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白家口渡口的歷史

白家口渡口的歷史

自古以來,作為地名,要麽是名山,要麽是名水,都可以寫進水經註裏。臨晉渡口是朱在所作的著名渡口。早在北魏時期,李導和白馬成群結隊而來,爬山涉水。面對如此美景,江東流,溪水近天津。水來自南山,北過臨晉西,向北流入江中。“描述壹下天津的風景。臨晉在其旁,黃河之水滾滾而來。這是詩歌中常見的臨津渡。1.臨晉古道臨晉古道,是古絲綢之路青海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經之路,始於漢代,盛於唐宋。千百年來,林津渡作為壹條通往天津的古道,不僅連接了甘肅和青海的交通地理,也見證了兩地的文化交流、經濟繁榮和民族團結。臨津渡是黃河上遊壹個非常古老而著名的渡口,又稱黃河上渡、官廳渡、積石渡。位於甘肅省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大河村,有遺址。楊迪下西洋是渡黃河的必經之路。歷史上有很多使者商隊或軍隊,都是從臨晉渡河進入青海,官廳是第壹站。壹開始允許進住,後來去了河西或者湟中;之後走鼓山、柴溝、廈門經樂都到西寧。東晉高僧法顯、南宋高僧法雍、惠生、宋雲、北魏皇帝楊迪、唐代高僧道宣等都經過此地,或前往西域或印度(經* * *),“臨晉古渡”成為南方絲綢之路的主要路線。臨晉古渡是唐蕃古道上最重要的古渡口,也是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的交匯處。獨特的自然風貌、重要的地理位置、多民族的融合,在這裏孕育和發展了多元文化,保安大刀、彩陶文化也從這裏走向世界。正如當地流傳的花兒所唱:“大河家街牛拉車,車拉橋;“妳把哥哥的心拔起來了,也不管拔起來的是誰。”講述了臨晉古渡口的交通狀況,也揭示了古絲綢之路上古渡口的繁忙景象。臨晉古渡口遺址就在渡口附近,有唐代的石郡,金元時期的石首,明代的石觀。明朝時,渡船上有2艘官船和20名水手。清代改為民用渡船,1公務船,壹路到民國。1949年8月,王鎮軍和62軍渡過黃河,挺進青海。1957年,臨夏縣人民撥款15000元,建造了1艘能擺渡人畜的船。1965臨夏投資3萬元,建造1可運載小型機動車的小船。1969年更新船舶,完善輪渡設施。1979臨夏撥款50000元修建了壹艘載重量為16噸的輪渡,壹次可載兩輛中型汽車或100人過河。1981年,臨夏撥款51400元,在兩岸修建停車場,修建兩道擋水墻,改建碼頭127米。1985 165438+10月28日,中央和甘肅省共同投資450萬元,在臨晉古渡口開工建設大河家黃河大橋。該橋由甘肅省交通規劃設計院設計,甘肅省公路工程公司施工。這是甘肅省“七五”期間的重點項目。該橋為預應力混凝土T型鋼結構橋,上部結構為35.56m+90m+35.56m預應力混凝土T型鋼結構,下部結構為鋼筋混凝土箱型橋墩和沈箱基礎。主跨90米,全長161.22米,橋面凈寬7+2×1米。設計洪水頻率為1/100,設計荷載為~ 20,~ 100。施工中成功采用了掛籃懸臂澆築技術,這在國內尚屬首例。1988 165438+10月15建成通車。大橋如彩虹般橫跨黃河,古老的臨津渡口結束了坐船擺渡的歷史,天然護城河成為通途。詩人易科的詩《渡津古河》就吟詠了這件事:“黃河東流,濁浪排空;臨晉古渡口,今日畫彩虹。兩省三縣的遊客,如穿梭;各走各的致富之路,譜寫團結之歌。二、歷史上的“臨晉”之名,最早見於《水鏡河註》:“江東,註近津溪。水來自南山,北過臨晉西,向北流入江中。這條河在東邊,穿過臨晉的北部,和白土的南部...這座城市在大河的北面,也就是邊河渡口的地方”。古代叫臨津,意思是(黃河)渡口附近。由於渡口的重要位置,後來在渡口所在的黃河兩岸建城,在晉永寧河北岸建白土城,在河南岸前的軌道放在臨晉縣,建晉城。臨晉自古以來就是“河津相交之地”。早在漢武帝申爵二年(公元前60年),這裏就建立了本縣第壹個縣級建制——河關縣。自秦漢以來,它壹直是甘肅和青海之間的重要渡口和交通要道。到了隋代,由於臨晉地處與吐谷渾接壤的邊疆地區,修建了臨晉關。楊守敬《隋書地理考辨》說:“唐代積石守山西五十裏,唐代積石之軍置此。“很明顯,隋朝在這裏設置了進出關津的海關官員。《讀史誌紀要》記載“臨晉城在(河)州西北壹百二十裏”,“黃河過境,在(河)州西北壹百二十裏的積石關通往西寧,稱為積石渡”。