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拜托各位對高中歷史選修課2(實踐中的現代社會民主思想)有綠皮的。復習大綱!

拜托各位對高中歷史選修課2(實踐中的現代社會民主思想)有綠皮的。復習大綱!

嶽麓版

第壹,專制理論與民主思想的沖突

1.西方絕對主義理論包括:(1)托馬斯·阿奎那的神聖主權;②詹姆斯壹世國王的神聖主權。

2.現代西方民主思想包括:(1)斯賓諾莎的“天賦人權”思想(2)洛克的三權分立思想(3)盧梭的“主權在民”思想。

第二,英國議會和國王之間的殊死鬥爭

1.英國議會與國王矛盾的激化:(1)背景: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力量的增長;封建專制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激化的導火索是稅收問題。(2)政治鬥爭的焦點:國王和議會的關系,國王和法律哪個更重要的問題。(3)史實:1628的維權請願和1641的大抗議。

2.民主與專制的反復較量:(1)內戰,處決君王,建立共和國;(2)克倫威爾“護國”的專制統治;(3)斯圖亞特王朝的倒退;(4)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第三,向封建專制統治宣戰。

1.美國獨立宣言(背景、內容、民主思想、歷史意義和局限性)

2.法國人權宣言的背景(1) (2)內容: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國家最高權力來自人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產權的含義(3)

3.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背景(2)目的(3)內容:國民性;人民的權利和義務;中華民國的政治制度(4)地位:它是中國歷史上第壹部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它在近代中國的社會民主化進程中發揮了壹定的作用。

第四,構建資產階級代議制的政治框架

1.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1)英國權利法案的主要內容(2)君主立憲制:壹系列法案的通過;君主立憲制的基本原則;君主立憲制的作用和意義。

2.英國責任內閣制度的形成:(1)英國責任內閣制度的形成:樞密院的建立;內閣制度開始形成;責任內閣的完善(2)代議制民主的特點及影響:特點;權力中心的轉移和變化;代議制民主建立的影響。

3.美國代議制共和制的建立:(1)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的制定:邦聯條例的通過;謝思起義;制憲會議上的鬥爭(2)美國的政治制度:主權屬於人民的原則;分權政治制度;評價。

動詞 (verb的縮寫)法國民主力量和專制力量的鬥爭

1.法國大革命的初步勝利:(1)波旁王朝在革命中被推翻(2)第壹共和國的建立(3)第壹共和國建立後的鬥爭。

2.拿破侖帝國的建立和封建制度的恢復:(1)拿破侖帝國的建立(2)波旁王朝的復辟(3)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的建立。

3.法國資產階級共和制度的最終確立:(1)第二法蘭西帝國的建立(2)第三法蘭西共和國的建立(3)共和制度的最終確立。

第六,中國近代的民主思想與反專制鬥爭。

1.西方民主思想對中國的影響:(1)《中國式與洋務》(2)晚清社會各階級對西方民主政治的反應:洋務派的“師夷長技以自強”及其與頑固派的爭論;早期改革派;改革派;革命者提倡民主共和國。

2.中國資產階級民主思想:(1)康有為和梁啟超的民主思想:都主張君主立憲制;(2)孫中山的民主思想:主張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3.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醞釀和爆發:(1)“預備立憲”挽救專制統治;(2)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3)列強對辛亥革命的幹涉。

4.反對復辟帝制、維護共和的鬥爭:(1)袁世凱專制與二次革命(2)“洪憲帝制”與護國運動(3)張勛復辟與護國運動。

七。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爭取民主的鬥爭

1.憲法運動:(1)背景(2)影響(3)

2.歐洲無產階級爭取民主的鬥爭:(1)第壹國際(2)巴黎公社(3)第二國際。

3.抗日戰爭勝利前中國人民爭取民主的鬥爭:(1)國民黨的專政(2)延安的民主政治建設(3)中國面臨兩次命運的選擇。

4.抗戰勝利後的人民民主運動:(1)重慶談判與CPPCC會議(2)國民黨的“制憲”與人民民主運動(3)民主黨派與國民黨專政的鬥爭(4)人民民主革命的勝利。

人民教育出版社版

壹、1871德意誌帝國憲法與德意誌帝國君主立憲制(鏈接:1必修7單元)

