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中國古代的皮革制品是用新剝的動物皮經過什麽工藝制成的?

中國古代的皮革制品是用新剝的動物皮經過什麽工藝制成的?

用鹽和明礬粉搓搓,去掉裏面的油脂,然後用竹片鋪好,掛在陰涼通風處晾幹。

進壹步的處理如下:

1.脫毛和脫脂:

這壹過程的目的是去除皮膚細胞中的油脂和原皮膚表面的毛發,露出自然的細紋表面。如果脫脂不徹底,幹燥後皮膚會變硬。

2.黎明:

浸石灰又稱堿脹,是指加入堿(通常是Ca(OH)2)使表皮膨脹到壹定厚度,有利於分層。壹般壹樓是用來放高檔衣服,鞋子等的。二樓是用於比較低檔的皮具,壹樓的價格比二樓高很多。

3.脫泥和酸洗:

這壹程序是為了去除先前浸灰過程中的過量堿;其實也是壹個酸堿中和的過程。加入適當的酸中和多余的堿,使其達到鞣制所需的PH值。

4.曬黑:

鞣制是指利用三價鉻離子連接皮革纖維的膠原基團,賦予皮革飽滿的手感,增強皮革的拉伸和撕裂強度。這是皮革制造技術中最重要的工序,也是決定皮革質量的最關鍵的壹步。壹般PH值3.8-4.2左右,溫度40℃左右,時間8-12h。這個序列中使用的鞣劑也有很多,可以根據皮革的用途來選擇。如果是重皮(手底、槍套等。),壹般用植物鞣劑,填充性能強,硬度高,皮厚。如果是淺色皮革,可以根據顏色來選擇。如果是淺色革(如白色),可以選擇鋁鞣劑,有利於染色。對於顏色較深的皮革,壹般使用鉻鞣劑,因為這種鞣劑的結合率更高,更耐洗。

5、復鞣:

它在現代制革技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被譽為“點金術”。對於輕革來說,復鞣是必不可少的工序。因為這種工藝可以補充鞣制生產,提高鞣質含量。由於生皮不同部位纖維編織的松緊程度不同,存在位置差,即使鉻鞣也很難消除這種差異。此時,如果使用填充功能強的復鞣劑,可以有效減少位置差,使腹部等柔軟部位得到很好的填充。

整個皮革的物理性能更加均勻,可以提高皮革的切割率。壹般這個過程的溫度在40℃左右,PH值在5.0左右,時間可以根據復鞣劑的選擇進行調整,大概是30分鐘左右。

6、染色:

其目的是賦予皮革某種顏色。關鍵是提高染料與皮革纖維的結合率,提高染料與皮革纖維的結合強度,耐洗。此時,溫度、PH值和時間應根據不同的染料選擇而定。如活性染料X(20℃-40℃染色)、KN(40℃-60℃染色)壹般PH值在5.0左右,溫度在40℃-60℃,時間為1-2h。

7.加脂:

也稱上油,其實質是對生皮進行適當合理的加脂,使其吸收適量的加脂物質,恢復其原業的柔軟性和彈性,防止皮革僵硬、龜裂,賦予皮革壹定的使用性能。在之前的脫脂過程中,我們去除的是細胞內的油脂,而這裏我們添加的油脂填充在皮革纖維中間,可以減少皮革纖維的摩擦,增加纖維之間的流動性,從而變得柔軟,手感飽滿。但加脂也會降低孔隙率,從而降低透氣性。壹般PH 5.0左右,溫度60℃左右,時間1.5h。

8.幹燥:

經過這道工序,皮革就會進入整飾階段,所以非常重要。如果是自然幹燥,皮膚的收縮率會小,但是時間太長。目前基本不用這種方法。壹般采用糊化幹燥,但這樣會使皮革收縮較大,影響皮革得率,所以有以下工序。

9.軟化:

晾幹後,皮片收縮,板硬,軟化也很重要。這壹過程采用機械方法,如落軟等。還可以將皮革在拉伸板上拉來拉去,使皮革得到盡可能的拉伸,提高皮革保留率。

10,整理:

在制造輕革的過程中,前後的外觀質量對皮革產品的制造和消費者的選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雖然皮革的內在質量和手感都能滿足要求,但最終塗層不美觀或易脫落會影響皮革制品的使用價值。

  • 上一篇:九重篆書的發展歷史
  • 下一篇: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特征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