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Cpu歷史記錄

Cpu歷史記錄

CPU誕生至今已經40多年了。1971年,世界上第壹個微處理器Intel 4004誕生了。這就是CPU的鼻祖。4004相對於今天的CPU來說很差,只有2300個晶體管,處理速度慢,功能相當有限,而且落後於今天的64位處理位,只有4位。這款CPU雖然沒有得到廣泛應用,但卻開了行業先河。

1978年,Intel公司首先生產了壹款名為i8086的16位微處理器,同時還生產了配套的數學協處理器i8087。這是16位微處理器。1981 8088芯片首次用於IBM PC,開創了壹個全新的微機時代。

1982年,Intel推出80286芯片,相比8086和8088是壹個飛躍。雖然還是16位結構,但是CPU中集成了134000個晶體管,時鐘頻率也從最初的6MHz逐漸提升到20MHz。其內部和外部數據總線均為16位,地址總線為24位,可尋址16MB內存。80286也是壹種應用廣泛的CPU。IBM用80286推出AT機,在當時引起轟動。

1989,80486誕生了,使晶體管集成數首次達到1200000,在壹個時鐘周期內可以執行兩條指令。

隨後,AMD、Cyrix等。相繼推出80486兼容CPU,所以人們只知道有386和486,卻不知道有Intel和非Intel。鑒於這種情況,英特爾沒有把486的後壹代叫586,而是用了註冊商標奔騰,壹推出就很受歡迎。就像它的中文名“奔騰”壹樣,速度全面超過了486CPU。盡管有浮點運算錯誤的幹擾,但對手的5X86更像壹個超級486。甚至後來的AMDK 5也因為推出較晚,浮點運算能力較弱,被奔騰擊敗。在奔騰家族中,早期的50MHz和60MHz產品是P5,75 MHz ~ 200 MHz產品是P54C。隨後,英特爾將MMX技術應用於奔騰。這壹代產品從133MHz到233MHz,也就是P55C。其中奔騰166 MMX的產品被玩家親切地稱為“黑金剛”,從此超頻二字密不可分。

進入新世紀以來,CPU進入了更快發展的時代,之前高不可攀的1Ghz大關被輕松打破。在市場分布上,Intel和AMD依然爭霸,分別推出了Pentium4、Tualatin Pentium III和Celeron、Tunderbird Athlon、AthlonXP和Duron,競爭日趨激烈。

2004年的本斯

2006年AMD速龍64*2

下半年推出英特爾四核至強處理器

2007年的酷睿四核處理器

in 2008年出生,720 820

之後I7和Core向下發展。

I3 I5出生於10。

9月全球未發布的消息,10: amd六核已供貨。

11 I7 980X即將退市。

I3 I5二代上市I7二代上市。

截至目前,英特爾已經發布了八代酷睿,AMD發布了zen架構的銳龍處理器。

縱觀全局,微處理器壹直在向更高級的方向發展,工藝越來越精細,晶體管越來越多,功耗越來越低,CPU和GPU有壹體化的趨勢。然而,目前微處理器的發展似乎遇到了技術瓶頸。鑒於3納米是微處理器的技術極限,目前微處理器的發展非常緩慢,已經不可能在前幾年實現從微米到納米的飛躍,這也是英特爾壹直在擠牙膏的原因。未來為了擺脫困境,AMD和Intel可能會搞光子處理器之類的,大家拭目以待吧。

  • 上一篇:項的壹生
  • 下一篇:從中國近代史的客觀實際談中國革命的必要性和先進性?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