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漢賦有什麽特點?

漢賦有什麽特點?

1漢賦的特點是聲韻結合,專精於敘事。從賦的形式上看,在於“傳收”;就賦的內容而言,重在“寫事,寫誌”。

2.漢賦發展三個階段的代表人物:

第壹階段

從漢高祖初年到梁武帝初年。當時所謂“大丈夫誌在必得,日不自由”。封建統治者思想文化禁錮不嚴,儒家思想尚未占據主導地位。當時的君王學者著書立說,文化思想還是比較活躍的。這壹時期的辭賦主要繼承了《楚辭》的傳統,內容多為表達作者政治主張和生活經歷的作品,在形式上有了初步的變化。這時候比較有成就和代表性的作家,除了淮南蕭山和梅城,就是賈誼了。

賈誼

賈誼的《悼屈》以悼屈原來表達自己的憤慨。雖然悼念逝者,但這是壹種自我隱喻。這篇文章的形式和風格是對騷體的繼承,但由於作品講的是作者的真情實感,與後來純粹出於模仿楚辭而為文字創造感情的作品明顯不同。賈誼的《鵬鳥賦》是壹部用心之作,假設與鵬鳥對話,敷衍寫作。本文壹方面采用主客問答的方式,同時也傾向於使用說明文的方法。濃郁的散文氣息預示著壹種新的散文正在孕育和形成。

淮南山

淮南山“招隱士”的作者緊急呼籲隱居山林的隱士早日歸隱。對山中景物的描寫,敘事和誇張的運用,充滿了豐富的想象,是漢初騷體賦的壹部佳作。

賈誼和淮南蕭山的賦都離騷體不遠,只是在某些方面開始發生變化,而標誌漢賦正式形成的第壹批作家和作品是梅成和他的七毛。

梅城

梅成主要生活在文帝、景帝時期,卒於武帝初年。他的《七發》寫了楚王生病,吳克去迎接他。他通過主客問答,批判了統治階級腐敗享樂的生活,表明這種貴族子弟的頑疾根源於統治階級的腐朽思想,壹切麥飯石針灸都無能為力,只能用“妙語”進行思想上的治療。《賦》用了七段,鋪陳了音樂之美、飲食之甜、車馬之貴、漫遊之樂、狩獵之盛況、之壯闊。齊發雖不以賦聞名,但在漢代已形成大賦體系。全是散文,偶爾夾雜楚辭式的詩詞,以設問的形式形成篇章和句子,結構寬泛,修辭豐富。劉勰曰:“梅城絢爛,《七發》首制,字雲滿,氣勢磅礴。”從漢初的所謂騷體到司馬相如、楊雄的漢賦,《七發》是壹部承前啟後的重要作品。

第二個時期

從西漢武帝初年到東漢中期,大約有200年的時間,漢武帝到宣帝的90年是漢賦發展的鼎盛時期。據《漢書》記載,有60多位作者寫的900多篇漢賦,其中大部分是這壹時期的作品。從傳世作品來看,大部分內容描寫了漢帝國四大州的國情,新興城市的繁榮,水陸物產的豐富,宮殿園林的富麗,皇家貴族狩獵歌舞的壯麗場面等。

從漢武帝劉徹到宣帝劉詢的時期,也就是西漢中期,是漢帝國經濟大發展、國力最強大的時期。漢武帝是壹個很有才華的皇帝。他繼承了“文化和風景的法則”。為了進壹步保衛國家,鞏固政權,他進攻北方的匈奴,以避開多年來的邊境麻煩。南方的戰鬥結束了南方壹些部落紛爭的局面。在壹般封建文人眼裏,這無疑是壹個值得稱頌的“盛世”。此外,愛好成功、文采高雅的梁武帝,延攬了許多文臣大臣到他的身邊,鼓吹辭賦,引誘他發家致富,於是在“興廢繼往,潤物細無聲”的借口下,產生了大量歌頌美德的作品。班固在《兩京賦序》中說:“至於武宣之世,乃崇官審文,內設金馬石渠部,外促樂府協法,以興廢與未來,潤澤大業。.....故言侍從之臣,如、余秋壽、王、、、王豹、劉向等屬,早晚議其所思,日月獻之。而大臣們,倪寬、孔臧、董仲舒、的、太子太傅小,不時間作。或抒發情懷諷刺神諭,或宣德忠孝,雍容華貴,重在傳承者,抑雅頌亞。所以孝的世界被記錄下來了,關於它的文章有壹千多篇。”

