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撫仙湖湖底下沈的古城歷史上有記載嗎?

撫仙湖湖底下沈的古城歷史上有記載嗎?

面積約2.4平方公裏。

比龐貝還要大

在雲南撫仙湖,有壹座沈寂了兩三千年的古建築群。近日,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系教授、歷史地理學專家余希賢帶領潛水考察隊到撫仙湖湖底進行了實地考察。這個網站到底是怎麽落水的?達到了什麽樣的文明程度?是雲南古都壹直沒被發現嗎?……撫仙湖水下遺址再次成為世界關註的焦點。

碼頭寺廟都有。

潛水見證古城的奇跡

雲南省中部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湖泊。撫仙湖位於雲南中部玉溪市郊,距昆明約60公裏,面積約211平方公裏,最深點155米,平均深度約80米。它是中國第二大深水湖。撫仙湖是雲南高原第三紀隆升過程中形成的斷陷湖盆之壹,雲南民間世代流傳著許多關於撫仙湖是“水下古城”的傳說。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幾年前,國家水文地質研究機構對撫仙湖水文地質進行了全面調查。在撫仙湖岸邊,專家們發現了壹堆堆突起的石頭,水域周圍幾十平方公裏外都是泥濘的土壤。隨後,專家在撫仙湖地質圖上標註了這些石群。當地壹位年近百歲的老人曾指著水中若隱若現的石墻說:“那條石龍,我們七八歲的時候就在上面走過。湖裏堆積了許多石頭……”出於對這個傳說的好奇,雲南當地的業余潛水員耿威潛入撫仙湖底38次。去年,他潛水的時候帶了壹個水下相機。沒想到他真的拍到了水下古城的壹些景觀。耿威將錄像帶給有關部門和專家看,結果壹石激起千層浪。專家們對這個古文明遺址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它是壹個碼頭和大壩,有人認為它是壹個祭祀平臺和寺廟,還有人認為它是壹個古城...

2000年6月26日,165438+應玉溪市政府和雲南日報社的邀請,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系教授、歷史地理學專家余希賢來到撫仙湖。看了水下視頻後,他也表達了對富縣>的贊賞:在湖面上進行了初步調查。於教授是雲南人。他從小就聽過很多關於撫仙湖的傳說。他告訴記者,從耿威拍攝的視頻中可以看到,水下建築有非常明顯的人工痕跡,肯定不會是自然形成的。今年3月,余希賢教授再次考察撫仙湖。這壹次,他想做的是潛到湖底進行水下調查。

彜族建築錯落有致。

貧富兩極分化住壹處。

2001 3月15日,余希賢教授等人組成的調查小組乘坐“藍鯨”號潛水器潛入撫仙湖湖底。調查小組利用水下定位系統和水監測系統相結合,對水下建築進行了三個半小時的觀察和調查。於教授說:“艙剛壹關閉,就聽到潛水器內儀器發出隆隆的響聲。不到3平米的小空間裏擠了4個人,前面只有壹個直徑不到1米的玻璃窗觀察外面的世界。然後‘藍鯨’被母船上的大吊車送進水裏。剛入水時,湖中波浪起伏很大,潛水器搖晃得讓人頭暈、難受、想吐。直到潛水器完全沒入水中,潛水器才慢慢穩定下來。”

就在這時,聲納上突然發現了第壹個目標。循著目標,在水深15米處發現壹堵石墻。石墻長約60米,高2米,呈正南北向。大部分的石頭是大青石和石灰石。石墻下有散落的石頭,也有堆滿石頭的街道。這些石頭大小不壹,從60至70厘米到20至30厘米不等。每塊石頭至少有壹面或兩面是平的。從聲納圖像可以看出,該建築區也有壹條中軸線和壹個類似於普通城市的“普通居民區”。於教授認為,從建築特征來看,它們具有明顯的當地彜族古代建築風格。沒過多久,聲納圖上又發現了壹個新目標。潛水器掉頭搜索。經過壹片40多米的平坦開闊地帶,發現了壹個南北向的大型建築小區。這個面積沒有之前的小區大,但是石組加工的更精細,體量也更大。最大的壹塊長約2.2米,寬0.7米,厚0.4米,部分石頭上有細致的花紋。這裏的石頭明顯又大又厚,有20到30米長的石墻,23米寬的石板,34米長的石條,還有幾米見方的大型人造石。石頭三面都有加工的痕跡,非常光滑細膩,有的還有圓孔或石槽。此外,所有散落的石頭都排列得有條不紊。於教授說,這壹帶還有幾米寬的南北石板大道,兩邊應該都是大型建築。從這些堆放整齊、有明顯加工痕跡的石墻、石頭、石街可以看出,當時有相當高的文化水平,業主對建築石材的要求很高。於教授推測,可能是古城的“富人區”,也可能是大型宮殿或寺廟祭壇。

再次,繞過壹堵200多米長,9米寬的石墻後,就是所謂的“貧民窟”。通過前窗鏡可以看到,這壹帶的建築無論是規模、數量和體積,還是石頭的加工程度,都遠遠不如前兩個地區。石材加工工藝比較粗糙,甚至有很多天然石,比較零散,不規則。

地面塌陷,隱身兩千年。

古滇之謎何時解開?

雲南有關方面用聲納探測了撫仙湖的湖底。從聲納探測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撫仙湖水下古城由約8座石頭建築組成,分布在南北長2公裏,東西寬1.2公裏的水域。每個小區面積不壹樣,區域面積大概2.4平方公裏。核心區5個小區基本連片,每個小區建築體量不同,其中6、7號小區水深75米至90米。根據水下聲納顯示的目標,1號、2號、3號小區(即余教授探索的“壹般居民區”、“富人區”、“貧民窟”)遺址內有古建築,其余5個小區有待進壹步核實。於希賢說,通過對撫仙湖周邊地理地質環境的調查對比,可以肯定的是,這座古城是在壹次巨大的自然災害中墜入湖底的。該綜合體依山傍水,附近山體有明顯的大規模斷裂沈降跡象。同時位於小江斷裂帶西支的深大斷裂帶上。東漢110年這裏發生過壹次大地震。於教授說,古城可能在這次地震中沈入了湖底。

為了進壹步研究這座水下古城,調查組還從現場打撈出壹塊40厘米見方的人造石。於教授說,這塊石頭屬於石灰巖,和湖邊的石頭不壹樣,壹邊還留有粘合劑,可能是從附近挖過來修房子的。於教授告訴記者,雖然古城的年代還有待進壹步確認,但有壹點是肯定的——撫仙湖湖底確實存在壹個古滇時期的墮落建築群落,而且已經開始具備城市功能,因為不同層次的建築是判斷其是否構成城市的重要指標。據調查,該遺址面積約2.4平方公裏。如此大面積的雲南古建築遺址發現,在國內並不多見,甚至比舉世聞名的“龐貝古城”還要大。由於在水下調查中沒有發現動物或植物遺骸以及陶瓷或磚塊碎片,因此檢測年齡相當困難。但從水下建築的石頭制作方式來看,湖底的建築與滇中發現的古長城頗為相似,應該是同壹個年代,也就是2000年前左右。水下古城再次為“雲南古王國”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證據,但雲南古都在哪裏,是什麽,歷史上從未有記載。那麽這座水下古城是不是壹直沒有被發現的雲南古都呢?石頭廢墟下是否埋藏著古代雲南文明的光輝遺跡?.....對於西賢教授來說,這只是解開撫仙湖之謎的開始。

  • 上一篇:諾亞方舟的傳說
  • 下一篇:Xi安歷史民俗介紹視頻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