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濟南想訂牛奶。佳寶和天山雪哪個好?什麽樣的訂單?

濟南想訂牛奶。佳寶和天山雪哪個好?什麽樣的訂單?

濟南佳寶乳業有限公司引入HACCP體系生產放心奶

-佳寶乳業以權威的認證體系確保乳制品的安全。

2004年春天,“阜陽奶粉”事件在全國引起軒然大波,乳制品安全問題引起媒體和普通民眾的廣泛關註,成為街頭巷尾議論的話題。“維護產品信譽,保證產品質量,保障人民健康”是每個乳企的重中之重。濟南佳寶乳業在全國同行業中率先通過HACCP認證,不僅有效保證了產品的安全性,還獲得了“國家免檢產品”、“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QS認證食品”等壹系列榮譽,被評為濟南牛奶,成為讓人真正放心的乳品。可以說,食品安全認證為產品質量的提升和佳寶乳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佳寶公司是濟南市政府菜籃子工程企業,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固定資產5億元,年產牛奶40萬噸。目前,佳寶乳業綜合實力已躍居全國液態奶前七,是山東省乳業排頭兵。

HACCP國際體系認證是食品安全的可靠保證。

佳寶乳業堅持安全第壹、質量第壹、預防為主、科技創新的乳品生產安全方針,嚴把產品質量關。近年來,過硬的產品質量不僅得到了國內同行的推崇,也贏得了國際乳品專家的壹致好評。嘉寶乳業因良好執行ISO9001(2000版)和HACCP國際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以及持續創新和精細化管理的驕人業績,被IQNet (iQnet)授予“管理創新獎”。該獎項由iqnet董事長Fabio Roversi博士和方圓認證CEO共同簽署,代表了中國企業管理的最高水平。

自2003年以來,佳寶乳業壹直按照HACCP質量管理體系的標準進行生產。2004年初,佳寶乳業在山東省同行業中率先通過HACCP國際通用體系認證。HACCP是在- GMP(良好操作規範)和SSOP(良好衛生規範)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歐美食品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它是提高產品質量、保證產品安全的有效途徑,也是食品工業質量認證的國際趨勢,可以有效解決食品加工中的產品質量控制問題。它不僅是食品安全的可靠保證,也是簡單、合理、專業的質量控制體系。通過對生產、加工、制造、配制、食用過程中微生物、化學、物理汙染的監測和控制,大大降低了發生危害的概率。它將食品安全融入生產設計的全過程,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最終產品檢驗,使產品從土地到餐桌都處於受控狀態。

嘉寶乳業通過產品的生產、分銷和使用,識別和評估相關的危害和風險,以確定應采取的預防措施和方法。識別危險並評估其嚴重性;確定控制這些危害所需的關鍵控制點;對於每個關鍵控制點,詳細規定了可控操作的檢查標準;建立並實施檢查制度;檢查不合格指標,提出整改措施;驗證系統的實施情況;收集並保存所有檢查和修改措施的記錄。產品銷售可以涉及很多方面,從原材料的選擇和使用,產品的加工制作到成品的上市。我們覺得使用HACCP的好處在於,壹個徹底的HACCP研究可以識別出直接影響產品質量和安全的因素,從而讓商品制造商最充分有效地制定自己的技術指標,並分解實施。

國際先進設備是HACCP系統運行的良好平臺。

佳寶生產線全程電子監控實現了自動化大屏幕操作,自動化程度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自動擠奶設備采用瑞典阿法拉伐魚骨“擠奶王”,自動奶牛飼養大廳集飼養、供水、通風、噴霧、擠奶於壹體。生產設備從德國康美包、法國百利包、瑞典利樂包枕、日本屋頂袋等進口。投入大量資金購買壹系列高科技檢測設備。購買美國DHI體細胞檢測儀和B150牛奶成分分析儀,其中兩臺在線,可以隨時了解牧場每頭奶牛的健康狀況和牛奶質量,保證原料奶質量穩定;從美國購買的抗生素含量檢測儀,可檢測16種抗生素,為佳寶牛奶的質量再添壹道防線;從美國購買的最新產品質量檢測儀——FC細菌檢測儀,能在十分鐘內對原奶中的微生物進行分解和染色,檢測細菌單細胞數量。與傳統的細胞檢測(48小時內檢測細菌菌落數)相比,大大提高了檢測效率和準確率,從而控制原料奶中的微生物,防止不合格原料流入下壹道工序。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也為產品的新鮮度贏得了足夠的時間。

