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紅陽歷史

紅陽歷史

朝陽的貴嶼島曾是普寧縣的所在地。據《普寧縣誌》記載,第壹個縣衙設在融水民居,古城初建於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直到明朝萬歷十四年(1586)才遷到侯鈺(今洪陽)。1949,1年7月,普寧縣人民在流沙建國,縣城改為流沙,所以普寧有兩個老城。

朝陽縣:文光寶塔

1.為什麽朝陽縣在三地設立普寧縣?

東晉隆安元年(397年)設立朝陽縣,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明朝嘉靖年間,隨著人口增長和土地開發,潮州府潮陽縣西部的吳恙、融水、黃坑三都日益繁榮,但離縣城卻有170多裏。“遠程控制局面很難,重要的是反復擾山擾匪。”

《飛龍的主人》:張廉

然而,“張廉起義”才是普寧縣成立的真正導火索。嘉靖三十九年(1560),饒平縣人張廉在廣東饒平縣與福建平和縣交界處的白松關稱帝,改名“歷”、“飛龍主”、“飛龍”,與明朝對抗。面對張廉的起義,朝廷派出太守章昊等部隊,聯合贛閩兩省官兵鎮壓張廉。嘉靖四十壹年(1562)九月,朝廷出兵鎮壓農民起義後,為加強統治,陳和兩廣知府張綱提出“三都分縣統管,定名普寧”的建議,朝廷準許。《潮陽縣誌》記載,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在吳恙、融水、潮陽縣黃坑設立普寧縣。

饒平縣:龍飛廟

《明世宗實錄》清晰完整地記錄了澄海、普寧的原因、過程和批準時間。《實錄》卷五壹七記載嘉靖四十二年正月,其中有:“兩廣禦史丁偉、張綱、濟公禦史顧衍,為處理廣東善後,做過三件事:潮州海陽之君為日奴進犯之門戶,宜在潮州以南設縣增藩,斷京師。”在潮陽融水,宜設郡伐之,以控制海豐、惠來、昌樂(今五華)要害,四要伐之;.....蜀上允行,乃設澄海縣於王弼,普寧縣於融水”。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2月20日)初壹,明朝廷批準對潮陽縣以西的吳恙、融水、黃坑進行分析,意為“大體安寧”,將普寧縣定為首座,建城堡。

普寧第壹法則:貴嶼古城

2.朝陽貴嶼曾是普寧縣第壹屆政府所在地。

朝陽的貴嶼,曾經是普寧縣的所在地。《普寧縣誌》和《朝陽縣貴嶼鎮誌》均記載,明代嘉靖四十四年(1565)普寧縣首任縣長趙越上任,縣府設在朝陽縣融水渡民居。根據建築和稱謂的鑒定,普寧第壹郡的城垛應位於朝陽貴嶼的南安和北林鄉。判斷的依據有五:壹、南安學堂(楊家祠)西側沿用至今的吳門樓舊名,吳門樓是當時的縣衙;其次,城墻依然存在,兩鄉城墻封閉成統壹的整體,城河環繞,符合古都城必須設城自衛的建制;第三,有六個門:東門叫聞天,西門叫烏鎮,南門叫清平,北門叫李樂,還有水門和進賢門。進賢門是官員的出入口。如果不是縣治,怎麽會叫“進賢門”呢?第四,兩鄉被稱為文祠、天後宮、關帝宮。第五,城外有劉同寺、西興寺、南聖觀、北極院,符合縣城外“東寺西寺望南北院”的布局。

今天,普寧第壹古城(即貴嶼古郡治城墻)遺址依然存在。在南安、北林村,至今還保留著壹座被護城河環繞的老城墻。這座古城塔雖然歷經數百個春秋的風雨,卻完好無損。鎮上至今還保留著文祠、關帝宮、雙忠公所、大奎樓、賢達寺、梅州古城。

三、貴嶼、洪陽均發現“屈寺碑”。

值得壹提的是,普寧縣首任知府趙嶽離任後,民眾為了感受他的功績,在萬歷元年立了“思惟碑”,以示其德。碑文寫道:“父母昭侯,忌諱,號懷泉,福建長汀人。嘉靖壹九(1565)奉命了解普寧情況。浦城未建,為治潮寶島。當難民,等他們。當官還在家裏,愛民如子,忠厚倔強,利國利民。普通人,戴若叫杜。碧條留在地震現場。熱愛當下,專心思考,堪比甘棠,千古美名。萬歷元年(1573),楊、蘇俊德、楊希耕等。

“思碑”是這位官員卸任後,當地百姓為懷念他而作的題詞。現在這塊碑嵌在貴嶼鎮北林村龔蓓三山王廟的外墻上。它離地40厘米,高235厘米,寬90厘米。碑身折痕斷裂,碑上“去思”二字為明代罕見的書法藝術。它的碑文堪稱古文中的精品。碑文不僅有立碑對象簡介,還寫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普寧縣撤朝陽,趙來任普寧縣令,但因縣未建而在貴嶼任職。然後進壹步明確立碑的原因是知縣居家環境淳樸,同情百姓疾苦,愛民如子,清正廉明,深得普寧和朝陽人民愛戴。

無獨有偶,去年有人發表文章《普寧第壹塊牌位在貴嶼,也在我們大洪陽,但已經是……”說:“今天接到洪陽壹個朋友的舉報,說洪陽鎮南門附近有壹塊破牌位,因為石碑殘缺不全,無從分辨是不是那位懷念普寧的官員。”希望這座“思想紀念碑”也是當地人民為謳歌那些“愛民如子,清正廉潔”的退休官員而立的碑文。同時也希望聽到有關部門已經收藏這塊石碑的消息。也許普寧洪陽的這個“思行碑”和朝陽貴嶼的“思行碑”有某種歷史聯系!

