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茶樹生長的地質土壤類型

茶樹生長的地質土壤類型

(1)淺變質碎屑巖的土壤類型

這個分布區的茶葉產量和品質都是上乘的,湖南省的名茶都產於此,按巖石形成時代可分為兩類。

1.冷家溪群凝灰質變質碎屑巖的黃紅壤類型

主要分布在省內的臨湘、嶽陽、長沙、株洲(圖3-10),是我省綠茶、紅茶產區,以品質好、產量高著稱,其中名茶較多。

(1)君山銀針

君山又名洞庭山,是洞庭湖的明珠。君山東西長1km,南北寬0.7km。山體呈橢圓形,面積1443畝,丘陵72座。

關於君山茶的起源,眾說紛紜。壹種是距今1400多年前的初唐,但據考證,唐宋至明中葉的名茶史料中並無君山茶的記載。直到明朝嘉靖、萬歷年間(16世紀)才有記載,有人在君山種了幾畝茶。至清乾隆二十六年(1762),君山茶品質為湖茶第壹。同治《巴陵縣誌》載“君山貢茶,乾隆四十六年至今18斤”;嘉慶年間,萬念春在《君山茶歌》中說“君山茶不可得,只在山南山北,山石夾縫中有數珠。春長在雲端,何時香易識,玉食珍貴。”軍山的巖石由震旦系和冷家溪群淺變質巖系組成,因此生長在巖石縫隙中的茶樹屬於以其為母巖的淺變質碎屑巖土壤類型。

圖3-10湖南省冷家溪群變質黃紅壤茶樹種植區及名茶分布示意圖

軍山銀針含可溶性總糖2.57%,咖啡因4.07%,灰分4.95%,氨基酸4.30%,兒茶素17.56%,水溶性物質38.77%。將茶葉泡在杯中,芽莖蘸水後緩緩下降,再立於杯底,如出土的竹筍,壹起落下,使水光與芽影,渾然壹體,賞心悅目;內質香氣清晰,味道香甜,葉片黃亮厚實,毛清晰。故於1955年參加德國萊比錫國際博覽會展覽,被譽為“金鑲玉”“芽如金黃,絨如玉白”並獲金獎,被譽為“茶蓋中國,價比世界更高”。目前,由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和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舉辦的“奧運五環茶”被選為“黃”的代表。

照片3-10君山島基巖為震旦系和冷家溪群淺變質巖。

(2)北港毛尖茶

北港毛尖產於嶽陽縣北港。唐代成名,列為貢品,名曰“檀胡含膏”。清同治《巴陵縣誌》載“潭湖山,茶味甚甜,非別處草茶可比。”潭湖就是今天的南湖,湖東南的冷家溪群淺變質巖。這裏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水陸交錯,非常適合種植茶葉,所以自古就有名茶出產。

北港毛尖屬於散黃茶,外觀金黃色,毫尖外露。沖泡後,水色橙黃,明亮,香氣高,滋味醇厚甘甜,芽葉肥美,黃如花。1987年被評為全省名茶。

(3)高橋銀豐

長沙縣,從高橋、林凡到金井,沿金井河(老道河上遊),是冷家溪群的淺變質巖,茶葉種植廣泛,歷史悠久。明清時期,僅高橋就有48家茶館。2006年5月23日,長沙晚報報道,鄒廣宇在高橋鎮的家中發現壹塊保存完好的金字招牌,名為“永興香茶行”,經專家鑒定至少有150年的歷史(照片3-11)。當時生產的茶葉商船通過撈刀河到湘江到達武漢和上海港口。高橋銀峰是湖南省茶葉研究所1959在這條產茶帶上創制的名茶。經商務部茶葉局和有關單位鑒定,壹致稱贊高橋銀豐品質優良,可列為名茶。其成分為水溶性45.42%,礦物質灰分4.99%,咖啡因4.27%,可溶性糖2.56%,兒茶素11.48%。茶形緊實,薄而卷曲,白而蓬松,似白色包裹,湯色清亮,香氣高遠持久,滋味鮮純,葉嫩明亮,飲後真能“使腦感如火,舌不澀,目不茶”,使人神清氣爽,神清氣爽。因此,在1989農業部Xi安全國名茶評選會上被評為全國名茶。