經過壹年多的運行,我們感覺到,通過使用HACCP體系,嘉寶的產品質量和安全已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但同時認為,HACCP方法不是萬能鑰匙,主要是用來提供信息,而如何利用這些信息更好地控制可能出現的危險,才是解決根本問題的關鍵。也就是說,關鍵在於操作人員是否嚴格遵守生產操作要求和管理制度,保證每批產品質量穩定可追溯。同時對獲取的信息及時進行分析處理,做到預防為主。

通過認證不是目的,關鍵在於始終如壹、不折不扣的執行。佳寶乳業定期組織“產品質量月”、“安全生產月”等勞動競賽。通過此次長期質保競賽,加強對加工廠、奶牛養殖小區、收奶站、牧場、成品庫、原料庫等涉及產品質量的部門的檢查和管理,督促員工在日常工作中嚴格執行。

實施HACCP體系使質量管理進入壹個新世界

在加強產品質量控制,推行HACCP體系的同時,佳寶乳業形成了三級質檢架構。即成立品控中心,對全公司的產品質量和工藝流程進行嚴格監控,各工廠設立品控部門,各車間設立專門的品控人員,對奶源進廠全過程和工廠、車間生產過程進行檢查,並進行隨機抽樣,嚴格操作程序,嚴格工藝流程,嚴格執行標準,嚴格規章制度。通過?quot質量控制中心-質量控制部-質量控制員”為三級質量檢查結構,層層控制,層層監控。

加強生產人員的管理。落實自控、自檢、自檢、自罰制度,提高壹線生產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和責任感。妳必須堅守崗位,在現場監控整個過程。壹旦出現質量問題,處罰將自下而上。責任人及其團隊首先要自省,拿出自己的處罰意見,逐級上報,經主管部門批準後上報全公司。如果認識不夠深刻或者懲罰力度不夠大,就要把他們帶回來重新修改上報,以達到最佳效果。這就促使我們的生產人員時刻繃緊產品質量這根弦,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創新思路,改進工藝流程,提高產品質量。

佳寶乳業視質量管理為理念。多年來,佳寶乳業始終視質量為企業發展的根本,堅持“以質量為根本,以質量為生存”的產品理念。將單純的“質量保證”升級為完善的“質量管理”,強調用戶的滿意度。

將質量理念融入企業文化。“發現問題是水平,是責任感;解決問題是能力,是奉獻;追求完美是最高境界”,這是佳寶乳業對產品質量控制工作的解釋。企業要做大做強,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產品質量不僅要形成制度,更要形成文化,要把質量意識融入到企業文化中,用文化培養員工,形成員工的思想,真正把質量意識融入到每壹個員工的心裏。“誠信百年,質量第壹,科技創新,爭創壹流”作為自己的質量方針,加上“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生命只有壹次”的理念,作為公司企業文化的壹部分,通過掛標語、企業文化牌、組織勞動競賽、崗位競賽、質保競賽等活動,每天都在灌輸給員工。每天早上上班前,加工車間全體員工要在車間主任的帶領下,在車間門前排隊集合,進行“企業在我心中,質量在我手中”的宣誓。通過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把質量意識融入到企業文化和質量理念中,這是佳寶公司保持產品質量的長遠之計。通過科學的管理手段,不斷激發全體員工的主觀能動性,以創新思維提升產品質量。

2004年8月11日,國家質檢總局對我國部分乳制品質量進行了抽查。在對十個城市40家企業100個產品的抽查中,佳寶乳制品名列榜首,這標誌著佳寶真正成為了壹個值得人們信賴的品牌。

