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趵突泉旅遊景點介紹趵突泉有哪些旅遊景點?

趵突泉旅遊景點介紹趵突泉有哪些旅遊景點?

濟南趵突泉景區介紹

濟南以泉水豐富著稱,有“濟南泉天下第壹”的美譽。趵突泉位於濟南市中心,常年恒定在18攝氏度左右,居濟南72泉之首,被譽為“天下第壹泉”。濟南趵突泉是山東第壹景區,來這裏旅遊壹定不能錯過!

濟南趵突泉景區介紹

趵突泉是濟南的名泉,最早見於古代文獻。趵突泉是古洛水的源頭,古稱洛水。宋代曾鞏稱之為趵突泉,又稱門檻泉、鵝鑾水、溫泉、瀑布活水、三江水。

趵突泉周邊名勝古跡數不勝數,特別是羅源堂、鵝瀛寺、望和亭、觀瀾亭、尚誌堂、李清照紀念館、滄源、白雪樓、萬竹園、李苦禪紀念館、王雪濤紀念館等。

趵突泉池呈長方形,東西長30米,南北長20米。中間三泉日夜噴湧,“趵突飛”是濟南八景之壹。舒元泉是趵突泉中水位最高的泉池。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故居位於舒元泉附近。郭沫若先生寫“趵突泉在大明湖畔,故居在垂柳深處。

趵突泉北岸有壹組大型古建築群,統稱三大殿。最南端的“羅源堂”建於北宋,府柱上鐫刻著元代文學家、書法家趙的名句:“雲蒸不住,浪搖大明湖。”三大殿院內的格子墻鑲嵌著30多塊方形石雕,都是歷代名人的詩詞。

西鄰公園的萬竹公園,環境幽靜,景色宜人。它是趵突泉公園裏的壹個花園,由13個不同的院落組成。它是壹座風格獨特的私家園林,建於元代。在北方四合院的基礎上,融合了江南古典園林的特點和風格,回廊環繞,院落相連,廳堂相通。

趵突泉有什麽介紹?

趵突泉公園始建於1956年,因趵突泉而得名。現居市中心,位於羅源街西端。趵突泉周圍有許多泉池,形成趵突泉群。著名的進賢泉、舒元泉、馬寶泉、臥牛泉、黃花泉、劉旭泉、老進賢泉、錫伯泉、尚誌泉、螺螄泉、滿靜泉、無憂泉、白雲泉、王水泉、東高銓泉、鄧州泉、杜康泉、渾沙泉、龍池泉、白龍灣等。,構成四個彈簧組中的第壹個。趵突泉作為眾多泉水之冠,已經成為泉城獨特的象征。

趵突泉公園以觀泉、賞魚、品茶、石、文化為特色,以規模小、風景獨特、幹凈、清幽、古樸著稱。公園共有十個景點,分別是趵突泉景區、三打堂景區、尚誌堂景區、舒元泉景區、東門入口區、楓溪景區、滄源景區、白雪樓區、南門入口區、萬竹公園景區,總面積近百畝。

趵突泉景區位於我園西側,是全園的構圖中心。它由亭、堂、閣和壹個封閉的空間組成。如同捧月的繁星,錯落的建築被趵突泉環繞,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欣賞春光。被稱為水之源,最早出現在史書《春秋》中。魯桓公十七年(公元前695年)。齊國和魯國因為邊界糾紛發生了戰爭。第二年春天,去齊國談判邊界問題,並在隆會見了齊侯(齊襄公)。水源是趵突泉。所以趵突泉已經有兩千五六百年的歷史了。當然,當時龍水的源頭還不叫趵突泉。北魏時,因泉上有鄂江(英)廟,谷名鄂江(英)水。直到唐宋八大家之壹的曾鞏才稱之為趵突泉,流傳至今。但在宋金時期,有人稱之為“溫泉”、“檻泉”、“爆泉”、“瀑泉”,卻沒有趵突泉這個名字形象。

趵突泉,三洞並行,聲如隱雷,“泉湧上來”,“水如輪湧”,謂之“驟升”。“雲蒸”是趵突泉的壹景。泉水常年保持在18攝氏度左右。冬天的早晨,水汽像薄薄的壹層煙壹樣裊裊上升。壹邊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壹邊是亭臺樓閣,畫工雕琢,與淡淡的薄霧壹起,構成了人間奇妙的仙境。奇特的景觀是濟南八景之壹,為歷代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詩人所稱道。如宋代的,晉代的蘇軾、元好問,元代的趙孟頫、張,明代的,清代的王世貞、蒲松齡、何。康熙、乾隆皇帝曾在趵突泉邊題詩刻石,贊美名泉,當代文學家郭沫若也有美文稱贊。

