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中國的人口遷移分為幾個階段。

中國的人口遷移分為幾個階段。

中國歷史上的人口遷移

1.“永嘉喪”時期

西晉永嘉時期,腐朽的統治者對各族人民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導致黃河流域人民流離失所,被迫大規模向江淮流域遷移(主要進入江蘇、安徽、湖北、四川等地)。南遷人口約90萬,改變了秦漢以來北方人口多、南方人口少的格局,南方人口迅速增加,促進了南方經濟的快速發展。這是中國人口分布中心向長江流域轉移的標誌性事件。

2.“安史之亂”時期

唐代約有654.38+0萬人南遷,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以黃河流域為重心的人口分布格局,中國南北人口分布比例首次達到平衡。

3.“靖康之亂”時期

事情發生在北宋時期。1125年,金滅遼,開始南攻北宋。黃河流域成為主戰場。每壹次重大戰爭都造成黃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長江流域遷移,主要是向浙江、江蘇、湖北、四川遷移。這是北宋末年人口遷移的最大階段。

4.“嚴敬·梁洪”時期

1161金撕毀與宋朝的契約,大舉南侵。淮河流域成為主戰場,迫使淮河流域居民南移至長江流域,主要流向浙江、江蘇、湖南、江西。

5.“蒙古兵南侵”時期

忽必烈等人到達可汗位置後,1273年,大批蒙古兵入侵南方,發動了消滅南宋的戰爭。主戰場在長江中下遊。為了逃避戰亂,當地居民大量遷移到珠江流域,主要集中在廣東、廣西和福建。

6.“西進東出”時期

19世紀後期帝國主義入侵舊中國後,中俄日三國競相在東北擴張勢力,修築鐵路,掠奪資源,需要大量勞動力,迫使華北破產,農民紛紛遷往東北,特別是山東、河北兩省,1923-1930之間遷往東北的農民達300萬,有65438+。此外,西北的甘肅、青海、新疆也有不少河南、陜西等省的農民。

7.“東南沿海南下”時期

歐美資本主義入侵東南亞後,為了掠奪東南亞的資源,從中國招募破產農民作為開發殖民地的勞動力資源,販賣來自中國的勞動力,導致東南亞人口劇增。

黃河中下遊平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秦漢以來,中國人口從黃河中下遊向周邊地區擴散,重點是南方的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安史之亂”引起的人口遷移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口的地理分布格局,使南方人口首次超過北方人口,中國人口分布中心首次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

中國歷史上人口遷移的最直接原因是移民、戰爭和自然災害。比如我們國家歷史上,每次發生戰爭或者饑荒,都會造成大規模的人口遷移。

編輯這壹段:新中國成立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遷移。

這壹時期由於實行計劃經濟和嚴格的戶籍管理,呈現出規模小、頻率低的特點,受到國家政策的影響。

1.1954-1960,活躍期。

2.1961年-1976,低潮期。

3.1977-1984,恢復期。

從遷移方向看:我國凈遷移地區為:遼寧、山東、上海、四川;遷入和遷出相等的地區是西藏;其余地區為凈移民地區。

遷移原因

這壹時期的人口遷移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況:(1)安置失業和閑散勞動力的人口遷移;(2)支持新興工業基地建設中的人口遷移;(3)移民開墾土地支持人口遷移的邊疆建設新的農林牧業基地;(4)高等院校搬遷、人口遷移的招生和分配;(5)新建水利和水庫移民引起的人口遷移;(6)城市人口萎縮導致的人口遷移;(7)少量自發遷移。

編輯這段關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人口遷移的文字。

1.特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口遷移日益活躍,其特點主要表現為:流動人口大量增加,具有自發性。

2.流動方向

從流向看:壹是從農村流向城市;二是從內陸省區到沿海城市和工礦區。

3.原因

這壹時期的人口流動主要是自發的,其目的主要是打工和經商。與此同時,由於學習、培訓和分配而流動的人數逐漸增加。這個時期還有壹個很大的變化:壹些凈遷移地區,比如上海,已經開始成為凈遷移地區。

在這壹段編輯新中國人口遷移的特點

1.人口遷移深受國家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和相關政策的制約,國家有組織有計劃的遷移占總遷移的絕大部分。

