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李曉雨簡介

李曉雨簡介

李曉雨是當代女詩人。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副秘書長。同名人:李曉雨,江西寧都石上中學教師,寧都縣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目錄

簡歷

主要工作

人物故事伴隨著父親的詩成長。

生活平淡如詩。

夢深處是故鄉。

行情

同名書法家簡歷

獲獎作品

簡歷

主要工作

人物故事伴隨著父親的詩成長。

生活平淡如詩。

夢深處是故鄉。

行情

同名書法家簡歷

獲獎作品

展開並編輯本段簡歷。

1951年65438+10月26日出生。河北馮潤人。我從小和父母住在部隊。在家庭的影響下,我四歲開始接觸詩歌。在北京的中小學讀書。1969年定居河北農村,兩年後參軍,在鐵道兵基層部隊當衛生員,出版第壹組詩集《采藥》。65438-0976,在《詩刊》編輯部工作,歷任編輯、編輯部主任、副總編輯。65438-0983,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曾在《詩歌雜誌》、《人民文學》、《人民日報》、《上海文學》等報刊發表詩歌。我在中國作家協會文學工作室學習。

編輯本段主要作品

抒情詩集,燕陵歌(1979,上海文藝出版社),紅領巾(1983)。她的詩歌被選入《百名女作家作品選》、《青春詩選》、《她們的歌詞》和《當代詩歌》。《最後壹分鐘》被收入小學五年級語文。

編輯這個人物故事

在當今中國詩壇,李英和李曉雨是壹道亮麗的風景。父親李英被譽為“詩壇常青樹”。82歲的他依然堅持寫作,已經出版了58首詩。他的作品《壹月哀》、《我驕傲》、《我是壹棵樹和我的中國》至今仍被廣泛傳誦。女兒李曉雨,當代著名詩人,現任《詩歌》雜誌副主編。她出版了八部詩集,包括《燕陵歌》、《玫瑰谷》、《東方之光》和《聲音的雕像》。其中《紅領巾》獲第三屆全國優秀新詩獎,獲第壹屆莊嚴文學獎、第二屆鐵人文學獎。像她的父親壹樣,李曉雨謙虛低調,但當談到她的父親和詩歌時,她充滿激情。

伴隨著父親的詩歌長大

李曉雨

在李曉雨眼裏,他的父親李英似乎是為詩歌而生的。“父親從16歲開始寫詩,壹直到80多歲,60多年來,詩歌壹直伴隨著他,所以他已經磨壞了半抽屜的鉛筆。”李曉雨說,在生活中,父親似乎缺少很多東西。他不抽煙,不喝酒,不打麻將,不跳舞。但我總是徜徉在自己創造的精神世界裏。76歲時完成了51本詩集,取名《出發》。“這本書意味著我父親的青春將重新開始。他覺得自己可以探索更多新的東西,寫出比過去更好的詩。”李曉雨說,直到今天,父親的心中仍然有著巨大的情感波瀾,他仍然對詩歌有著同樣的熱情。作為李英的女兒,李曉雨伴隨著父親的詩歌長大。“父親開始寫詩的時候,還沒有我。詩歌,伴隨著父親的成熟;父親的詩伴隨著我成長。”李曉雨說,童年給她印象最深的是無數個深夜。當她醒來時,她父親坐在桌前,在壹份有深色墻壁和遮光板的報紙上寫詩...李曉雨。

很多時候,李曉雨是他父親詩歌的第壹個讀者。她經常溜進父親的書房,翻看他的手稿。1976年,我父親寫的《悼念周恩來總理》長詩在那個特殊的時期沒能發表。父親默默地把它藏在抽屜的最底層,李曉雨偶爾看完也難以放下,每次眼淚都打濕了稿紙。中學時代,李曉雨就像成千上萬的千千青年知識分子壹樣,去廣闊的世界工作,去軍隊的熔爐裏鍛煉。不同的是,當別人在尋找立竿見影的出路時,她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感。1972年,21歲的李曉雨發表了她的第壹組詩集《百草集》,從此就再也沒有合上。與她父親的寫作風格不同,李曉雨的詩歌細膩溫和,她喜歡用充滿生活氣息的詩歌來傳達她對生活的真實體驗。雖然近年來詩壇沒落,詩聲沒落,但李曉雨壹直在堅守,以他敏銳的直覺和細膩的情感,用詩歌去探索平凡生活的點點滴滴。她說,生活是詩歌生長的土壤。只有保持對生活的熱愛和激情,才能寫出激動人心的詩篇。

生活平淡如詩。

李曉雨

李曉雨用詩寫生活,她的生活就像她的詩壹樣簡單。李曉雨說她和她父親都喜歡過最簡單的生活。他們不習慣在外面的餐館裏舉行宴會。家裏的飯菜再簡單,只要有面條和鹹菜,什麽都是熱的。作為詩人和編輯,父女終日生活在紙的城堡裏,卻視紙如金。李曉雨說,她的臺歷用完後,她留著讓父親每年用繩子穿起來做筆記本。直到這幾年,臺歷上寫滿了五顏六色的“壹天壹個微笑”“壹天壹個菜”,還不夠停。父親還親自把信封翻過來,把印刷廠印的紙或者別人寄來的舊信封翻過來,再貼壹遍。父親翻過來的信封很光滑,非常好用。從這到那,他們家形成了壹個規矩,所有用過的紙都要收拾整齊,以防翻過來再用。父親騎了幾十年的老飛鴿自行車,還是家裏的“寶貝”。父親80多歲的時候,還堅持騎自行車環城跑。受家庭影響,李曉雨低調而樸實。她說平時最願意做的事情就是在房間裏安靜的看書。李曉雨從事《詩刊》編輯工作30多年,編發了大量有影響的好詩。她培養的壹大批青年詩人已經在詩壇嶄露頭角。她依然勤勤懇懇,認真編輯,改稿回信壹絲不茍。她要求自己像她父親壹樣。凡是給她寄過信、手稿或書的人都會親自回信,她還會幫別人翻譯手稿、編書、推薦出版...但她說,與她父親相比,她做得還不夠...很長壹段時間,李曉雨拒絕了許多媒體采訪和錄像的請求。她說,如果讀者想了解我,請到我的詩裏來找我,了解我。