趵突泉和西邊的南北小橋叫來河橋。它原本是壹座木橋。建於明朝萬歷初年,天啟末年重建。濟南解放後擴建公園時,改建為石橋。橋南端彩繪木牌樓為原貌,牌樓牌匾朝南壹面刻有“壹洞滿天地”;北側為彭山舊址,指蓬萊、方丈、瀛洲,東海傳說中的山。趵突泉為什麽叫彭山舊址?意思是東海的山只是傳說,沒有人見過,而趵突泉的三溪水,看似山,卻高不可攀,就像神話中的蓬萊仙山,所以被稱為“彭山老跡”。泉池西側伸入水中的小亭子叫觀瀾閣,建於明朝天順五年(1461),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亭西墻上嵌的兩塊石碑,其中壹塊是觀瀾,取自孟子。“全心全意”“有本事看水,就要看它的波瀾”是明代書法家張勤的墨跡。另壹幅《第壹泉》石刻是清同治年間王忠林所作。汀東泉池的這塊半沈的石碑上,鐫刻著三個豪邁的大字:趵突泉,由明代山東巡撫胡永宗所書。有些細心的遊客可能會發現,突然變成了“突然”,少了兩點。據說“蓋子”是被三股強大的水流撞掉的,於是“突”字就成了這個樣子。當然,這只是描述。泉池南岸的透窗亭建於解放後,近年來成為京劇名家表演的舞臺。趵突泉東池北岸,臨水而立。窗戶明亮的建築是著名的蓬萊茶館,也被稱為望和亭茶館。清代學者石曾寫過壹首詩:“仰視之,可以見山之綠,俯視之,可以見泉之潔,清流之湍。哪個是源頭?潛出必被蟄,飛虹必繞。”說明這個地方在當時是壹個很奇妙的地方,向下凝視,欣賞遠近的山川美景。據說康熙和乾隆兩位皇帝曾在這裏的水邊靜坐,品茶賞泉,領略趵突泉的魅力。我嘗了趵突泉的水,就把南巡北京玉泉的水全部換成了趵突泉。所以有“潤春茶味道更正宗”的說法。不喝趵突泉的水,濟南之旅就空了。趵突泉池北岸的大殿叫羅源殿,羅源殿旁邊的兩個大殿統稱為呂祖殿,也叫呂西安殿、呂公殿、呂祖閣。

這三個大殿都是朝南的,在同壹個中軸線上,形成各自的院落,是壹組大型古建築群。解放前,第壹座大殿供奉呂洞賓,道教的八仙之壹,名為“呂祖閣”;第二廳供奉太傅,名為“公”;上層樓供奉文昌;第三個大廳是鬥姆廳。最南邊的大殿,羅源殿,三室兩層,有飛檐。這裏古色古香,柱子上的木刻對聯“雲霧潤澤艷麗,但浪搖大明湖”是當代著名書法家趙孟頫先生寫的遊春句。北宋熙寧年間建有壹大殿,南殿靠近羅源水源頭,故稱“羅源堂”,北殿因面向驪山,故稱“驪山堂”。解放後恢復為“羅源堂”。遊客們看到,中間的這個大殿叫峨影殿,是為了紀念大順的兩位妃子娥皇和女英而建的。據《水經註》記載,“龍水谷被稱為東姜水。足以證明這座寺廟建於1500年前。現在的寺廟是阿明王朝建築。愛嬰寺後面的“三廟”是清代建築。院內鑲嵌在格子墻上的30多塊方形石雕,是明清時期名人遊泉的傑作。院子裏的這塊石碑是康熙和乾隆寫的,兩個皇帝在同壹塊石碑上寫詩,這在國內極為罕見。這些銘文和石刻不僅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而且對研究春天的背景也沒有用處。

尚誌堂原名“金線書院”(又稱尚誌書院),因金線泉而得名。同治九年,山東巡撫項寶珍建書院,書法為“尚誌堂”,意為“仁”。大廳後面有幾十個廚房,門上寫著“金井泉舍”。此後,又改為“學堂君子堂”、“師範學堂”、“古故事堂”,是專門培養科舉人才的機構。庭院三面被溪流環繞,深泉和沿屋回廊,使整個庭院開敞有蓋,在喧囂中靜謐。北廳是主樓,後面是竹子和香蕉。西走廊的冬青樹為道路遮陰,形成綠色走廊。院內著名的石頭“岱嶽山”屬於宋代壽山根嶽山的遺跡,上面布滿了月形的孔洞。每當明月當空,月光穿過山洞,灑在池邊的水中,景觀奇特。所以有詩贊曰:“仙女飄逸玲瓏,神斧天衣無縫。三十六輪月亮,壹切變化都在這塊石頭裏。”(《朱世軒》)尚誌堂庭院種植的白玉蘭、紫玉蘭,早春芬芳,人們也稱庭院為“玉蘭園”。

