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及其階段。

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及其階段。

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

194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革命”階段,壹種新的文學形式不可避免地出現了。

到了50年代後期,“新文學”的使用大大減少,出現了用“現代文學”取而代之的趨勢,而“當代文學”是“社會主義文學”的認識,在80年代以前的幾部當代文學史的寫作中壹直延續著。

改革開放後,當代文學的多樣性使得各種當代文學作品異彩紛呈。

以啟蒙為特征的五四文化傳統是壹場具有統壹價值取向的知識分子運動,以魯迅為代表的五四新文學運動的實踐被公認為新文學傳統的主流。

實際上,中國文學史的發展形成了兩大傳統:五四新文學的啟蒙文化傳統和抗戰以來的戰爭文化傳統。這兩種文學傳統有時以互補或相對壹致的方式影響當代文學,有時又以相互沖突的方式影響當代文學。

中國當代文學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壹階段:1949-1978

隨著“第壹次文學代表大會”的召開,長期遊離於兩個地區(國民黨統治區和* * * *領導下的解放區)的文學工作者終於“聯合起來”了。

“五四”新文學的戰鬥傳統和戰爭中形成的解放區的文化傳統在殊途同歸的前提下融合,正式確立了毛澤東《講話》所規定的中國文藝新方向,作為全國文藝工作的方向。

當時拿槍的人搞和平建設,文化心理自然保留了戰爭時代的痕跡。在這種文化氛圍的制約下,文學觀念從軍事軌道轉向政治軌道,兩軍對峙的思維模式具體表現為片面強調階級鬥爭的教條模式。

第二階段:1978-1989

文學真正的“復蘇”以1978年8月開始的“傷痕文學”為標誌。十壹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標誌著對抗戰以來影響中國文化建設四十年的戰爭文化規範的否定。

1979 10在第四次文藝代表大會上,鄧小平代表中共中央發表了賀詞,明確提出了“不幹涉”的意見,並承認文藝創作是壹項復雜的精神勞動。

黨“不要求文藝服從暫時的、具體的、直接的政治任務,而是根據文藝的特點和發展規律,幫助文藝工作者獲得不斷繁榮文藝事業的條件”?

65438年至0980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總方針。65438年至0984年,胡啟立代表中共中央出席第四次作家代表大會,作出“創作自由”的承諾。

80年代的文學充滿了蓬勃的創新精神和活躍的氣氛,五四新文學傳統逐漸恢復了活力。

第三階段:90年代——新世紀。

90年代初的文化特征:知識分子在“同名同姓”狀態下所持有的壹元化政治社會理想被淡化,多元文化格局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形成。

在文學創作中,體現為作家放棄宏大的歷史敘事,轉向個性化的敘事立場,尤其是對民間立場的重新發現和主動認同。新文學傳統在20世紀90年代顯示出新的活力。

擴展數據:

狀態:

中國當代文學體系沿襲了1949之後的官方文學體系,培養了大量低俗、頹廢、媚俗的作家,產生了人類文明時代以來的巨量文學垃圾。

然而,由少數具有精神自省能力的自由作家創作的具有較高思想價值和藝術價值的文學名著卻很難問世,這導致不僅在文壇,而且在中國整個社會都出現了日益嚴重的頹廢和低俗之風,精神和思想面臨全面崩潰。

文學作為引領人類精神的燈塔的作用正在日益退化。

現代文學的出現主要有兩個原因:

1.在當時社會環境的影響下,西方各種思想文化流入中國,對當時中國的傳統文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對當時傳統文學的吸收和融合,產生了現代文學;

2.當時由於中國自身的原因,八股文在當時已經不再適用,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當時中國的知識分子經過不斷的摸索和學習產生了現代文學,對當時的啟蒙思想和社會發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在當時特有的社會背景下,現代文學有其顯著的特點。其創作目的是為了擺脫當時舊的人名樣式的束縛。梁啟超提倡新文體散文,從小說、戲劇方面改革的呼聲也很強烈。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中國當代文學

  • 上一篇:高中家風議論文三篇

    蒂希

    從我懂事開始,身邊的長輩就經常對我說:“沒有規矩,成不了方圓。”的確,制定壹個好的家訓和家風極其重要,那麽什麽是家風和家訓呢?從小家庭到大國家,都有自己的風氣。家風正,那麽壹個家庭的思想品德就正,家風正,壹個國家就興旺,可見家風有多重要。家訓是中國傳統文化和家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修身養性和計劃生育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在嶽飛的背上,他的嶽母刻著四

  • 下一篇:明確六大類型三大配套政策北京城市更新指導意見出臺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