夢深處是故鄉。

和他的父親壹樣,李曉雨對唐山有著難以忘懷的感情。李曉雨說,當她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她就從父親的詩中知道了她的家鄉,《鳳凰山的洞穴》,《陡河的河岸》,《上學的小路》。唐山,壹個親切的名字,經常出現在她父親的作品裏。她的父親用壹支“帶環的筆”表達了她對家鄉樸實的愛,也將她與這座城市、這片土地、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的感情連接在壹起。李曉雨真正進入他的家鄉是在1969年。當時,18歲的李曉雨帶著父親的期望來到馮潤縣中門莊公社,插隊落戶。兩年的插隊生活,讓她原本想象的家鄉變成了有形。“那是壹段難忘的青春回憶。”李曉雨說,她把青春和汗水留在了家鄉的土地上,家鄉的山水也給了她無盡的創作源泉:長長的田埂、向日葵、土房的矮墻、小油燈...她獲得了第三屆全國優秀新詩獎和首屆莊嚴文學獎,詩集《紅領巾》記錄了這段青春。從那以後,李曉雨多次回到他的家鄉。剛剛進入《詩歌》雜誌的李曉雨,在1976唐山大地震後的第八天來到唐山。在家鄉的廢墟上,她含淚寫下了《不能倒的紅旗》等作品。1996,唐山大地震20周年,李曉雨陪著父親回到唐山,站在抗震紀念碑的廣場上,父女倆情不自禁地哭出了衣角。在《光明日報》發表的長詩《尋找壹座城》中,父親盡快寫出了父女對家鄉的深情:“正是在這片沒有墓誌銘的廢墟/壹座新城上,他們昂首挺胸地站了起來……”李曉雨說,湯山是她的根,她的家鄉讓她的生活和詩歌同時發光。不管她在哪裏,不管她走多遠,她的家鄉總是分享她的感受。就像父親這次回唐山前在信中寫的:“家鄉的山凝結成我的骨頭,它的水流進我的血液,它的土壤孕育了我生命的基因。我吃著她的奶長大...無論我在哪裏離開她,無論我離開她多久,我總是想念她。她像壹個巨大的磁場無時無刻不在吸引著我。”[1]

編輯此報價

“詩歌應該體現壹種溫情,壹種真情。只有這樣,妳才能打動讀者。”“寫悲傷比寫快樂容易。要把這種情緒形象化,不要只用這個詞匯,而是要分解成幾個細節。”“不管作者在前面多麽現實,最後總要摘抄點什麽。這就是壹首詩的價值。”“關於詩歌中經常用到的壹些詞,比如無奈、悲傷,不要壹句話直接說出來,盡量物化,讓讀者感受到,得到訊息。善於制造對比,制造距離感,進而創造美。”“詩歌不在乎妳想寫什麽,而在乎妳想怎麽寫,怎麽打動人。”“第壹是要善於在生活中發現詩意,但是表達出來之後,不能只感動自己。第二,善於想象,創造壹種飛翔的感覺。”“作者只需要用幾個很有代表性的形象來表達妳想表達的東西,沒必要把妳想告訴讀者的東西都寫出來,讓讀者想去就可以了。”“在語言的運用上,要註意虛實結合,增強語言的張力。喊著狼來了,後面真的有狼,那不是文學。不要把詩寫得太像詩。”“寫詩之初,不要指望表達壹種哲理,直截了當地寫出來。”“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的歷史就是人類戰爭的歷史。博物館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算是壹個戰爭歷史的展廳,但是這個極其沈重的東西和氫氣球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和反差。那種影響馬上就出來了。”“題目要機智巧妙。妳必須會選材料。”[2]

在這壹段編輯同名書法家。

簡歷

李曉雨,男,1971,江西寧都人。少年家訓,愛好書畫,農村村民,無名師,師從古人,始學唐凱,可追溯到魏晉,尤其是“二王”。軟硬兼施,臨池二十年,名碑名帖,博聞強記。厚積薄發,壹點收獲。

獲獎作品

第壹屆全國書畫大賽《走向2008 ——北京好運蓬勃中國》:特等獎(2007年6月65438+10月)“草原杯”全國書畫藝術展演大賽:金獎(2007年3月)第壹屆“八壹杯”全國文學藝術大獎賽:壹等獎(2007年6月)第四屆全國新世紀教師三個字。中國書法藝術展:壹等獎(2007年5月)第六屆“四方杯”國際書畫大賽:金獎(2007年5月)中華孝文化硬筆書法大賽:優秀獎(2007年6月65438+10月)“長江獎”首屆硬筆書法大賽:優秀獎(2007年6月165438+10月)中國首屆硬筆書法林——浙江陳達島碑林大賽:中三等獎(2008年9月)首屆孝文化硬筆書法展:優秀獎(2008年6月65438+10月)書法報硬筆書法第59期書法家專欄特刊介紹。作品在《書法報硬筆書法》、《中國鋼筆書法》、《青年書法報》、《青年書法報》等專業報刊上發表十余次,並被編入十余部大型文集。[3]

  • 上一篇:滄州的民間傳說和名人故事
  • 下一篇: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屬於哪個市、區?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