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中國歷史上(建國前)與日本發生過幾次大規模戰爭。

中國歷史上(建國前)與日本發生過幾次大規模戰爭。

摘要:中日兩國歷史上發生過四次戰爭。這些戰爭不是壹般意義上的地區沖突。每壹場戰爭都是大規模的、結構性的,每壹場戰爭都是為了維護和創造東北亞的制度和秩序。所以甲午戰爭是中日關系中的壹種宿命和常態。到目前為止,中國和日本仍然沒有找到壹個能夠讓雙方和平相處,共同繁榮的亞洲和平機制。所以,研究過去的甲午戰爭,就是研究今天和明天的中日關系,尤其是未來必然激化的地區沖突。

壹、日本未能融入中國東亞天朝體系的後果:甲午戰爭是常態。

共存於亞洲大陸東部,但因海洋隔絕而有不同生存空間的中國和日本,其關系與中國農業人民和西北歐亞草原遊牧民族的關系不同。從壹開始就相互依存,競爭激烈,導致了大規模的戰爭。與中華民族在中國歷史上成功對抗和融合的遊牧民族不同,日本文明是壹種純粹的農漁業文明,而且由於海洋的地理隔離,它無法與中華文明在亞洲大陸的大河流域長期直接大規模沖突。

但是,日本文明的地理環境、資源和面積是有限的,自然界各種災難威脅下的客觀環境和外部中國大陸文明取得的輝煌成就,壹直使日本民族有壹種東亞大陸情結,這意味著他們要走出日本列島,生活在更廣闊的東亞大陸。這樣,日本與亞洲大陸周邊國家的關系中始終存在著壹種超出普通國家對和平本能的內部沖突緊張。所以從本質上來說,日本是不可能和東亞國家和平相處的,除非壹個東亞區域和平體系能夠成功地把日本和其他亞洲國家包括進來,而這個體系歷史上就有,就是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朝貢體系,它的另壹個名字就是中國的華夷體系。

歷史上,中國數次成功構建了橫跨整個東亞乃至周邊地區的天朝禮治體系,但日本從未完全納入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是近代以前海洋的巨大障礙作用,阻止了中國的力量投射到日本。日本在其國家發展的不同階段,多次試圖沖出日本列島,在亞洲建立更大的封建帝國秩序,以取代中國在亞洲的固有秩序。就這樣,在近2000年的相互交往過程中,中日兩國始終無法明確彼此的等級和實力對比關系,壹直靠制度安排來穩定,比如朝貢制度或者盟約。日本和中國之間的歷史是兩大文明地區的沖突史,也是迄今為止亞洲體系的構建史,所以中日關系長期不成體系,缺乏內在穩定性。明顯的例子就是中日千年歷史中的四次戰爭。

日本與亞洲大陸的地緣關系壹直涉及朝鮮半島,因為朝鮮半島是亞洲大陸上離日本列島最近的大陸。日本要發展與東亞大陸的各種聯系,必須經過朝鮮半島,人類技術才能完全控制海洋。正因為如此,壹方面,朝鮮半島的居民實際上與日本居民有著密切的血緣關系和社會聯系;另壹方面,朝鮮半島不僅與中國的中原和北方地區有著密切的聯系,也構成了中國和日本之間的天然地理通道。所以,從歷史上看,沒有簡單的中日關系,只有中、日、朝三邊互動關系,這壹點在中日戰爭關系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所以,盡管歷史上中日關系長期緊張,近代長期戰亂,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規律和共同利益的存在,必然導致中日關系在壹個體系內和平存在,這也是歷史的趨勢。在中日永久和平到來之前,要準確定位和發現國內外敵視中國的勢力和機制,堅決打擊和壓制,必要時用軍事力量反制對手的軍事壓力。

在中日關系中,歷史已經反復證明了和平只能靠打,也將再次證明牢不可破的真理。中國未來的任務是全面超越日本,實現東亞壹體化,讓日本成為體系的壹部分而不是壹部分,從而解除日本對體系內國家的長期威脅。

二、第壹次甲午戰爭,唐朝打敗百濟與日本援軍在白江口交戰(公元663年,朔三年,日本天皇二年)。

因為日本開化的時間比中國晚很多,當中國歷經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隋重新進入盛唐,日本在5世紀國內初步統壹後形成了被中國史書稱為“日本”的統壹國家,統壹後的大和日本處於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過渡時期。在這個階段,東亞乃至歐亞大陸文明程度最高的中國,在當時。

