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石扇之名考

石扇之名考

石扇之名最早見於《程響縣誌》。《梅州市梅縣區第壹部地方誌》由明代嘉靖、忻州(1541)縣令陳應奎、宗教詔書《賴村》所有人編撰。幾經修改,以手稿形式流傳了150多年。清康熙三十年(1691),程響縣知縣劉光聰編輯印刷該刻本(史稱劉誌)。在本書第壹卷《地理誌》中記載:……龜漿之都,距縣城五十裏……村中有石山、香村、謝天、濯水、百畝前、金谷坑、松山等幾處。按照明朝的行政區劃,附屬的城叫鄉,鄉村叫都,下面都叫村。可見,石山村和香村當時都是歸桂江管轄的。桂江都市圈相當於現在蕉嶺的獅山、百度、城東、南山、高寺地區。

石扇的名字從何而來?從字面上看,壹般理解為“石頭做的扇子”,或引申為“扇形的石頭”。最早解釋石扇名稱由來的文字,見於清乾隆十五年(1751)嘉應府(今梅州)王所編的《乾隆嘉應府誌》。南嶺山在城北35裏,前面有兩塊多石,露出巖來。換句話說,南嶺窪前面有兩塊十多尺高的大石頭,上面有些洞,就像壹把展開的扇子。所以這個地方叫“石扇”。

後人根據這段話寫文章,石扇名稱的由來幾百年來幾乎成了定論。我從小就是村長。65438到0962年我在梅北中學讀初三的時候,去南嶺窪找過這兩塊“範石頭”,可惜壹無所獲。所以,我早就懷疑這種說法了。

我不是唯壹有疑問的人。早在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在北京國子監任編輯的松口人溫忠和主持編纂《嘉應國誌》,對這種說法也有懷疑。於是我派人實地調查(采訪),調查員指出了這個錯誤:

《光緒嘉應府誌》記載,南嶺山在城北35裏,前面有兩塊多石。這塊石頭像壹把扇子,因為它是以它的家鄉(知望)命名的。在案例訪談本裏,這塊石頭在石扇的口邊,有壹塊中流砥柱石。老誌在南嶺,這是個錯誤。

調查人員認為,扇形石頭並不是像扇子壹樣直立、鋪展,而是躺在河床上的“中流砥柱石”。依稀記得上世紀60年代水口紅公子路坎下河床上確實有壹個寬10多米的扇形狠頭。邪惡的頭上有幾塊突出的石頭。會不會是「中流砥柱石」?我希望在那個地區長大的壹些鄉親能回憶起那裏是否有壹個扇形的石坑。據估計,早在600多年前,客家人的祖先就逐漸從福建由北向南遷移到程響,沿著石峰小道回到水口定居樊氏,這是最便捷的路線。因此,以水口河床上最明顯的地貌“扇形石柱”來命名這個村莊是很有可能的。而且水口山也是南嶺山北段的終點。如果這塊石頭是壹塊扇形的石頭,知望說“前面有兩塊石頭”也不算大錯。至於石扇的名字是否來源於這裏的石坑?不敢妄下結論,讀者可以自行分析決定。但是今天,答案已經無關緊要了。石扇這個名字叫了幾百年了。有沒有石頭不重要。幾年前,我特意站在較低的橋上給扇形的碼頭拍照。沒想到原來河床起伏處的扇形碼頭已經被茂密的觀音竹和水草覆蓋,完全失去了原來的模樣。

下面這張照片是從網上下載的,是在中國的另壹個地方拍的。這些扇形的石頭非常逼真,據說是河水中的碳酸鈣經過數萬年的沈積積累而成。石扇口的河床起伏處可能曾有過兩塊類似扇形的石頭,人們在上面壘了壹些土,成為扇形的導流壩。