1,背景:德國的統壹;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

2.內容:①政體:壹個聯邦君主制(二元君主立憲制)。(2)聯邦制:中央帝國政府擁有軍事、外交、海關立法、民法、刑法等權力。,每個州只保留教育、衛生和地方行政的權力,以及該州的主權政府和議會;普魯士在帝國中占據統治地位,其國王和首相都是帝國的皇帝和首相。(3)君主制:憲法賦予天皇很大的權力(宣戰、媾和、締結條約、召集和解散議會、指揮軍隊、任命首相);首相只對天皇負責,是內閣首腦,擁有絕對權力,但任期長短取決於天皇的意願。(4)議會制:兩院制(聯邦議會、上議院;帝國議會,下議院)。聯邦議會是帝國的最高權力機構,權力很大;帝國議會權力和立法權較少,但受制於聯邦議會和皇帝,沒有監督權。

3.影響:①代議制不完整、不完善:君主政體得以保留,勇克地主身居要職,軍隊的泛化傳統得以延續。②德國前進了壹大步:建立了資產階級帝國,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到19年底,德國躋身世界強國之列。

二、日本1889憲法與日本的君主立憲制:(鏈接:取1的第8單元)

1.制憲背景:①“自由民權運動”的影響;②資本主義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需要;③明治維新的完成。

2.憲法內容:①宣布日本將實行君主立憲制;(2)皇帝神聖不可侵犯,享有絕對權力;(3)日本國民稱為臣民,在法律範圍內享有言論、通信、出版、集會、結社自由;(4)議會分為貴族院入場;⑤建立內閣和樞密院。內閣是行政機關,樞密院是皇帝的最高顧問。

3.憲法的特點:封建色彩濃厚。形式上三權分立,主權還是在皇帝手裏。

4.憲法的影響:標誌著日本天皇制、地主資產階級聯合專政的統治秩序基本確立,鞏固了明治維新後建立的近代日本天皇制。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民主制度(鏈接:1的必修4單元)

1,文革前形成: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①背景:隨著新中國的建立和大規模經濟建設的發展,民主政治建設成為壹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2)以民主集中制為基礎。⑶成立:1954年召開第壹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憲法的制定結束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作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地位,用《共同綱領》取代了國家憲法的過渡狀態。(4)作用:加強人民民主制度,完善社會主義法制;它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和社會主義民主的普遍性。

②中國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 * *: ①背景:民主黨派與中國* * *並肩戰鬥,共同創建了新民主主義中國。(2)1949年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初步成立。(3)1954以前所起的作用:團結各階級各階層的力量,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實現社會主義改造。(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後的作用:發揮人民民主統壹戰線組織的作用;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⑸1956發展到新階段:提出了“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

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①背景:中國是壹個多民族國家;舊中國的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政策使少數民族的社會經濟相對落後。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和人民政府實行各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發展繁榮的方針。⑵法律依據:1949《共同綱領》、1954《憲法》和1984《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3)影響:滿足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願望,對於實現民族平等,保證祖國統壹和民主團結,調動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積極性,具有深遠的影響。

④法制建設:1954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PRC)。(1)內容:規定國家的性質、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權利和義務。(2)原則: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⑶地位:新中國第壹部社會主義憲法,是中國人民革命鬥爭和建設經驗的總結,是建設社會主義的法律保障。(4)意義:調動全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

2、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壞:

①原因:指導思想上的“左”傾錯誤;對形勢的錯誤判斷;那個野心家別有用心。

②績效:對黨政機關、學校、工廠、農村基層組織的影響;無政府主義思潮;人身迫害;非法奪權;社會秩序被破壞;人大癱瘓與公檢法

3.文革後:健全完善。

①完善法制:十壹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制建設方針;平反冤假錯案;全面立法;形成包括民法、刑法、行政法、經濟法等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以憲法為核心,使民主政治建設趨於制度化、法律化,為依法治國奠定了重要基礎。

(2)完善民主:a)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誌,審議和決定國家和地方的重大問題,選舉和決定各級政權的領導成員,對各級政府、法院和檢察院行使監督權。功能:調動人民管理國家事務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國家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

B.基層民主:法律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內容:鄉鎮政務公開與村務公開相結合。功能:建立了以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為核心內容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

c . CPPCC:十二大確立了“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進壹步完善了中國特色政黨制度。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生動體現。

d .民族區域自治:前提:維護國家統壹,保證中央人民政府的統壹領導。意義:體現了國家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管理內部事務的權利,體現了各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繁榮的原則。