在有意識地派遣大量“唐史”到當時的唐朝學習唐朝之後,日本在公元645年唐朝以後開始全面改革日本的國體和政體,這就是日本歷史上著名的“大化改革”。“大化改革”後,日本加強了天皇和中央政府的權力。日本開始逐漸擺脫日本國內多國分裂、壹度依附於朝鮮半島強國的局面,開始有能力幹涉日本以外發生的事情。

當時,漢朝時曾是中國領土的朝鮮半島,由於漢帝國衰落後中國中部地區數百年的混亂,進入無序狀態,隨後四世紀後相繼出現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個獨立國家。沒有更高的地區權威的制約,這些國家陷入了多年的戰爭和對抗狀態。三國為了自身的生存,在朝鮮半島之外尋求與唐朝、日本的結盟,最終形成了以日本(倭國)、百濟、高句麗為壹方,以唐朝、新羅為另壹方的戰爭對抗陣營。

中日第壹次戰爭是663年8月的百江口之戰。659年,百濟攻打新羅,新羅向唐朝求助。派蘇率軍65438+30萬征百濟,新羅以精兵五萬應之。唐、新羅聯軍迅速擊敗百濟,活捉了百濟王義慈。義慈王的次子傅信,收羅殘部,企圖復辟國家。660年,他向日本求助,要求釋放作為人質的張峰王子。在位的日本皇後齊銘答應了傅信的請求,將他送回太子身邊,並於661年前往九州,親自指揮與唐、新羅聯軍的戰鬥,卻因勞累過度而死,遠征計劃擱淺。

662年,日本組織大量戰備物資援助百濟。5月,阿坦比洛夫將軍率領65,438+070名船員來到百濟。663年8月,倭國派魯率壹萬余援軍渡海至百江口。與此同時,唐和新羅聯軍決定進攻百濟國王張峰所在的州柳城。唐將軍劉仁元、劉、新羅王率軍進攻,唐將軍劉、杜雙、百濟投降傅玉龍率領水軍從河到晉江下遊的白江口,配合軍隊進攻周留城。

13日,為了迎擊日軍援軍,張峰國王率領水軍在百江口待命。17日,唐、新羅的水軍與日本船長同時到達,兩軍交戰。當時日本軍艦400多艘,唐、新羅聯軍只有170,兵力也處於劣勢。在三輪較量中,雙方都未能取得決定性的結果。到18,兩軍第四次會師。因為日本和百濟高估了自己的優勢,輕視了唐和新羅聯軍的實力,盲目的互相廝殺,結果大敗。

百江口海戰勝利後,唐朝繼續對高句麗用兵,所以沒能懲罰日本人聯合百濟向唐朝發動戰爭。唐朝與當時的日本人壹直保持著聯系,但密切程度低於聖德太子與孝德天皇以及中國隋唐時期。但日方始終擔心唐朝對日動武,也未能與唐朝發起更大規模的密切接觸,這在日本天皇天武天皇即位後徹底改變。日本在百江口海戰中敗於中國後,激發了向唐朝學習的熱情,開始向唐朝派遣規模更大、次數更多的使節。中日之間最友好、最密切的文化交流時期終於開始了,直到公元894年,只有日本停止向唐朝派遣使節,中國歷史上這個曾經真正友好的時期才結束。

百江口之戰的慘敗,讓日本意識到自己的實力不足以與中國抗衡,於是在隨後的幾百年裏,他們壹直與中國修修補補,派出十幾名“駐唐使節”,全面學習中國在政治、經濟領域的先進文化、先進經驗和技術。但其國內的經歷壹直是皇帝集權,皇帝統治(大臣為攝政王,關白,實際掌權),學校行政(皇帝讓位給子女實際上仍行使政治權利),而在戰國時期,中日和平持續了900多年。在此期間,盡管蒙古入侵,但和平基本上得以維持,直到豐臣秀吉統壹日本。這壹切都是因為中日白江口之戰在朝鮮半島建立了全新的新秩序,以及戰敗後日本人對唐朝的尊重。

