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漢朝像秦壹樣統壹中國嗎?

漢朝像秦壹樣統壹中國嗎?

秦的統壹是疆域的統壹,民族不融合,生產力不先進,還是專制。如果各國還是不肯接受,那肯定是堅持不了多久的。

漢朝統壹的意義就不壹樣了。漢朝的中國也是當時世界上的壹個帝國,疆域比秦朝大。

下面為妳整理壹部分漢代的資料。看到完整的信息就去附件。

壹個真實詳細的漢朝

第壹,建國

高祖攜劍入鹹陽,赤日炎炎升扶桑;光武帝隆興成統,太陽飛上天心。

—《三國演義》的最後壹首詩

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漢朝建立。

劉邦即位六年後,回到家鄉沛縣,與同鄉狂歡。酒酣耳熱之際,高祖唱起了自己的即興之歌:“風起雲飛,織女歸海故鄉,勇者守四方!”這是著名的風歌。正如後人所評價的:“高祖《大風》這首歌雖以二十三字結尾,但其誌慷慨,規模宏大,距今已快四百年了。”有勝利者的豪氣,也有開國君主的自滿。在躊躇滿誌的同時,這位中國歷史上第壹位平民皇帝也坦誠地表達了自己的期待和焦慮。是的,當他環顧這個新建立的國家時,眼神壹定是擔憂的。

當時民生雕敝,壹切都是廢墟。戰國經過幾百年的血戰,接著是秦朝的殘暴統治,接著是秦末的大規模戰爭,70戰,40戰。司馬遷在《史記》中感嘆:“第壹難在陳涉;虐而滅秦,自項氏;撥亂反正懲惡揚善,平定大海,死練皇帝,成漢家。五年時間,先後換了三次順序。自從人民誕生以來,從來沒有迫切需要被命令。”當時人口銳減,“大城市名字分散,戶口也就十二三個”。財物耗盡,“民失功課而饑,凡有五千米之石,人相食,死者過半”,“天子不能有酒,必乘牛車”。

那時候的政治也是極度不穩定和危險的。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燕王造反。七年,韓王信投降匈奴,帶兵攻打太原。十年後,陳毅背叛王黃和滿秋臣,自立為王。叛亂蔓延到整個華北。十壹年三月,造反,同年七月,淮南布造反。十二年,與燕王盧綰。除了內憂,還有外患。《秦漢史》中,翦伯贊是這樣描述的:“漢高祖夷平天下,統壹中原,幸災樂禍,高歌猛進的時候,周圍的種族已經包圍了中原文化區。.....在這些蠻族中,北方的匈奴是對中原威脅最大的種族。因為他們武裝強大,靠近中原民族政權的中心。”劉邦率軍平定韓王信叛亂時,被匈奴四十萬精騎包圍,人心惶惶。直到七天後,他才被證明無罪。

更糟糕的是,該政權缺乏任何意識形態上的合法性。自古以來,君王都是天命所歸,是英雄氏族首領的後代。大禹,夏王室的始祖,是“黃帝的曾孫,顓頊皇帝的孫子”,在治水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至於商朝始祖,齊幫助大禹治水,封於商朝。他的出身頗為奇特,“天命乘黑鳥,生而有商。”周也是如此。傳說有壹個叫姜媛的女子,踏著巨人的腳步,懷孕生子,誕生了周的始祖後稷,成為教百姓耕田的農業始祖。秦在哪裏?《史記》記載:“秦為顓頊帝後裔,孫悅為女學生。女織,鳥落卵,女吞,生子。”路線同樣非同尋常。

那麽,漢高祖是什麽?傳說他出生時,他的母親夢想見到上帝。他的外貌又長又漂亮,他的地方經常有壹朵雲。這是後來的附件。那時候用它征服世界太難了。而且,他的家世真的沒什麽好誇耀的。劉邦的父親叫公劉,母親叫劉偉,連個像樣的名字都沒有。他筆下的英雄大多出身卑微。蕭何和曹參是縣衙吏,是屠戶,韓信是遊民,樊噲、和都是殺狗、織薄衣、賣貘的,黥布和是賊,高祖只有自己設法做官。

在這種情況下,漢朝在如此廣闊的地區建立統壹的國家,實現長治久安,並沒有成功的先例。周的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礎上的,但是時間長了,親戚之間的友誼和君臣的稱號就難以為繼了,最後走向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吃人。秦的郡縣制,集權而殘酷,導致二世亡,似乎不可行。秦朝滅亡的幽靈壹直在長樂宮和未央宮遊蕩。

漢代以前,中國雖有夏、商、周三朝,但從來不是壹個完整意義上的民族國家。正如張廣智所說:“夏商周三代之間的關系,既是歷代繼承的關系,也是同時期國家之間的關系。從華北的情況來看,後者是三國之間的主要關系,朝代更替只代表三國之間力量的消長。”到了戰國時期,分散在中國大地上的數百個諸侯部落逐漸整合起來,形成了戰國七雄,但他們之間存在著“不同的領域,不同的車,不同的法,不同的衣,不同的語,不同的字”。就文化而言,當時的華北,主要有齊魯文化和三晉文化。錢穆先生曾指出:“東方齊魯學者非常重視文化和歷史,他們的研究對象主要是整個社會。強調普通生活,而不是從國家富強的狹義出發。因此,他的思想常常尋求對整個社會的徹底改善。”“對三晉人來說,他們的目光和精神往往局限於壹個國家,只立足於使自己的國家富強。總的來說,他的思想只是為了方便,目前傾向於功利。所以他們的論點傾向於權力和薄文化,強調現實,忽視歷史。”