這壹時期的賦與《詩經》中的雅頌基本相同,是壹種宮廷文學,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有些作家作為皇帝的侍從,歌頌皇帝,但又總是對自己類似的地位不滿,於是也寫了壹些抒發自己身世之感、以諷刺為主的作品。有些作家對當時漢帝國空前的繁榮富強感到鼓舞和欣喜,卻又對皇族的奢靡富貴和奢靡生活憂心忡忡,不顧歷史教訓,也不顧當時的民生。這就構成了當時壹些偉大作品思想內容的總體特征。它們在過去常常是贊揚和吹噓的,在未來也有諷刺和訓誡的,兩者統壹在壹部作品中,造成了漢代這些巨著思想內容的復雜性。

司馬相如

他是漢代大賦的創始人,也是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家。《文選》中的《子虛》和《上林》是他的代表作。根據《史記》和《漢書》的列傳,確定這兩首詩要麽是壹首,即《天子詩》。這兩篇以狩獵為題材的文章,對帝王將相狩獵的盛況和皇宮的豪華富麗進行了極其誇張的描寫,進而歸結為對大壹統漢帝國的強大和漢武帝尊嚴的歌頌。在賦的結尾,作者采用了讓漢武帝尋歡作樂再反省自己的方式,委婉地表達了作者懲奢勸儉的意圖。司馬相如的兩篇漢賦在漢賦發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們用華麗的文字、誇張的飾飾、押韻、散文來傳播宮廷的榮華富貴和帝王生活的奢華,並設置了問答的形式,充分顯示了漢賦的典型特征,從而確定了壹種宏大的賦制和所謂“勸誡眾人諷刺壹人”的傳統。後來壹些描寫京都宮、狩獵、遊弋的大詩都對其進行了規制,但在規模和氣勢上始終難以超越。所以說,“孔子之門若賦以傅,則賈誼升官入朝,有入朝之感。”(《法眼吾兒》)

東方朔、高美、王勃等人也是漢武帝和宣帝時期著名的賦家。《漢書·藝文誌》中記載了他們的大量詩作,但傳世的卻很少。比如高美,錄了120篇散文,現在壹篇也不剩了。東方朔的“七諫”是壹篇沿襲楚辭的騷體賦,並無新意。但他的《答客》和《論無君》,雖未指名,卻是兩篇散文詩,對後世敘事詩的發展有壹定影響。王寶是宣帝稱帝時壹位重要的賦作家。今天,有東曉賦和騷體賦九懷。《東曉賦》是現存較早的壹部描寫音樂的作品,對後世詠物詩和描寫音樂主題的作品產生了影響。

從西漢末年到東漢中期的100多年間,子虛與上林成為這壹時期眾多作家創作的同壹格局。他們的作品不能超越他們的範圍,完全失去了新鮮的創造力。只有楊雄和班固因其不同的文化修養和才華而各具特色,是這壹時期的代表作家。

楊雄

他是西漢末年最著名的賦作家。《甘泉》、《河東》、《獵羽》、《長陽》是他的代表作。這些詩與司馬相如的《子虛》、《上林》在思想、主題、寫法上有相似之處,但詩中的諷刺成分明顯增多,藝術水平進壹步提高。有些段落描述和闡述很精彩,在模擬中各有特色。這也是後世常稱“楊、馬”的原因。他的《劫朝》是壹首散文詩,描寫了他對生活的興趣,對權貴的不願意阿諛奉承,漠不關心。可見是受東方朔《難答客》的影響。但在思想和藝術上仍有自己的特色,對後世影響很大。《消貧賦》和《酒賦》或表達甘於清貧,鄙視“富而貧”的興趣,或諷刺帝王貴族,思想和寫法也各有不同。