三、第二次甲午戰爭:元朝和朝鮮侵略日本(公元1274,1281,元元十壹年,十八年,日本天皇文永十壹年,弘安四年)。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的兩個中國正統王朝之壹,與傳統的農耕中國截然不同。遊牧民族進入中原後,確立中國為核心區,但同時跨越遊牧區和漁獵區。元朝是由發源於中國西北中歐草原的蒙古人建立的。蒙古人是世界遊牧民族歷史上向定居民族和農業地區全面擴張最成功的民族。在他們的鼎盛時期,他們建立了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蒙古帝國分裂後,其支離破碎的碎片構成了當今世界體系中的壹些最重要的國家,而蒙古在東亞的管理實際上為中國的中國創造了壹個前所未有的擴張和整合時期,而中國在領土擴張問題上本質上是保守的。

今天中國大的地理版圖最初形成於元朝的中國,所以元朝的中國也是中國歷史上具有正統地位的王朝,給後來的中國留下了巨大的遺產。元朝也是中國歷史上唯壹壹個為了建立統壹的安全秩序,主動向周邊擴張,發動全面戰爭的時期。僅此壹點就足以使元朝明顯不同於中國歷史上的所有朝代。從現代國家和國際體系的角度來看,元朝的外圍擴張實際上代表了壹種經濟和安全上的理性,既盡可能擴大核心統治體系的範圍,消除任何潛在的擾亂秩序的行為,又創造了大面積的貿易往來。

從安全和國家發展的角度來看,中國在元朝的對外擴張,實際上在資本主義和大工業生產興起之後,已經有了很多現代性,而元朝的第二次對日戰爭和戰爭失敗,也是影響中日各自歷史的重大戰爭事件。從唐末到蒙古人建立元朝,日本和中國斷交長達四個世紀。忽必烈在中原建立元朝後,試圖改變這種局面,使日本像其他政權和民族壹樣臣服於蒙古人。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忽必烈幾次派使節去日本,都被日本政府拒絕。

公元1270年,蒙古使節第五次到達日本,傳達了忽必烈的旨意:如果日本不向蒙古進貢,蒙古人很快就會出兵。當時18歲的日本統治者北島世宗(1251~1284)堅決拒絕了這個要求,並對其他人進行打壓。忽必烈聽到這個消息後,抑制不住自己五次被發配,五次被拒絕的憤怒和屈辱。他不顧蒙古與南宋之間的激烈戰鬥,下令準備兵力、船只和糧食,對日本發動了戰爭攻勢。日軍也是在北島世宗的命令下準備的。

公元1274年,忽必烈下令“豐州總經理新都、朝鮮軍民總經理洪各帶壹千只船,巴鬥的魯慶吉州、吉水各帶三百只船,* * *九百只船,載士卒壹萬五千人。”為此,朝鮮人和漢人被迫造船、運糧、當兵,吃了大苦頭。但是,忽必烈堅持要攻占日本。“冬十月,入其國,但官軍未全,箭盡,而出其不意而歸。”事實上,元朝的軍隊只是在戰爭開始時取得了壹些成功。以後還會壹次次被打敗。

雖然日軍的武器比不上蒙古人的遠程武器,而且他們的指揮官也不如久經沙場考驗的蒙古軍隊的領導人經驗豐富,但他們擅長面對面的戰鬥,而戰鬥過程中突如其來的狂風暴雨又使蒙古軍隊和船只在退入遠海時損失慘重,只好徒勞無功地撤退。蒙古人第壹次東征日本以失敗告終。這在蒙古崛起後的戰爭史上極為罕見。蒙古人不可戰勝的神話在海戰中破滅了。

忽必烈聽到征服日本失敗的消息,非常震驚。他再次派重要使節帶著書到日本,以強硬的態度要求日本朝貢,否則就訴諸武力。但日本政府拒絕了元朝統治者的要求,殺害了使節。忽必烈汗和他的祖父壹樣,決心不惜壹切代價懲罰日本。壹方面,他招兵買馬,籌集資金;另壹方面,使節要求日本趕快進貢,否則元軍就來了。北島世宗再次拒絕了忽必烈的請求,積極籌劃遠征朝鮮。忽必烈汗別無選擇。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集結南宋新投降人員十萬,組成大軍遠征日本。兵分兩路:洪察秋、新都率領4萬蒙、韓、漢軍隊從朝鮮渡海;阿塔海、範、李廷率領新附軍九千艘戰船從清遠、定海起航。