三晉是趙、魏、漢,著名的法家大多出自此。正是經過商鞅變法的秦國充分發揮了三晉文化。秦人利欲熏心,嚴刑峻法,不求虛榮,壹心務農,極富開拓精神,造就了高效的行政機器和驍勇善戰的軍隊。齊東來卻是壹副不同的神色。政治上,齊國從來沒有實行過中央集權的郡縣制。經濟上采用管仲之術,以商促流通,以消費促生產。思想上,國家建立稷下學宮,允許百家爭鳴。南方也有壹個楚國,曾經驕傲地宣稱“我是蠻夷”。楚國政治上與夷夏相混淆,文化上浪漫、瑰麗、熱情,信鬼神廟,重視神巫,充滿激情和想象,與中原大相徑庭。

這些國家有實力、有魄力主宰世界。秦國就不用說了。齊國向來國力強盛,素有“東秦”之稱。戰國末期,齊國兩個月就攻克了燕國,占領了燕都三年。後來又出兵滅宋,南伐楚淮北,西侵三晉,欲與石舟合並稱帝。此時的齊國已經走上了武力統壹天下的道路,距離秦始皇統壹大海還不到70年。只是壹個不小心的舉動,就被燕國名將樂毅和其他五國打了個措手不及。雖然他是壹個猶太復國主義者,但他把他的家人關在門外。楚國是壹個有壹百萬人口的大國。直到滅亡,楚國仍然出產最多的銅和鐵。楚人有忠君報國的傳統,對秦國恨之入骨。直到最後,楚國衰落,秦國用盡全國之力取之。

公元前221年,秦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壹個統壹的國家,“車同軌,書同文,行同軌”,似乎有建立百年帝國的氣氛。

而對於山東原有的六國來說,雖然能夠收回土地和人民,卻未能贏得民心,最後不得不用焚書坑儒的手段。六國遺民滿懷仇恨,各懷興國之夢。當陳勝和光武第壹次反秦時,齊魯的儒生們立即拿走了孔子的禮器,回到陳勝那裏當大臣。孔子的後代孔賈也在陳勝當了醫生,最終隨他而死。以劉邦、項羽為代表的楚旗下的軍隊,終於攻入關中,實現了“楚雖三戶,秦必亡”的預言。

中華民族各個有著深厚歷史傳統和鮮明文化特色、積怨很深的地域群體,能否在同壹個政權下和平相處,甚至彼此認同,這絕不是壹個容易的問題。

以上問題都在漢代得到了回答。這些回答非常成功,影響了中國兩千年。

漢代在經濟上確立了重農輕商的基本政策,民生迅速恢復。文景之治後,“自武帝始七十年,國亡,除非水旱,民給其家足,皆足,而國庫有余。”首都的錢多得教不過來。太倉的小米,沈香陰溢露,腐敗不堪,不能食用。大街小巷有馬,樓與樓之間有群。坐公交的就不集合了。“這可能只是對盛世的描述。至於經濟發展的壹般水平,有學者估算,從西漢末年到東漢末年,每個農業勞動力每年生產糧食2000斤,每個農業人口每年口糧486斤,全國每人每年占有糧食640斤。自漢代以來的兩千年間,中國的農業雖然有所發展,但農業勞動生產率、農業人口人均口糧數和全國人均糧食量仍徘徊在漢代達到的水平。

漢代實現了地域文化的大融合。西漢都城長安繼承了秦制,自然有秦文化的可取之處和法制精神。同時漢高祖出自楚地,擅長楚音、楚舞、楚衣、楚辭,老英雄多為楚人。楚文化北上,對漢代精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包容的氣度,崇武崇遲的習俗,誇張的漢賦,政治上壹度流行的黃老之術,都可以看到楚文化的影子。漢初叔孫通禮,陸賈獻“新語”。後來漢武帝尊儒,山東的齊魯之學就傳遍了全國。漢代雖然還存在地域習俗的差異,但歷史傳統、文化傳承、血緣基因的差異已經逐漸超越,形成了中華民族的* * *同心感和文化認同感。

到了漢朝,被中華文化浸潤,生活在廣袤土地上的人民,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延續至今。從此,這個民族自稱為“漢”。

在漢代,中華民族剛剛經歷了創造力的軸心時代。他就像壹個小男孩,有著無限的好奇和自信。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積累了壹切需要的智慧。同時,他也剛剛走出血與火沖刷的古代,保持著原有的野性與活力。如今四海統壹,民生恢復,這個朝氣蓬勃的年輕民族終於擺脫了內戰,對內求鞏固,對外求擴張。中國的面貌從此永遠改變了,亞洲的格局是其中之壹,余波壹直沖擊著遙遠的西方世界。就像高祖在《洪湖之歌》裏唱的:“洪湖高飛,壹飛千裏。羽毛已經有了,而且絕對無處不在。”

後面的二三四五太長了。

  • 上一篇:吉普車和SUV是壹回事嗎?
  • 下一篇:福建的名人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