2.人口遷移是在戶籍制度管理下進行的。

3.長期以來,人口遷移深受政治運動的影響。

編輯中國歷史上的幾次人口遷移高潮。

與人口本身的發展壹樣,中國的人口遷移也有著悠久的歷史,但其演變過程並不是線性漸進的,而是呈現出典型的波浪式起伏。社會相對穩定時,規模小,相對穩定;當因天災人禍而出現社會動蕩時,其規模會突然增大,增大的程度幾乎與動蕩的規模成正比。此外,人口遷移的規模也與各個朝代采取的政策有關。受上述因素影響,中國人口遷移歷史上形成了以下幾個高潮:

(1)秦朝和西漢

秦朝是壹個精力旺盛的朝代。中國統壹後,出於政治和經濟的需要,組織了壹系列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其中壹些在中國人口遷移史上具有開創性,並對後世的移民政策產生了重大影響。除了政治流放,其內容主要分為兩類。第壹類是“真正的關中”。如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移民鹹陽12萬戶,旨在加強統治,發展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國政治中心。第二類是邊防和開發新區,其中最著名的是北方的婺源,南方的雲中和武陵,人數達數十萬,在長城沿線和華南地區的開發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漢承秦制”,繼續推行“實行關中”和移民戍邊政策,特別是對河套地區、河西走廊、青海東部和新疆中部的移民大規模定居,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

(2)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

這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社會大動蕩時期。軍閥混戰,生靈塗炭,促成了大規模的人口遷移。三國建立之前,也就是軍閥混戰時期,移民都是逃離戰亂的難民。他們從戰爭最激烈的黃河中下遊地區遷出,大部分南遷到長江流域。移民中有不少文人學者,就是後來吳國和蜀國的羅誌,其中最著名的有諸葛亮、周瑜、魯肅、張昭。原籍臨淮(今安徽定遠)的魯肅曾號召部下:“淮泗為非遺之地。聽說河東良田千裏,民富兵強,可以避害”就是典型代表;另壹部分沿長城甚至遼東北上,其中以關寧著名。

三國鼎立時期,為了壯大自己的實力,三方都在努力招募流民,開發墾荒,盡力從國外招募、搶奪包括少數民族在內的人員。比如曹魏將大批匈奴、烏桓人移往內地,孫吳出兵臺灣省,“千人回益州”。

經過近90年的人口遷移,中國長江流域和長城地區的人口不斷增加,並得到進壹步發展。少數民族的移民為中華民族註入了新鮮血液,但當時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民族沖突,為隨後的晉南北朝時期更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和社會動蕩埋下了伏筆。

(3)金與南北朝

這是中國歷史上又壹個大分裂、大侵蝕、大破壞的時期,北移的少數民族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壹兩個世紀的動蕩中,黃河慘遭蹂躪,導致壹次又壹次的南遷高潮。僅官方統計,公元313年至450年間,北方杜南人口達90萬,占北方原戶籍的1/7。事實上,由於混亂的流離失所過程中隱藏的戶口流失,這壹統計數據已經大大減少。正如已經有人指出的那樣:“自中原之亂以來,人民離開了自己的領地,河的左邊創造了壹個創世,貴族合並了,或者賓客流離了,人民的民族沒有建立起來。”“當人民陷入困境,流離失所,從這個地方,難民采取了大多數他們的名字作為客人。”由此可見,移民的實際規模應該遠在上述官方統計數據之上。期間移民分布仍以長江流域為主,南方也有不少福建、廣東移民。據記載:“金永嘉二年,福建開始穿衣服的有林、黃、陳、鄭、詹、秋、何、胡等八家。”壹波又壹波的移民為中國經濟和人口重心由北向南的歷史性轉移奠定了基礎。

(四)“安史之亂”

隋唐的政治能量很大,但在人口遷移方面的成就遠不如秦漢。原因是民眾經歷了幾個世紀的動蕩,飽受流離失所之苦,遷居他鄉,心理上對人口遷移產生厭惡。此外,秦漢官方移民,包括屯兵戍邊,大多未能盡到責任,往往是先害而不見利,教訓很大。所以隋唐官方的人口遷徙是很少的。直到震驚全國的“安史之亂”爆發,黃河流域再次陷入血海,引發了又壹次人口南遷潮。據史書記載:“天寶末年,安祿山造反,天子上蜀,土司南奔,吳人山人海。”“天下衣冠,避吳棟,永嘉南遷,不在此。”這股人口南遷潮的余波壹直持續到唐末五代十國時期。至此,中國南方的人口規模第壹次達到了與北方同等的水平。