舒元泉景區毗鄰尚誌堂景區。東側高近4米,重約8噸的太湖石,挺拔,筋脈明顯,凹凸紋理,有皺、透、透等優點。它叫,是元代著名散曲家張的財產。不要小看這塊石頭。這是壹件重要的文物。現與鳳、龍、林並稱四大靈石,是唯壹保存下來的名石。極其珍貴,被稱為鎮石,泉城第壹石。傳說在這塊石頭下拍照會健康長壽。這塊著名的石頭矗立在松竹之間,就像壹個立體的山水畫軸。詩鬼北面馬路對面的假山建於20世紀60年代,周圍泉水溪流環繞,曲徑通幽,松樹成蔭。從山頂可以看到公園內外的風景。舒玉泉是壹個長方形的泉池,四面有漢白玉欄桿,潔白、潤澤、清澈。妳看,泉水從石壁上平平地溢出,像水晶窗簾壹樣,在壹堆石頭後,溢出到20多米外的池塘裏。據說,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在世時,經常在泉水邊梳妝打扮。舒元泉對面的這個民族院落,就是為紀念李清照而建的“李清照紀念館”。這是根據舒元泉附近李清照故居的歷史記載,按照民族風格的60年代建築。庭院由大殿亭、露臺亭、回廊和大門組成。群峰聳立,松竹掩映,整個院落顯得古樸幽靜。門樓、正殿、入口前後的屏風,都是當代作家郭沫若民題寫的。正殿的對聯“大明湖趵突泉故居在垂楊深處,漱玉集中金石學的文采有先主遺風”,體現了郭沫若大師的文采。嵌在庭院東墻上的20塊方形石雕的墨跡是由著名書法家啟功和蔣維崧書寫的。紀念館正廳內,門前矗立著李清照全身像,由著名雕塑家王兆山等人創作。館內陳列的李清照生平事跡、各種版本的作品和供紀念館使用的字畫,極為珍貴和難得。舒元泉風景區有許多著名的泉水,除了舒元泉之外,還有許多著名的泉水,如劉旭泉、千年神奇的金線泉、簡單如鏡的帝王花泉、水聲和奔馬泉等等。

東門入口處的建築已經使用了許多“建築草圖”。利用遮擋風景的方法,山正對門,山重疊,避免壹覽無余。山高4米,寬13米,長30米,氣勢磅礴,披綠條紋,松柏覆蓋。山後溪水環繞,山中有深洞。遊客可以繞山走,穿洞進入南側風景歡快的楓溪區。豐溪寬窄,透視線120余米。前景是對島的亭子,中景是曲橋,前景是假山,山後瀑布,兩邊種的花木,景深很長。

趵突泉東南的滄源,是為了紀念明代嘉慶時期著名詩人、“後七子”之壹的李攀龍而於1956年修建的。因為他自稱是海的壹勺,所以叫滄源,三廳兩院,四周有遊廊,回廊蜿蜒。公園裏有奇花異草,還有各種盆景展出。如果說《冬天裏的滄源》是當代著名畫家,裏面有王雪濤的畫,王雪濤擅長寫意,與潘天壽、李苦禪齊名。展廳裏有200多件珍品供參觀者長時間觀賞。

白雪樓景區西鄰吳優泉,東臨楓溪島,南臨新泉池。白雪樓位於風景區的中心。最初的雪屋建於明朝萬年間。是五棟兩層小樓,坐北朝南,正對著前面的樓,木地板。原稱“歷山書院”“雪書院”,至嘉慶八年,樓上屋檐下有“雪屋”匾額。光緒年間,居住在此的膠州人匡遠在大門上方刻下“李滄明先生廟”的匾額。房子被李占用後,公園擴建時被拆除。雪屋是李攀龍的閱覽室。李攀龍(1514-1570),歷城人,明代著名作家,中國文學史上最後七子之壹。他被奉為“宗親老爺”,成為代名詞。倡導文學復古運動,寫下了許多優秀的五言、七言律詩和絕句,被稱為“三百年來的絕調”,著有《蒼明先生文集》。他考上進士後,到陜西擔任司法部助理。嘉靖三十五年,因與巡撫尹忠誠不和,辭官歸東。後成為浙江省監察廳副使節,調任河南省監察大使,死於官。白雪樓景區藤蔓成蔭,開闊的地勢成為趵突泉的文化娛樂中心。每天琴弦悠揚,古箏陣陣。專業劇團為遊客呈現他們精心創作的節目,聽《曲管泉》有壹種特殊的興趣。