元朝第二路軍約定六月前在壹歧島、平邑島會合。高麗王還為元朝提供了1,000的軍隊,1,500的水兵,900艘船只和大量的糧食。而擁有大量兵力和大量輜重的南元軍卻遲遲沒有如期加入東路軍。東路軍在無望的情況下從合浦出發,進攻日本的馬兌和義起兩島,並在原滋賀島登陸。日本守軍有過對蒙古作戰的經驗。他們沿著波崎和今松的外海岸修築工事,並以精銳部隊進入滋賀島(滋賀島和九州之間有陸上聯系),與十字軍元軍展開激戰。“元軍大敗,退守鷹島、馬兌、義旗、長門等地,與後期的江南軍會合。

但會師後,元軍不僅沒有積極進攻,反而因為朝鮮、韓國、蒙古的指揮矛盾而無法協同作戰。這樣,蒙古軍隊每前進壹步都會付出沈重的代價,沒有任何遮蔭。雙方對峙持續了兩個月,蒙古軍隊始終無法取勝。兩個月後,即8月15日至8月16日,壹場巨大的臺風襲擊了日本沿海。在這次臺風襲擊下,蒙古東路軍損失1/3,江南軍損失壹半,沿海附近部分士兵被日軍屠殺或淹死。中國史料中也有記載,由於元軍戰船“縛城”,在“浪山”臺風襲擊下“驚濤拍岸”,船艇受損,疲憊不堪。中士嚎叫著淹死在海裏。”他命令範胡雯逃離冷戰,“獨自在朝鮮航行”。蒙古人第二次遠征日本以慘敗告終。

忽必烈壹怒之下,不但沒有總結教訓,反而在1283年下令南方商人和東北女真為他造船去日本,朝鮮人給他提供糧食。但由於國內經濟形勢日益惡化,忽必烈終於在公元1286年屈服於客觀兵力不足的壓力,放棄了對日作戰。至此,元朝與日本的軍事關系隨著元朝的失敗而結束。

忽必烈入侵日本的失敗,代表了當時軍事組織能力和技術水平最高的蒙古軍事力量,完全不適應不同於中國大陸的海上登陸作戰。事實上,日本武士部隊在與蒙古軍隊的對抗中也沒有真正的軍事優勢。它的勝利是由於入侵蒙古的跨海登陸作戰的復雜性,依賴於大量當時人類尚未掌握的技術,如臺風天氣預報、多波連續登陸攻擊等。事實上,蒙古軍隊在安南、爪哇、朝鮮等所有無法發揮騎兵優勢的戰場都遭遇了失敗,這也是蒙古由盛轉衰的必然過程。

從亞洲體系來看,蒙古入侵日本的失敗使日本置身於東亞大陸體系之外,保持了相應的入侵大陸的力量。蒙古入侵失敗後,不久又發生了日本對中國大陸和朝鮮半島的入侵,從另壹個角度印證了忽必烈需要全面征服日本,以消除對蒙古元帝國秩序的威脅。然而,元朝的迅速衰落未能完成其在大陸主導的東亞建立統壹帝國秩序的企圖,遊離於中國帝國秩序之外的日本最終被證明是中國的心腹大患。

第四,明朝出兵援助朝鮮對豐臣秀吉的戰爭(公元1592年,公元1597年,明萬歷十九年,萬歷二十五年,魯文元年,常青三年)。

在日本對外擴張的過程中,為日本的大陸野心定下了所有的基調,影響了日本後來的歷史。直到今天,它仍然被認為是日本歷史上最偉大的,本質上是最具侵略性的人物,非豐臣秀吉莫屬。要理解近代日本對外擴張的瘋狂及其基本思想,研究豐臣秀吉的行為是顯而易見的。

豐臣秀吉(1536~1598)原是日本戰國時期著名封建主野永下的壹名將軍。因屢立戰功,逐漸被重用,並於1573晉升為名將。原名德壹郎,隸屬木下,於1558年改姓玉柴。野本永田在1582被家臣攻擊,被迫自殺。豐臣秀吉取代了他的位置。1586年,建立“後陽成天皇”,自稱“陳封”。1585年任關白(相當於“第壹都督”),1586年任鄭泰公使(相當於“太攝政王”),1590年統壹日本。1591年,他把職位讓給了養子豐臣秀次,自稱“太哥”(相當於“鄉下老頭”),轉而專門從事“海上征服”戰略和計劃實施。