隋大業五年(609)初,為了消滅突厥和吐谷渾,統壹中國,楊迪帶著後妃、侍從和四十萬大軍從長安出發,途經隴西、滴道、河州,從臨晉到西平(今西寧)渡過黃河,吐谷渾部落十余萬人降隋。然後越過山谷隘口(今甘肅省民樂縣邊渡口)到張掖。張掖活動結束後,由原路返回,從臨晉渡過黃河回到長安,命劉權率軍鎮守河源縣積石鎮(今積石山縣大河家)。從此“臨晉”這個名字在中國不絕於耳。3.臨晉關臨晉關,又名積石關,因背靠積石山,北臨黃河而形成。至此,黃河劈開山石,山勢險峻,巧奪天工,十分驚險。其地勢載於《河州誌》,兩山薄如刀,河流在其中,西近範界,危如金城,實為重地。”所以在這裏,隋朝設置了雄關作為防禦。然而之後依然是刀光劍影,鼓聲四起,硝煙彌漫,從未斷絕。貞觀年間,壹代名將李靖率領唐朝將領,騎馬來到這裏,修建了積石軍事城。宋元兩朝在此設市。明初,朱元璋統壹南方後,特將鄧禹率軍西進,兵鋒壹閃,全軍無敵。他甚至連桃山、岷山、賀州,設24關,沿山設烽火隧道。至今積石觀南山頂仍有壹個叫大墩的村子,是當時設立墩保的地方。積石關是當時二十四關之首。所以,當年有個詩人來到這裏,寫了壹首詩贊美這個關隘:“地之危,自然第壹關,山之所壘石也。”“寫它太危險了。山是水的骨骼,水是山的靈魂。積石關的險峻,積石山的險峻,都是因為黃河之水,從天邊來,從這裏流過。在這裏,劉禹錫身著青衣,面對浩蕩的河水,驚嘆於黃河在萬裏流淌的磅礴氣勢,寫道:“誰開黃河之源,流出混沌之河?在他眼裏,河水從東方流過來,潔白如雪,清澈幹凈。水雖清,卻已波瀾壯闊,勢不可擋。元代詩人楊甚至寫下了他的壯麗山河分野之道:“太勤,空間山河從此分野。”“黃河之水,在此,分天地,斷山河。元朝以後,天下又統壹了。到了永樂皇帝到來的時候,天下太平安康。著名大學者解縉曾漫遊此地,用毛筆寫道:“唐家積石救市,藏羌住帳篷。現在河水深不見底,遊客有時會降臨月球。”“言下之意,隋唐戰爭壹去不復返了;宋元的硝煙也已散去。明朝鼎盛時期,萬物繁盛。這裏有壹首歌,阿強的笛聲和笑聲。明朝以前,積石關叫臨津關。此關為原張良鐵路所設,隋唐宋元時期稱為臨津關。通常是派壹個總指揮官和50名士兵長期守衛,到清朝末年,防守始終堅持不懈。臨晉關從設關之日起,就建有隆重的關門,依山傍水,扼住咽喉。到了明清時期,臨晉關已經成為西州重鎮河州所轄二十四關中的第壹關。時光荏苒,世事滄桑。曾經的臨晉關,在無數戰爭和災難的浩劫下早已消失。只有險峻幽深的積石峽仍是甘肅、青海兩省的門戶,巍然屹立,控制著黃河。四、臨晉古渡口的意義千百年來,黃河古渡口兩岸見證了文化、社會、經濟的繁榮。渡口連接了北方的遊牧文化和中原的農耕文化,連接了甘肅、青海、新疆、* * *,甚至更遠的中南亞,成就了大江家族的繁盛。北宋熙寧年間,大河家古渡邊有茶馬市場,各族人民和平交易。明清時期,商人們從蘭州、四川、陜西運回絲綢、布匹,在大河家銷售。民國時期,在大河家經營棉布雜貨的“永勝毛”、“興盛福”、“全盛祥”在當地頗有名氣。今天,大河家最繁榮的保安大刀生產,這裏出土的彩陶,千百年傳唱的鮮花,都讓古渡口和大河家煥發出無盡的光彩...黃河在這裏呈巨大的“S”形流過,這是黃河第二次流入甘肅。它充當著甘肅和青海的分界線,黃河從這裏把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分割開來,所以古渡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臨晉古渡自秦漢以來壹直是重要的渡口和交通要道,唐宋時期最為繁榮,之後是明清及近代黃河上遊的重要渡口。西入新疆,南接* * *成為著名的遠離黃河、橫跨甘肅、青海的古渡口之壹。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都是過黃河入湟中,在臨晉古入西域,往返之路都經過河州(今臨夏)。漢武帝開辟絲綢之路後,臨晉古都最終成為絲綢之路南道上的必經之地。站在鐵路橋上,我們看不到楊迪西征臨津關時那支浩浩蕩蕩的40萬大軍的蹤跡。我們只能翻出史書,感受隋軍的強大陣容,從始至終綿延數百裏。我聽不到古代大家的慷慨,只能輕聲哼唱;我看不到西方學習的便衣和尚,只能在腦海裏想象著夕陽下便衣和尚越來越遠。......
  • 上一篇:華陽聯眾新三板企業涉及哪些公司?
  • 下一篇:龐士元只是壹個軍事家。為什麽最後他沖鋒陷陣死了?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