嘉寶的由來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很多喝馬奶和牛奶的記載,特別是壹些以遊牧為生的民族。但真正與現代奶牛養殖和乳品加工業聯系起來是在1840鴉片戰爭之後。隨著外國列強的入侵,中國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外來文化的入侵,特別是傳教士在中國的長期定居,給中國帶來了奶牛養殖的技術和優良的奶牛品種,奶牛養殖在通商口岸和殖民地開放初期開始緩慢發展。

據1929《濟南誌》記載,濟南東關有阿林奶牛場,已經營40余年。他們為市民提供新鮮牛奶。由此可知,早在1890左右,濟南就有了小規模的餵奶生意,但它們自然與現代奶業沒有直接關系。

1931 (1932)臨沂五中的五位老師壹起來到濟南。他們是:徐美生,沂水人,北師大生物系畢業,來到省教育廳督學;高,日照縣人,北師大體育系畢業,來到省體育場當教練;建,陽新縣人,畢業於南京大學工程系;吳芳林,沂水縣人,畢業於金陵大學英語系;曹子谷,昌邑縣人,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闞、吳、曹來到支教。

當時國內軍閥混戰,百姓水深火熱。日本軍國主義已將魔爪伸向中國東北,被列強稱為“東亞病夫”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為了給弱勢民眾做點實事,他們滿懷“實業救國”的誌向,毅然決定聯合創辦畜牧場,跳下來為國家做點實事。

五個人湊了750塊錢的啟動費,租下廢棄的白房子作為場地。飼養40只瑞士奶山羊。大家經過協商,提出以“五大”為牧場,吳芳林當選經理。“五大”牧場是佳寶乳業的前身。

1933~1934初期的“五大”牧場。

1933年,他們在中山南玉門購買了8.5畝土地,建造房屋,建立組織,制定章程。該牧場的宗旨是“發展畜牧業,供應鮮奶,保證嬰兒的需要,促進公民的健康。”

根據公司章程,牧場的資金由五股分享。但是因為五個人都是普通教職工,壹時拿不出來,所以決定學習,盡力養。他們每月工資的剩余部分被送到牧場。此外,我們還單獨動員教育界人士,采取活期或定期儲蓄的形式,每次存入200元,免費享受半瓶牛奶。根據公司章程,1934年末牧場股本為每股1500元,共計7500元。

牧場建立之初,生產和銷售羊奶。起初羊奶是裝在蘇打水裏的,分整瓶和半瓶兩種規格。壹整瓶值壹毛錢,半瓶值五分錢。後來汽水瓶換成了從上海買的美國玻璃瓶,大瓶容量10盎司,小瓶容量4盎司。那時候每天能賣出幾十斤羊奶,壹般是店員壹天兩次送到各家各戶。

奶羊是瑞士的。為了避免近親繁殖,牧場對羊進行登記,建立卡片譜系,進行選擇性交配。經過選育和保留,奶羊的品質得到了提高。牧場在飼養管理、品種改良、疾病預防等方面也有相對合理的體系。同時,牧場還訂閱了壹些國內外有關畜牧業的報刊,並加入了美國哥倫比亞羊學會。

經過兩年多的經營,發現奶羊是小牲畜,適合家庭飼養,不適合放牧。因為羊是根據季節氣候來保持發情期的,不受人的控制,所以羊奶的供應量不能隨著市場供求的變化而變化。於是牧場毅然決定改變經營方向,養奶牛,賣牛奶。1935,牧場將奶山羊全部轉移至南京牧場,隨即開始準備飼養奶牛。

1935~1937時期的“五大”牧場。

青島是開埠較早的繁華商埠,有經營乳業和日本商人販運奶牛的歷史。經過調查研究,牧場決定從青島購買奶牛。於是,吳芳林經理親自到青島,從日本人經營的牧場買回產奶量更高、價格更低的奶牛。除了精選保留壹些,我們還在濟南轉賣壹些,所以賺了不少。