在豐臣秀吉用武力統壹了戰國時期名稱有爭議的日本後,他感到強大,迫不及待地對中國發動了戰爭。早在戰國時期,他奉命遠征時說:“測繪朝鮮,刺探中國,是我的野心。”1585他說:“現在日本已經被征服了,地位提升了,鄰國得到了控制,財富也充裕了,就沒有別的要求了。我只希望我的名譽和權力留給後人。待日本壹切安定後,再讓日本做兄弟,決定渡海,以便征服朝鮮和中國。”1587年,他寫信給他心愛的妃子淺野氏:“在我有生之年,我誓將唐朝(明朝)的疆域納入我的版圖”。

1590年,他給朝鮮國王寫了壹封信,要求通過通道進攻中國。被拒絕後,他於1591向養子豐臣秀次投降,自稱“太哥”,並在松浦縣修建了著名的護宅城作為戰鬥基地。1592年4月,豐臣秀吉出兵朝鮮,宣稱正式戰爭不是針對朝鮮而是針對明朝,朝鮮只是路過,這也體現在18年5月發布的遷都北京準備令中,其中只公布了中日兩國的官方立場,沒有對朝鮮做出安排。豐臣秀吉認為他可以在兩年內將首都遷至北京,並在寧波定居,然後他將主持印度征服。

出兵朝鮮後,以名古屋為總司令,於為前線總指揮。黑田東彥、小西行長和加藤清正分三路進攻,很快占領了朝鮮首都和大片土地。然而,由於其較弱的海戰能力,朝鮮將軍李舜臣通過兩次海戰殲滅了日本精銳部隊,阻礙了日軍的北進。明政府派出的援軍李等近五萬人配合朝鮮軍隊,相繼收復失地。日軍撤退,豐臣秀吉提議和談,暫時結束了第壹次戰爭。

由於豐臣秀吉不滿意中國在明朝中日體系中為日本保留的地位,持續了兩年多的明日談判最終失敗。1597 65438+10月,日軍再次進攻,黑田在稷山被明軍擊敗,海軍在梁明海也被李舜臣重創。明朝援軍繼續進入朝鮮,攻擊加藤清正和小西行長的軍隊。1598年8月18日,豐臣秀吉因抑郁癥去世,日軍撤軍。到65438年2月,全部撤出朝鮮,第二次入侵朝鮮徹底失敗。德川家康,另壹個日本封建主,也建立了壹個統壹的日本幕府,以取代豐臣秀吉。這場侵略戰爭的失敗讓日本意識到打中國的時機還不成熟,於是江戶幕府立即對中國采取了看似睦鄰友好的政策。直到明治維新,中日打了半個世紀的第四次甲午戰爭。

在日本歷史上,豐臣秀吉被視為從各地名將統治下統壹日本,建立事實上的全國統壹的封建軍事政權的締造者,因而在日本歷史上有其應有的歷史地位。但從東亞的角度來看,豐臣秀吉是當時包括朝鮮在內的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天朝禮制的挑戰者,企圖從外圍領導日本,通過統治和奴役朝鮮,進入中國,建立新的亞洲統治。因此,豐臣秀吉和他領導下的日本事實上成為挑戰中華文明的新的邊緣力量,成為歷史上中國不斷與之對抗的新的異己,從而使日本擺脫了與中華文明千年來形成的暫時和諧,開始新壹輪的戰爭和對抗。

雖然豐臣秀吉領導的對朝明戰爭失敗,而且豐臣秀吉死後,他的事業轉移到德川家康家族手中,德川時代建立的幕府閉關鎖國260多年,所以這期間日本和朝鮮、中國沒有發生新的沖突。但是,日本的封建擴張方式和以豐臣秀吉為代表的大陸政策,在日本的國家體制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成為日本歷代統治者追求的大陸擴張戰略目標。

因此,豐臣秀吉是日本現代化擴張的始作俑者。但在他那個時代,和前後壹樣,日本始終缺乏向大陸擴張的深層潛力,所以日本註定要在與中國大陸的長期對抗中失敗。然而,在日本的國家體系和民族生存觀念中,豐臣秀吉是第壹個定義了經過朝鮮和中國的大陸擴張模式的人。日本對朝鮮半島和中國大陸的擴張,在豐臣秀吉時代完全失敗,在日本明治維新300多年後卷土重來。之後的戰爭是中日歷史上第四次百年戰爭,甲午戰爭,八年抗日戰爭。

  • 上一篇:風在吹:武媚娘迷戀李誌,拒絕在床上侍候。歷史證明她是對的。
  • 下一篇:九壹八事變手稿內容150字。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