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Xi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的歷史沿革

Xi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的歷史沿革

中國現代高等機械工程教育不是憑空產生的,因為現代大學教育必須以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為基礎。交通大學(原南洋公學)自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舉辦近代新式教育以來,立誌創辦壹流高等教育。教師教育在中國是為了解決中小學新教育的師資問題而發起的,然後舉辦小學教育和中學教育。在逐漸成長的過程中,相繼開設了具有特殊改良性質的經濟班、政治班和商業班。1900增加了鐵路班,標誌著工程性質的教育開始萌芽。1906學校將鐵路班升格為鐵路課程,1908增加了電氣工程課程,1909增加了航海課程。可以說,這三個專業為高等機械工程教育準備了師資、教材等辦學條件,而進步的中小學教育為創辦大學準備了合格的生源。1913年初,按照教育部的指示,將電氣工程系改為電機系,同時調整了課程設置,這被視為交大高等機械工程教育的開端。1915,電機三年制改為四年制。1921從1年8月起,學校正式更名為交通大學上海學院。除了原來的電氣工程系,新成立了機械系。機械工程四年級有三門課,分別是工廠工程、鐵路工程、工業管理。1928,機械工程系擴建為機械工程學院。1934機械工程學院新增汽車工程門。1935,汽車工程門改為自動工程門,分別設立汽車組和飛機組,其中飛機組成為後來的“航空部”和“航天院”的前身。抗日戰爭時期,由於特殊的戰爭環境,交大壹度由兩個地方(重慶大學和上海大學)辦學,重慶大學是交大的本部。1941重慶大學機械工程系設鐵路、汽車、航空、造船四個組。1943重慶大學新增四個系,其中造船管理系和工業管理系與機械工程教育相關。同時增加船舶和駕駛兩個專業。抗日戰爭勝利後,重慶大學恢復到上海,上海大學和重慶大學合並。1946有10個系,2個專科,其中機械工程系壹個。新中國成立前,機械工程系有機械制造、動力、汽車、機車等4個專業,當時在校生2305人。1952年,我國開始院系調整,交大定位為工科大學,以機電壹體化為主。動力部分轉出,成立動力機械制造部。同濟大學機械工程系轉到交大。調整後,機械工程系更名為機械制造系。模仿蘇聯模式,機械制造系下設1教研室,即機械制造、鍛造、鑄造、焊接、金相熱處理、金工教研室。1956年,交大開始西遷,機械制造系遷至Xi安。經過解放後的第八次院系調整,學校的院系設置為機械制造系、動力機械系、運輸與起重系、電氣設備制造系、動力工程系五個系。學校現有22個專業,其中,機械制造包括機械制造技術、金屬切削機床及工具、鑄造技術及其機器、金屬壓力加工及其機器、冶金熱處理及其車間設備、焊接技術及設備、提升輸送機及其設備、車輛制造、蒸汽機車制造、內燃機車制造、鍋爐制造、汽輪機制造、內燃機制造、壓縮機及制冷機制造等13專業。1957,Xi電力大學並入Xi交通大學。交大Xi安部分有七個系:(1)工程物理系,(2)無線電工程系,(3)電力工程系,(4)電氣設備制造系,(5)運輸起重機系,(6)動力機械系,(7)。65438+7月31,0959,國務院發文要求“交通大學的上海和Xi安獨立成為上海交通大學和Xi安交通大學”。到目前為止,獨立成立的Xi交通大學有7個系,32個專業。1980機械制造系更名為機械工程系(簡稱機械工程系),設機械制造技術、設備及其自動化、金屬材料、鍛造、鑄造、焊接、液壓傳動及控制等7個專業。1983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從機械制造工程系(簡稱機械系)分離出來,成立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機械制造工程系(以下簡稱機械系)設有機械制造技術、裝備及其自動化、鑄造、鍛造、焊接、液壓狀態與控制六個專業。1986與機械工程系(簡稱機械系)相關的科研機構為機械工程研究所(國家教委批準),下設機床基礎理論研究室、液壓與機械控制研究室、模具研究室、機械故障診斷研究室、激光與紅外技術研究室、CAD與CAM研發中心、耐磨材料研究室。1987新增機械工程系,1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設置機械設計與制造、機械原理與零件、工程制圖三個教研室;建立兩個實驗室:機械原理與零件,計算機繪圖。65438-0992機械工程系(簡稱機械系)設置本科專業,包括機械制造技術與設備、鍛造技術與設備、焊接技術與設備、鑄造、機械與電子工程(五年制)。機械工程系本科專業為機械設計與制造。1994年6月,10工科、理學院在我校組建,由機械制造工程系和機械工程系合並成立機械工程學院。1999機械工程學院成立工業設計系。2001潤滑理論與軸承研究所、CIMS並入機械工程學院。2003年,鑄造與焊接專業轉入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04年,機械工程學院成立儀器科學與精密制造系。2008年,機械工程學院成立車輛工程系。
  • 上一篇:重慶大渡口工業博物館簡介
  • 下一篇:邵姓的來源如何命名?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