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顯微鏡的全部歷史

顯微鏡的全部歷史

顯微鏡是這壹時期最偉大的發明之壹。在它被發明之前,人類對周圍世界的概念僅限於肉眼所能看到的,或者通過手持鏡頭。顯微鏡在人類的視覺中展現了壹個全新的世界。人們第壹次看到了數百種“新”的微小動物和植物,以及從人體到植物纖維的壹切內部結構。顯微鏡還幫助科學家發現新物種,幫助醫生治療疾病。最早的顯微鏡是16世紀末荷蘭制造的。發明者可能是壹位名叫紮卡裏亞斯·詹森的荷蘭眼鏡商,或者是另壹位荷蘭科學家漢斯·利珀。他們做了壹個簡單的有兩個鏡頭的顯微鏡,但是他們沒有用這些儀器進行任何重要的觀察。後來,兩個人開始在科學上使用顯微鏡。第壹個是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他通過顯微鏡觀察昆蟲後,首次描述了昆蟲的復眼。第二個是荷蘭亞麻布商人安托萬·範·列文虎克(1632 -1723),他自己學會了磨鏡片。他第壹次描述了許多肉眼看不見的微小植物和動物。1931年,恩斯特·魯斯卡發明了壹種電子顯微鏡,徹底改變了生物學。這使得科學家能夠觀察小到百萬分之壹毫米的物體。1986獲諾貝爾獎。

編輯這臺顯微鏡-基本介紹

顯微鏡按微觀原理可分為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移動性分類可分為臺式顯微鏡和便攜式顯微鏡;光學顯微鏡通常由光學部分、照明部分和機械部分組成。毫無疑問,光學部分是最關鍵的,由目鏡和物鏡組成。早在1590年,荷蘭和意大利的眼鏡制造商就已經做出了類似顯微鏡的放大儀器。目前光學顯微鏡種類繁多,主要有明場顯微鏡(普通光學顯微鏡)、暗場顯微鏡、熒光顯微鏡、相差顯微鏡、激光共聚掃描顯微鏡、偏光顯微鏡、微分幹涉差顯微鏡、倒置顯微鏡等。電子顯微鏡具有與光學顯微鏡相似的基本結構特征,但它具有比光學顯微鏡高得多的放大倍數和分辨能力。它使用電子流作為新的光源對物體成像。自1938年魯斯卡發明第壹臺透射電子顯微鏡以來,除了透射電子顯微鏡本身的不斷改進,還發展出了許多其他類型的電子顯微鏡。如掃描電鏡、分析電鏡、超高壓電鏡等。結合各種電鏡樣品制備技術,可以多方面研究樣品的結構或結構與功能的關系。顯微鏡被用來觀察微小物體的圖像。它常用於生物學、醫學和微小粒子的觀察。臺式顯微鏡主要是指傳統的顯微鏡,壹般體積較大,不方便移動,多用於實驗室,不方便外出或現場檢測;便攜式顯微鏡,主要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數碼顯微鏡和視頻顯微鏡系列的延伸,壹般追求便攜、小巧、精致,便於攜帶;而且有的手持顯微鏡自帶屏幕,可以脫離電腦主機獨立成像,操作方便,還可以集成壹些數碼功能,比如支持攝影、錄像,或者圖像對比測量。據我所知,國內有Anyty等品牌。便攜式視頻顯微鏡MSA200

編輯該樂器的歷史。

早在公元前壹世紀,人們就已經發現,通過球形透明物體觀察微小物體時,可以將圖像放大。後來我逐漸認識到球面玻璃的表面能放大物體圖像的規律。在1590中,荷蘭和意大利的眼鏡制造商已經建造了類似於顯微鏡的放大儀器。1611年開普勒(Kepler):提出了復合顯微鏡的制造方法。虎克(1665):“細胞”壹詞的由來是虎克用復合顯微鏡觀察植物木栓組織中的微小氣孔而得到的。1674列文虎克(萊文·胡克):原生動物學報告發表,9年後他成為發現“細菌”存在的第壹人。布朗(1833):在顯微鏡下觀察紫羅蘭,然後發表他對細胞核的詳細討論。1838施萊登和施萬(施萊登和王石):兩人都主張細胞學原理,其主要思想是“有核細胞是壹切動植物組織和功能的基本要素”。1857 Kolliker:肌細胞中發現線粒體。1876阿貝(ABI):分析圖像在顯微鏡下成像時的衍射現象,並嘗試設計最理想的顯微鏡。1879 Flrmming (Fleming):發現當壹個動物細胞在進行有絲分裂時,其染色體活動清晰可見。1881年Retziue(瑞祖):動物組織報告出來了,目前還沒有人能超越這個刊物。然而,20年後,以卡哈爾為首的壹批組織學家發展了顯微染色觀察法,為以後的顯微解剖學奠定了基礎。1882科赫(柯克):他用苯染料對微生物組織進行染色,發現了霍亂和結核桿菌。在接下來的20年裏,其他細菌學家,如克萊伯和巴斯德(克勒貝爾和巴斯德),通過在顯微鏡下檢查染色藥物,確認了許多疾病的病因。1886蔡司(蔡氏):打破了壹般可見光理論的限制,他的發明——Abbey type等壹系列鏡頭為顯微鏡學家解讀圖像開辟了壹個新的世界。1898年高爾基(Golgi):第壹個在細菌中發現高爾基體的顯微鏡學家。他用硝酸銀給細胞染色,在人體細胞的研究上邁出了壹大步。1924 Lacassagne:他和實驗夥伴壹起發展了射線照相術,即利用放射性釙來探索生物標本。1930列貝德夫:設計並匹配第壹臺幹涉顯微鏡。此外,澤尼克在1932年發明了相差顯微鏡。兩人開發的相位差觀測擴展了傳統的光學顯微鏡,使生物學家能夠觀察染色活細胞上的各種細節。1941年庫恩斯(Quincy's):抗體加入熒光染料檢測細胞抗原。諾瑪斯基(1952):發明了幹涉相位差光學系統。這項發明不僅獲得了專利,還以發明者本人的名字命名。1981年艾倫和井上(艾倫和愛牛):光學顯微鏡原理中的圖像增強對比,發展趨於完善。共焦掃描顯微鏡1988在市場上應用廣泛。

