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中共中央下達了怎樣的緊急指示?

中共中央下達了怎樣的緊急指示?

1954年6月23日,武漢關隘水位25米、86米時,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武漢防汛工作的緊急指示,要求“千方百計搶救險關”。

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部長鄧子恢受命領導武漢的防汛工作。

鄧子恢風塵仆仆到武漢,檢查洪水,指揮抗洪。

隨後,從全國各地調集的抗洪救災物資陸續抵達武漢。

6月27日,武漢市防汛指揮部成立,並公布了其成員名單:

總指揮:王;

副司令員:張平華宋堪甫李潘政道宋張嚴唐俊石玉方景之;

秘書長:趙長春;

副秘書長:李曉明;

辦公廳主任:嚴斌;

副主任:郭、吳英林;

總工程師:陶樹曾;

副總工程師:塗運成雷宏基;

指揮部下設工程管理部、動員組織部、供應部、運輸部、財務部、衛生部、生活物資供應部、保衛處及排水處、生產救災處、排水防治指揮部、應急總隊等機構。

該市設立了以下分指揮部:

第壹指揮部指揮長:謝子群;

副指揮:賈、朱、;

第二司令部司令:鄒作勝;

副司令員:馬田正東永福;

陳良初白壽彜;

第三司令部司令:孫;

副指揮:張琦、吳正東、李、呂綽亭;

王、;

第四司令部司令:丁連三;

副指揮:畢、、邱誌強、童;

劉;

第五司令部司令:仲愷;

副指揮:王振安、陳叔子、安如、西施;

武昌司令部司令:李振江;

副司令員:張冷張培成盧克儉馬吳;

漢陽指揮部指揮長:許;

副司令員:趙魏青山常洪喜;

傅西廣;

采石指揮部指揮長:黃居易;

土礦指揮部副指揮:紀興華、李雲波;

水上指揮部指揮長:張萬和;

副指揮:牟、詹潤民、張殿業;

根據洪水形勢發展,防汛指揮部從6月底至9月3日,按照“壹座上漲的大堤永遠走在洪水前面”的要求,部署指揮全市防汛隊伍,開展了防汛抗洪五期堤防加固工程。

壹期工程采取全面設防、重點維護、應急搶修的方針。在加固的基礎上,對禁港、龍口、白沙洲、武清堤、武漢關、舵出口、愛家嘴等險工險段修建麻袋堤或膠合板堤。

長風北嶺等地壓浸平臺及圍井施工,漢正街二線堤防搶修。要求水位達到28、28米時要保證武漢的安全。6月30日開工,7月10竣工。

城市堤防的海拔高度達到29,50到30,00米,這滿足了438+08年7月65日長江28,365,438+0米的洪峰。

二期工程以加固為主,局部加高,重點檢查漏水情況,填鎮趾或拋石護岸。對部分高度不足的堤段增設子堤。

要求在洪水漲到28、50米時,確保武漢的安全。7月19開工,25日完工。漢口、武昌的大堤,高程在3000至3005米,抵禦了7月30日2877米的高水位。

第三期工程於7月26日開工。按照“有壩必漲,有洪必防”的原則,繼續以加固為主,局部加高,部分壩段采取外扶內扶的方式,進壹步加強搶險巡查工作,加固防浪設施,確保武漢在洪水漲到29米時的安全。

四期工程將繼續加固加高,加強防浪裝備,加強堤防巡邏和應急搶險,加強技術指導,加強政治工作,加強物資供應,努力積極消除可能出現的“萬壹”威脅。

需要加高和加固防波堤,以確保防波堤頂部距離水面50厘米以上。

8月5日開工建設,到今年年中,城區堤防已加高4次,高程約30、70米,經受住了8月18最高洪水位29、73米的考驗。

第五期工程是在18年8月後水位開始下降時進行的。

針對退水期易發生較大風險的特點,提出要防止放松麻痹思想,進壹步加固堤防,填塘築壩,固壩定閘,克服薄弱環節,排除險情,消除隱患。

要求在水位高、持續時間長、風浪大的條件下,確保堤防在汛期的安全。

漢口漢正街大堤二線工程,漢口漢正街沿線石材防水墻,無法抵禦28米以上的洪水。

為確保城區安全,6月30日,市防汛指揮部決定在漢正街橋口至紀家嘴壹線修建二線堤防,由第三指揮部負責組織施工。

7月3日拆除街板,修築馬寶土堤,於7月12完成。路堤長3340米,底部寬349米,頂部寬1,50米,高29米。

用土65,438+0,50,000立方米,麻袋65,438+0,300,000條,挖堵街道取水孔200多個,車道涵洞65,438+0.40個,室內涵洞65,438+0個。

  • 上一篇:日本歷史上唯壹的母女天皇:元明帝和鄭源天皇。
  • 下一篇: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三次人民運動述評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