③依法治國方略:1999寫入憲法;2002年,黨的十六大提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壹起來。

(4)依法治國的成果:提高全民法律素質和法制觀念;打擊脅迫和違法犯罪行為;政府、法院和檢察院的執法檢查和監督得到加強。

(3)特點:

1.從背景來看,民主制度的建立是必然的。

2.從過程看,民主制度的建立是曲折的。

3.這樣壹來,由於國情的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對民主內涵的理解、民主與專制的力量對比、歷史傳統等。),各國的民主制度是多樣化的。

(4)問題舉例

1,(2007高考廣東卷第28題)閱讀材料:

英國人壹定已經喪失了所有的道德感和自由感,否則,他們怎麽會不欽佩世界上經歷的最重要的革命以及它正在進行的莊嚴方式呢?那些有幸目睹了這座偉大城市最近三天發展的同胞們,當然不會認為我的話是誇大其詞。

——《早報》1789 7月21日關於巴士底獄的陷落

請根據妳的知識回答:(1)1789-1815。相關史實是否表明法國大革命是“世界經歷的最重要的革命”?為什麽?(6分)

(2)英國應對法國正在發生的事件采取什麽態度?結合所學闡述自己的判斷。(4分)

【參考答案】(1)本題總分6分,考生可從以下兩個方面作答。

是的。因為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歐洲大陸最頑固的封建堡壘,建立了民主制度;拿破侖打擊歐洲大陸的封建勢力,傳播法國大革命的思想。法國大革命期間實施的政策也對世界其他國家產生了積極影響。法國的革命精神激勵著全世界的人們。

否.(1)從時間上看,英國革命和美國革命都早於法國革命;②從影響上看,英國革命和美國革命都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影響了其他國家,甚至法國革命也受到了美國革命的影響。(3)從方式上看,英國的“光榮革命”也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工業革命的影響也很深遠。

(2)我們應該采取積極支持的態度。因為英國本身發生了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啟蒙運動後,自由平等的理念得到了西方進步人士的認可。

2.《獨立宣言》和《人權宣言》的比較

相似之處:①都是基於“天賦人權”、“社會契約”、“主權在民”、“人民革命權利”等啟蒙思想的核心理念。(2)政治宣言是否誕生於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既推動了革命進程,又體現了革命成果。③作為西方民主制度史上兩個具有法律性、綱領性和理想性的重要文件,它們都對其他國家的民主法治進程產生了壹定的影響。

聯系:①獨立宣言催生人權宣言。(2)《人權宣言》對美國1791年《權利法案》的頒布產生了直接影響。

區別:①目的不同:《獨立宣言》是北美獨立的法理基礎;《人權宣言》是要建立新的資本主義制度。側重點不同:《獨立宣言》著重譴責英王對北美人民的天賦人權犯下的罪行;《人權宣言》在把矛頭指向封建舊秩序的同時,更註重對“自由”、“平等”、“法治”等基本原則的闡述。(3)《人權宣言》規定的“人權”比《獨立宣言》更具體、更廣泛、更具有普遍性,對世界民主發展的影響和意義更深。

3.對比英國君主立憲制,美國總統制,法國總統制,德國君主立憲制。

英國君主立憲制、美國總統制、法國總統制和德國君主立憲制

國家元首、國王、總統、總統和皇帝

國家元首的產生方式是世襲制,由人民選舉(任期四年,可連任)和民選(任期七年,可連任)。

國家元首任期任期任期任期任期任期任期任期任期任期任期任期任期任期任期任期任期。

國家元首有實權嗎?沒什麽。

政府首腦、內閣、總理、總統、內閣部長、總理

政府的組成方式是,議會產生總統,總統任命皇帝。

國家權力中心議會主席議會皇帝

行政權力內閣首相總統和內閣天皇和首相

政府首腦和議會的關系,總理和內閣對議會負責,內閣協調總理和議會的關系。總統和內閣大臣共同對議會負責,總統可以解散眾議院,首相只對天皇負責而不對議會負責。

立法議會議會帝國,聯邦議會

君主立憲制與議會共和制的比較。

項目差異(差異)差異(差異)