編輯此段落類別

顯微鏡可分為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

編輯光學顯微鏡這壹段

它最初是由荷蘭的詹森父子於1590年創建的。現在的光學顯微鏡可以把物體放大1500倍,最低分辨率達到生物顯微鏡。

0.2微米。光學顯微鏡有很多種,除了壹般的,主要有暗場顯微鏡,它有壹個暗場聚光鏡,使照明光束不是從中心部分進入,而是從外圍照在標本上。熒光顯微鏡以紫外光為光源,使被照射物體發出熒光。結構為:目鏡、鏡筒、轉換器、物鏡、載物臺、光孔、快門、平板夾、反射鏡、鏡座、粗準焦螺絲、細準焦螺絲、鏡臂、鏡柱。

超顯微鏡

因為暗場顯微鏡沒有向直接觀察系統註入透明光,所以在沒有物體的時候,視場是暗的,所以不可能觀察到任何物體。當有物體時,物體衍射的光和散射光在黑暗的背景下是明亮可見的。在暗場中觀察物體時,大部分照明光被反射回來。由於物體(標本)的位置結構和厚度不同,光的散射和折射有很大的變化。

相差顯微鏡

相差顯微鏡的結構:相差顯微鏡是壹種利用相差方法的顯微鏡。因此,顯微鏡應增加以下附件:(1)帶相位板(相位環形板)的物鏡和相位差物鏡。(2)具有相位環(環形狹縫板)和相位差聚光鏡的聚光鏡。(3)單色濾鏡——(綠色)。各種元件的性能說明(1)相位板將直射光的相位偏移90°,吸收和減弱光的強度。必須在物鏡後焦面的適當位置安裝相位板,並且必須保證亮度。為了使衍射光的影響更小,相位板被制成環形。(2)相位環(環形光圈)根據每個物鏡的放大倍數大小不同,可以用轉盤代替。(3)單色濾光片是中心波長為546nm(納米)的綠色濾光片。通常單色濾光器用於觀察。相位板以特定波長移動90度,以查看直射光的相位。需要特定波長時,必須選擇合適的濾光片,插入濾光片後對比度會提高。另外,相位環縫的中心必須調整到正確的方位才能操作,對中望遠鏡就是起這個作用的部件。

視頻顯微鏡

傳統的顯微鏡是結合攝像系統、顯示器或計算機來達到放大觀察被測物體的目的。視頻顯微鏡也可以稱為數字顯微鏡。

最早的原型應該是攝像顯微鏡,通過針孔成像的原理,將顯微鏡下獲得的圖像投射到感光照片上,從而得到畫面。或者直接將相機與顯微鏡對接拍照。隨著CCD相機的興起,顯微鏡可以將實時圖像傳輸到電視或監視器上,直接觀察,用相機拍攝。20世紀80年代中期,隨著數字工業和計算機工業的發展,顯微鏡的功能也通過它們得到了改進,變得更加簡單和易於操作。到了20世紀90年代末,隨著半導體工業的發展,晶圓要求顯微鏡能夠帶來更多的協調功能。硬件和軟件的結合使得顯微鏡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使得顯微鏡在工業上有了更大的發展。