這就是石扇這個名字的由來。雖然現在找不到扇形的石頭,但還是要感謝600多年前最早來到此地探險的先民。他們的名字響亮好記,字面意思簡單優雅。比起其他地方叫“狗馬崗”、“牛石套”、“豬坑”的地名,“石扇”這個名字好聽多了。

現在梅州市梅縣區獅山鎮從行政區域上包括香村和八莊村。事實上,香村自明清以來壹直隸屬於綱(隸屬於附城西翼),直到清末才歸石範管轄。香村的名字從何而來?據《宋史》“南宋七年(1171)潮州野象百頭,食莊稼”,故可認為宋元時期粵東仍有成群野象。程響地區屬潮州府管轄。明初客家先民來此開發時,野象可能破壞了莊稼,象村這個名字可能就是從野象得來的。此外,粵東還有許多地名,如“象湖”、“象洞”、“象嶺”,相信都與野象有關。

明代《程響縣誌》中沒有記載巴莊村,只記載周西發源於“平原蓮塘角”。《清代乾隆嘉應府誌》中記載,八掌屬石扇,有可能八掌原屬長天都管轄。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程響脫離平原郡,巴章僅屬壹石範管轄。民國以前,所有史料都寫成“八章”。由於客家話中的張與莊讀音相同,“巴莊”壹詞在解放後逐漸被改寫。至於巴莊(或稱巴張)名稱的由來,筆者認為可能來自村西的壹座山“拉口張”,似乎並無其他含義。(引自《美北學校學報》第9期2013,136頁,作者李信祥)

梅州市梅縣區獅山鎮,位於梅州市西北18km,梅州市梅縣區、平遠縣、蕉嶺縣交界處,是壹個客家小鎮,人口2萬余人。說到石頭迷,就不能不提他們名字的由來。據《嘉應縣誌》記載,獅山鎮因南嶺有兩塊大石頭,高十余尺,呈扇形展開,故名獅山。歷史上,尹倩有壹個市場,叫做尹倩市場。後來鎮政府駐地搬出了銀錢,也就是中和市場,但銀錢古市場還在。獅山鎮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石灰石、煤、玄武巖、花崗巖、錳、稀土、鎢、鉆探砂等,其中以石灰石、煤、玄武巖最為豐富。

石迷有李、羅、鄧、高、林、謝、黃、於、葉、鄒、朱、吳、曾、彭、肖、張、鄭、賴、馮、範、劉、廖、陳、曹等。石迷淳樸,居民團結和睦,社會風氣極為高尚。石扇地方雖小,但人才輩出,歷來為人稱道。小鎮雖然僻靜,但山清水秀的偏僻村落,偏僻的村落,也孕育了騰飛的巨龍。羅芳伯,西南大嶺下羅屋人,曾經當過老師,但不屈服於滿清統治,遠赴南洋,在婆羅洲建立了亞洲第壹個* * *共和國。雖然由於歷史原因,而且畢竟沒有背後的幫助,李博無奈被荷蘭紅發所滅,但他的名聲將永遠留在歷史中。彭景毅,1931,出任梅縣縣長(現為梅縣區長),任職是改造梅州市中心城區。今天,淩風東路的騎樓是由彭景毅先生設計的。梅江大橋,梅江上的第壹座橋,建於1931,於1934竣工。它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了。梅江大橋建得很漂亮。上個月,橋的圓拱倒映著河水,是壹道特別的風景。自建成以來,它已成為梅江的景點之壹。它是在彭景毅先生的主持下建造的。至於* * *和初中大將小,他出身貧寒,以勤奮和愛國的熱情獻身於國家。我相信,我不需要對每個人說什麽。還有壹大批愛國愛鄉的鄉賢,如張、彭淦波、曹少秋、林、等。他們中的壹些人是海外華人領袖或成功的商人。更重要的是,他們對家鄉有壹份熱愛,或造橋修路造福鄉親,或支持教育,支持後輩。

  • 上一篇:徐安畢和湖北有什麽不同?
  • 下一篇:曼聯歷史最佳11人。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