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法顯去天竺求法的目的是什麽?記錄他壹生的古籍有哪些?

法顯去天竺求法的目的是什麽?記錄他壹生的古籍有哪些?

背景

只有了解了背景,才能真正理解法顯在天竺求法的目的,以及這次求法的意義。佛教傳入中國,到東晉法顯時已有約300年的歷史。傳播的體系主要有兩個,壹個是以知止、智謙為代表的大乘空宗般若;壹種是以安世高為代表的小乘禪。小乘和大乘都介紹了。從時間順序來看,壹般有三個時期是法語傳播最盛的時期:支謙、朱法虎翻譯了很多般若經等。道安被翻譯的時候,經典很多;在鳩摩羅什,大乘佛教非常繁榮。佛教已經滲透到中國文化中。外來宗教傳入壹個文化傳統不同的國家,必然會發生碰撞,佛教也不例外。經過長時間的嘗試、偽裝和適應,逐漸被國人接受,最終達到融合的階段。到了東晉,應該說已經到了這個階段。

從政治形勢來看,此時的中國大地已經分為南北兩區。西晉建興四年(365,438+06)亡,次年金元帝即位,為東晉之始。北方的統治者都是少數民族,大多擁護佛教,尤其是後趙、先秦、後秦和北涼,對佛教的崇拜更為突出。在南方,就是所謂的“南渡”。在北方,達官貴人和學者為了躲避外國壓迫而逃往南方。這些人包括壹些國王也信仰佛教,佛教有了很大的發展。總之,北方和南方都對佛教感興趣。佛教已經在中國站穩了腳跟。從佛教的角度來看,也有幾點值得特別壹提。首先是僧廟越來越多。根據唐法林的論證,東晉104年,* * *修建了1768座寺廟。

這個數字是否可靠不得而知。(見任《中國佛教史》第二卷第574-580頁)其次,僧尼已達壹定規模,僧尼人數與日俱增。第三,名人輩出,出現了壹些有影響的高僧。最後,還有更多來自印度和西域的僧人。這裏還必須提到壹點:很多高僧的活動範圍和影響並不局限於北方或南方,而是跨越地域和政治界限的。佛教雖然基礎紮實,但其實帶入的成分多,攝入的成分少。中國有不少僧人或居士去西域求法。但大部分只去了西域。真正在法顯之前參觀天竺的真的很少。在這樣的情況下,金末宋初出現了西進求法運動。中國的和尚到西方求佛法,或求經典,或向天竺高僧取經,或願見聖地誓死,或求名師來華。(見唐永通《漢魏南北朝佛教史》第十二章)

在尋找經典的過程中,壹般來說不是隨意的尋找,而是有目的、有重點的尋找。最突出的壹點就是在印度尋找佛教戒律。只要了解當時佛教在中國的發展階段,就會認為這樣做是必然的。如前所述,僧尼越來越多,僧團已經形成,這就產生了壹個寺廟管理的問題。人數不多,只需要三章就能讓僧伽的生活正常運轉。人數多了,就需要更細致的規定。以道安為例。梁惠姣《高僧傳》卷五《道安傳》說:師徒百人,齋戒不知疲倦...即使是現在,他們也住在長安的五重寺,有幾千個和尚,大有普及之勢。(見鄭達《新修大藏經》)可以看出,道安門下有很多和尚。《道安傳》接著說:安得是物質派,也是三藏學者。僧尼所作的佛教教義是* * *,有三個例子:壹個是在香座上宣講經文中的教義;二、平日六點吃喝唱歌的方法;第三,布薩派使者懺悔等方法。世間廟堂隨之。

可以看出,道安也感到了為僧尼立法的必要性。但是他的立法還是很簡單。和印度那些法律比起來,相比之下就有點蒼白了。

《法顯傳》又稱《佛國故事》、《佛祖遊天竺故事》、《天竺之旅故事》等。該書涉及面廣,涵蓋了中亞、印度、東南亞約30個國家的地理、交通、宗教、文化、物產、風俗乃至社會經濟。它是中國和印度之間最早的海陸交通記錄,也是中國古代第壹部完整的中亞、印度和東南亞的遊記,在中國和南亞的地理和航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佛教傳說中,廣州被視為“漢族之地”,漢族地區的南部至少已經包括廣東。

法顯是中國陸路到印度,海路回國留下記錄的第壹人。還參與翻譯了從天竺取回的佛經《摩訶僧法》和《大泥經》。

記載法顯生平的古籍不少,其中以下幾本最好:(1)《法顯傳》,法顯所著。(2)高僧遊良寫《三藏集解》,簡稱《遊錄》。③梁惠姣撰寫的《僧侶傳》卷三《法顯傳》。(4)唐道玄寫的《唐實錄》。(5)唐景邁著《經典的歷史與現代翻譯》。(6)唐致勝撰《開元佛教錄》。(7)唐·《貞元佛教新解目錄》。(8)隋代費長芳撰《歷代三寶》。(9)元念常收藏《歷代佛總集》。

  • 上一篇:鄭姓歷史名人有哪些?
  • 下一篇: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它們都是什麽時候來的?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