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轉:老北京電話號碼簿

轉:老北京電話號碼簿

老北京的電話簿包含了很多信息,文化名人的住宅電話都能查到。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0-01-20 04:48北京日報報業集團

有的人有社交,社交需要交流。現在人們的交流方式很多,交流工具齊全,已經進入信息社會。在壹百年前甚至幾十年前,打壹個電話是很稀罕的事情,從老北京的電話簿就能看出來。

目前,最早的京籍電話號碼簿是在宣彤三年正月出版的。1911出版的電話號簿原件保存在中國第壹歷史檔案館,已有壹百多年的歷史。

翻開這本發黃的舊電話本,看到那些充滿古意的老街老店,讀到那些古樸的文字,仿佛回到了上世紀初的北京。

舊時代的電話號簿是縱向排列的,記錄的電話用戶包括政府機關、商店、銀行、醫院、學校、報紙、書店等,都是以“公司名稱”+地址的形式出現,如吏部衙門/杜摯街、內聯推廣處/奈茲屋等以個人名義註冊的用戶,官方電話號碼以“姓或全名”+任職地點+地址的形式出現,如翟汪(翰林書院)/浪漫胡同(現浪漫胡同)、王宗羲(郵政部)/北貨範;平民用戶只註冊全名。

1911的電話號簿主要公布了琉璃廠南局和燈市口東局的電話。當時北京只有兩部電話交換機,已經從原來的磁鐵式人工交換機更新為普通的人工交換機。南聚的服務區域是外城,所以號簿裏有大量商號、金店、銀行、車站、飯店的電話號碼,榮寶齋、米青館、瑞福祥等知名老字號已經在眼前。東局為內城服務,所以號裏有很多衙門和王宓。比如桃北樂府(東局1013號),和碩醇親王奕譞的第七子,光緒皇帝同父異母的弟弟載濤,都是當時著名的京劇迷。再如公王宓(東局1040),是前恭親王之孫溥儀的住處。他是清朝最後壹個恭親王。

1911年,北京能在家裏安裝私人電話的平民不多。大致說來,有王瑤卿/韓家灘、朱幼芬/韓家灘、王會芳/櫻桃謝傑和張小山/太仆寺街。前三位是清末民初著名京劇演員,最後壹位開出了著名的票房。張/椿樹胡同頭條東口,張創辦《北京婦女報》1905;姜是華商電氣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和董事長

這個老號簿不是像現在的黃頁那樣按類別或筆畫順序排列,而是按當時的電話號碼順序排列。比如南局七中是武城的學校,要找武城學校的電話極其不方便。有意思的是,這個五城學校,也就是現在的北師大附中的電話號碼,壹百多年都沒變!在北京電話發展史上,擴容、升級、換網、割接的號碼只從南局換到了3局、33局、303局、6303局,但用戶號碼沒有變化,這在整個北京電話網中是罕見的,也成為見證北京電話近百年發展的壹個範例。

更有意思的是,這本目錄出版於清末(1911),也就是辛亥革命發生的時候。次年,皇帝退位,清朝退出歷史舞臺,被中華民國取代。因此,這可能是最後壹版清代北京電話號簿,朝代的更替進壹步提高了這本號簿的收藏價值。

除了宣彤三年的老號簿,三四十年代的電話號簿,雖然外表已經斑駁不堪,內頁早已發黃酥脆,看起來卻像是老北京城商號的壹派繁華熱鬧景象。

1936“北平電話號簿”已經開始刊登廣告,可以說是黃頁廣告的雛形。只是放大了印刷的店名或者經營項目,最多加壹些裝飾,沒有廣告語言或者廣告創意的概念。這些廣告最初刊登在封面、封底和插頁上。隨著版式的變化,在電話號碼欄的頂部、側面甚至中間插入了許多廣告。廣告的色彩也從最初的單色、雙色發展到彩色。廣告的內容極其豐富,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果妳有電話,妳必須有壹個電話號碼。現在時代進步,人人都有手機。大家都很重視隱私,不會輕易透露自己的電話號碼。而在清末民初,擁有私人電話是身份的象征,所有家庭的電話號碼都公開公布,毫不猶豫。當然,在那個年代,打得起電話的人很少,壹般也不會有人打騷擾電話。

在1936的北平電話簿中,住宅電話數量大增,其中不乏名人,如周作人(新街口八道灣西局2826號11)、金(東局4423號北總布胡同3號)、(春樹頭條4號)。東局108)、馬(翟家口豆腐巷7號,分局1466)、沈(東局895號北池子牛牛坊15)、胡適之(東局25165438號大米糧庫4號)、。

1944的北京電話簿是在北平淪陷期間出版印刷的。前半部分是漢字目錄,後半部分是日文目錄。令人震驚的是,封面上赫然印著壹把刺刀,顯示出明顯的時代特征。雖然這個號簿沒有廣告,但是整個號簿印刷的很精美,當時的電話覆蓋區域也是用四種顏色印在扉頁上,可以說是印刷的很好。

在1948的北平電話簿中,我們可以看到內頁的壹些電話單位和號碼特別大,特別顯眼,這也是壹種廣告效應。使用大字需要支付壹定的廣告費。封底彩色廣告是北平啤酒有限公司“請使用飛馬啤酒”的平面廣告..像這樣簡單直白的廣告詞在當時的目錄裏比比皆是,讓人忍俊不禁。在這個目錄的每個頁面的頂部和角落都有壹定的區塊來發布廣告,這些廣告是壹些有實力的商店和公司放的。

綜上,讓我們感受到老目錄裏有故事,老目錄裏有歷史,老目錄記錄著老北京。

  • 上一篇:高中傳統文化議論文三篇
  • 下一篇:日本抄襲者、日本車的起源、變遷和繁榮(3)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