普寧洪陽:老城原址

第四,普寧後來被任命為知縣,劉直言,要修建“洪陽城”

嘉靖四十四年(1565),普寧首任知府趙嶽上任,縣衙初設在融水渡貴嶼村(今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但由於建縣後“徭役乞討”劇增,朝廷對新縣治缺乏後續財政支持,縣治市遲遲未能成行。據《普寧縣誌》記載,明朝萬歷年間三年(1575),方力奇上書,要求將縣城遷至黃坑侯鈺壹帶,並表示“願讓出兩處為縣址”,“斷我居所,立雅玉”。知縣劉崇出於財政考慮,放棄了對融水貴嶼的臨時縣治,於(今洪陽)萬歷十年(1582),洪陽城城墻開始修築,周長約2000米,高6米。有四個門,分別叫寧河門、福彩門、迎勛門和公基門,都有建築。同年,屯溪環城成市。當年吳恙、融水隸屬潮陽縣,普寧縣只有黃坑首府,分為上社、中社、下社,面積456平方公裏。明朝萬歷十四年(1586),知縣趙先謙遷都侯鈺(今洪陽),洪陽自此成為普寧縣的縣治和文化中心,也因此“洪陽城”成為今天普寧的第二座老城。

洪陽古鎮:全景

“弘陽城”東有東關帝廟、龍慶安,西有孔子學院、孔廟,東北有城隍廟、文昌閣等。,還有北門東邊的友福惠安。當時,“城高20英尺5英寸,四周700英尺,有四扇門,每扇門都有自己的樓層。”四個城門中間,每個城門都有自己的瞭望塔,城門左右各有上下鋪,是壹個很棒的環城。至於洪陽城外的四路建築布局,即韓文公廟、昆岡書院、玉堂廟、洪山寺,這四處遺址是普寧八大古景之三,即昆岡松韻、惠玲甘泉、洪思幽深,詩人詩人眾多。

舊縣衙前太平橋上的石獅

民國二十三年(1934),縣令曾友文拆成亨,將元成街改為中山路,修百裏橋,建中山橋。如今,老城區只剩下城基、水關、南門口等遺跡。洪陽古城又名普寧古城,萬歷十四年(1586)至1949年363年為普寧的行政文化中心。這三百多年在歷史的長河中顯得很短暫,但它所涵蓋的歷史文化遺存卻非常豐富,是普寧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附:普寧縣筆記

明朝嘉靖四十二年(1563),正月,朝廷批準析新址吳恙普寧縣,融水,潮陽縣西黃坑。

嘉靖四十四年(1565),普寧首任知府趙越上任,縣衙暫駐貴嶼民社。

萬歷三年(1575),知縣劉敦鼎決定在(今洪陽)建縣城,建普寧縣衙、和普寧書院。

萬歷十年(1582)修建城墻,周長約2000米,高6米。有四個門,分別叫寧和門、福彩門、迎勛門和公基門,它們都有建築。同年,屯溪環城成市。

萬歷十四年(1586),知縣趙先謙遷居侯鈺,也就是現在的洪陽,洪陽從此成為普寧縣的縣治和文化中心。

清順治十二年(1655),鄭成功領兵攻打普寧城,將城墻夷為平地,並拆除龔雪的官署和瓦片,運往揭陽城固守。

順治十三年(1656),知縣張汝邦監督民夫把城墻修得和以前壹樣舊。

康熙十三年(1674),四月二十二日,潮鎮連長劉金忠起兵反清,派劉斌占領普寧城。16年6月,劉金忠降清,普寧城回歸清廷統治。

康熙四十年(1701),安定美(帶紅旗)任普寧縣令。在任期間,廣施仁政,深受人民愛戴。卸任後,民眾將縣衙周圍的壹間書房改建為“安公祠”,以石像紀念。

雍正五年(1727),任命蘭定遠為普寧縣令。在任期間,他破解了多個謎團,留下了許多傳奇。

乾隆七年(1742),知縣蕭啟智主張在城東修建培風塔。

乾隆八年(1743),知縣蕭啟智在城東建昆安書院,置後閣為漢文公廟。

道光三十年(1850)十月十九日,欽差大臣、廣西巡撫林則徐赴普寧辦事,二十二日死於普寧市文昌閣。

同治十年(1871),潮洲鎮主兵方耀在城東奪取土地,建大宅“德安裏”。

民國九年(1920),普寧縣第壹中學創辦於龔雪普寧。

民國十四年(1925),共青團普寧縣第壹個支部在普寧龔雪(縣第壹中學)會風閣成立,方(方方)任支部書記。

民國三十三年(1944),15年2月,侵華日軍占領普寧縣,18年6月,日軍撤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十月二十八日,普寧縣第二次淪陷,十月二十八日,日軍撤退。3月8日,普寧縣第三次淪陷。5月7日,侵略軍全部撤出普寧。

1949五月1,流沙解放了。1年7月,普寧縣人民* * *成立,經* * *潮汕區委批準,定縣位於流沙。從此,洪陽不再成為縣治所在地。

裁判官(7)普寧(1)朝陽(1)

  • 上一篇:在過去的朝代裏,戰爭非常頻繁。陣亡士兵的屍體呢?
  • 下一篇:朝鮮戰場三大謠言,多少年輕人被誤導!承認誌願軍厲害就這麽難嗎?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