科學院寒區幹旱地理研究所、南京湖泊地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是中國現代冰川調查研究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他主持建立了中國科學院冰川凍土研究所,該研究所後來與中國科學院沙漠研究所合並,組成寒區旱區研究所,他任名譽所長。

陳華東師範大學地理系教授,河口海岸研究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教於浙江大學歷史地理系,1952隨系調調至華東師範大學。他開創了我國河口海岸動力地貌學研究的新領域,為海港建設和灘塗利用開發做出了貢獻。

原水電部水電總局總工程師蔡,是水利水電工程地質的開創者之壹。他主持編寫了我國第壹套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程,與顧德珍壹起組織工程地質學家,根據水電單位提供的120個工程(現場勘察30個工程)的匯總資料,總結出版了《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壹書。

李知曉是原浙江省地質礦產廳的教授級工程師。新中國成立後,參與籌建浙江大學地質系,曾擔任副院長。他在浙江省地質礦產調查、研究、應用和地質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此外,葉在擔任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兼代理所長期間,鼓勵和幫助丁貴從事地貌學研究。丁桂後來在地貌學方面的成就,有壹部分是由於梁野的幫助。地理學家趙、謝覺民、楊力普、海洋學家毛等在浙江大學歷史地理系學習時也曾得到葉的指導。

葉·傅亮生前曾對他的學生說:“我們所教的所有人的成功取決於妳們畢業後的表現。妳的成就要幾年後才能知道,所以我們成功與否,要等到幾年後。”我們可以安慰他的是,幾年後他的學生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他的學生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葉是我國地貌學大師,為我國地理學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四,幾個音符

1)有人在闡述丁文江、翁文浩、李四光三人的友誼時,比如中研院地質所剛成立的時候,缺少資深研究員。翁將葉和李潔從中央地質調查局調到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這件事有些出入。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成立於6月1928,李四光、翁為籌委會委員,李四光為所長。李傑當時在周口店主持發掘工作,把李傑調到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發掘工作交給賈蘭坡。而葉卻在1927離開了地質研究所,在1928擔任中山大學地質系主任、教授。受同學朱廷虎之邀組建兩廣地質研究所,1928調入中科院地質所。因此,葉在中央研究院地質所工作,不能說翁支持李四光。

2)葉學生、天津市中學教師張英秋回憶葉適時寫道:“葉適學識淵博,能力出眾,敢言善辯,在舊社會常被人羨慕和壓制。據說他曾經因為壹句話得罪了翁文浩,以至於處處被刁難,始終沒有出頭之日。”我們推斷,葉是否離開地質調查所,到中山大學地質系工作,是這個原因還是其中壹個原因,還需要更可靠的資料來搞清楚。但當時中山大學校長是朱家驊,朱與翁是朋友,而葉去當教授兼系主任,後在“中央研究院”地質所任研究員,李四光離任當所長。也就是說,朱佳華和李四光看重葉傅亮。浙大歷史地理系主任張赴美深造時,竺可楨校長任命葉為歷史地理系主任,可見他在浙大也是受重視的。新中國成立後,他還被聘為浙江大學地理系主任。因此的話得罪了翁,使他處處為難,壹事無成。那是因為張長期在天津的壹所中學教書,不熟悉那裏的地質地理情況。

3)本文的寫作參考了我的老師、南京大學地理學教授楊懷仁先生為紀念老師逝世40周年而編輯的《葉與中國地貌學》。因為這本書出版較早,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印數不多,地質界的人看的也不多。而地質界寫的葉生平文章對中國地貌學的貢獻卻不為人所知,筆墨不多。因此,我不冒昧地補充我所知道的葉的學生的情況,除了參考該書以外,以說明中國地貌學的主力軍在於地理領域,讓讀者知道葉的確是中國地貌學的大師。

  • 上一篇:南非威特沃特斯蘭德礦床
  • 下一篇:古代文學的主要載體及其特征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