奶牛是奶業的基礎。牧場上建了壹個標準的牛棚,圖紙是美國人設計的。牛棚為單排,朝南,光照充足,通風設備良好,地下有管道,糞便汙水排放順暢。牛舍裏有自動飲水裝置,每個人頭壹個碗。喝的時候奶牛用嘴吸,水自動流出。不使用時,嘴擡起,斷水。牛舍的食槽比牛床低,飼料和粗飼料分開餵,壹天三次:早上下午先餵草,晚上先餵草。美國采用飼料標準和舍飼法。主要濃縮物是麩皮、豆餅、玉米粉等。餵養時加入鹽和骨粉。精料的飼餵量與季節和牛的力量有關。夏天,弱者吃得多,冬天,強者吃得少。

牧場非常重視奶牛的優化和更新。養的奶牛,日產奶40斤以上的留著,其余的賣掉。為了選出最好的品種,牧場曾經從青島買了壹頭荷蘭純種公牛,取名“北洋”。1935年又從日本皇家牧場帶來壹頭公牛,取名“東洋”。牧場裏的牛嚴禁與他人交配,產出的公牛犢大多被宰殺。高產奶牛要求每三年生兩胎,壹般是壹年生壹胎。這樣奶牛就強壯健康,產奶多,繁殖出優秀的後代。當時牧場每天能產奶800斤左右。為了提高飼養管理和擠奶技術,吳芳林經理還親自研究和掌握了美國畜牧科普資料和奶牛飼養標準——這是它的畜牧聖經。根據牧場規定,出售奶牛要經過經理批準,奶牛登記冊要由經理持有。

牧場對衛生要求非常嚴格。飼養員穿白大褂,每人兩套工作服,輪流換。牧場還聘請了日本的靜次郎作為獸醫。因為我們壹直非常重視牛瘟、牛瘟的防禦工作,所以沒有發生過大的意外損失。

牧場對消毒也有嚴格的要求。牛奶桶和奶瓶用蒸汽滅菌,牛奶用脫脂棉過濾,然後倒入雙層滅菌鍋,由自動記錄儀控制。加熱到145~148(華氏),加熱幾個小時,然後冷排冷卻,自動裝瓶,用蓋子封口(封在蓋子上?quot五"商標、生產日期等。).牧場非常重視奶制品的質量,如果有異味絕對不會出售。牧場水是在地裏挖掘的地下泉水。牧場還修建了水塔,鋪設了地下管道。由於牧場衛生設施良好,符合當時乳品衛生的規定,所以在評比中獲得華北第壹名。

牧場規模雖然不大,但奶量周轉非常緊湊。壹天三次擠奶送奶。第壹次是淩晨兩點消毒裝瓶,四點送奶;第二次是早上八點,會把奶送出去,送不出去的奶會儲存在冰箱裏做成奶皮和奶油;第三次安排在下午四點。送牛奶的人也送牛奶皮、奶油和其他奶制品。為了方便用戶,所有的訂奶工都將牛奶送到牛奶經銷商處,送奶時間有時會根據用戶要求安排。用戶或特殊用戶電話通知後立即送奶。用戶的奶款,每日核算,每月結算。

牧場對送奶工的要求是:有壹定文化,身體健康,忠誠可靠,衣著整潔,謙虛禮貌,不吸煙。而且還要求送奶員講壹些關於牛奶的常識,比如牛奶的使用方法、變質過程等,為用戶服務。送奶工的外套和帽子是牧場發放的,冬天深藍色,夏天單個,帽子上有“五個牧場”的字樣。

牧場管理日益發展。1935在五大股的基礎上核定了資本,每股4500元,合計22500元。與此同時,教育部門的投資者絡繹不絕地來到牧場,金額高達5萬元。因為資金雄厚,又在南京開了壹個牧場,1935。1937?quot七七事變前,牧場有奶牛50余頭,日產奶約1.200斤,從業人員30人。