(4)景洪碎茶

金井紅碎茶和高橋銀峰都產於冷家溪淺變質巖發育的紅土中。茶葉外觀潤澤,茶湯紅亮,滋味鮮濃,葉色紅亮。在多次省部級評比中,品質冠香名列第壹,1984被農牧漁業部評為優質產品,1985被評為全國優秀產品,獲銀獎。

2.板溪群紫紅色粉砂質板巖,砂巖黃紅色土類。

主要分布在安化、桃江、沅陵、古丈、會同等縣,根據巖性對比(圖3-11),該區稱為嶽陽-懷化社區,巖性主要為淺變質砂質板巖和礫質砂巖條帶狀板巖。由於中部主要為紫紅色淺變質粉砂質板巖和砂質板巖,

圖3-11湖南板溪群紫色變質巖和黃紅壤茶樹種植區及名茶分布示意圖

“紅板”是壹種種植在紫紅色粉砂質板巖和砂巖衍生土壤中的茶樹,產量高,品質好。現在有很多名茶,如譚潔茶、古丈毛尖茶、獅子口銀芽、大湧毛尖茶、官莊毛尖茶、安化松針等。這種茶葉豐滿,黃綠色,嫩,綠茶是白色的。

圖3-11鄒廣宇手拿祖傳雙面金字招牌。

圖3-12古丈縣板溪群紫色板巖和砂質板巖

該類型分布區是我省綠茶和紅茶的主產區。安化、桃江年產茶葉5000多噸,是省內著名的產茶縣。

(1)古丈毛尖

古丈是湖南最古老的茶葉產區之壹。西晉《荊州土地誌》記載“武陵七郡以茶為佳”,武陵七郡包括古丈;東晉裴元所作《坤魯元》記載“郴州漵浦縣西北無射山,山中多茶樹。”今魯西、沅陵、古丈交界處無射山;《新唐書·地理》和《唐·督郵通典》載有“西州土貢茶芽,靈溪縣金土貢茶芽二百枚”。西州、靈溪縣現為永順、保靖、龍山、古丈縣。根據以上史料,古丈的茶葉生產已有近1600年的歷史(照片3-13,3-14)。

圖3-13古丈河西鎮白河灣出土的茶爐

照片3-14據說這位“茶樹王”已經300歲了。

雖然古丈產茶歷史悠久,但在1949前夕,名茶壹度被忽視。全縣茶葉種植只有719畝,產量99 Kmt。1949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將發展茶葉生產作為農村脫貧致富的重要工程,將茶葉作為古人的標誌(照片3-15)。到1989年,全縣茶園已發展到13000畝,茶葉產量2000余斤,其中以古丈的毛尖最為著名(照片3-16、3-17、3-18)。

古代張茅劍是古代的貢品;1957參加萊比錫國際博覽會;1982、1983、1986分別被商務部、外貿部、農業部評為極品茶葉。1985獲湖南省“名、優、特新產品荷花獎”;1988北京首屆全國食品博覽會金獎;1991“中國食品輕工十年新成就展”及“優秀新產品獎”。古丈毛尖茶遠銷德國、日本、中國、香港等地,古丈毛尖茶制成的茉莉花茶更是萬裏香,在海風之外享有盛譽。

圖3-15縣城裏的壹座雕塑,其中茶是古代方丈的象征。

圖3-16袁隆平稱古丈毛尖中國名茶。

照片3-17獅子口茶園

照片3-18獅子口茶園的“銀針”

古丈茶園主要分布在海拔800 ~ 1000 m的山坡上,土壤母質多為含磷量較高的紫色板巖。古丈毛尖的品質特點是緊細,美觀略直,色澤翠綠,白毛飽滿,香氣高,滋味醇厚甘甜,特別耐沖泡,葉底嫩滑均勻,含氨基酸3.14%,咖啡堿4.51%,茶多酚27.11%。