趵突泉南門占地1.575平方米,東西長47.5米,南北深1.3米,正門高8.4米。設計新穎,古今結合,造型獨特,韻味十足,配有掛山歇鉤幹皮塔頂,門樓飛檐,前後柱,雙脊。紅柱綠瓦,古意盎然。石階、圍欄、平臺,典雅莊重。門前的水池長29米,寬9米。池吐水雨,人工噴泉珠濺玉。大門內外的額頭上,分別刻有“吉土崩”、“趵突泉”的金字牌匾,取自康熙、乾隆的手跡,大門內側的“羅源門”則收藏了書聖王羲之的文字。柱前“噴珠撒玉,共榮,共榮”的對聯,摘自乾隆詩體手跡。整個建築空間通透,景觀外露,景物交融,流線貫穿。迎門假山上的紅楓、抗寒、松竹與正門相映成趣,美觀和諧。有關專家認定,趵突泉南門堪稱中國第壹園。是濟南的又壹重要景觀。

萬竹公園是趵突泉的花園,位於公園的西部。這裏風景優美,環境幽靜。占地18畝,由13個不同院落組成。公園內外有白雲、白龍、高東、王水、鄧州、杜康等名泉,是壹座獨具特色的私家園林。萬竹園的名稱最早出現在元代。明朝隆慶四年(1570),宰相尹世振退居濟南,住在萬竹園。改名為“童樂園”,又稱“四川精舍”。清朝康熙年間,濟南著名詩人王平買下此園,改名為“二十四泉草堂”,意思是園中之泉位於濟南二十四處。民國初年,軍閥張占領了公園。經過幾年的建設,成了今天的規模。1984年,正式對外開放。1986年,著名國畫大師李苦禪紀念館坐落在公園內。李苦禪收藏的400多幅繪畫、文物和我的作品長期向參觀者展出。萬竹園也叫李苦禪紀念館。萬竹園由四部分組成,前、東、西三園成品呈之字形排列。它在北方四合院的基礎上,融合了江南古典園林的特點和風格,以墻、廊、溪、橋劃分空間,形成了壹個有層次感的院落。這個花園裏有65,438+086間房子。每個院落的廳堂都在壹個中軸線上,周圍是蜿蜒的回廊,院落之間是相通的。建築、廳堂、亭臺樓閣、高低不平、橫梁、艏樓等彩繪雕刻的人物、鳥獸,精美絕倫,栩栩如生。入口處的假山是清末民初的遺跡。萬竹園以竹子為主,還有玉蘭園、石榴園、海棠園、木瓜園等多種珍貴花木。萬竹園是壹座不可多得的園林,1993年被收入《中國傳統民居圖集》。就園林藝術和歷史文物而言,它是壹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趵突泉景區介紹

趵突泉景區介紹

1.趵突泉

趵突泉公園因趵突泉而得名。它是天下第壹泉景區的核心組成部分,是5A級景區。它位於濟南市中心繁華的濼源街中段,南臨千佛山,北臨大明湖,東臨泉城廣場。公園內的趵突泉已成為濟南“泉城”的標誌,與大明湖、千佛山並稱“濟南三大勝景”,位列三大勝景之首。趵突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據史書記載,桓公十八年(公元前694年),“行會如日中天”,“羅”即趵突泉。北魏李道元在《水經註》中說:“長水出澧縣故城西南,泉源渾厚,水如車輪奔湧。”唐宋八大家之壹的曾鞏首先稱此泉為趵突泉,又稱門檻泉、鵝瀛水、溫泉、三江。所謂“趵突泉”,意為跳躍、奔湧,體現了趵突泉第三洞generate的特點,噴湧不息。千百年來,無限神奇、充滿詩情畫意的趵突泉吸引了無數名人。

趵突泉簡介

趵突泉

趵突泉位列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譽為“天下第壹泉”的趵突泉公園位於濟南。趵突泉是古代文獻中濟南第壹名泉。2013年8月成功申請成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宋代曾鞏將其命名為趵突泉。還有“門檻泉”、“鄂營水”、“溫泉”、“瀑布流水”、“三江之水”等名稱。

濟南趵突泉公園簡介

1.趵突泉公園位於山東省濟南市中心。它是國家AAAAA級旅遊風景區,南有千佛山,北有大明湖,東有泉城廣場。它是壹個以泉水和人文景觀為主要特色的著名文化公園。

2.趵突泉,又名七泉,是水的源頭。趵突泉三洞並流,聲如隱雷。“春意盎然,水流洶湧。”泉水常年恒定在18℃左右。嚴冬,水汽裊裊,像壹層薄薄的煙霧,壹邊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壹邊是畫亭雕梁畫棟,構成了人間仙境。1956,趵突泉改造成公園。幾經擴建,逐漸建成壹個小巧精致的春石公園,面積從不足3.4公頃到10.5公頃。

3.趵突泉是泉城濟南的標誌和象征,與濟南千佛山、大明湖並稱濟南三大景區。

  • 上一篇:亞麻籽協會成員介紹
  • 下一篇:早上最好吃幾個雞蛋。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