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東京河的歷史演變

東京河的歷史演變

東荊河是江漢水沙運動的產物,原為古雲夢澤的壹部分。經過江漢兩水復合沖積與水源關系的不斷演變,逐漸形成沖積平原河流。從過去到現在,東荊河地區江河縱橫,湖泊密布,水域遼闊,水源復雜。東荊河沒有固定的河床,洪水湧入,橫行肆虐。隨著自然環境的演變,為了開墾這片肥沃的土地,歷代勞動人民年復壹年地在東涇河沿岸修築了兩條長長的堤壩,這就是現在的這條河。

五代後梁時,南平王高繼興沿漢水右岸築堤壹百三十余裏,以守漢水,稱為高堤。後來為了防禦漢水入侵南方而反復修建。明中葉,江漢平原墾荒田迅速發展,漢北洞口多被堵塞,漢南泄流增加,堤防潰決頻繁。萬歷元年(1573),夜支堤決口,湖北巡撫趙請其留潰口殺水勢,沿夜支河築堤3500尺,中間壹條河,在雙巖口(天官)分支泄流,西有西京河,東有東京河。

清朝嘉慶、道光、鹹豐、同治等年間,澤口譚亮屢決,同治八年崩,俗稱吳壇改口或吳佳改口。漢江的水勢從改口直下,漢南和胡俟地區遭受洪水的沈重壓力。由此產生了“盛廢、疏堵”之爭,南方人(江陵、潛江、監利、綿陽)是主要建設者;北方人(天門、漢陽、漢川)以稀為主。據《湘江水利案》記載,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至民國二年(1913),南北官司13起,先建口者斬罪,皆鹹禁建。

清同治四年(1865),監利楊林決定封堤,但施工屢遭失敗。所以它從綿陽向北改道,沖向了這條河,因為它的名字。隨後,兩岸村民沿大堤捆水,成為東荊河新的主流。光緒四年(1878),楊林關老河口被堵。民國二十年(1931),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軍長賀龍率眾修築分鹽河口、西京河口,東荊河趨於穩定。

建國初,東荊河的河道為:起於錢江龍頭彎,向南流至老辛口,向東轉向北口,在天興洲分二流,匯入石家崗,到達敖家洲以下,分南北兩大支流。北支經楊林尾、董家蕩,流出老火溝,北在胡莎湖匯入通順河,經響水港至漢陽渠口,向東流至沌口,流出長江。南支經高灘口、浩口、南桃溝至漢陽溝,南與內荊河匯合,向東流至歡子口,向北流至新灘口出長江。幹流全長249公裏,中隔嶺以上117公裏,中隔嶺以下132公裏。

歷史上,由於東荊河下遊沒有統壹的堤防,南北支分別與內荊河和通順河相連。每當江漢洪水上漲時,漢南和胡俟湖下的區域就是汪洋,這就是所謂的東荊河漫灘。上遊雖有堤防,但堤防低矮單薄,千瘡百孔,經常發生洪水。據不完全統計,僅從清朝順治十五年(1658)到建國前的292年,* * *就破了98次口,清朝四年壹次,民國幾乎每年都有,最嚴重的有1931和1935。與此同時,血吸蟲病的危害如此嚴重,以至於在東荊河沿岸的潛江、監利,尤其是下遊地區,人口稀少,居民體虛,部分婦女不孕,呈現出“家家歌唱”的慘淡景象。

如今,東荊河已成為壹條單獨的河流,貫穿武漢市潛江、監利、仙桃、洪湖、漢南區,全長1.73公裏,自西向東將江漢平原腹部分為漢南和胡俟。中壢嶺以上117公裏,河床壹般寬300-500米,最大寬度1500米;中壢嶺以下56公裏,河床壹般寬3500-4000米,最寬7000米。

  • 上一篇:《史記》(蘇教版)全文翻譯《管仲傳》
  • 下一篇:黃忠的細節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