(2)譚潔茶

譚潔產於湘西郴州古都沅陵縣的譚潔茶場,因茶場位於沅水河畔的譚潔山而得名。譚潔山由板溪群的紫色板巖和砂質板巖組成。土壤磷素豐富,茶樹生長旺盛,芽葉豐滿,葉嫩軟,芽多(照片3-19,3-20)。

照片3-19譚潔茶葉種植在紫色板巖土壤上。

圖3-20譚潔茶園(水原山腳,現五強溪水庫)

譚潔種茶最早見於西晉《靖江土地誌》,記載“武陵七郡以茶為佳”。王威廉的考證表明,沅陵的譚潔就是其中之壹。相傳的第八子李旦在1300多年前被武則天流放到郴州,與胡相戀。李旦後來回京做皇帝叫,胡被召入京,從郴州泛舟沅江而下,途經,品嘗了茶,十分甘甜爽口。他選擇了上面的壹個帶回北京,得到了文武官員的高度贊賞。此後,譚潔廣碧茶園被訂購,官方生產商接受上品為“貢茶”。據說譚潔茶在這個時候進入了日本。因此,當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在1972年訪問中國時,他還向周總理詢問了譚潔茶葉的情況。

譚潔茶的名氣在《沅陵縣誌·唐璐治漢源集》序中有明確描述:“城中中品茶多,以譚潔產者為重...先摘的都是毛尖,現在當地方貢品。”

譚潔茶形、色、香、味俱佳,形緊而細,苗前好看,白發綠潤,沖泡後能“三漲三落”,猶如遊龍蝦。湯是黃色的,綠色的,明亮的,渾濁的,鮮甜的。更奇特的是,近在咫尺的人,因為香味濃烈而不香,遠在天邊的人卻覺得香;當地民俗,不僅以茶為酒待客,而且作為祛痰祛病延年益壽的佳品,家家戶戶,人人必飲。有人稱贊“若形如藍雲,似霜,隱於萌芽;清湯綠葉醉人,齒頰余香長。因此在1981湖南名茶評選大會上被評為“名茶”,在1991被農業部評為“國家優質茶”,連續8年被評為省級名茶。

(3)官莊毛尖茶

唐魯豫《茶經》引東晉昆之雲:“郴州漵浦縣西北無山,雲頗俗。每逢喜慶吉日,親戚聚在山上跳舞,山上有許多茶樹。”管莊就屬於這個區域。歷史上貢茶“街亭毛尖”出現在官莊附近的黃金坪,《沅陵縣誌》記載“官莊街亭毛尖盛行於唐代,清代作為貢品”。

官莊毛尖產區是湖南生產優質茶葉的重要產區,森林深谷幽,終年雲霧繚繞,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紫紅色頁巖土壤豐富。官莊毛尖外形緊實細膩,色澤翠綠,毛色完整白,香氣高而持久,湯色晶瑩翠綠,滋味濃而爽口,耐泡持久,葉質嫩、勻、清。它含有23.42%的茶多酚、2.26%的氨基酸、4.91%的咖啡因、15.73%的兒茶素和37.62%的水溶性物質。1981年,1982連續兩年被評為省級優秀茶葉。

(4)安化黑茶

紅茶的制作始於明代,嘉靖三年(1524)在相關奏折中提到了紅茶。紅茶最早的產地是四川,是綠茶經過著色、蒸青後制成的。湖南紅茶產於四川之後,由於產量有限,價格低廉,四川紅茶在16世紀逐漸被湖南紅茶取代。

安化黑茶是壹種特殊制茶工藝生產的茶。據說有兩種方法:壹種是安化劉家秘而不宣的神秘產品;第二,清道光初年,當地壹個叫錦上的制茶人和安化黃沙坪花了幾年時間研制。總之加工工藝很有講究。

