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波美拉尼亞的歷史演變

波美拉尼亞的歷史演變

作為波蘭的領土

10世紀晚期,波蘭大公梅什科壹世征服了波美拉尼亞。1038年,波蘭發生非基督教起義,壹度獨立,不久回歸波蘭。1138,成了學長);波蘭的壹部分;1181年,其西部與德意誌貴族結盟。從1181到1806,Pomeroy(波蘭語為西波美拉尼亞)是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土。1309年,東波美拉尼亞被條頓騎士團征服,成為普魯士的壹部分。1466根據托倫條約(多恩);條頓騎士團的東波美拉尼亞回到波蘭,從此此地被稱為“波蘭國王的東波美拉尼亞普魯士”。1569年,這個邦聯更加緊密,成為“真正的聯盟”,被稱為“所有波蘭國王的東波美拉尼亞普魯士”。

15世紀的波美拉尼亞公國

中世紀後期,梅克倫堡、勃蘭登堡、波蘭甚至條頓騎士團都宣稱波美拉尼亞。1420年,這壹帶的文德人發動起義,支持勃蘭登堡的文德貴族,抵抗霍亨索倫家族在當地的封臣腓特烈壹世,但在格蒙德大敗。腓特烈壹世認為,如果要應對復雜的地方政治,就應該與波蘭建立更緊密的關系。波蘭現在控制著條頓騎士團,所以和她結盟可以確保勃蘭登堡控制波美拉尼亞。於是,他安排他的次子腓特烈(後來的勃蘭登堡選帝侯腓特烈二世)和波蘭國王瓦迪斯瓦夫二世的女兒(1351-1434)(賈德維加;立陶宛的;1408-1431年)已婚。

這激怒了波希米亞國王西吉斯蒙德。他支持波美拉尼亞公爵,並承諾戰後為他們瓜分勃蘭登堡的奧克馬克。1425年,戰爭爆發,波美拉尼亞、梅克倫堡、條頓騎士團,甚至波蘭和勃蘭登堡都相互開戰。腓特烈壹世的計劃失敗了。最後,他雖然留在了烏克馬克,卻沒能獲得波美拉尼亞的主權。

從1200開始,德國居民和農業開發者逐漸從西部來到最初以斯拉夫居民為主的波美拉尼亞居住。

16到17世紀

關於勃蘭登堡的爭議仍在繼續。1527年,約阿希姆壹世與波美拉尼亞公爵在於特波格就壹些問題達成協議。當時宗教改革開始盛行,波美拉尼亞的人口逐漸以路德教徒為主,但進步並不比勃蘭登堡快。

1637,波美拉尼亞最後壹位公爵,博古斯拉夫十四世(博古?Aw XIV)死了,沒有孩子繼承他。三十年戰爭期間,瑞典國王古斯塔夫斯·阿道弗斯占領了波美拉尼亞。北方戰爭後,法國、瑞典和勃蘭登堡開始談判。勃蘭登堡外交官、馮·布盧門塔爾家族的約阿希姆·弗裏德裏希·馮·布盧門塔爾和他的兒子克裏斯托弗·卡斯帕·馮·布盧門塔爾獲得了繼承勃蘭登堡主權的權利。根據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瑞典得到了西波美拉尼亞;普魯士得到了東波美拉尼亞。然而,勃蘭登堡和瑞典之間的爭端仍然懸而未決,尤其是關於西波美拉尼亞的爭端,直到1720年斯德哥爾摩條約的簽訂。根據條約,勃蘭登堡普魯士得到了斯蒂丁。

18到19世紀

1812年,拿破侖率領的法軍進攻波美拉尼亞。次年,瑞典軍隊與俄羅斯、普魯士和奧地利聯合起來,在萊比錫戰役中進攻並擊敗了法國。瑞典也攻擊了丹麥。1814年,瑞典和丹麥簽署了基爾條約。瑞典得到了挪威,但在1815年又把西波美拉尼亞(其中斯蒂丁已經歸普魯士所有)割讓給普魯士。

1871年,隨著普魯士統壹德國,波美拉尼亞全境歸德意誌帝國所有。普魯士貴族在波美拉尼亞買房子,當地貴族逐漸融入普魯士社會。因此,原本屬於文德家族的貴族家族,如馮·萊托、馮·斯特列洛、馮·佩格韋、馮·齊澤維茲、馮·克羅克沃斯等,都嫁給了來自勃蘭登堡的德意誌貴族,如馮·布盧門塔爾,壹個擁有眾多產業的家族(在誇肯堡、瓦爾津、杜伯津和施勒?Nwitz等地)。到19年底,波美拉尼亞已經完全德國化,成為富人的退休勝地,比如買下瓦爾津的俾斯麥。

德意誌帝國的統治

在帝國統治時期,波美拉尼亞是壹個以農業為主的省份。當地發達的農業導致勞動力供過於求,許多工人移民到西部省份。只有斯蒂丁(現波蘭)成為工業發達城市,居民超過20萬。沿海的壹些城鎮已經成為旅遊熱點。而且,波美拉尼亞是帝國保守政黨的大本營。

波美拉尼亞以東的省份是西普魯士(東波美拉尼亞)。當地德國人壹般居住在市區;波蘭人大多住在郊區。德國政府試圖鼓勵德國人在波蘭地區買房,但他們並不太感興趣。那裏的波蘭人建立了政治和經濟組織,更成功地使壹些波蘭代表成為議會代表。

在兩次戰爭之間

壹戰後,波蘭和德國根據《凡爾賽條約》劃分波美拉尼亞。德國將西普魯士的大部分割讓給波蘭,成為後者的沃耶翁省的壹部分,以托倫為首府。但澤成為國際聯盟管轄下的自由城市。德國西普魯士其余部分分別並入東普魯士和格倫茲馬克波森-西普魯士。波美拉尼亞省仍歸德國所有。卡舒比居住的地區被波蘭、但澤和德國瓜分。(詳見波蘭走廊)

1938至39擴大了德國和波蘭管轄的波美拉尼亞省。波森-西普魯士和勃蘭登堡並入德國波美拉尼亞;馬佐維婭(馬佐維婭;波蘭語譯作Mazovshe)和大波蘭的幾個縣加入波美拉尼亞,首都從托倫遷到比得哥什。

第二次世界大戰及以後

1939年,納粹德國宣稱但澤主權,並以德國和東普魯士被波蘭走廊隔開為由,指出要解決交通問題,引發了與波蘭的爭端。1年9月,德國借口這些問題入侵波蘭,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納粹黨在德國執政時,波美拉尼亞是支持抵抗納粹勢力的基地。迪特裏希·潘霍華,德國著名神學家,創建於1938 Schl?恩威茨經營著壹所已經被取締的神學院。德國戰敗後,將東波美拉尼亞的大片土地割讓給波蘭,以彌補蘇聯侵占其土地造成的損失。後來大部分德國居民被蘇聯軍隊驅逐,部分人逃往西歐和美洲。克裏斯蒂安·馮·克羅克的書《婦女的時刻》提到了驅逐事件。從1945開始,奧得河以東的波美拉尼亞(加上什切青及其鄰近地區)屬於波蘭。

  • 上一篇:廣東2006-2013高考試題及答案分析(文獻綜述,中文)
  • 下一篇:高中政治史怎麽學?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