(5)《靖康之難》到南宋末年

金人大舉南侵和100多年後的宋金對峙所造成的“靖康之難”,使中國遭受了又壹次巨大的社會動蕩,而由此產生的人口遷移,其規模之大、持續時間之長,與“永嘉喪”和“安史之亂”不相上下,其性質和形式也大同小異。據記載:“鑒言末,諸子皆避地...那些穿著衣服的人紛紛沖向道。”“西北士大夫患靖康,多居武陵”。“四面八方的人聚集在浙江,是平時的百倍。”甚至南方壹些偏遠山區也接納了不少移民。如廣西容縣,“引進廣西、廣州,渡江以來,許多人留在家中。”北方大量人口的南遷極大地促進了南方的社會發展。南宋很多文官武將也來自北方,包括嶽飛、韓世忠、張浚等,平民中也有不少南下的名人,如李清照、辛棄疾等。

(6)元末明初

中國廣大的中原地區從“靖康之難”到元末的兩個多世紀裏屢遭災害,到明初更是“中原坎坷,人丁稀少”。與人口密集的江南形成鮮明對比。這種極不平衡的人口分布格局,造就了人口遷移的現實需求,再加上開放和保衛邊境的需要,導致明初出現了壹次人口遷移的高潮,但其性質與歷次動亂導致的大移民完全不同。

明朝建立後不久,就開始組織人口遷徙,如“江南十四萬人移至鳳陽”,“河北移至山西澤、”,“沙漠遺民”移至北平附近,雲南湖廣移至江西農民,等等。所以史書上說“移民最多的是太祖。”明初,為了鞏固邊防,在長城壹線設置了名為“九邊”的九個城鎮,在中國其他戰略要地也設置了許多駐防的守衛。僅洪武三十壹年,禁衛就有136人。為了解決邊防軍的軍餉問題,明初組織大規模移民定居戍邊。“當時東起遼左,北至宣達,西至甘肅,南至雲南、四川,極是首尾相接,原則是大江南北,今在興屯。”雲南開荒的移民多達四五十萬人,規模巨大,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7)清代臺灣省的移民。

臺灣省在元朝正式納入中國版圖。17世紀荷蘭殖民者入侵後不久,鄭成功率領軍隊壹舉收復。此後,鄭成功組織了壹次向臺灣省的大移民,移民人數在短時間內達到20萬,占島內總人口的大多數。清朝統壹臺灣省後,對移民采取了模棱兩可的態度,即不允許移民帶家屬,使他們難以在臺灣省紮根。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臺灣在人口不斷增長和富裕之後,重蹈鄭成功在臺灣省反清鬥爭的“覆轍”。直到清朝中期,由於大陸人口壓力越來越大,上述政策才有所松動,導致移民臺灣的高潮。1811年,臺灣省漢族人口已經超過200萬,比壹個半世紀前增長了六七倍。清末,鑒於險惡的國際形勢,朝廷意識到臺灣省的戰略意義。不僅全面解除移民限制,還在廈門、汕頭、香港等地設立“墾荒局”,提供財政資助和優惠,促進臺灣省移民,為今後發展奠定人口基礎。

(8)清末民國時期東北移民。

歷史上東北地區(包括內蒙古東部)人口壹直不多,清初滿清入關後更是稀少。滿清統治者視東北為祖上興王之地。為了保護參與山河的利益,他們對東北實行長期封禁,並在遼寧修築“柳條邊關”,禁止居民越界耕種。同時,東北被用作流放囚犯的地方。這些所謂的“流動人口”在東北開發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加上非法農民,到清朝中期,該地區的總人口仍然顯著增加。19世紀,黃河下遊廣大地區連年災荒,數以千計的破產農民無視禁令,流入東北。到1840年,全區總人口已超過300萬,比100年前增長了七八倍。此時全國人口已達4億,人口壓力日益加劇社會矛盾。國際上,列強步步進逼,尤其是沙俄已經盯上了東北。在這種形勢下,滿清朝廷於1860年放寬東北災荒禁令,1897年全部解禁,既減輕了關內人口壓力,又為朝廷開辟了財源,充實了邊防。此外,移民也被賦予“工作導向”。這些都助長了壹股“去東方化”的狂潮。到1910,東北總人口增加到18萬余人,比1840增加了近5倍。

民國成立後,“去東方化”的洪流不斷。在“九·壹八”之前,估計每年大約有25萬至30萬人遷入,大多來自山東和河北兩省。從那以後,遷入的人數仍然相當可觀。新中國成立前夕,全區總人口已達近400萬,比1910翻了壹番。縱觀中國人口遷移的整個歷史,清末民初向東北的遷移力度最大,效果最好,對中國的人口地理和經濟地理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 上一篇:人權法的發展史
  • 下一篇:唐詩、宋詞與元曲的歷史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