紅茶的茶葉原料采自紫江兩岸的雅沙拉、黃沙坪、西洲、江南、小巖等鄉鎮的淺變質碎屑土茶園(照片3-21),部分為亞野生茶園(多年無栽培管)。

有壹種紅茶叫“千良茶”,是以優質黑毛茶為原料,用棒錘在長筒形筐內,建成高147cm,直徑20cm,重約37kg。放在冷架子上,夏秋兩季可以節省50天左右的日曬時間(不能淋濕),自然條件催化。據說1953生產的“千兩茶”經專家鑒定48萬元,在央視播出(照片3-22 ~ 3-25)。

3.震旦系寒武系淺變質砂質板巖、板巖和砂巖紅土類型。

主要分布在湘南的桂東、汝城、江華等縣,是省內紅茶和黑茶產區,其中江華毛尖和五蓋山米茶也是省內著名的優質茶葉。

照片3-21安化紅茶園

圖3-22安化梁倩茶

圖3-23安化梁倩茶

圖3-1953生產的價值幾十萬元的2.4萬兩茶葉。

圖3-25央視播出的195.3萬兩茶葉專家估價

(1)五蓋山米茶

據明代《萬歷年間郴州誌》記載“五峰終年雲霧雨露雪,在山東東南三十裏,方圓壹百八十裏,故稱五嶽”。全山總面積20多萬畝,野生茶樹分布廣泛,產茶豐富,品質優良。據清代嘉慶陳縣的記載,“凡茶產於郴州,五蓋最佳”,其中以海拔1,000 ~ 1,400 m的碧雲庵、萬惠安、兩江口為最佳。

五改山茶花早在明朝就被列為貢品,當時它主要由清明期間采摘的“未開放”的花蕾制成。相傳制成的茶“壹升茶重壹升米”,故稱米芽。

五蓋山米芽的品質特點是外觀鮮嫩勻稱,色澤銀綠,全系尖頭,緊貼皮膚,香味持久,湯色清澈,滋味鮮醇,葉底嫩亮。產品被評為湖南省名茶,被譽為湖南省名茶中的“明珠”。

(2)江華毛尖茶

這是中國歷史上的名茶。據有關文獻記載,清乾隆年間(1779),江華毛尖主要產於縣城東部的大圩區毛仔沖壹帶,後發展到兩岔河上遊的山腰和山谷邊。

江華毛尖外形粗壯,緊密打結卷曲,白毛外露,色澤晶瑩,香氣高,滋味醇厚爽口,葉底翠綠;它含有27.40%的茶多酚、13.29%的兒茶素、4.37%的咖啡因、4.01%的氨基酸和45.30%的水溶性物質。1987 ~ 1989連續三年榮獲“湖南名茶獎”。

(二)碳酸鹽土壤的類型

湖南省碳酸鹽巖的地質時代主要為泥盆紀至二疊紀,其地層分布於湘中、湘南廣大丘陵地區,衍生土壤為紅壤。此外,寒武系碳酸鹽巖地層在湘西也有出露,衍生土為黃壤。上述地區均有茶樹種植,但大面積茶園分布在土層較厚、脫鈣較徹底的紅壤、黃壤地區,如湖南中部邵東的宋家塘、萬寶、漣源茶園山等地,正規茶園較多,產量在湖南省占有重要地位,是紅茶主產區,但品質壹般,目前未見優良茶樹品種報道。

(三)紫色碎屑巖(紅層)的土壤類型

紫色碎屑巖土壤類型在省內分布廣泛,茶樹較少,名茶產量未見報道。然而,在江西武義丹霞地貌的紫色碎屑巖土壤類型中,卻有聞名中外的“烏龍茶”(照片3-26、3-27)。

圖3-26武夷山風景區的烏龍茶園

圖3-27武夷山的茶文化

(4)第四紀紅土土壤類型

湖南省第四紀紅土土壤類型分布廣泛,但大多位於平坦丘陵、洞庭湖沿岸和河流階地。出產的名茶很多,有些是歷史上的名茶,有些是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逐漸發展並建立起名牌的。代表性的例子如下。

(1)君山銀針和君山毛尖

據《石縫中露出幾株茶樹》記載,君山茶被認為是種植在淺變質碎屑巖的土壤類型中,但在後來《茶經》對君山茶的描述中,提到君山七十二丘上有各種茶,至今仍是如此。這72個山頭都是“泥濘,透水性強,降水向下滲透。水儲存在幾十米厚的細砂層裏,下面有透水性弱的巖石作為底板,茶樹就生長在這個地下水庫上”[13]。

