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論四次警察革命的主要內容和歷史意義

論四次警察革命的主要內容和歷史意義

警務是所有警察行為的總和。它包括預防和打擊犯罪以及社會管理和服務等許多方面。1829,英國內政大臣羅伯特。比爾敦促議會通過《大都會警察法案》,該法案創立了倫敦大都會警察署。從此,歷史上出現了第壹支擁有警服和國家警察工資的正規職業警察隊伍,現代意義上的警察制度也正式誕生。羅伯特·比爾是世界公認的現代警察之父,他開創的警察被稱為第壹次警察革命。羅伯特·比爾的創作主要基於“警察建設十二原則”。

這十二項原則是:

(1)警察要以軍隊為榜樣,建立穩定有效的隊伍;

(2)警察必須受政府控制;

(3)犯罪的減少證明了警察的效率和效益;

(4)公布犯罪統計,指導居民安全防範,是警方的基礎工作;

(5)根據時間和地域特點,科學配置警力;

(6)禮貌是警察素質的根本保證;

(7)警察以形象贏得尊重;

(8)招募和培訓合適的候選人是警察有效執法的基礎;

(9)公共安全需要每個警察的列表服務;

(10)警察總部必須靠近公眾;

(11)警察上崗前要試用期;

(12)在警察內部公開犯罪率,接受公眾監督。

在“十二項建警原則”的基礎上,羅伯特·比爾提出了九項警務原則,構成了壹場徹底的警務革命:

“(1)警察的基本任務是防止犯罪和失序,但打擊犯罪和處理騷亂不是其主要任務。

(2)警察履行職責的能力取決於公眾對警察的存在、行為以及獲得和維持公眾尊重的能力的認可。

(3)警察必須獲得公眾的自願合作,他們必須自願遵守法律,以獲得和保持公眾的尊重。

(4)警察與公眾的合作程度與實現警察目標所需的武力和脅迫程度成反比;

(5)警察不迎合公眾的意見,而是通過表現出對法律絕對正義的忠誠來尋求和維護公眾的愛戴。他們的政策是完全獨立的,不考慮單壹法律的實質正義與非正義。他們通過願意為所有社會成員提供個人服務和友誼而不管種族和社會地位,通過禮貌和友好,通過願意犧牲個人來捍衛和保護他們的生命而獲得公眾的青睞。

(6)只有當勸說、勸告和警告不足以實現警察的目標時,警察才能使用必要的武力來確保遵守法律和恢復秩序。此外,警察在任何情況下都只應使用最低限度的武力來達到警察的目的。

(7)在任何時候,警察都應該與公眾保持這樣的關系,從而實現警察就是公眾,公眾就是警察的歷史傳統。警察只是壹種為了社區的福利而全職向每壹個公民負責,並為此獲得報酬的公眾。

(8)警察應始終為實現其職能而行動,決不能通過報復個人和國家或任意審判罪行和懲罰罪犯來篡奪司法權。

(9)判斷警察效率的標準是沒有發生犯罪和暴亂,而不是警察為處理這些事件所采取的行動的可見證據。"

第壹次警察革命將警察定位為公民。羅伯特·比爾設計的警服與當時街上的普通人沒有什麽不同。唯壹不同的是,這件衣服掛著警察的標誌,便於公眾識別。這樣設計的初衷是提醒警察要時刻貼近大眾,塑造警民形象。他的壹句名言是:“警察就是公眾,公眾就是警察”。當英國警察第壹次出現在泰晤士河上時,他們沒有武器。即使是現在,他們也盡量少用武器。

第二次警察革命是20世紀20年代美國的壹場警察職業化運動,也稱警察獨立執法運動。美國警察提出警察應該是獨立的執法力量,警察只對法律負責,只承擔執法任務,於是大量的非警察活動被改革。這是警察史上的壹次偉大革命,是新警察獨立成熟的標誌。這場革命的核心是讓警察擺脫地方政治集團的控制,成為壹支獨立高效的專業隊伍。為此采取的第壹項措施是招聘和雇用大量優秀人才來管理警察機關。美國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早年被聘為紐約市警察局長,為美國警察職業化做出了巨大貢獻。

第三次警察革命以歐美警察現代化為標誌。從20世紀30年代到70年代,西方主要國家逐步完成了警察的現代化,各國的警察編制和警察預算都大幅度增加。第三次警察革命是以讓警察成為“打擊犯罪的鬥士”為基礎的,各種警用裝備更新換代很快。指揮通信現代化是第三次警察革命的關鍵環節。它的實現為快速反應機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效地加強了打擊犯罪的力度。現代化使世界警察更加強大,促進了深刻的變革,整體面貌煥然壹新。這是警察最輝煌的歷史,被稱為“四化”:車巡代替步巡,通訊現代化,電腦革命,個人裝備現代化。此時警察的形象是壹個“機械警察”,頭上戴著頭盔,肩上扛著對講機,手裏拿著盾牌,腰間別著手槍。然而,這場警察革命的結果是失敗的,因為它把警察定位於打擊犯罪和快速反應。但民眾發現“輪子跑得越快,警察離大眾越遠”,他們提出了壹個新口號:“寧做守夜人,不做機器人”。增加警力也帶來了壹些負面後果。在警察隊伍不斷壯大的同時,犯罪率卻處於快速上升的狀態。警力和犯罪的同步增長出乎意料,引發了第四次警察革命。

第四次警務革命是社區警務(20世紀70年代至今)。歐美社區警務戰略之父是英國警察科學家約翰。安德森。他把社區警務理論稱為社區警務樹。警務就像壹棵大樹,樹幹是警察,枝葉是警種和分工。這些水果是警察工作的成果。社區警務的原則是,社會是犯罪發生的地方,遏制犯罪的主要力量也在社會。community這個詞來自拉丁語,意思是共同的事物或緊密的夥伴關系。從我國社會學家對“共同體”概念的使用來看,共同體壹般是指聚集在壹定地理區域內的社會團體和社會組織,以共同的文化為背景,形成的具有實質性意義的社會生活共同體。根據2000年民政部發布的《關於推進我國城市社區建設的意見》,“社區”定義為城市居民委員會轄區和農村村民委員會轄區。

社區警務起源於美國。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警察應該擴大其社會職能的概念就已經成為包括法律界和警界在內的專業人士的共識。美國律師協會制定的《城市警察職責守則》提出警察職責包括11個方面,其中之壹就是調解糾紛。從糾紛解決的範圍來說,英美主要是家事糾紛。在糾紛解決的場所,西方國家的警察現場解決糾紛,也稱為“主動糾紛解決”。英國警察在社區警務中扮演了多重角色,其中之壹是婚姻和家庭調解員。埃塞克斯的社區警務是英國社區警務的經典模式。

/post-158-546322-1 . shtml

  • 上一篇:我們在美麗的韓國清州。
  • 下一篇:中國高速公路發展的歷史和現狀介紹?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