抗日戰爭時期的“五大”牧場

“七七事變”後,為保護人畜安全,牧場遷至南山古力,為穩定員工情緒,給予護理人員每股100元的優惠股。此時由於戰亂,牧場處於內憂外患的狀態:外人積蓄無力償還,奶制品積壓,經濟吃緊,無法維持人畜生活。為了扭轉這種艱難的局面,牧場在經二緯四路開了壹家乳品店,賣熱牛奶和面包,經理當服務員招攬生意。牛奶和雞蛋,奶油烤面包,果醬烤面包,熱蛋糕,煎蛋和各種炒飯。

65438-0943,濟南同裏牧場因經營不善倒閉。“五大”牧場利用它們在同壹個貿易協會中的權力接管了同裏牧場。投資擴建原位於同裏牧場經三路的同裏食堂,聘請李衛林律師為經理。同時,牧場還半價收購同行業十幾個小牧場的日余奶。這樣,“五大”牧場就有近200頭奶牛,每天的牛奶銷量在3000斤到5000斤。

濟南解放前後的“五大”牧場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統治時期,局勢不穩,市場蕭條,“五大”牧場形勢走下坡路。1948年4月,吳芳林、高、等人收走牧場存放多年的黃金、布匹及飲用其他貴重物資,攜家帶口逃往臺灣省。牧場在南逃時被武人和高等人搶走,被國民黨守軍破壞。人和動物生活在貧困中,瀕臨死亡,大多數工人都逃離了。

濟南解放後,徐梅生來省城幫忙,受工商局委托,設法維持牧場。於是聘請邱維周、周守文為牧場經理、副經理,多方借貸維護牧場。

1950年初,牧場改為公有制,徐美生將其股本捐給政府。當年5438年6月+10月,牧場歸私人所有,召開股東大會。李吉倉當選為“五大”牧場董事長,徐梅生、吳連久、高其幹、胡(女)當選為董事。

1955期間,“五大”牧場主爭取公私合營。經政府批準,9月,牧場合並為畜牧公司。合資時有60名員工,牛奶日銷量5000斤。

據佳寶老員工吳忠東先生介紹,“1955前後,以‘五大’牧場為主體成分的部分奶牛並入山東省軍區機關和鐵路部門,從東北邱琳農場購買80頭奶牛(吳忠東先生為隨行飼養員),通過公私合營組建了濟南牧業公司”。

從5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三十年間,計劃經濟時代的濟南畜牧公司和濟南畜牧工商公司經歷了計劃經濟時代,於1956更名為濟南畜牧工商公司。逐步形成三個牧場兩個牛奶加工廠(即濟南乳品廠和牛奶食品廠)的格局。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過程都是按照上級下達的計劃壹步步進行的。雖然飼養水平、加工規模、產品種類都有了壹定的發展,但是發展速度極其緩慢,仍然停留在比較原始的手工作坊狀態。在那個特定的年代,能喝到牛奶的人少之又少,這是壹個非常特殊的消費群體——嬰幼兒、重病患者、老幹部等。大多數人不能也喝不起牛奶,牛奶也被視為壹種高級營養品。有壹位老年消費者回憶起自己在泉城路排隊給孩子買牛奶的時候:拿著托人辦理的牛奶證在日出前排了很久的隊,等他趕到的時候,只剩下壹瓶了,因為包裝不好已經灑了三分之壹。當他試圖改變時,女服務員臉色蒼白,大聲說:“妳到底要不要愛情?這半瓶沒了。”所以他很快就拿走了,因為家裏的孩子還在等著它充饑。這種記憶是那個時代牛奶銷售的典型特征。可以說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隨著20世紀80年代的改革開放,公司的發展逐漸受到了嚴峻的考驗。舊的思路和模式已經嚴重制約了公司的進壹步發展,個體養殖戶發展很快,開始以靈活的方式銷售鮮奶。到90年代初,企業的發展遇到了許多困難。

註:本文部分節選自李濟倉先生的遺作《壹個濟南與五大大學》(濟南市誌),由王慶華整理。李吉倉先生是“五大”牧場的老員工。建國後任濟南畜牧公司副經理,卒於1985。

  • 上一篇:如何看待騰訊微視?
  • 下一篇:我班長的作文很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