根據第四紀地層學研究,數十米的細砂層為第四紀晚更新世紅土類型(照片3-28)。晚更新世紅土是風成的。唐代的《題君山》詩中,有“元為昆侖山頂石,海風吹下洞庭湖”的句子。雖然這句話再加上君山的晚更新世風成沙,顯得合情合理。

圖3-28君山第四紀晚更新世紅土型茶樹

根據現有資料,君山銀針的茶葉種植環境有三點:壹是淺變質碎屑巖的土壤類型;第二類是第四紀更新世的紅壤類型;第三,茶樹春天長在雲裏。

(2)董廷春

洞庭春茶產於嶽陽黃沙街,為臨湖丘陵地帶,茶園面積2400畝(照片3-29、3-30)。它是由第四紀中更新世紅土演化而來的紅壤。

圖3-29洞庭春茶

圖3-30洞庭春茶園

洞庭春茶是由著名茶葉專家、全國農業勞動模範劉仙芝、肖玲研制的名茶。外形美觀優質,外觀緊實微彎,肥潤均勻,枝幹飽滿,香氣清新濃郁,滋味醇厚爽口,湯色清亮,葉色嫩綠。據農業部國家茶葉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分析,其內容豐富,各項衛生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被指定為釣魚臺國賓館招待外國總理的頭等禮品。因此在1985參加南京全國名茶鑒定會,被評為全國11大部級名茶之壹。廣州全國名茶鑒定會1990,以總分102.33名列全國第二,獲國家銀獎;曾四次榮獲部優,五次榮獲省優金獎,被譽為湘北第壹有機茶。

(3)東湖銀米莉

東湖殷浩是種植於湖南農業大學(原湖南農學院)實驗農場茶園,栽培於第四紀中更新世紅土丘上的名茶。茶具色澤翠綠,有光澤,鮮嫩,湯色清澈,醇厚,美觀。據分析,含氨基酸4.54%,葉綠素0.162%,茶葉多元酸19.00%,1981年,1982,1985,三次獲得湖南名茶稱號。

(4)蘭陵有機茶

湘陰縣六塘鄉蘭陵出產綠茶。早在14年前,湖南蘭陵茶葉有限公司成立,建立了指導農民種茶的示範基地,主要在第四紀中更新世紅壤丘陵崗地上,開辟了10000多畝茶園(照片3-29)。同時成立了蘭陵茶葉生物防治研究所,生產各環節全部有機管理,不使用農藥化肥。樹立有機茶品牌,獲得國家綠色食品、國家有機食品、德國BCS有機食品認證,成為中國同行業唯壹進入美國超市的有機綠色食品。江澤民同誌在1998喝了蘭陵茶後,連聲說“好喝,好喝”(照片3-31,3-32)。

(5)其他

長沙縣大禹茶園(圖3-33、3-34)、汨羅天馬山茶園、瀏陽淳口茶園、汨羅天井茶園(圖3-35)、茶陵姜維茶園(圖3-36)均為第四紀更新世網紋紅土型茶園,均有省級優名。比如早在南北朝時期,茶陵漓江產的茶就提到“茶陵人,所謂古靈產茶”;1871年《茶陵州誌》記載:“景陽山在州東,與江西吉安州永新縣壹茶山相連,故名”。景陽山是著名的茶山,是從景陽流經茶陵的水,也叫尚維河。可見茶陵山區產茶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

照片3-31第四紀更新世網狀紅壤類型

圖3-32蘭陵茶和茶具

圖3-33長沙縣大禹茶場

圖3-34長沙縣大禹茶場第四紀網狀紅壤剖面圖

照片3-35汨羅市天井茶場第四紀網狀紅壤剖面圖

圖3-36茶江茶場

  • 上一篇:有哪些描寫雲的情景詩?
  • 下一篇:青島市地方誌工作規定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