議會制度

君主立憲制(1)議會是國家的最高立法機構。

(2)君主是象征性的國家元首,其職責多為禮儀性的。

(3)政府(行政權)由議會產生,對議會負責,受議會監督。

終身任期

議會制度

共和國(1)議會擁有立法、組織和監督政府的權力。

總統是國家元首,他的權力受到議會的限制。

(3)政府由政黨(議會多數席位)或政黨聯盟組織,政府是對的。

議會有責任;當議會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動議時,政府必須辭職或請願。

國家元首解散議會、重組內閣或選舉國家元首。

產生並擁有

固定任期

英國君主立憲制與美國總統制之比較

(項目)英國君主立憲制和美國總統制

相似性原理與經濟基礎的三權分立:私人所有制

國家性質(國體)資產階級專政

司法獨立

不同的政治體制,議會制,君主立憲制,總統制,民主共和制。

政府首腦、總理和總統

國家元首及其產生方式;世襲總統;間接選舉;有期限

國家元首的地位是壹個國家的象征。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統而不治”,壟斷行政權力和軍事權力。

國家權力中心議會主席

政府形式由議會主席任命,並由議會通過。

國家元首、議會和政府之間的關系政府(內閣)對議會負責,但不對國家元首負責。

政府(內閣)對總統負責,內閣和總統不對議會負責。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互相制約和監督。

法國總統共和制與德國君主立憲制之比較

(項目)法國總統共和制和德國君主立憲制

相同點是1,這是現代資產階級代議制的政治制度。

2.國民議會由兩院組成,下院由選舉產生,享有立法權。

3.(元首地位)總統或天皇是國家元首,是軍隊的最高統帥,有權任免官員,解散議會。

不同的政治體制,總統制,民主共和制,二元君主制。

國家元首、總統和天皇

國家元首的產生方式,總統;國民大會選舉皇帝;通過繼承獲得

國家權力中心的總統和皇帝

法國參議院間接選舉,眾議院普選,德國聯邦議會由貴族和大資產階級組成,帝國議會選舉產生,但不能組成代議制政府。

國家元首,議會,

政府關系立法權控制行政權。

總統對議會負責;

法國總統任免官員、解散議會都需要參議院同意,行政權控制立法權。德國領導人擁有絕對的實權。

帝國首相(內閣首腦)對天皇負責,不對議會負責;

天皇可以直接解散議會。

德國二元君主立憲制和英國議會君主立憲制對照表

(項目)德國雙重君主立憲制英國議會君主立憲制

同壹點,同壹個政體,是君主立憲制。

不同的是,國家元首德國皇帝由普魯士國王繼承,擁有廣泛的權力。這個國家的象征是“無法治愈的統壹”,沒有實權。

總理主持政府,擔任聯邦議會議長,但只對天皇負責,不對議會負責。總理和政府(內閣)擁有行政權,對議會負責。

議會:聯邦議會(由各州代表組成)和帝國議會(由人民選舉產生,無實權)是立法機構。議會是最高立法機構和權力中心。

英、美、法、德國家政權組織體系表

項目

國家政治制度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軍事權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以及生產方式權力中心

英國議會君主制,立憲內閣,議會下院,議會,國王,首相。議會選舉議會。

美國總統,民主共和國,國會,聯邦法院,總統,總統。人民間接選舉總統。

法國總統制,民主共和國,總統議會,總統,總統。議會選舉總統。

德國的二元君主立憲制屬於帝國議會,但實際上掌握在皇帝、天皇和首相手中。皇帝任命了皇帝。

4.英國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是虛的,議會是實的;德國是二元君主立憲制,議會形同虛設,君主制實為現實。

5、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形成:

壹條主線:議會的發展演變(即代議制的建立、發展和完善)

有兩種趨勢:國王的權力逐漸減弱,議會的權力不斷增強;

三轉:立法權由國王轉交給議會;行政權從國王轉移到內閣;政治權利從貴族民主轉移到工業資產階級民主,再轉移到公民民主。

6.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統壹:

壹個核心:代議制民主;

兩種政體:君主立憲制和總統制共和制;

三原則:民主化、法制化、制度化。

  • 上一篇:舊紅木家具收藏有哪些類型?
  • 下一篇:欽州采茶戲的歷史與演變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