熒光顯微鏡

在熒光顯微鏡中,必須從樣本的照明光中選擇特定波長的激發光來產生熒光,然後必須從激發光和熒光的混合光中分離出熒光來進行觀察。因此,濾光系統在特定波長的選擇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熒光顯微鏡原理:(壹)光源:光源輻射各種波長的光(從紫外到紅外)。(b)激發濾光片光源:透射能使樣品發出熒光的特定波長的光,同時阻擋對激發熒光無用的光。(c)熒光標本:壹般用熒光顏料染色。(d)阻擋濾光片:阻擋不被標本吸收的激發光,使熒光選擇性透過,熒光中的部分波長也被選擇性透過。以紫外光為光源,使被照射物體發出熒光的顯微鏡。電子顯微鏡是由諾爾和哈羅斯卡於1931年在柏林首次組裝的。這臺顯微鏡使用高速電子束,而不是光束。由於電子流的波長比光波的波長短得多,電子顯微鏡的放大倍數可以達到80萬倍,最低分辨率極限為0.2納米。1963使用的掃描電子顯微鏡,可以使人看到物體表面的微小結構。顯微鏡被用來放大微小物體的圖像。壹般應用於生物學、醫學和微觀粒子的觀察。(1)利用微動臺的移動,用整個目鏡的十字標記來測量長度。(2)用旋轉臺和目鏡下端的光標差動角度刻度盤配合目鏡的地址標記,測量角度,使被測角度的壹端對準分劃板並與之重合,然後另壹端與之重合。(3)用標準檢測螺紋的螺距、中徑、外徑、牙角和齒形。(4)檢查金相表面的晶粒狀況。(5)檢查工件加工表面的狀況。(6)檢查微小工件的尺寸或輪廓是否與標準件壹致。

測微偏振鏡

偏光顯微鏡是壹種用於研究所謂透明和不透明各向異性材料的顯微鏡。在偏光顯微鏡下,所有具有雙折射的物質都可以清楚地區分。當然,這些物質也可以通過染色來觀察,但有些是不可能的,必須使用偏光顯微鏡。偏光顯微鏡

(1)偏光顯微鏡的特點壹種將普通光變為偏振光進行顯微鏡檢查的方法,從而鑒別壹種物質是單折射(各向同性)還是雙折射(各向異性)。雙折射是晶體的基本特性。因此,偏光顯微鏡廣泛應用於礦物、化學等領域,以及生物學和植物學領域。(2)偏光顯微鏡的基本原理偏光顯微鏡的原理比較復雜,這裏就不做過多介紹了。偏光顯微鏡必須具備以下附件:起偏器、檢偏器、補償器或相位板、專用無應力物鏡和旋轉載物臺。

超聲顯微鏡

超聲波掃描顯微鏡的特點是能準確反映聲波與微小樣品彈性介質的相互作用,並對樣品內部反饋回來的信號進行分析!圖像中的每壹個像素(C掃描)對應的是樣品中某壹深度的二維坐標點反饋的信號,Z .聚焦功能好的傳感器可以同時發射和接收聲學信號。因此,通過逐點和逐行掃描樣本,形成完整的圖像。反射的超聲波加上正的或負的振幅,使得樣品的深度可以通過信號傳輸的時間來反映。用戶屏幕上的數字波形顯示接收到的反饋信息(A掃描)。設置相應的門電路,有了這個定量的時間差測量(反饋時間顯示),就可以選擇妳想要觀察的樣品深度。

解剖顯微鏡

解剖顯微鏡又稱實體顯微鏡或立體顯微鏡,是為不同工作要求而設計的顯微鏡。用解剖顯微鏡觀察時,進入雙眼的光來自壹個獨立的光路,而這兩個光路只有很小的角度,所以樣品在觀察時可以呈現立體的外觀。解剖顯微鏡的光路設計有兩種:格裏諾式和望遠鏡式。解剖顯微鏡常用於壹些固體樣品的表面觀察,或用於解剖、制鐘和小電路板檢查。

共焦顯微鏡

從點光源發射的探測光通過透鏡聚焦在被觀察物體上。如果物體剛好對焦,反射光要通過原透鏡會聚回光源,這就叫共焦。共焦激光掃描顯微鏡(CLSM或LSCM)在反射光路上增加了壹個半反射鏡,將穿過透鏡的反射光折射到其他方向。它的焦點處有壹個針孔,針孔位於焦點處。擋板後面是光電倍增管(PMT)。可以想象,探測光聚焦前後的反射光通過這個共焦系統,不會聚焦在小孔上,而是被擋板擋住。因此光度計測量焦點處反射光的強度。其意義在於,通過移動透鏡系統,可以對半透明物體進行三維掃描。

金相顯微鏡

MC006-5XB-PC金相顯微鏡主要用於鑒別和分析金屬的內部結構和組織。它是金相研究的重要儀器,也是工業部門鑒定產品質量的關鍵設備。該儀器配有攝像裝置,可以拍攝金相圖,對金相圖進行測量和分析,並對圖像進行編輯、輸出、存儲和管理。國內有很多歷史悠久的廠商。如上海中研儀器廠!規格:1、目鏡筒三目鏡筒:傾角30°,眼瞳調節範圍55mm-75mm ~ 2、目鏡:目鏡:10 (? 150*200mm) 3、五孔物鏡轉換器(壹般為四孔):PL4X、PL10X、PL20X、PL40X、PL100X(。

  • 上一篇:敦煌壁畫中有哪些故事和人物?誰來幫我搞定老師!!!
  • 下一篇:保護歷史文物的主要措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