班固

他是東漢初年著名的賦家。他的代表作《兩都賦》因蕭統在卷初編《文選》和《漢賦》而廣受人們重視。《兩都賦》在風格和技法上模仿司馬相如,是西漢大賦的延續。但他把描寫對象從貴族皇帝的宮廷和狩獵擴大到整個帝都的形勢、布局和氣象,更多地利用了長安和洛陽的實際歷史地理資料,因而比和的賦更有現實內容。張衡乃至左思所謂“京都大富”的出現,明顯受到了“都督府”的影響。

第三期

從東漢中期到東漢末年,漢賦的思想內容、體系和風格開始發生變化,歌頌國情威望、美化皇帝政績,致力於為散文鋪路的大賦逐漸減少,而反映社會黑暗現實、諷刺時事、抒情詠物的短賦開始興起。東漢中期以後,宦官與外戚爭權奪利,政治日益腐敗,帝王貴胄奢靡,敲詐勒索,社會動亂頻發,民生衰敗。士人失去了奮發圖強的精神,失望、悲憤乃至憂國憂民的情緒成為其思想的基調,促使辭賦題材的拓展和風格的轉變。這種情況是從張衡開始的。

張衡

賦的代表作品有《二井賦》、《歸天賦》。二井賦早年是帶著“天下平日久忍,要從諸侯奢起”的感覺創作的,基本上是模仿司馬相如的子胥、上林、班固的兩京賦。但他對統治階級放蕩享樂生活的批判是比較強烈的,也是比較真實的。他告誡統治者天災不可靠,民怨真可怕,請統治者明白荀子所說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這是受到當時尖銳的社會矛盾的啟發,表現了當時文人對封建統治的危機感。《二井賦》除了描寫帝都的形勢、宮殿、物產之外,還描寫了當時許多人的感情、風俗,容納了更廣闊的社會生活。特別值得關註的是他的《歸天府》。作者用清新的語言描寫自然風光,抒發情懷,表現了宦官當道、統治日本時,作者拒絕隨波逐流、對自己漠不關心的性格。這是漢賦發展史上的壹個偉大轉折點。他把專為帝王貴族創作的“物”大賦改為具有個人表現力和抒情性的小賦,使他的作品具有了作者的個性,風格從雕琢到堆砌趨於簡單流暢。在張衡之前,已有壹些言誌、言事的賦,如班彪的《北伐賦》,表現了人生體驗感,顯示了賦風轉變的跡象。張衡在前人的基礎上,對漢賦的發展進行了根本性的轉折。

其他的

趙翼、蔡邕追隨張衡,趙翼的《辱世嫉惡》揭露和批判了東漢末年“偽情”的黑暗現象,表現了作者以惡為仇的叛逆精神。這篇雜文語言犀利,悲天憫人,揭露深刻,完全不同於前壹階段那種大贊大贊,誇誇其美,虛張聲勢的大雜文。蔡邕的《蜀興賦》在桓帝時被當權宦官逼到京城,途中有感。在《賦》中,作者既揭露和批判了當時宦官專制、政治黑暗、貴族荒淫無恥的現實,又同情地寫出了當時人民的疾苦,表現了作者的愛恨情仇,語言平實,文風冷峻,頗具感染力。後來米芾的《鸚鵡頌》是壹首深刻的詠物詩。作者通過寫鸚鵡,表達了自己生在末世,屢遭迫害的心情。這些作品完全突破了頌歌的舊傳統。他們雖然人數不多,卻為建安南北朝時期的抒情詩、寫景詩和詠物詩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 上一篇:體現學科特色務實高效豐富高效的歷史學科課堂展示。
  • 下一篇:求二戰德國對美宣戰全文。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